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6天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 員工獲賠4.9萬餘元

2020-11-13 中國青年報

一員工因未按企業要求在APP籤到,被以曠工為由辭退。雙方因此對簿公堂。

微信群發布的考勤制度有法律效力嗎?律師指出,用人單位可通過微信這種便捷、快速的工具以群發形式向員工發送通知、制度,但涉及員工自身重大利益的,用人單位應先向員工告知公司將以此種方式進行制度公布。

目前,許多用人單位都會組建微信群,用於發布相關信息和安排各項大小事宜,甚至還在微信群裡發布規章制度,將微信辦公化。那麼,這樣的規章制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日前,新疆一中級法院終審判決,某公司現有證據不能認定員工的行為屬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的情形,支付經濟補償金49340餘元。

企業在微信群通知APP籤到

員工未籤到被開除

2014年4月,趙某到新疆某科技公司工作,從事銷售崗位,工作時間靈活,工資按照銷量提成。

2018年5月10日,公司在微信群發布APP籤到的新方法,當時趙某在微信群裡表示收到發布。2018年6月24日,趙某連續16天未籤到。7月1日,公司以趙某曠工違反公司考勤制度為由予以開除。

對此,趙某不服,向呼圖壁縣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2019年9月16日,呼圖壁縣勞動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新疆某科技公司向趙某支付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金25119元。

對於該仲裁,新疆某科技公司不服,向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撤銷之訴。該院受理後認為,新疆某科技公司的理由,符合《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不屬於終局裁決的爭議範圍,裁定撤銷仲裁裁決書。

此後,趙某向呼圖壁縣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單位於2014年4月3日和我籤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沒有任何正當理由辭退我,屬於違法解除勞動關係。」趙某表示。他提交的證據顯示,公司發布的消息未寫入公司的考勤管理制度。

終審判決企業敗訴

員工並未嚴重違反規章制度

呼圖壁縣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公司主張趙某未按照規定記錄考勤,但根據公司提供的微信記錄和考勤記錄,辯解內容明顯與事實不符;公司主張已向趙某告知公司規定,但未能提供趙某知悉公司該規章制度證據。本案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應當支付賠償金。判決公司向趙某支付經濟補償金49340餘元。

對於一審判決,公司不服,向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公司認為,培訓會議籤到表證明公司對各項規章制度組織培訓學習;微信聊天記錄顯示法定代表人楊某在工作群中公告新考勤籤到形式,趙某回復收到,表明趙某知悉公司該規章制度和具體考勤打卡形式。趙某於2014年入職公司,其對規章制度知悉要求遠高於其他員工。

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根據趙某提供的微信記錄、銷售記錄,公司提供的工資表等證據顯示與公司辯解內容明顯不符,依現有證據不能認定趙某的行為屬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的情形。作出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對此,律師指出,用人單位可通過微信此種便捷、快速的工具以群發形式向員工發送通知、制度,但涉及員工自身重大利益的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先向員工告知公司將以此種方式進行制度公布。

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焦點

  • 員工連續16天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 獲賠4.9萬餘元
    目前,許多用人單位都會組建微信群,發布相關信息和安排各項大小事宜,甚至還在微信群裡發布規章制度,將微信辦公化。那微信群考勤制度具有法律效力嗎?最近一則員工連續16天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獲賠4.9萬餘元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近日,新疆一中級法院終審判決,某公司現有證據不能認定員工的行為屬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的情形,支付經濟補償金49340餘元。
  • 員工連續16天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 公司將支付補償金4.9萬餘元
    IT商業新聞網11月13日訊 2018年,一員工因連續16天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之後,該員工將公司告上法院。目前,該案件前在新疆一中級法院迎來終審判決,員工行為不屬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的情形,獲賠4.9萬餘元。  據悉,2018年,一員工趙某連續16天未在公司微信群發布APP籤到,被以曠工違反公司考勤制度為由開除。雙方因此對簿公堂。
  • 連續16天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員工獲賠4.9萬餘元
    【閱讀提示】一員工因未按企業要求在APP籤到,被以曠工為由辭退。雙方因此對簿公堂。微信群發布的考勤制度有法律效力嗎?律師指出,用人單位可通過微信這種便捷、快速的工具以群發形式向員工發送通知、制度,但涉及員工自身重大利益的,用人單位應先向員工告知公司將以此種方式進行制度公布。
  • 16天沒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 員工獲賠4.9萬
    一員工因未按企業要求在APP籤到,被以曠工為由辭退。雙方因此對簿公堂。日前,新疆一中級法院終審判決,某公司現有證據不能認定員工的行為屬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的情形,支付經濟補償金49340餘元。企業在微信群通知APP籤到員工未籤到被開除
  • 16天沒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員工獲賠4.9萬
    一員工因未按企業要求在APP籤到,被以曠工為由辭退。雙方因此對簿公堂。企業在微信群通知APP籤到員工未籤到被開除2014年4月,趙某到新疆某科技公司工作,從事銷售崗位,工作時間靈活,工資按照銷量提成。2018年5月10日,公司在微信群發布APP籤到的新方法,當時趙某在微信群裡表示收到發布。
  • 員工連續16天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公司被判支付補償金4.9萬餘元
    一員工因未按企業要求在APP籤到,被以曠工為由辭退。雙方因此對簿公堂。微信群發布的考勤制度有法律效力嗎?律師指出,用人單位可通過微信這種便捷、快速的工具以群發形式向員工發送通知、制度,但涉及員工自身重大利益的,用人單位應先向員工告知公司將以此種方式進行制度公布。
  • 普法課堂 | 16天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微信考勤,有法律效力嗎?
    日前一員工因未按企業要求在App籤到被辭退獲賠4.9萬衝上熱搜#員工連續16天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事件回顧2018年6月24日趙某連續16天未籤到。判決公司向趙某支付經濟補償金49340餘元。對於一審判決,公司不服,向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 【以案普法】16天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微信考勤,有法律效力嗎?
    日前一員工因未按企業要求在App籤到被辭退獲賠4.9萬衝上熱搜#員工連續16天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16天未籤到。2019年9月16日 呼圖壁縣勞動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新疆某科技公司向趙某支付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金25119元。對於該仲裁公司不服,向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撤銷之訴。
  • 沒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法院判決:員工獲賠4.9萬
    APP籤到,被以曠工為由辭退。微信群發布的考勤制度有法律效力嗎?律師指出,用人單位可通過微信這種便捷、快速的工具以群發形式向員工發送通知、制度,但涉及員工自身重大利益的,用人單位應先向員工告知公司將以此種方式進行制度公布。目前,許多用人單位都會組建微信群,用於發布相關信息和安排各項大小事宜,甚至還在微信群裡發布規章制度,將微信辦公化。
  • 沒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法院判決:員工獲賠4.9萬!
    APP籤到,被以曠工為由辭退。微信群發布的考勤制度有法律效力嗎?律師指出,用人單位可通過微信這種便捷、快速的工具以群發形式向員工發送通知、制度,但涉及員工自身重大利益的,用人單位應先向員工告知公司將以此種方式進行制度公布。目前,許多用人單位都會組建微信群,用於發布相關信息和安排各項大小事宜,甚至還在微信群裡發布規章制度,將微信辦公化。
  • 員工16天未在APP上打卡籤到被開除,法院這樣判
    員工因連續 16 天未在 app 中進行考勤籤到,被公司以"違反公司考勤制度"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不過,該員工對此不服並訴諸法院,最終法院判決,公司向該員工支付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賠償金 49340.43 元。近日,裁判文書網公布了這起勞動爭議民事判決書。
  • 浩碩民商法律實務丨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員工通過訴訟獲得賠償
    浩碩民商法律實務丨未在微信群籤到被辭退,員工通過訴訟獲得賠償現在絕大多數公司和單位都會組建公司或者部門的微信群用來進行工作上的信息、任務發布和員工之間的溝通交流。漸漸的,大家的工作也越來越依賴微信群,微信也成為了辦公重要「場所」。隨之而來的,就是由微信引發的公司和勞動者之間的勞動糾紛。
  • @上班人,微信群通知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近日一員工因未按企業要求在App籤到被辭退獲賠4.9萬衝上熱搜,引來熱議參與討論微信群籤到有法律效力?員工上班了嗎?公司管理有問題吧?••••••停!⏰2018年5月10日公司在微信群發布App籤到的新方法,當時趙某在微信群裡表示收到。
  • 員工因16天沒在群裡籤到被開除,法院判了
    11月13日,工人日報報導,趙先生因連續16天未在某網絡聊天群中籤到,被公司開除,經法院判決獲賠4.9萬餘元。從2018年7月1日他被開除,到法院終審宣判,已經過去了2年多。因為,趙先生沒有按照公司5月12日下發的某份考勤制度,在某網絡聊天群中籤到。但是,趙先生認為,他在6月份完成銷售額28.69萬元,實際上並沒有曠工。因此,他向當地勞動仲裁部門提起仲裁。2019年9月16日,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裁決,認定該公司需要支付補償金25119元。而該公司對該裁決不服,上訴到州法院,要求撤銷仲裁結果。
  • 同樣是微信請假,有人被辭退有人獲賠22萬,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那就是微信請假究竟算不算數。01女子孕期微信請假被辭退獲賠22萬在詳細說明這個問題之前。我先來說兩個最近因為這問題上熱門的例子吧!黃女士之前一直在某家汽車運輸公司工作。在2018年7月16日時,她懷孕了,去醫院檢查時被診斷為先兆流產。於是醫生建議其修養一個星期,她就把醫生開具的診斷證書通過微信拍照片發給自己的直屬上司劉經理,說明說明情況後在微信上申請請假一周。劉經理在微信上表示同意她的請假,還很貼心的建議黃女士把此次的病假改為休年假。
  • 女子用女兒銀行卡領薪水單位不認帳,記者聯手公益律師助她獲賠16萬元
    楚天都市報7月3日訊(記者餘皓 通訊員顧丹)隨手將以女兒身份證辦的銀行卡提供給單位發工資,現年51歲的陳女士為此留下隱患:公司將其辭退面臨訴訟時竟以此為藉口,否認和陳女士之間有勞動關係。所幸,陳女士在求助楚天都市好報記者及公益律師後,討回了公道。
  • 單位辭退曠工3日員工,被判違法辭退,法院:沒有提前告知工會
    不久前看到了一個消息,寧波一家公司將一名連續曠工3天的員工辭退,結果這名被辭退的員工認為公司解僱他不合法,雖然他確實連續曠工3天,但公司在解僱他之前,沒有事先將這件事告知工會,所以他認為公司違法解僱。
  • 母女遭關八百餘天真相是什麼 19年後各獲賠25萬餘元
    兩人各獲賠25萬餘元  2017年12月22日,陝西高院賠償委員會作出賠償決定,撤銷榆林中院的賠償決定。  陝西高院認為,該案的焦點是申訴人朱招與王小林是否故意作虛偽供述。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供述是指其為欺騙、誤導司法機關,或者有意替他人承擔責任而主動作出與事實不符的供述。
  • 該籤無固定期限合同公司不籤還強行要求轉籤派遣,仲裁獲賠14萬
    2019年3月,常州某民營公司決定將一批應該要籤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員工轉籤給派遣公司,保安員老周就是其中一位,老周師傅從2015年4月開始就一直在公司從事保安工作,公司一直未給其繳納社保。此次公司人事部通知老周的工資結算至2019年3月底,並從4月起雙方解除勞動關係並轉籤給一家派遣公司,工作地點、工作內容不變,工資也是依之前的標準發放,但是要由轉籤的派遣公司發放。
  • 9天年假未休 高管獲賠4萬 未休年假該如何計算補償?
    此時阿才想起,自己在過去這段工作的時間內,還有年假未休,但對此公司則表示,阿才已經休了年假而且給予了相應的補償。就績效獎金、未休年假的天數和補償數額等問題,阿才和公司經過勞動仲裁未能達成一致,於是將原先的「東家」告上法庭。昨日記者從佛山市順德區法院獲悉,最終因為9天未休的年假,公司需賠償他41379.3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