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月球亮8倍,一年可省幾十億電費,「人造月亮」項目為何停了?

2021-01-10 騰訊網

筆者龍葵草

地球只有一顆月球,因此夜幕降臨時我們只能看到一個月亮,它承擔起了黑夜「指明燈」的重任。但由於地球的自轉存在一定角度的傾斜,因此並非每個地方都能在夜晚得到月亮的「光顧」,例如高緯度地區和極地地區一年中就會出現極夜,而極夜期中有一半的時間是看不到月亮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俄羅斯就提出了利用太空站來創造「人造月亮」的想法。最終他們也做到了這一點,於1993年2月4日這一天在「和平號」空間站上,利用反射裝置成功地將太陽光反射到俄羅斯高緯度地區,據說當時夜裡的地面有直徑大約為4公裡的區域出現了巨大的光斑,這是人類首次實現「人造月亮」的想法。

人造月亮有兩種途徑可以實現,一種是創造出一個人造發光源,然後將其高掛在太空中,另一種是在太空中利用反射裝置來反射太陽光,然後將反射光照射在地面上。第一種方法的難度係數遠比第二種高,因為如果想要讓人造發光源儘可能籠罩更多地方,它的尺寸就要儘可能大,這種龐然大物運上太空是個大問題。

相比之下,通過反射太陽光來營造「人造月亮」的景象更可行,俄羅斯在上世紀90年代實現的人造月亮就是遵循這一原理。該項目取得成功後,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人們原以為可以擺脫極夜所產生的困擾,但沒想到後來由於經費問題,這個項目被暫停了。從那之後就再也沒有國家做過同樣的事,直到2018年我國四川成都的一個科學研究會發聲了。

該研究會名為「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他們在2018年提出了打造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人造月亮」,並計劃在2020年完成這一目標,2023年再發射兩顆人造月亮。按照原計劃,這三顆人造月亮將會在夜裡的不同時間段「值班」,確保整個黑夜中都會有月光的照明。除了為了增加照明度之外,據了解該項目更多是從節省電能出發。

該研究會的科學家曾做過計算,如果每顆人造月亮的亮度是自然月亮的8倍,那麼3顆人造月亮輪流出現在黑夜中和自然月亮一起「工作」,一年下來可以節省幾十億電費。幾十億電費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估計不少朋友看到這會認為人造月亮的項目還挺可靠的,但是2020年快要過去了,我們還未看到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研發的人造月亮。

後來經過筆者查證,發現原來「人造月亮」只是該研究會在2018年提出的一個設想,後來因為該設想的可行性較低而沒有被考慮,他們之後提出的「在2020年發射人造月亮」也只是為了引起公眾的關注。不過這件事也讓不少人了解到自然月亮和人造月亮之間的區別。

在我們的看來,月亮之所以會發光,並不是因為它自身是光源,而是因為它能夠反射太陽光。從太空角度來看,月球是一顆圓球體,它圍繞著地球公轉,因此一天總有一段時間是處於太陽和地球之間,因此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是發亮的。實際上這是因為太陽光照射在月球表面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散射,散射的光照射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月光。

而人造月亮的原理和自然月球發光的原理相近,就是打造一個足夠大、反射率足夠高的裝置,然後將它送到太空中指定的位置,最終利用光的反射將太陽光運送到地球上哪些找不到月光的地方。那麼上文講到的「人造月亮」是否可行呢?

首先從技術層面進行分析,要製造一個具有高反射率的裝置是非常有難度的。我們可以仿照月球圓球形的表面來塑造人造月球的形狀,但是如何選擇覆蓋在其表面的材料成為了技術難點。因為該裝置需要承受住太空中複雜且強烈的太空輻射,然後才是將太陽光精準地反射到某一個區域。

除了相關的技術不過關之外,人造月亮的打造似乎也沒有必要性。相比起高緯度地區,中低緯度地區都能受到自然月光的照射。如果說俄羅斯打造人造月亮來為高緯度地區提供照明,這還說得過去,但如果是中低緯度地區想要利用人造月亮來照明,似乎沒有必要,因為人造月亮的照明是有限的,而且現代中國社會並不缺照明,節省電費是另一種說法。

雖然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提出的人造月亮最終沒有實現,但有關注此事的網友挖掘出了上個世紀二戰期間的歷史,發現太陽反射鏡其實早在那個時期就被提出來了。二戰之後,戰勝國對戰敗國進行審判,然後發現德國納粹原來製造過許多不可思議的「黑科技」產品,其中有些產品只處於設想階段。

有科學家對此感到慶幸,表示好在德國納粹沒有將所有發明設想都實現,否則這場戰爭的結果難以想像。在德國納粹的眾多黑科技中,有一種名為「太陽炮」的裝置引起了現代科學家的關注。所謂的太陽炮就是製造一面巨型的凹面鏡,然後用它來聚集太陽光線,最後將聚集的光線集中打到一個地方。

太陽炮的威力根據凹面鏡的大小、擺放的位置等因素有關,至於它的實現效果,根據記載德國科學家曾作出設想,那就是它掛在地球上空後能夠利用太陽光的反射讓一座城市處於火燒之中。可以看出,太陽炮的原理和人造月亮的原理是相似的,不同的是德國納粹想用它作為武器,而現代科學家想用它來作為照明工具。

從這種對比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科技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就會幫助我們披荊斬棘,運用得不好會反過來倒刺我們一刀。

相關焦點

  • 美媒:中國簡直「反人類」,人造太陽不滿足,現在又開始人造月亮
    並且在前段時間,中國還有一項能源技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它就是人造太陽,它模擬太陽內部核聚變的原理,能夠用最少的燃料,釋放出最大的能量,如果技術成功,勢必成為造福全人類的一項技術,不過我們並不滿足於人造太陽,美媒:中國簡直「反人類」,人造太陽不滿足,現在又開始人造月亮。
  • 2022年「人造月亮」升空,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打月球注意的不光有美國還有前蘇聯,不過俄羅斯人可不想破壞月球,他們打算複製出一個月球。我們都知道,俄羅斯大部分地區都處於地球的高緯度,很多地方都會出現漫長的極夜現象,天寒地凍每天都是黑夜,這樣的環境另俄羅斯有了人造月球的想法。既然月光可以滿足照明的條件,為什麼不自己造一顆月球呢?
  • 中國要用人造月亮來代替路燈了?科幻小說嗎?
    2020年首顆「人造月亮」將完成從發射、入軌、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並發射。2022年3顆「人造月亮」將發射升空,並進行從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實驗。▲我國「人造月亮」擬上天 亮度可達月光8倍(via科技日報)
  • 「人造月亮」或提上日程,照明利器還是汙染之源?
    本報記者 張蓋倫科學精神面面觀2020年,你舉頭望明月時,或許還能看到一顆更亮的「星星」。近日,成都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透露,該公司參與構想的「人造月亮」項目正在進行論證,第一顆「人造月亮」將於2020年發射。
  • 「超級月亮」是什麼?為什麼每一年都有「超級月亮」?
    月球之於地球,就是這般獨一無二的存在,它是地球有且僅有的自然衛星,也是人類迄今為止登陸過的第1個地外天體,4月8日的年度最大超級月亮登頂天宇,引得網友不禁問道,到底哪一次才是最大的呢?提及超級月亮給人的感覺就是大,但大的次數太多了,難免讓人會對最大產生好奇,沒錯,其實幾乎每一年都會有超級月亮,因為每個月,月球都會運行到近地點,只不過大部分不是發生在滿月的那一天罷了。但今年4月8號。
  • 定好鬧鐘,下周三的「粉紅滿月」將是今年最大、最亮的超級月亮
    當提到公眾對航天和觀星的興趣時,超級月亮是最受歡迎的項目之一。那麼什麼是超級月亮,它又為何如此吸引我們?超級粉月發生在四月7-8日的夜晚,但它並不一定整夜都是粉色的。那將是年度最近、最圓、最亮的滿月----2020年官方近地點月亮。
  • 有關月亮的傳說,月亮究竟是怎樣誕生的,月球上有沒有生命存在
    有關月亮的傳說在人類文明中並不鮮見,從充滿法力的月亮女神,到集法力與智力於一身的天神,這個年齡幾乎和地球一樣長的衛星總是顯示出令人浮想聯翩的神秘,吸引儘管月亮比起其他的天體來說距離地球最近,但是人類仍然不能完全解釋關於月亮的各種秘密,例如月亮究竟是怎樣誕生的,或者月球上以前或以後有沒有生命存在等等。
  • 月亮和金字塔果真都是史前人造的嗎?
    他胡謅說:「月亮和金字塔都是史前人造的,其實,月亮就是史前人造的,它裡邊是空的。史前人類很發達,現在人說,金字塔是埃及人造的,研究這石頭從哪兒運來的,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它實際上是一種史前文化,沉積到海底下去了。後來地球發生變化,多次大陸板塊更換,它又上來了。後來,這個地區繁衍出新的居民,逐漸認識到它的功效,在裡邊可以長期保存東西。那麼,它就把人的屍體搬到裡邊去了。
  • 《酉陽雜俎》道出月亮系人造之秘密
    ,老者看了一眼,扭頭繼續酣睡,他倆輪番上前反覆幾次詢問,哪知那人突然說道:「你們知道月亮是由七寶合成的嗎?你們知道嗎月亮不是光碟,而是圓球?你們知道嗎?月亮球上明亮的地方,是太陽照到月亮的凸處而顯現的。傳說有八萬二千戶修理起伏不平的月亮,我就是其中一戶!」
  • 在地球上看月亮像白玉盤,那在月球上看地球,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最大的星球是太陽,它佔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月球就比較小了,但是我們平時看到的月亮和太陽的體積都是差不多大的,體積只有地球的49分之一,之所以兩者看起來差不多,那是因為太陽距離地球實在太遠了,足足能達到1.5億公裡,而月球離地球只有38萬公裡,正是這樣的距離造成了視覺上的差異。
  • 2020年4月8日超級月亮幾點出現?附具體時間
    所謂的超級月亮,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天文學名詞,而是一位美國的佔星師於1979年提出來的新詞,它指的是滿月或新月的時候,月亮正好位於近地點的現象。  隨著傳媒一次次的報導和傳播,超級月亮(supermoon)這個人造的詞彙也逐漸為大眾所接受。  但是,我們在新聞媒體中泛指的超級月亮,若無特殊說明,一般僅僅指的是近地點的滿月,而不包括近地點的新月。
  • 月球起源說:太陽比月球大400倍,為什麼看上去差不多大小?
    月球的半徑是1738公裡,距離地球384400千米;太陽的半徑是696300公裡,距離地球約1.5億千米。太陽比月球大400倍,太陽和地球的距離是月亮和地球距離的400倍。所以站在地球上,我們看到的太陽和月亮是差不多大的。
  • 月球上看地球是什麼感覺?為何有人會覺得很恐怖?你是怎樣的感覺
    月球是我們最熟悉的一顆星球。它是地球的衛星。幾十億年以來,它一直陪伴在地球的身邊。人類很早就認識月亮了,知道它的運行規律。古代的文人把月亮比作玉盤、玉鉤、玉兔等等。總之,人們覺得的月亮是十分美麗的。月球那麼如果我們在月球上看地球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在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嫦娥因偷吃靈藥而升天飛到了月亮上面。而如今人類已經實現了登月可以以嫦娥視角來看地球了。
  • 超級月亮來了!淺談月亮軌道變化下的天文現象
    2020年一共會出現四次超級月亮,而最近的一次就在2月9號,之後幾次分別是:3月10號,4月8號和5月7號。提到月亮,大家肯定會非常的熟悉,畢竟我們在夜晚能看到的最亮的天體就是月球了。古人還給月亮起了很多好聽名字:嬋娟,玉盤,玄兔等等。
  • 「這樣的太陽系知識很有趣」為何說沒有月球,就沒有今天的人類?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在又一次酒過三巡、詩興大發後,提出了這樣的疑問。類似的問題,除了李白之外的無數古人,也都曾經深深地思考過。直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看似在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實則已經越來越困惑……古人眼中的月亮在古代,西方人將月亮想像為太陽神阿波羅的妹妹阿爾忒彌斯。正因為如此,美國新一代的月球開發計劃被命名為「阿爾忒彌斯計劃」。而在中國,關於月球則有著更多美麗的傳說。
  • 太空人上天都不怕,為何從月球上望地球,卻會感到恐懼不安
    人眺望地球而月球的視直徑是零點五二度,由同樣的的方法可以計算,出地球的視直徑大約是1.9度,這也就可以推算出從月球上回望地球時差不多是滿月狀態的十四倍大小。要知道平均距離地球三十八萬四千公裡的月亮,雖然在地球上看起來很普通,但在滿月時,他可是天空中最亮的物體。比夜空中的第二亮的物體金星還要亮1500倍,比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天狼星要亮2800倍。而平均下來它比夜空中的其他物體都亮了40倍。可以說滿月與刺激的亮光徵服我們的整個夜空,滿月的月亮完全可以一已之力照亮整個夜晚。
  • 為什麼有人說:從月球上看地球會讓人感到恐懼?到底在害怕什麼?
    月球是我國人類在地球上,肉眼可以觀測得到最明顯的行星了,而且每當月圓的時候,月亮掛在夜晚的空中非常的漂亮,但卻有人說,如果從月亮上看地球將會十分的恐怖,這是為何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們知道地球是月亮的4倍之多,所以地球的橫切面是月亮的16倍
  • 2020年最大滿月今晚登場,此次「超級月亮」距離地球約36萬千米
    但是,今天我們要講的這種天象,很少會受到這些人造光源的影響,就算是城市裡的人們,也能很好的觀測,那就是「超級月亮」。,而且月球是地球上除太陽之外看到的最亮的天體,滿月時月球的視星等約為-13,而我們熟悉的金星,常被稱為「啟明星」或「長庚星」的視星等約為-4.6,而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天狼星」的視星等約為-1.45,他們和月球幾乎不能相提並論。
  • 到郊外望太空 木星像個小月亮月亮上面好多「坑」
    木星像個小月亮  「老師,我看到了!」當晚8時10分,隨著一聲驚呼,武昌實驗小學六年級的吳映雪同學,藉助放大40倍的望遠鏡,清晰地看到了木星的四顆衛星。  孩子們爭相去看。只見木星呈橢圓形,右邊一排4顆衛星。一位小朋友好奇地問:「為什麼我只看到三顆衛星?」省天文學會專家介紹,「由於其中一顆衛星距木星太近,不易看到。」經過指點,這位小朋友終於看到了第4顆衛星。
  • 月球是空心的嗎?月球的5個奇怪事實,遺憾現代科學家也解釋不了
    自古以來,月亮就一直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因為它有太多的秘密了。即使在今天,我們在網際網路上也可以看到許多關於月球奇怪的故事和陳述。這些內容就包括了從荒誕的陰謀理論到科學家還不能真正解釋的異常現象。1.月球的大小和軌道是完美的在過去的幾年中,出現過幾次日全食。事實上,我們能夠觀察到這樣的現象算是一個真正的奇蹟。眾所周知,月球是唯一一個可以從地球表面觀測到日全食的衛星。就地球而言,所有這些都是由太陽、月亮和地球的距離以及它們的相對大小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