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綢之路」花園設計師之一詹姆斯·希契莫夫:讓生態保護理念...

2020-12-20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大師園展區展示了來自美國、英國、丹麥、荷蘭和日本的6位園藝大師帶來的園藝作品。其中,來自英國的兩位設計師詹姆斯·希契莫夫和湯姆·斯圖爾特—史密斯聯袂設計了「新絲綢之路」花園。

&nbsp&nbsp&nbsp&nbsp詹姆斯·希契莫夫(James Hitchmough)是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景觀學院生態景觀學教授,也是英國自然科學家協會榮譽院士、英國園藝協會榮譽院士和英國皇家植物園榮譽院士。在過去10年間,詹姆斯訪問了中國超過35次,考察了大量野生植被及城市種植。本次世園會上,他將新自然主義的概念融入自然景觀設計,打造了一個「節水園林」。「這個園區的植物幾乎可以做到少澆灌或不澆灌。真正的生態是可以低投入的,在後期管理維護裡面可以節省資源。」詹姆斯說。

&nbsp&nbsp&nbsp&nbsp4月28日晚,詹姆斯參加了世園會開幕式,現場聆聽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演講。詹姆斯說,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強調了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倡導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對此,詹姆斯深有感觸:「作為一個生態學家,我感到很振奮。近幾年我們與中國各地進行了許多合作,發現有些項目在設計時缺乏對生態環境的考慮。相信以此次世園會為契機,保護生態的理念將更加深入人心,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理念可以成為更廣泛的共識。」

&nbsp&nbsp&nbsp&nbsp「我希望能夠用我的專業知識幫助中國創造出更多低成本投入、易於維護的城市綠色基礎設施。這種綠色基礎設施可以實現長期自我複製,在沒有大量水及其他資源短缺的環境下,支持自身及大量野生動物的生存。」詹姆斯說,目前,他正帶領團隊與北京市園林綠化管理局合作,在城市範圍內營建物種豐富、具有擬自然林地的空間形態的「城市森林」景觀。未來,他們將在北京城郊打造一系列城市森林、海綿城市、節水園林及生態治理的樣板工程。詹姆斯的團隊也牽頭了四川省成都市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規劃設計,為龍泉山帶來新的操作理念。(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明陽)

相關焦點

  • 世園會國外設計師展園有何亮點?聽這位英國園藝設計大師怎麼說
    記者在國外設計師展園見到了《新絲綢之路》設計師詹姆斯·希契莫夫和湯姆·斯圖爾特,聽他們講述了該展園的亮點和故事。王海欣 攝位於6號門處的國外設計師展園由5個小展園組成,分別由來自英國、丹麥、荷蘭、日本和美國的8位設計師共同創作完成,作品名稱分別是《新絲綢之路》《yuán》《時光園》《桃源鄉》
  • 新自然主義生態種植設計理念下的草本植物景觀的發展與應用
    威廉·羅賓遜(William Robinson,1838—1935)的《野生花園》(1874)第一次引入了該設計理念。兩人攜手在2012年倫敦奧林匹克公園中打造的20 hm 的多種形式的生態草本植物群落,全面革新了英國人對城市景觀的認識,並被美國植物生態協會稱為「史上最宏大的生態景觀設計」。歐美景觀界就此掀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新自然主義草本植物生態景觀種植設計革命。如今,在西方,新自然主義種植的理念在公眾中已廣為人知。
  • 國際種植大師齊聚 共同探討城市可持續性生態景觀種植新機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0日訊 (記者 魏金金)植物多樣性關乎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科學了解植物種植與設計,打造宜人宜居的生態景觀文化,其重要性日益突出。5月4日-5日,國際當代景觀種植設計大師峰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世界各地的生態景觀種植設計大師齊聚一堂,共同就「城市可持續性生態景觀種植新機遇」進行智慧分享。
  • 綠化造林+生態修復+保護碧水 下花園樂享生態「紅利」
    近年來,在推進經濟轉型過程中,下花園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通過蓄水、治河、綠化、治汙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等措施,大力實施生態涵養修復,加快推進「首都兩區」建設,走出一條生態興區、生態強區的可持續發展新路子,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成為名副其實的山水花園、宜居城市。昔日「煤城」變成北京的「生態後花園」,廣大市民樂享生態「紅利」,幸福指數日益攀升。
  • 可持續發展園藝理念,所帶來的環境效益,能讓你的花園更加美麗!
    中國正走進建設生態文明的新時代,綠色環保的發展將點亮每個人的新生活,身為花園人的我們,一定要將綠色環保理念,作為打造花園的首要準則。事實上,要想打造出一座綠色環保的花園、創造一個綠色生態的生活並不難,只要有心,花園裡的每一處都能做到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今天,給大家提供幾個可持續發展的園藝理念,無論你是花園設計師還是花園業主,都可以幫助你打造一座具有環境效益的美麗花園。
  • 西北大學發起成立「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
    近日,由教育部和陝西省人民政府主辦、陝西省教育廳、西北大學承辦的「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在西安舉辦。會上,由西北大學發起成立的「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揭牌。該「聯盟」將闡釋絲綢之路文化遺產蘊含的豐富歷史信息,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推動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供決策支撐。目前已有17個國家共54家單位加入「聯盟」,聯盟秘書處設在西北大學。
  • 花園營造建起生態花園:都市添了田園美意
    2017年,海澱區中關村街道科育社區拆除40號樓樓下的違建、清除垃圾堆,騰出空地,複製蓋婭生態花園模式,建設社區花園。2019年,「育園」建成。知春裡西社區「心友靈西園」、智學苑社區「生態共植農園」、三裡河一區社區花園、翠城福園社區「翠福園」花園……越來越多的社區裡,「長」出大自然。
  • 杭州建成首座生態天橋 以樹上花園為設計理念 (1/3)
    杭州建成首座生態天橋以樹上花園為設計理念 (1/3) "← →"翻頁
  • ——青海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生動實踐系列報導之一
    湟水河生態質量的變化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作為一條承載重要發展意義的生態河流,實施湟水河系統性綜合治理迫在眉睫。 群眾的期盼就是努力的方向。2009年我省全面打響湟水流域水汙染治理攻堅戰,開啟了以水促發展、以水惠民生、以水保生態的綠色發展新徵程。
  • 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央廣網西安12月11日消息(記者雷愷)「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今天(12月11日)在陝西西安召開,發起成立「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朝鮮大學、哈薩克斯坦馬古蘭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學、西安工業大學、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等國內外專家就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相關問題進行交流研討
  • 日益嚴峻的生態破壞下環境設計師的使命
    相信通過這些教訓,人類會更將重視環境保護,作為環境設計師的我們也將卯足馬力,實現自然生態構建的藍圖。 如今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園林的建設是對綠色環保建設的重要措施,也是對於環境和生態的重要保護措施。
  • 遠方不遠,詩在眼前,設計師帶你解鎖生態廊道觀景「新看點」
    實施環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溼地建設工程(以下簡稱「洱海生態廊道」)是實現洱海長治久安的重大工作舉措,也是洱海保護的最後一道汙染物攔截防線。可在北京正和恒基濱水生態環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和生態」)的設計師們眼裡,生態廊道不僅僅是洱海顏值的再提升,還是一條可觀賞、可教育、可生態、可持續、可循環、可創造社會價值的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
  • 設在西北大學 「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成立
    原標題:「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成立  「2020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10日在陝西西安舉行。會上,由西北大學發起成立的「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揭牌。目前已有17個國家共54家單位加入聯盟,聯盟秘書處設在西北大學。
  • 絲綢之路跨國申遺:世界遺產理論與實踐的創新
    作者:景峰「文化線路」是近年來教科文組織在世界遺產領域提出的新概念,這一新概念反映了教科文組織在世界遺產的價值理念和價值取向上的調整和變化。世界遺產價值取向的變化必然會在世界遺產的實踐中表現出來,研究「文化線路」這一概念對世界遺產申報產生的影響,將有助於我們加深對世界遺產保護的了解,掌握其發展的新動向和熱點問題,有益於全球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文化線路」的提出也與世界遺產實踐發展有關,絲綢之路可以說是文化線路的一個典範,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創造性地豐富和完善了文化線路的內涵和意義。
  • 無覓造園解密Aqua生態池塘,營造智能生態花園水景
    覓花園丨純淨水景最近,無覓造園無覓君對AQUA生態水景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庭院池塘施工建造步驟Aqua庭院生態水景的防水膜打破傳統鋼筋混凝土的施工工藝,能抗UV(紫外線)、抗凍裂、抗腐蝕、穩固。Aqua水景系列產品營造出的花園水景不僅養護簡單,而且系統美觀,能與庭院周邊景觀融合更加自然生態環保,效果也更持久。
  • 走進南寧園博園 感受無處不在的綠色生態設計理念
    兩年多來,一場織補大地、「城市雙修」的生態建設實踐在此鋪開。隨著南寧園博園全面建成,綠色生態引領、多元文化交融的國際園林盛會即將呈現在世界面前。開園前夕,本報記者走進南寧園博園,感受無處不在的綠色生態設計理念,體味包含壯鄉風情在內的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
  • 悅生態 煥未來:EOD模式引領中國城市發展步入生態文明新時代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北海城市建設在近年來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一大批「新北海人」的湧入,見證了北海發生的巨變。  三面環海的北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也是西部地區獨家擁有空港、海港、高速公路和鐵路的城市。按照國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的發展戰略,北海正大力推進全域旅遊。
  • ...生態環境保護 八大公害事件 生態效益 文明建設-中國新聞-東方網
    在剛剛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生態文明建設對於改善民生福祉、推進現代化建設、實現永續發展的深遠意義,系統闡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做出「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的重大判斷,擘畫了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的藍圖,13億中國人期盼的「美麗中國」前景可期。
  • 垂直花園
    位於巴西聖保羅的畫廊兼設計師家具公司Firma Casa,創始人索妮亞(Sonia Diniz Bernardini)一直是個前衛並堅持社會關懷與永續發展理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