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視頻」詹姆斯·希契莫夫:重新思考鄉村景觀設計,文化動物園...

2020-12-22 艾景獎

大家早上好,我睡了八個小時,終於今天覺醒了。下面就開始講座,之前演講人給我們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背景,在中國鄉村到底有什麼樣大致的未來。我們也希望可以再進一步,因為在自己的想法中,我們是英雄所見略同,但是我要更加的縮小一點我自己的話題,更加聚焦在農村景觀設計。什麼是文化動物園,文化動物園現在已經成為了中國社會經濟實踐中的一個現實,實際上我知道中國經濟發展非常有意思,我再中國也旅遊了很多地方,看了中國的風景和景觀,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對於我來說,現在中國農村景觀實際上是我在旅程中覺得最有意思的部分,所以一直嚴肅思考這個問題。今天的這個會議是講景觀設計。農村的景觀設計比城市景觀設計更加有意義一些,因為很多景觀設計師要問一個非常層次的問題,景觀設計在21世紀以意味著什麼,我們需要反思一下以前的思維和以前的想法。

我經常旅行,這是在中國四川西部的巴郎山,當我去旅行的時候,我非常喜歡到處走走,因為我想要理解這些人都會流向哪裡,對於設計師必須要理解當地的文化,當地人,當地景觀,當地生態系統,因為這會給我們一個背景讓我們更好的設計。在設計途中也經常去旅行,因為景觀設計是跟思維有關係,跟點子有關係,跟文化生活都有關係,並不是在紙上畫畫上在屏幕上隨便畫就可以了,我們要考慮到人們的需求,所以要做到這點,必須要非常注重生活的細節。剛才說到文化動物園,這是我們的話題。這是一個比喻,因為有一些地方並不是太現實,下面詳細解釋一下。

我們不太清楚現在對於中國農村以後會是什麼樣的,我在想以後可能會有不同形態的中國農村,就算是你有一個中央規劃,但是每一個地方的人,每一個地方的年輕人都會產生出不同形態的中國農村。我們在想的時候,還我們還沒有看到中國農村成型的時候就可以想到一點,就是一定會有很多不同的形態。比如我到瀋陽動物園就看到這些動物可能在自己生活地會是什麼樣的表現,我看到了黑熊,這個黑熊已經知道如何表演可以吸引觀眾給他們扔蘋果,每個雄都有自己的策略拿到蘋果,就好象去到農村一樣,作為一個都市人,會看到當地的農民和人口會做有意思的事情,我們會對他們做出一些評判。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文化動物園。但是這並不是真實的,黑熊不是這樣子的,當你在森林裡碰到一隻熊的時候,你對熊的看法,在動物園的表現就是熊的表現,可能所有想法都顛覆了,森林裡熊可能一下就會鋪過來。西方有這樣的復古遊行,把自己打扮好以後,就感覺在以前生活時代一樣,這些人是著裝打扮模仿戰爭的時期,這是現實的嗎,還是說他們是一種表演,或是一種活動。所以我們做景觀設計的時候,我們如何和農村一起讓農村實現新農村的計劃,那到底我們是做表演還是真正回歸現實。這是在四川成都一個小農村,幾個星期前待了一段時間,這是充滿生機的農村,看到他們日常的生活,種植一些東西,這就是真實的文化生活,讓我們感覺是真的存在的。對於景觀設計,問題就是如何樣景觀設計過程中仍然保留現實感,我就想在自己的演講中稍微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剛才看到在農村冬季的時候會拿作物覆蓋在土地上,就像幾百年一直做的行動一樣。英國的農村是什麼樣呢?我們要記住一點,中國現在已經達到了53%的城市化,這是過去十年做到的,我們在1850年的時候就已經到了50%的都市化,現在我們是做後城市的活動。我們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回歸自然。

我給大家稍微說一下,現在在中國以後可能發展的圖景是什麼樣的。大概在1840年的時候,30%的英國人是在農地裡工作,之後就離開了,今天只有1%的人仍然從事農業活動,也就是說有很多人現在不從事農業活動了,農業活動對英國經濟來說不是那麼重要。當我們在英國看到英國不臺中市農業方面的要素,我們希望農業可以為我們提供其他的服務,比如生態服務、保護生態提供清潔、讓我們有清潔的空氣,當我們說到農業的時候,我們已經不再強調經濟元素了,而是改變自己的觀點,我們希望農業景觀設計可以更符合後工業化、後城市化的都市生活。現在在英國很多人都希望可以逃離都市。真實的農業活動對所謂居住在農村的人口已經不是那麼感興趣了。

在農村很多人都是中產階級,因為有很多人都是從都市來的,我們希望有更多的空間,現在農村並不是空心化,而是充滿了中產階級,相信中國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富有階級的人會逃離都市居住在農村。在後工業化的時代中,農村土地通常都是被中產階級購買,居住在這個地方,我們有一個項目,是一部電視劇,講的是在農村生活的都市人,提到農村本地人和新農村人的衝突,我覺得是挺無聊的電視劇,但是很多人特別喜歡這個電視劇。

怎麼樣讓這些中產階級願意生活在鄉村地區呢,如果是一個中國中產階級跟他說明天要住在鄉村地帶,對他是很大的震撼,我不關心政策是什麼,但是當城鎮的中產階級聽到這個消息,可能他們會很震驚,為什麼英國的中產階級想要住在鄉村地帶呢,首先英國的國土面積不大,大多數的西歐面積也不多,城市和鄉村間的距離並沒有很遠,即便是住在鄉村也能夠很便利的走到城市獲取相關的服務和物資,網際網路作用也很重要,改變了一切。現在不僅僅需要城市,為什麼要生活在這樣一個很有壓迫感的城市空間裡呢,的確我們需要城市發展發展智力,發展人才,發展行業,同時也需要城市為經濟發展助力。但是有了網際網路之後格局就變了,既可以是現代化又可以是富裕的,還是生活在鄉村地帶的。所以我們要打破既有的觀念,其實之前很多人都有一個觀念,比如在過去毛主席也是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很多人對鄉村有一種不同的理解。在西歐、英國,有非常嚴格的景觀規劃,像美國現在越來越多城市不斷的擴張,但是在英國會有一條邊界線,也就是說能夠保持城市的特徵,既有城市特徵也有鄉村特徵,因此鄉村地帶依舊保有它的魅力,這點至關重要。所以人們對於鄉村的審美也特別重要,這對於它的發展很重要。

法國南部一個地區,看到這些鄉村已經有2000年或3000年的歷史,他們是住在山的一側,大多數居住在這裡的都是退休的,或者依靠旅遊業。看這裡的景觀,所有的梯田不再用作農耕,以前是用作耕作,但是現在放棄了,現在開始發展旅遊業了。這在這的人特別富足,教育程度特別好,他們也是中產階級,他們位於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比如說像中國、法國、英國。

下面一個例子是羅馬尼亞,這裡的景觀會看到很多的草甸、森林,還有很多農耕活動在這裡發生。這裡也給我們提供了特別好的景觀,同時強調一下農業過程也特別好,當然強度和密度不是特別大,因為是在陡峭的山峰上,因此要保護好生態,設計出一個特別好的景觀,既對自然友好,又對人友好。所以並不是像很多地方一樣,我們希望有一個良好的居住體驗,希望能夠享受城市得好處,但不希望把城市負面因素帶進來,通過設計可以把這些理念逐漸變成現實。在羅馬尼亞,就是現代和中世紀間的交界狀態,既有現代化的汽車,牛車、自行車,馬車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在英國鄉村馬的數量是比1820年還要多,但是現在並不是用於交通,而是用於騎馬娛樂活動。大家會看到很多類似的變化發生在中國,我們也草甸草坪用於旅遊,當然還有其他的功能,他們會動物提供冬季的營養和食物,我們也會看到青少年在犁地,我的小孩是喜歡用網際網路遊戲或酒吧,而在鄉村地區在一個周末的午後現在是做一些農活。對於英國來說,一個富裕的鄉村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在鄉村我們是和中國的情況不一樣,但是其實面臨的結局也是相似的。鄉村地區有很多老年人,當我變老之後也會生活在鄉村的小鎮,度過餘生。那裡是頤養天年絕佳的地區。在農村地區也沒有那麼多基建或學校,本地人可能已經買不起分子了,很多來自倫敦大城市的人來到鄉村,把鄉村的地價抬高,現在很多人也不允許在鄉村購買房子,除非要在鄉村住相當長的時間,因此我們也有很嚴格的規定。許多旅遊區都有度假酒店,大家在假期來到這裡,同時到冬季了就有很多幽靈村,在中國也有類似的想像。

怎麼樣讓農村的農業企業發展起來,如何發展休閒農業,這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也能夠對現代消費方式作出回應。這其實跟美國也相似,對於各位說,這也值得深思。

當你發展到這個也段,還有什麼可做的。在歐洲現在也看到住在城市中的人,這是我一個朋友住在義大利北部,有自己的房產,在假期的時候進行居住,還有果園。更多的是和自然之間的連接和歷史連接,和地點的連接。之前並沒有提到這些點,做了很多規劃,我關注的是個體的體驗,而不是關注國家的體驗,我關注的是你怎麼想,我怎麼想。在中國的鄉村地帶,我也有過類似的經驗,我來中國已經30多次了,我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到了中國很多山區地帶和一些鄉村,比如四川西部,這位老太太之前都沒有遇到過外國人,我是她第一位見到的老外,她說能見一下你嗎,我說當然可以。她握著我的手,是非常讓人感動,溫暖的瞬間。這其實代表了中國鄉村居民的典型狀況。在農村地區有許多農業活動,當然農業活動的生產力有所下降,他們現在生活也比較愜意。比如廣東有一些小孩在種水稻,並在稻田裡玩。其實他們內心還是想回到城市,雖然有一些年輕人,但也不是很多。

在中國歷史上人們對於鄉村有什麼理解,我沒有辦法跟大家一樣對鄉村有那麼深刻的理想。但是如果看中國的電影、文學作品,可以感受到很多人想逃離農村,可能農村是不太好的地方,會有一種消極的影響。在過去五十年,人們嘗試從農村轉移到城市,看看中國的繪畫作品,幾周前在四川西部時拍的照片,非常漂亮,類似人間仙境,總是讓我想起中國的山水畫。當人們在繪畫這些山水作品的時候,他們也對會有一種嚮往和渴望,在中國是基於一種鄉村文化,也是基於鄉村的審美,這也是令人欣慰的。

之前一位演講人也提到類似的點,21世紀現代都市人能否想重新回到農村,我覺得可能速度會比較慢,當鄉村離城市更近的時候可能就會發生類似的現象。比如在北京郊區的一個鄉村,差不多一個小時的距離。這裡是非常漂亮的小村莊,可能北京很多潮人達人度假時想來到這裡度周末,其實他們生活中離不開星巴克,我也問了中國園林景觀的工作人員會不會想去生活,可能他們內心的答案是不吧,因此這也是一個挑戰。這就可以看城市和鄉村的遊走,我可以在這生活,聯上網際網路,度過愜意的生活。

假如交通比較好的話,有可能會有一些人願意回到鄉村,還有就是景觀要非常有意思,要非常吸引人。我們要有一些基本的現代基礎設施,假如你要回流到鄉村,肯定要有能源有效的房屋,房屋的遮陽是比較好的,還需要有好的教育基礎設施,這些都要到位,否則人們就不會回流。這也是一大挑戰,你怎麼樣提供新的基礎設施,但是又不會摧毀原先鄉村首先吸引你的地方,這是非常困難的,這是大家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有沒有可能保留本土人員,讓大家更加有鄉村的感覺,但是我們的確是需要一些農村的人口進一步在農村地區做農業的活動,要繼續保持農業經濟的發展。我們也需要有景觀保留下來。現在中國大多數都市可能已經吸引了非常多來自於農村的人口,你怎麼樣把所有的人口具有包容性的居住在一起,因為有些時候是有文化的不同,怎麼樣把他們全部融合在一起。比如說現在必須要有人文的景觀,也必須要保留本土的自然景觀,現在中國有些地方做得不是特別好,但是像歐美做得比較好,不過美國做得稍微差一點。政府的刺激政策是什麼,你如何刺激他們,比如做一些小農的經濟,我之前去過北京,發現他們有一些激勵計劃,他們讓農民可以仍然留在農村地區做小農經濟,可能並不是經濟的主推手,但是作出的貢獻不僅是在經濟這方面的。另外,我們可能也會有一些企業加入進來,比如比利時一家種子公司,他們給農民提供一些小農作物,這些農作物的種子提供給他們之後,經濟回報是百倍的,這可能就是大家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假如想要做當地農作物,讓他們做一些可以保持綠色或保持可持續發展的,但是他們所種的農作物並沒有特別大的經濟效益,我們可以給他們提供經濟效益比較大的農作物種子,讓他們比較好進行農業活動。另外,還可以做旅遊業,像是一日遊的活動,我們在鄉村看到有幾千年古村落,有很好的山中路徑,可以很好的旅遊爬山。之前我就和女朋友去農村,就找了一位當地的導遊,他帶著我們和他的小毛驢到了山上,看到風光非常好。我們還發現這個地方非常美,雖然沒有景觀設計,但是非常漂亮。所以景觀設計師在這裡就不用工作了,因為本身很漂亮。晚上就直接睡在農居的地上,非常的舒服。如果可以的話,我當然是願意睡在床上,而不是睡在地上,但是這沒有關係,當然南京也有一些精品酒店,很多人可以到精品酒店住。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問題在於如果要做旅遊景點,怎麼樣吸引人,怎麼樣吸引遊客。當然歐洲人和中國人的想法不一樣,因為歐洲人主要是和中產階級和精英階級的人打交道,他們希望有一種真實感,自然的真實感,他們希望可以體驗的東西都是真的,不是人工的。就像這裡有三千年的歷史,是真實的古村落,我們喜歡的是一種真實感覺,因為我們做景觀設計的時候,發現有很多客戶其實並沒有真實感,這點很重要。

土耳其一個小鎮,是我徒步走上去的,這裡有不同顏色的牆,黃色的牆都是接上去的,但是從真實感覺來說非常糟糕,因為就是把一些不真實的東西加在真實東西上面,這就好像在中間有真實的,另外一邊就是虛假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非常多的節點,可以做不同的平衡。比如說有一些客戶會對於所謂的真實感沒有任何感覺,比如像中國長城,大部分都是重造的,但是我們不知道哪一個地方是重造的,我作為一個外國人,我就會意識到這點,有些地方可能是假的,有些地方是重做的,所以保留真實感也非常重要。另外一點,你怎麼樣看待真實感,這可能跟文化教育等等都有關係,這樣會使大家觀點不一樣。這對於景觀設計師非常重要,比如我們有一個馬斯洛原則,在馬斯洛原則中,如果有一些新想法的話,首先就是要衣食住行滿足基本的需求,然後會考慮到自己的安全,再之後就會想一些歸屬感、愛的需求,需要朋友之類的,再往下就會考慮到自我的需求,像我們自己是誰,自我感就開始出現了。再往後,我們就可能有自尊感,但是如果我們僅停留於此的話,問題就來了,我們要解決真實需求的話,就必須要再往上一步,就會有創新的想法或新的思想。如果你只是停留在紅線以下,你就沒有對真實感的需求,如果對於在紅線以上,就開始需要一些真實感。比如說在中國,我們發現有一些文化產業園,但是我覺得這些東西都是假的,都是沒有意義的。我覺得不應該成為我們景觀設計的範例,讓大家都覺得農村景觀設計應該是這樣的。

這個是在重慶,當地農村人做了一個特色小鎮的花田,遊客過來可以花10元買票去看。這是新疆一個景點,我覺得非常的荒唐,入口做了一個建築非常荒唐,這裡面的景觀要點是有個人在裡面維持景觀,我覺得人才是裡面景觀的重要的因素,而不是入口,這就是景觀最重要的因素。當你在中國工作的時候,會發現有一些客戶想要花哨的東西。比如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西藏鄉村,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當地人民並不富裕,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生計方式,可能要依靠太陽能到附近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如何改善這點呢,但是我覺得不用了,這已經是非常棒的存在了,沒有必要做無窮無盡的開發不是所有地方都要進行不斷的開發,有時候要溫柔的善待這些地方,我們要了解他們的需要,而不是你覺得他們需要什麼,這是做規劃時應有的思路,否則就會有很糟糕的結局。我們有很多處於半死不活的樹木,園林景觀無處可見,毫無景觀可言。如果沒有小心妥善的舉措最終就可能會破壞原始風貌。所以之前的園林景觀設計,我們不要一哄而上的工作方式,我們需要讓設計師和當地居民進行交流和對話,設計師相當於是一個社會文化的紐帶。在西歐就是這麼做的,怎麼樣做村落更好,而不是拿著一套既有的方案找到他們,對話是綿延不斷的。我們需要把園林景觀設計看成是更多促進社會文化過程的必要部分,比如說在這邊也看到許多人,這是在喀山,很多人在從事農作生產活動,我就想了解他們為什麼願意這麼做。四川成都美術學院的校園的景觀,之前他們是這片土地的所有者,現在也是負責進行校園景觀的管理,從事相應的工作。我和同事來到這個地方,這塊土地已經很漂亮了,但是很多時候總是要說再去錦上添花,讓它變得更加抓人眼球,其實並不需要這樣,保持現有的狀態就很美了。

我們到一個地方的時候,要了解一個地方的土壤、氣侯、植被,你需要去了解文化、景觀設計,什麼是所謂的文化過程,怎麼管理土地,怎麼了解人民的行為方式,他們的儀式、實踐行為、舉止等等,這些都是要去考量的。對於這些要素的理解是至關重要的。這一切都可以被一個地點觀念進行理解,這是設計的起點。在鄉村地帶的景觀設計,這點尤為重要。因為現有的景觀本身就是離這些建築特別近,離人民居住的地方特別近,在城市有些情況下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鄉村地區就不是這樣的。如果不這樣的話,如果忽視了這些地方會怎麼樣呢,你就會消除了當地的特色,你用你的善意殺死了當地的特色。比如這是在新疆,如果你問問新疆建築有什麼特色的話,就是看起來特別漂亮的本土建築,很多鮮活的顏色,每個建築都是差異化的,都是與眾不同的,而不是一刀切。如果我是建築師的話,就會想到新疆在哪,有人會覺得是波士頓,我會願意到這個地方居住。但是如果我自己去那邊旅遊,而不是被人帶著走的話,我是不會住在這樣的房子裡。在這樣的房子裡住的話會感到窒息,我喜歡住在原滋原味,有特色,有豐富內涵的的地方,而不是人為造出來的風景。內蒙古,在我看起來是非常漂亮的,但是隨著不斷的開發,看起來是改進了,但是破壞了原滋原味的美。其實保留原始風貌也很有價值,而不是人為刻意打造出來的景觀。其實很多時候也是好心辦了壞事。內蒙古另外一個地方,有很多本地常見的物種,這是讓內蒙古景觀與眾不同的植被,但是還是北京上海的花裝點在上面,所以當地特色的東西特別重要,要保留本土特色。所以原滋原味對於中國人和城市居民來說都很重要。

我們穿越謝非爾德的一個森林,小徑非常悠長,雖然不乾淨,但這就是鄉土味,很好。這是這個地方的特點所在。

這有一個客戶的問題,四川一個地方非常漂亮,有很多梯田,有很多蜿蜒曲折的山路,有很多人就問能否有紅色的元素,加一些紅花,其實就是保留現在的狀況不好呢。

總結一下,什麼是魅力呢,怎麼理解呢,在我的世界,在西方,在歐洲很重視魅力。這些和舒適愜意這些詞很相似,感覺很好。因為設計了多元的價值和要素,看起來很美,看起來原滋原味。內蒙古的一個村落,就像一個黑洞,所謂的魅力蕩然無存,怎麼樣讓它更有魅力。這也是在四川的一個圖片,是經過文化的沉澱,數千年中慢慢發展起來的。大家可以看到是非常漂亮的地方,不是設計師設計的,就是文化沉澱下來的。另外一個在重慶南山,是一個山區,上面有一個小土坡,是由很多當地植被覆蓋著,是非常漂亮的地方。我的客戶就說能不能做成一座茶山,我覺得沒有意義,因為就是將城市因素放進去了。北京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地方,還保持著沙土路,沒有鋪磚路,這就是可以幫助我們保留當地原貌的方式。很多當地人人喜歡帶遊客去看有特色的本土風景,但是他們仍然希望可以居住在現代化舒適的環境中,我其實覺得你們兩個是可以結合起來的,可以提供高質的服務,舒適的住宿,但同時可以讓景觀保持非常自然的狀況,這比較困難,但是大家必須要想想如何保持平衡。

我們必須要讓客戶重新的思考,我們怎麼可以得到原滋原味的風貌,而且要有耐心,不是有推倒從來重建就可以了,如果只是興衝衝的趕著走,意義在哪裡,我去過很多中國地方,做過很多中國項目,發現很多人都說我們要趕快做起來。為什麼要這麼快,這麼急呢,重振鄉村的時候一定要有另外的思考方式,而且要考慮到非都市化的因素,他們也是很有價值的,要如何保留這種價值。另外就是如何專業從景觀設計的角色更好的做能力建設。有些人有自己的長處,擅長於設計,可能有些人不擅長。另外就是如何和當地的客戶和當地政府一起打交道,讓他們理解一些他們現在沒有辦法理解的思維和想法,你怎麼樣更好的讓他們更好為一個比較好的結果而努力。還有如何保留一些當地植被,雖然他們沒有太多的商業價值。

非常感謝大家的聆聽。

引領設計潮流 · 舉薦人居典範

艾景獎|世界人居|景博會|理念之王

品牌矩陣,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新絲綢之路」花園設計師之一詹姆斯·希契莫夫:讓生態保護理念...
    其中,來自英國的兩位設計師詹姆斯·希契莫夫和湯姆·斯圖爾特—史密斯聯袂設計了「新絲綢之路」花園。&nbsp&nbsp&nbsp&nbsp詹姆斯·希契莫夫(James Hitchmough)是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景觀學院生態景觀學教授,也是英國自然科學家協會榮譽院士、英國園藝協會榮譽院士和英國皇家植物園榮譽院士。
  • 引人入勝的鄉村民宿景觀,這樣設計!
    為了迎合旅遊者,尤其是一些鄉村景區,鄉村民宿應運而生。但是鄉村民宿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給遊客提供住宿處,更是為了展示鄉村的文化內涵與魅力。鄉村民宿景觀的設計就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它是遊客第一眼看到的東西,而且設計得美觀,也能吸引遊客。那麼鄉村民宿景觀應該如何設計呢?
  • 鄉村景觀設計解讀
    從自然景觀來講,必須保持自然景觀的完整性和多樣性,景觀規劃設計的生態原則是以創造恬靜、適宜、自然的生產生活環境為目標,充分尊重地域景觀特性對於展現農村風貌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從人文景觀來講,景觀規劃設計要深入農村的文化資源,如當地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名人典故等等,通過多種形式加以開發利用,提升農村人文品味,以實現景觀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 東海大學早期校園登錄為「文化景觀」 ,創校園首例
    (東海大學提供)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427238臺中市府公布登錄「東海大學早期校園」為「文化景觀」,創校園首例登錄、也是中市第7處文化景觀,認為東海大學早期校園的規劃充分響應大肚山腰特殊基地的自然地形、地貌及氣候條件,尊重並順應自然之技術與美學要求,融合傳統與現代創意,符合登錄基準。
  • 王小保談景觀設計:如何建設「美麗鄉村」與「海綿城市」
    新湖南:請談談「湖湘景觀設計藝術大賽」與美麗鄉村建設的關聯。 王小保:我們不能單純站在設計師的角度,還應該站在社會管理者、倡導者、使用者等多個角度來設計。模式上強調創新。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大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力度,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 國際種植大師齊聚 共同探討城市可持續性生態景觀種植新機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0日訊 (記者 魏金金)植物多樣性關乎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科學了解植物種植與設計,打造宜人宜居的生態景觀文化,其重要性日益突出。5月4日-5日,國際當代景觀種植設計大師峰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世界各地的生態景觀種植設計大師齊聚一堂,共同就「城市可持續性生態景觀種植新機遇」進行智慧分享。
  • 重新找回與自然的連結,曼谷The Walk景觀步道
    「The Walk」是抬高於草地之上的人行步道,出現在曼谷的「Wonderfriut Festival」節慶活動,試圖喚起人們對草地與植物的關愛、了解其重要性,並重新認識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細節。景觀喚醒了人們的環保精神,讓人注意到身邊的自然之美,思索慶典、環境、文化與藝術的豐富主題。懸浮在草地上方的人行步道由八個彎曲的單體組成,每個單體寬1公尺,長度在12公尺~15公尺之間。不同單體高低起伏形成斜坡,整體面積達414平方公尺。每年,「The Walk」景觀步道都可以增長變化,仿佛是與草地、人、動物、樹木一樣的有機體。
  • 重新開始「遊戲化設計」
    編輯導語:遊戲化設計就是將遊戲化設計中的理論和原理用到非遊戲場景中,因為遊戲化設計更加有趣,吸引用戶,被很多設計所應用;但一些人對遊戲的理解不充分,導致設計的導向不準確;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遊戲化設計的理論以及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心學專欄|邵明」正向思考背後的文化問題⊙邵明
    芭芭拉認為,首先,何為「正向」本身就是難以衡量的,因為情緒本身是瞬息萬變,難以用量化的方式去測量。再者,不同的文化對於正向的看法也不一樣,並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會認為積極、快樂的情緒就代表正向,傳統的東洋文化,包括中國、印度、日本等並不會把個人的情緒當作關注的核心,例如《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 瞄準家庭科普消費需求,「物垣文化」從室內動物園起步打造多元化...
    來源:36氪「物垣文化」從室內動物園起步,打造更多元化產品矩陣。在消費人群迭代和需求不斷升級的今天,線下業態也在不斷求變。近年來隨著親子家庭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長,「新型室內動物園」成為線下蓬勃興起的一種創新業態,幾年間湧現了近百家門店。
  • 案例分享:日本城市景觀中的智能化設計
    如果智能化是使生活變得舒適的一種手段,那麼可以說綠植與水景觀則是智慧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在此我們所要關注的就是為城市營造自然的景觀設計。 「對能源負荷較高的城市而言,需要以自然的力量來改善環境,在這一背景下景觀設計應運而生。由於其所謂的作用是用於治癒城市疾病,其實就像醫生一樣沒有才是最好」,Landscape・Plus的董事長平賀達也先生這樣說到。
  • 「DEPARTURE,重新出發」既是藝術,也是願景
    在 9 月 19-20 號這個周末,我們在廣州 逵園藝術館 舉辦了「DEPARTURE,重新出發」藝術展。19 日當天中午 11 時,「DEPARTURE,重新出發」藝術展正式開啟。就在我到達半小時之後,本來灰濛濛的天也開始下起了雨,這稍微加大了我們辦展的難度,也加大了各位家人們抵達現場的難度。
  • 蔬菜花園,將重新定義可食用景觀(四季景觀)
    在2020年五月中旬到八月下旬期間,《蔬菜花園,將重新定義可食用景觀》系列我已經更新了七篇文章,該系列文章在各個平臺上和大家分享了約420張原創照片、近21000字的實質內容,分別從產品定位設計、建造、育苗、造景、種植、養護管理、收穫七個角度來全方面講解、梳理蔬菜花園各個框架以及細節構成,一經發布反響很大,引起很多熱愛園藝、花園朋友們的極大熱情與嚮往,由於七期的內容創作是從蔬菜花園春夏季提起的素材
  • 這次,我想好好聊聊設計思維(二):「設計思維」與「溯因推理」
    一上一篇寫完之後,有人留言說:我總隱隱覺得降維以「解決問題」不應是設計師唯一的思考方式。提出問題(反問老王為什麼要開店)也有其價值。其實他提到了我們設計中常說的「重新定義問題」這個思路。而這也是我開篇想討論的點:「重新定義問題」這種思路,它的本質是什麼?
  • 微信「未完成」
    「微信公開課 PRO」或許是觀察微信生態健康程度和商業化能力最好的窗口。在這個一年一度的公開課上,一些人期待微信之父張小龍再多談一些微信的產品哲學,即使今年張小龍並未親赴現場,但還是有許多聽眾堅持舉著手機,錄完了他 12 分鐘的演講視頻;另一些人作為微信生態的參與者,希望從微信的年度總結和政策變動找到新機遇,為自己的生意謀求新機會。
  • 360° 探討設計與生活:讓「無感」的設計留下線索
    如果留心觀察,你會發現,「好設計」不僅存在於我們使用的物品和所處的空間當中。我們每個人也不僅僅是「好設計」的享用者,而是在某種更宏觀的設計架構中,扮演著重要而不自知的一員 —— 比如城市改造與環境治理。但我們對「好設計」的認知,許多時候只停留在外觀與功能上的10%。
  • BIG的「扭曲」世界,讓建築扭起來!
    本文轉自:建築師瘋人院微信公眾號ID:Archifun「我們想給世界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設計,它不適合任何規則。」—— 比亞克·英格爾斯 Bjarke Ingels丹麥BIG建築事務所創始人丹麥BIG建築事務所的創始人Bjarke他提出「實用烏託邦」的建築理論並出版了名為《Yes Is More》的建築漫畫書從BIG的作品中無論是從紐約扭曲的雙塔地標還是到讓人驚奇的漂浮城市
  • 2019年國際景觀園藝設計大師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景觀園藝的發展與生活的關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2019年國際景觀園藝設計大師高峰論壇」,藉助國際大師的相關技術、經驗與智慧,為國內的相關從業者開拓思路,增廣見聞。一起探討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下,中國景觀園藝所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的發展趨勢。
  • 2020雨花臺「青少年紅色演講線上夏令營」結營啦!
    「童說英烈故事 傳承紅色精神」8月3日-7日由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主辦、耳朵裡的博物館承辦的2020雨花臺青少年紅色演講線上夏令營結營啦25個省份4天線上課程9位優秀講師630分鐘精彩分享3000+觀看人次500人次作業提交120+演講視頻作品
  • 「曼谷自由行」沒有圍欄的動物園!曼谷賽福瑞動物園全攻略
    泰國曼谷的賽福瑞野生動物園是全亞洲最大的戶外野生動物園,全區分為「野生動物區」和「海洋樂園區」。搭乘遊覽車在「野生動物園區」近距離觀察動物,動物們在沒有圍牆欄杆恣意走動,全區營造出動物們本來在生活在大自然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