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2018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出爐,廣東這幾所高校上榜

2021-02-13 廣東高考在線

日前,上海軟科發布了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八次發布。該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前五高校與去年保持不變,清華大學(北京)蟬聯兩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學高居第二名,排名第三的是臺灣的清華大學(新竹),香港中文大學與浙江大學分別位居第四名與第五名。

其他排在前十名的高校依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上海交通大學(7),香港大學(8),臺灣大學(9)和復旦大學(10)。

  

2018名次

2017名次

中文校名

地區

1

1

清華大學(北京)

大陸

2

2

北京大學

大陸

3

3

清華大學(新竹)

臺灣

4

4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

5

5

浙江大學

大陸

6

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大陸

7

8

上海交通大學

大陸

8

6

香港大學

香港

9

9

臺灣大學

臺灣

10

9

復旦大學

大陸

11

11

北京師範大學

大陸

12

12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

13

14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

14

13

交通大學(新竹)

臺灣

15

15

南京大學

大陸

16

16

中山大學(廣州)

大陸

17

17

華中科技大學

大陸

18

17

中國醫藥大學

臺灣

19

19

陽明大學

臺灣

20

24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

21

28

澳門科技大學

澳門

22

21

武漢大學

大陸

23

20

西安交通大學

大陸

24

23

哈爾濱工業大學

大陸

25

28

成功大學

臺灣

26

24

同濟大學

大陸

27

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大陸

28

28

中央大學

臺灣

29

26

東南大學

大陸

30

27

天津大學

大陸

31

22

中國農業大學

大陸

32

32

南開大學

大陸

33

39

華南理工大學

大陸

34

34

四川大學

大陸

35

33

吉林大學

大陸

36

35

廈門大學

大陸

37

36

北京理工大學

大陸

38

42

澳門大學

澳門

39

36

臺灣科技大學

臺灣

40

41

中國人民大學

大陸

41

44

中南大學

大陸

42

38

中山大學(高雄)

臺灣

43

40

山東大學

大陸

44

46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

45

43

長庚大學

臺灣

46

49

蘇州大學

大陸

47

59

電子科技大學

大陸

48

45

大連理工大學

大陸

49

56

華東師範大學

大陸

50

48

西北工業大學

大陸

51

47

北京科技大學

大陸

52

51

華東理工大學

大陸

53

56

中國海洋大學

大陸

54

50

臺北醫學大學

臺灣

55

55

高雄醫學大學

臺灣

56

58

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

56

53

中興大學

臺灣

58

52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大陸

59

67

湖南大學

大陸

60

54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大陸

61

67

南京農業大學

大陸

62

64

臺北科技大學

臺灣

63

61

南京理工大學

大陸

64

60

蘭州大學

大陸

65

7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大陸

66

65

東北師範大學

大陸

66

66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大陸

68

71

華中農業大學

大陸

68

63

天津醫科大學

大陸

70

72

重慶大學

大陸

71

61

北京中醫藥大學

大陸

72

69

北京交通大學

大陸

73

77

哈爾濱工程大學

大陸

74

75

北京工業大學

大陸

74

87

上海大學

大陸

74

/

上海中醫藥大學

大陸

77

70

中正大學

臺灣

78

73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大陸

79

81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大陸

80

79

東北大學

大陸

80

83

暨南國際大學

臺灣

82

73

北京化工大學

大陸

83

80

高雄師範大學

臺灣

84

96

雲南大學

大陸

85

82

上海財經大學

大陸

85

84

臺灣海洋大學

臺灣

85

9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大陸

85

89

西北大學

大陸

89

76

北京郵電大學

大陸

90

86

中國礦業大學

大陸

91

91

東華大學(上海)

大陸

91

99

河海大學

大陸

93

/

首都師範大學

大陸

94

85

華中師範大學

大陸

95

87

政治大學

臺灣

96

96

暨南大學

大陸

97

90

南京師範大學

大陸

97

100

武漢理工大學

大陸

97

93

雲林科技大學

臺灣

97

93

彰化師範大學

臺灣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對象是兩岸四地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2018年排名的對象有178所,其中大陸121所、臺灣43所、香港10所、澳門4所。

  

與去年相比,大陸高校中,華南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湖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大學、雲南大學、河海大學今年均有顯著提升,展示了大陸高校強勁的發展勢頭。上海中醫藥大學與首都師範大學首次入榜百強高校,今年分別排在74位與93位。

臺灣高校中,排名靠前的高校表現穩定,而相對靠後的高校總體有下降的趨勢。

香港上榜的6所高校均位列50名以內,其中5所高校位列前20名。具體來看,香港大學相較於去年下降2位,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與去年持平,其餘三所則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

澳門上榜的2所高校均位列前40名,其中澳門科技大學從去年的28位上升到今年的21位,澳門大學上升4位排在38位。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採用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4大類13項指標的指標體系。兩岸四地上榜高校在具體指標表現上也各具優勢。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權重

人才培養(35%)

1.1研究生比例

5%

1.2留學生比例

5%

1.3師生比

5%

1.4博士學位授予(總量/師均)

10%

1.5校友獲獎(總量/生均)

10%

科學研究(35%)

2.1科研經費(總量/師均)

5%

2.2頂尖論文(總量/師均)

10%

2.3國際論文(總量/師均)

10%

2.4國際專利(總量/師均)

10%

師資質量(25%)

3.1博士學位教師比例

5%

3.2教師獲獎(總量/師均)

10%

3.3高被引科學家(總量/師均)

10%

學校資源(5%)

4.1辦學經費(總量/生均)

5%

人才培養方面,「研究生比例」單指標表現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列第一;「留學生比例」上,澳門科技大學居於首位,港澳高校整體優勢明顯;「師生比」上,北京中醫藥大學得分最高。

「博士學位授予」上,北京大學名列榜首。「校友獲獎」上,北京師範大學和清華大學(新竹)分別在總量和生均表現上脫穎而出。

  

科學研究方面,「科研經費」指標表現上,清華大學(北京)在總量上領先一眾高校;香港大學在科研經費的師均值上居於首位。

「頂尖論文」指標總量得分以及師均得分最高的均為清華大學(北京)。

上海交通大學的「國際論文」指標總量排名第一,臺灣陽明大學在師均表現上得分最高。

「國際專利」指標上,清華大學(北京)總量得分第一,清華大學(新竹)師均得分第一。

  

師資質量方面,「博士學位教師比例」指標上,中山大學(高雄)位居第一;「教師獲獎」方面,香港中文大學仍是兩岸四地唯一有教師在本校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學。

「高被引科學家」方面,清華大學(北京)與臺灣中國醫藥大學在總量上並列第一,而臺灣中國醫藥大學師均得分第一。

  

學校資源方面,清華大學(北京)在「辦學經費」總量上居於兩岸四地大學首位;香港科技大學在生均辦學經費上名列榜首。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ShanghaiRanking's Ranking of Top Universities in Greater China)排名的對象是中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

排名全部使用具有國際可比性的評價指標,指標體系覆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等方面。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結果高度透明,排名除了提供各個學校的總得分以外,還提供了每個單項指標的得分,允許他人了解、核實每所大學在單個具體指標上的表現和排名情況。

  

根據排名目的,本排名的對象是中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

在大陸地區,我們以是否屬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作為標準來判斷大學是否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主要目標。

「雙一流」建設高校共有140所,是大陸地區高水平大學的代表。大陸地區「雙一流」建設高校中面向臺港澳招生的有121所,我們選擇這121所大學作為大陸地區排名的對象。

在臺灣地區,我們根據淡江大學學習與教學中心教育評鑑發展組對臺灣高校分類中的「博士型大學」的劃分標準,篩選出43所大學作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群體。

這些大學涵蓋了所有12所受到「邁向頂尖大學計劃」支持的大學,並且都招收大陸學生。因此我們選擇這43所大學作為臺灣地區排名的對象。

香港和澳門的高校數量不多,兩地也都沒有可供使用的高校分類。我們最終選擇了可以授予博士學位、並且面向內地招收學生的14所大學作為排名的對象,其中香港10所、澳門4所。

我們共對兩岸四地的178所大學(其中大陸121所、臺灣43所、香港10所、澳門4所)進行排名。

綜合自軟科

瞄準2019年考綱考點

全力衝刺1月學考語數英

每科3套原創試題+詳細答案

全卷64頁 內容豐富 保專衝本必備

相關焦點

  • 2018中國大學排名出爐!廣東三所大學上榜,進步最快的是......
    今天(11月28日)軟科正式發布了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排名展示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從排名情況來看:1、排名前五的高校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新竹)、香港中文大學、浙江大學。這五所高校的位次與去年保持不變,清華大學(北京)依舊蟬聯蟬聯兩岸四地第一名!
  • 軟科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出爐
    近日,軟科正式發布了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排名展示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今年高校排名有哪些變化?一起來看!從排名情況來看:1、排名前五的高校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新竹)、香港中文大學、浙江大學。
  • 2018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出爐!雲南僅一所大學上榜,比去年進步12名
    11月28日,軟科正式發布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出爐,100所高校上榜
    昨天,上海軟科正式發布了2016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 「2019中國兩岸四地百強大學排名」出爐!大陸72所高校入榜
    2019中國兩岸四地百強大學排名榜中的高校來自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中國澳門四個地區。因為有3所高校並列排第99位,所以百強大學排名共有101所大學入榜。上榜高校具體名單及排位如下。表單上的101所高校中有72所來自中國大陸。
  • 2018年中國大學排名出爐!廣東這些高校突出重圍
    11月28日上午上海軟科發布了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排名展示我國大陸
  • 最新:兩大高校排名榜單出爐,這些中國高校表現太亮眼!
    近日,有兩大高校排名榜單出爐,吸引了不少同學的眼球。11月22日,QS金磚大學排名公布;23日,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出爐。在這些排名中,我們看到一個共同點:中國高校的表現太亮眼了!你不信?跟著我們來看!
  • 2018「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出爐!海南這三所高校上榜啦 | 名單
    2月26日,2018「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出爐!海南有三所大學入榜啦~~日前,有關中國大學排名的消息再次引起熱議。排名首次引入這項指標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的評價體系涵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國際化四個維度,使用的都是最能體現大學辦學水平的關鍵指標,例如新生高考成績、畢業生就業率、論文數量與質量、成果轉化收入等,因此排名結果能夠客觀地反映大學的競爭性地位。2018年,中國最好大學排名首次引入了「社會捐贈收入」指標,用來測量大學人才培養的社會聲譽。
  • 2018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上海軟科於今日正式發布了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八次發布。該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蟬聯兩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學高居第二名排名第三的是臺灣的清華大學(新竹)香港中文大學位居第四名浙江大學第五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六名上海交通大學第七名香港大學第八名臺灣大學第九名復旦大學第十名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對象是兩岸四地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
  • 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孩子的目標大學上榜了嗎?
    上海軟科於今日正式發布了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八次發布。
  • 學術分享 | 軟科2020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出爐!澳門3所高校上榜!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採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4大類13項具有跨地區可比性的評價指標,展示了我國內地、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最為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澳門3所高校上榜。
  • 2018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對象是兩岸四地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兩岸四地上榜高校在具體指標表現上也各具優勢。 Greater China)排名的對象是中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
  • 2018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快看百強高校有哪些?
    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對象是兩岸四地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澳門地區上榜的2所高校均位列前40名,其中澳門科技大學從去年的28位上升到今年的21位,澳門大學上升4位排在38位。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採用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4大類13項指標的指標體系。
  • 中國大學排名出爐 看看兩岸四地都有哪些大學上榜
    上海軟科10月18日正式發布了2016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據了解,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六次發布,排名展示了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四地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清華大學(北京)蟬聯兩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學躍升至第二名,排名第三的是臺灣的清華大學(新竹),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列第四,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並列第五名。澳門排名最高的澳門科技大學名列兩岸四地第32名。
  • 2018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少校)上海軟科於11月28日發布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臺灣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浙江大學位列前五名。
  • 2019年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出爐 廣東27高校上榜
    原標題:中大全國第9 深大進步最大   南方日報訊 (記者/姚瑤 通訊員/徐喆)23日,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發布2019年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共549所大學入選。其中,廣東共有27所高校上榜,中山大學排名全國第9名,華南理工大學排20名。
  • 2018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八次發布。該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前五高校與去年保持不變,清華大學(北京)蟬聯兩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學高居第二名,排名第三的是臺灣的清華大學(新竹),香港中文大學與浙江大學分別位居第四名與第五名。
  • 2019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500強完整榜單
    2019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500強完整榜單 (完整榜單)       》》 2019中國大學排行榜專題 連續10年發布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近500所高校上榜 2010年,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獨家首發「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 最新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前10所當中,有你的母校嗎?
    (CNUR.com)官網正式發布2020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排名)。從這榜單上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中國第一,前十所高校中香港地區有兩所高校上榜,分別是香港大學(第四)、香港科技大學(第十);其餘均為大陸名校,如清華北大;南京大學等,真實排名如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遺憾的是臺灣大學僅位列15名,隨著內地高校的穩步發展,其與內地頂尖高校差距將越來越大
  • 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你的目標大學今年排名多少?
    11月28日上海軟科正式發布2018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