暴虎馮河釋義暴虎:空手與虎搏鬥。馮河:不用工具渡河,即赤足涉水過河。形容人行事魯莽,有勇無謀。讀音bào hǔ píng hé出處《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論語·述而》:「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典故春秋末期,魯國卞地有一位名士,姓仲名由,字子路。他性情剛直,酷愛耍弄兵器,年輕時就是鄉間出了名的勇士。後來,子路拜孔子為師。每當孔子外出時,子路就常常在左右護衛他。孔子曾感慨地說:「自我收了子路做弟子以來,再也沒有人敢當著我的面用惡毒的話語污衊我了。」子路不喜歡讀書,孔子常勸他用心習文。子路卻說:「南山上產的竹子,生來就很筆直。如果砍下來做成箭,一樣能射穿厚厚的犀牛皮。學習有什麼益處?」孔子說:「如果為竹子粘上羽毛,安上箭鏃,豈不是能增強它的威力?」子路聽完後,還是不願學習。子路很愛誇耀自己有統兵作戰的本領。他對人說:「假如有一支勇悍的軍隊,揮動漫天的旗幟,擂起震耳的戰鼓,如潮水般向我衝來,我還是能直撲敵陣,斬將奪旗,開拓千裡疆土!」有一次,孔子與弟子們閒談,子路忽然向孔子發問:「夫子,要是您統領大軍,您願意與誰共事?」孔子明白他的言外之意,便說道:「對於那些空手搏虎、徒步渡河,炫耀膽量不怕死的人,我不屑於與之共事。我看重的是那種凡事謹慎、勤於思考、想盡一切方法追求成功的人。」子路聽後,臉漲得通紅。後來,子路去了衛國,在大夫孔悝的門下做事。公元前480年,衛國爆發了一場內亂,孔悝與在外流亡的前太子蒯聵合力趕跑了現任國君衛出公。孔子聞訊後,悲嘆道:「可惜啊,子路必定死於此次災難。」事情果真如孔子預言的一樣,子路聽說都城發生內亂,立即快速趕了回去。他孤身闖到蒯聵處,要求蒯聵斬殺孔悝。蒯聵不答應子路的要求,和孔悝登上了一座高臺。子路欲在臺下點火,結果被蒯聵的武士亂刀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