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速度很慢的閱讀者,用什麼方法兌變為一年閱讀700本書的大神

2020-12-10 霧晨清雨

一年閱讀700本的圖書,一個普通人能做到嗎?一個原本閱讀一頁內容需要5分鐘甚至10分鐘的人,有可能兌變為平均20-30分鐘讀完一本書, 一個月閱讀60本以上的書的強者嗎?

有人說:「怎麼可能?除非是天賦極高的人。」

也有人說, 能做到這樣的人是「神人」。

就有這樣一個「神人」做到了,他就是印南敦史。

印南敦史原來也只是個普通人,他原來的閱讀速度就是讀一頁內容需要5分鐘甚至10分鐘 ,閱讀效率並不高,甚至一度時間認為自己腦子摔壞了。

這樣的一個普通人,是如何成為一個閱讀「神人」的呢?

在《快速閱讀法》一書中,印南敦史為我們揭密了。

一、改變「存儲閱讀」的理念,為「閱讀只為邂逅一行文字」而讀,為寫而讀。

原來讀書速度之所以慢,主要是因為被傳統的閱讀理念所束縛,認為「讀書就是要一字一句、準確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並記在腦子裡。」導致讀書變成一個「記憶書本內容,避免遺忘」的過程,因此讀書也就成了一件沒有意義且壓力巨大的事。

後來作者認識到,讀書同呼吸是同一道理的,人只有吸氣、呼氣相輔相成,才能呼吸順暢。讀書也只有吸收、輸出相互滲透,才能成就斐然。

二、改變閱讀方式:擺脫對於「存儲閱讀」的執著,邁出大量閱讀的第一步。

閱讀理念轉變之後,思想認識突然變得清朗:與其花一周時間仔細閱讀一本書,僅記住其中的1%內容,不如同樣花一周的時間,快速閱讀10本書,記住10%的內容。這樣通過提高閱讀量來獲取其中的「知識片斷」,積少成多。這樣漸漸積累起來的知識片斷,在閱讀中也將漸漸地產生聯繫,最終形成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

三、採用更輕鬆的「像聽音樂那樣讀書」的「流水式閱讀」法。

音樂是用來享受的,閱讀何嘗不是呢?

「流水式閱讀法」就是像音樂似的去閱讀,讓書籍像音樂一樣在我們的心中「流淌」。這是相較於「存儲閱讀」而言的一種讀書方法,也是信息化時代最理想的閱讀方式。

那麼「流水式閱讀 」的具體方法是什麼呢?

1. 一行採集,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斷;

2. 一行精華,採擷最精彩的一行,使閱讀似探險,其樂融融;

3. 一行評論:寫下對那一行產生共鳴的原因,使「一行感想」喚醒「一冊記憶」。

4. 自我評定讀書足跡。

「流水式閱讀 」也有一定的規則可循:

01. 採用「跳讀」的方式 ,只閱讀序言和目錄,僅讀開頭5行和結尾5行;

02. 確定關鍵詞之後選擇自己需要的信息閱讀;

03. 使用令自己舒適的最適合自己的閱讀節奏閱讀

在閱讀《鄉土中國》的時候,我就採用了印南敦史的這種「流水式閱讀」方法,。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先閱讀這本書的序言和目錄,發現這本書由1 篇「重刊序言」、14篇正文和1 篇序言構成 。在明確了它的構成體系和各部分的大致內容之後,接著我讀了它的「後記」,再讀「重刊序言」,最後開始讀正文部分。

在閱讀其中的「禮治秩序」這一文的時候,我先確定好「鄉土社會的秩序」這一關鍵詞,然後選擇跟這一關鍵詞有關的信息進行重點閱讀。明確了作者文中論述的是「鄉土社會的秩序何以可能」這一問題後,接著又梳理了作者在行文中如何回答這一問題的行文思路。

這樣,閱讀的困惑豁然開朗:作者為了闡明「鄉土社會的秩序何以可能」這一問題,先區分了人治與法治的概念,然後將鄉土社會與現代社會進行了比較,闡明了「禮」作為一種行為規範,它所具有的特徵及其在鄉土社會秩序維持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解釋了鄉土社會的禮治特色。

這正如《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所說:一本書出現在你面前時,肌肉包著骨頭,衣服包裹著肌肉,可說是盛裝而來。你要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找出其骨架。

運用印南敦史的這種「流水式閱讀法」,就可以輕鬆地找出一本書的骨架 ,輕鬆地解決閱讀中的困惑,使閱讀得以快速順暢地進行。

印南敦史的「流水式閱讀 」方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走出傳統閱讀速度慢的困境,提高我們的閱讀效率,而且可以使我們的閱讀變得如挖寶般有意義。掌握「流水式」閱讀技巧, 可以幫助我們收穫「一行的精彩,邂逅「一行」的喜悅,成就「一行評論。

你們對印南敦史的這種閱讀方法感興趣嗎?這種方法是否對你有幫助呢?一起來討論交流吧!

相關焦點

  • 每年閱讀700本書,這篇文章為你揭秘如何修煉快速閱讀法
    他在《快速閱讀術》這本書中介紹了自己總結出來的一套快速閱讀體系,不管你曾經的閱讀速度有多慢、又或者苦惱於缺乏時間,只要認真踐行了本書的閱讀方法,你也能做到一小時讀完一本書甚至幾本,大大提高閱讀效率。想要學習快速閱讀的方法,首先就要弄清楚我們閱讀速度如此之慢的原因。試想一下:我們是不是總是喜歡在一行文字那裡反覆停留,可實際上什麼也看不進去?或者當我們覺得某一段很重要時,又會返回來重複閱讀?
  • 一年看700本書,他是怎麼做到快速閱讀的?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讀書很重要,能夠提升我們的認知,但「讀完一本書」真的太難做到了。一本書翻了幾頁就擱在沙發邊,過幾天再翻開,前面看過的都忘了,又得重頭再讀。一個月看完一本書,都要為自己點36個贊了。我們讀完一本書都很難了。日本著名書評人印南敦史,一年的閱讀量卻超過700本!他是怎麼做到的?印南敦史曾經和我們一樣,有閱讀困難症。
  • 閱讀速度慢?教你一招高效閱讀法,提升初中生閱讀速度
    閱讀速度慢?教你一招高效閱讀法,提升初中生閱讀速度在以往的文章中,大部分是關於語文提分的內容,今天的文章雖然還是關於語文的學習方法,但是今天的側重點主要圍繞中小學生應該如何快速閱讀。特別是很多初中同學,壓根達不到每分鐘500的閱讀速度。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閱讀速度和閱讀量是成正比的結論,直接影響閱讀速度慢導致課外閱讀量單薄的情況。對此,相信家長們又會有其他的疑惑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閱讀速度慢,應該如何解決?
  • 閱讀速度慢的原因及怎樣提高閱讀速度的一些建議
    你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跟朋友看同一本書,一分鐘她就能閱讀完一頁,而你也許還停留在第一段,對於平時閱讀量少的朋友,可能腦海裡還在消化第一段講的內容是什麼?而你的朋友1分鐘閱讀完一頁書,而且還非常有條理的說出這一頁講的大概內容是什麼?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讓你驚嘆。其實人的閱讀速度跟理解能力是相輔相成的。以前,我們總是陷入到一個誤區,認為只有慢下來才能理解文章的意思,然而並不是,當你的閱讀速度很快的時候,眼睛攝入的內容會增多,結合前後文,就能快速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
  • 那些一年讀300本書的人,是如何練就閱讀速度的?
    那些一年讀300本書的人,是如何練就閱讀速度的?300本書。研究表明,超過平均大學水平或與之相當的人在休閒閱讀時速度均保持同一水平。在充滿爭執的閱讀理論界裡,大家對上一觀點的看法是一致的。拋開用在思考複雜和陌生概念上的時間不談——休閒閱讀中很少出現這一情況——閱讀意外地成為一種機械過程。你看到一個或幾個單詞。這叫定位,平均花費的時間是0.25秒。你的眼睛繼而挪到下一個或一組單詞上。這就是「掃視」,平均用時為0.1秒。
  • 看書慢?幾個方法助你提高閱讀速度
    01.寫在方法使用之前的話這不是一篇速讀教程,而是一篇讓人把閱讀速度從慢速提高到常速的方法說明。在說方法之前,我先來說一說什麼是常速,什麼是慢速。什麼是慢速閱讀?理論上來說,低於常速閱讀的閱讀速度就是慢速閱讀。但是由於常速閱讀的數據標準不同,所以在這篇文章裡我就簡單按照我及身邊人的情況來簡單劃定:如果你閱讀一頁25*25(即一頁25行,每行25個字)的文章用時高於兩分鐘,那麼你可能就屬於閱讀速度偏慢的這一類人。
  • 掌握這兩種閱讀方法,一個星期讀6到7本書不是問題
    對於看書,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和方法,拿到書首先看下書名、目錄還有章節內容,大致了解書的內容,然後一頁頁地看下去,閱讀速度慢,看過也就忘了。直到看了《快速閱讀術》這一本書才改變了我的想法。作者印南敦史曾經是一個「慢讀者」,閱讀一頁內容大約要5分鐘,如果注意力不是特別集中甚至會達到近10分鐘。
  • 如何閱讀一本書?了解4個閱讀層次,用「檢視閱讀」提升閱讀速度
    為避免做一個學後的無知者,我們應該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掌握閱讀技巧才能提高閱讀質量,提升閱讀能力。1、那如何閱讀一本書呢?有人為獲得資訊而讀書,有人為增進理解能力而讀書。閱讀目的不同,閱讀方法也會有所差異。想要增進閱讀技巧之前,一定要先了解閱讀的層次。
  • 從5分鐘讀1頁書,到1年讀700本書,書評人的快速閱讀法真有用嗎?
    原創|鴻雁歡迎關注富心學習號,每天為你推薦一本書,分享書中乾貨。引言你是否為自己讀書慢而苦惱?又或者對速讀有偏見,認為讀書不是比速度而是看收穫。本文為你推薦《快速閱讀術》,並分享書中乾貨。為你解決無法快速閱讀的困擾以及擔心速讀影響讀書效果的問題。本書作者印南敦史,是日本著名書評人。他曾經是個「慢讀者」,讀1頁書要用5分鐘,現在他平均每天閱讀2本書,寫2篇書評,一年可以讀700本書。
  • 書籍推薦篇:《快速閱讀術》,慢讀者的提速神器
    點開這篇文的小夥伴,往往是熱愛讀書,卻又苦於自己的閱讀速度太慢。其實這並不是一個罕見的問題,大多數的閱讀者都有此苦惱,尤其是在如今信息量爆炸的時代。而寫下《快速閱讀術》的日本作家印南敦史曾經也是一個慢讀者,但因工作的需要,他轉變了閱讀的方式,現在的年閱讀量已達700本。
  • 如何閱讀一本書?掌握這些方法和技巧,讓你事半功倍
    可是,自從開始做自媒體,由於白天要上班,工作繁忙,讀書的時間少,速度慢,跟不上輸出的節奏,我開始為此著急。我一邊質疑讀書真能讀的這麼快嗎?一邊急於找到突破瓶頸的方法。 我在《微信讀書》APP裡很快找到了大咖們推薦的書目——《如何閱讀一本書》,抱著滿懷的期望,開始學習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完譯序、序言和目錄,這本書就給了我耳目一新、相見恨晚的感覺。
  • 提升閱讀速度,這本書就夠了
    我們現在認識到,這些方法完全是以大腦的功能為基礎的,只要應用得當,這些方法就能奇蹟般地改善任何人的記憶能力。」(《快速閱讀》P13)為什麼會這樣?研究表明:讀得越快,理解就越好。越慢、越仔細,你往往會感覺到越來越看不明白。所以,提高閱讀速度的第一個方式,就是不要復讀和回跳。
  • 速度快!記得住!這樣的閱讀方法你會嗎?
    二、想要讀書變現,你必須先學會快速閱讀1.時間逐字讀一本書,最快可能需要一個月,如果慢的話,估計一年下來也讀不完,我自己就是如此。想要讀書變現,這樣的速度估計也是無法讓你能相信和堅持的。2.遺忘速度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如果一個月讀完一本書,到最後可能什麼也沒記住,什麼也提煉不出來了。所以如果你想要通過讀書變現,快速閱讀是你必須要擁有的一項技能。
  • 那些年閱讀量達到2000本書的人的快速閱讀法
    這個世界的潮流就是不斷的加快速度向前,讀書也是如此。所以現在就出現了很多人專門研究快速閱讀,也逐漸出現了很多讀書牛人。有的人能夠1分鐘閱讀幾千字的內容而且還能做到一定程度的理解,有的人則是一年看了超過2000本書。為什麼他們能夠做到如此快速高效的閱讀?
  • 馨香智慧:孩子理解力差、閱讀速度慢?蔣長英教3步1小時讀1本書
    馨香智慧:孩子理解力差、閱讀速度慢?蔣長英3步法1小時讀1本書蔣長英:《聰慧父母》家庭教育導師; 心理撫養倡導者; 曾幫助500餘個家庭走出困境,擅長家庭教育、情感、育兒等。孩子理解力差、閱讀速度慢,記憶力差,學習上很吃力,做家長的就沒有什麼好的方法給到孩子?又該如何去正確引導、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 一年讀完700本書,別不信,看看這本書你就知道了
    本書的作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快速閱讀術》這本書的作者印南敦史是一名職業撰稿人,他原來也是位慢讀者,曾經讀一頁書需要花5分鐘。如今的他,一個月讀書近60本,每天至少輸出一篇書評,累計閱讀書籍已超7000本。針對快速閱讀,印南敦史很有發言權。書中分享的方法,正好化解普通人閱讀緩慢,邊讀邊忘的癥結,適合慢讀者一起學習借鑑。
  • 這幾個方法,讓我的閱讀速度提升了200%!
    為什麼,我們可以算一筆帳,為了好計算,我們就算一本書10萬字,普通人的閱讀速度是400字/分鐘,那麼,閱讀一本書,需要耗費4.2小時。使用我將分享的閱讀速度提升訓練方式,一個月內可以將閱讀速度提升到600-800字/分鐘,速度可以提升一半至一倍,甚至可能更多。
  • 那些每年讀100本書的高效閱讀者們,從來不「仔細閱讀」
    我們一邊羨慕著那些每年閱讀上百本書的人,一邊給自己找補理由,都怪自己太忙了。捫心自問,是真的太忙了嗎?閱讀慢,沒時間,其實並不是阻礙我們閱讀最致命的原因。日本作家印南敦史先生從前就是一個典型的慢讀者,他閱讀一頁紙需要花費約10分鐘的時間。
  • 快速閱讀有方法,《槓桿閱讀術》教你如何一年讀365本書
    我曾經在多次培訓和演講中公布了我一年讀400本書的方法:集中分類攻克法。很多人比較感興趣,有人問我,榮老師你怎麼做到每天讀一本的。這裡有一個誤區,我沒有做到每天讀一本。因為有時工作忙起來,我有一天也會與書絕緣,但每日一書評是如何做到的,今天告訴這個秘密。
  • 如何像麥肯錫大神一樣高效閱讀一本書?可以試試這4個小方法
    當我們閱讀一本「致用類」圖書的時候,如何做會是比較高效的做法呢?優秀的人會積極主動的讀書,採取進攻的讀書方式,他們雖然平時工作十分忙碌,但又會選擇自己需要閱讀的書籍,爭分奪秒的閱讀,並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己用《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作者作為一名麥肯錫的「企業戰略經營」主題專家,著書頗豐(例如《零秒思考》),每天工作、寫作特別繁忙,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也會保持一個月10本以上圖書的閱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