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生態 煥未來:EOD模式引領中國城市發展步入生態文明新時代

2020-12-19 和訊網

  綿延漫長的海岸線上,中國的海濱城市正悄然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而這緣起於很多人的居住夢想——倚海而居:碧海藍天、陽光充沛、氣候宜人、空氣潔淨、環境優美……

  上述這些深入人心的人居理想,卻受制於種種掣肘:我國1.8萬公裡的海岸線多為巖岸,優質平坦的沙岸屈指可數;國土幅員遼闊,南北溫差甚大;從沙塵到霧霾,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並不能一蹴而就……

  自北向南,人們如候鳥一樣逐海而居,這部人居遷徙進程史伴隨著我國房地產政策調控而趨於理性。然而,逐海而居的人們從未對實現海居生活的夢想有所懈怠。

  陸地以南 海島以北——朝滄梧而夕北海

  地處北緯21°的北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端,瀕臨北部灣東北岸,堪稱「中國最大的天然氧吧」,適宜的氣候、優良的空氣,成就了北海得天獨厚的「中國十大宜居城市」之名。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北海城市建設在近年來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一大批「新北海人」的湧入,見證了北海發生的巨變。

  三面環海的北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也是西部地區獨家擁有空港、海港、高速公路和鐵路的城市。按照國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的發展戰略,北海正大力推進全域旅遊。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下,北海房地產市場逐步進入穩健發展期,而「新北海人」不同於隔海相望的海南,坐擁優越的海岸條件、充沛的自然資源,在全新理念的指引下,踐行著前所未有的人居理想。

  北海銀灘以東的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享有7.9公裡黃金海岸線,坐擁國家4A級千頃紅樹林景區。項目以「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為靈魂,融合旅遊、文化、生態等多元素,匯聚生態紅樹林景區、主題公園、海絲路博物館、主題酒店、景觀運河、絲路古鎮等多業態,是北海乃至廣西區內規模最大、海岸線最長的一線海景生態旅遊項目。


  中信國安城市重磅打造的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見證了北海城市的發展與成熟,以EOD模式為引領傾力開發,保持北海的原有風貌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保留北海獨特的人文積澱和濃鬱的風俗民情,全面構建生態文旅型綜合體城市。

  EOD模式書寫北海生態城市名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必須「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等六大原則。中信國安城市深刻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發展理念,積極推動經濟與環境保護協調可持續發展,前瞻性地提出了EOD模式以生態引領城市可持續發展,強調生態建設在城市建設中的引領作用,致力於解決城市建設、經濟發展與環境的矛盾,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北海中信國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隸屬中信國安城市,基於母公司的發展戰略定位及社會責任,積極踐行EOD模式建設的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顛覆傳統的產品生態理念,依託北海優良的自然生態,結合北海總體規劃和生態規劃,先後開展區域生態水系建設工程、項目區域的鹽澤土土壤修復工程以及景感生態示範區等建設工作,構築優質健康的人居環境。

  好看的海景並非千篇一律 有趣的住宅始終萬裡挑一

  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因地制宜,針對所在地7.9公里海岸沿線包含的海洋、紅樹林溼地、木麻黃林、沙灘、灘涂、河道、海灣等多樣性旅遊資源,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融和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拓展紅樹林生態環境、研究保護珍稀植物,建設海洋生物多樣性生態示範區,提升區域生態系統服務水平,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生態環境服務及生活品質提升的需求,從而實現EOD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目標。


  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不僅滿足倚海而居,基於EOD模式生態導向城市空間形式的構景要素,打造人工運河構建豐富的生態空間。規劃設計了總面積約25.21公頃、總投資約4億元的水系項目,目前已完成一、二期水系及景觀生態工程和部分區域鹽澤土的改造,將提升整體景觀環境水平,滿足項目區域19平方公裡的雨水排放需求,滿足區域水環境的交互載體和海綿城市建設需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協調水循環各環節利用,實現水資源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淨化,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性。


  在積極推進資源與生態有機結合的同時,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在同一片區域上適時滿足人們24小時內的三個階段需求:事業工作、家庭休憩、休閒娛樂,擁有金融商務、娛樂休閒、旅居生活、高端文娛等各大配套設施,項目內希爾頓逸林酒店與水樂園、紅樹林生態公園、海絲博物館等文旅配套緊密配合,已全面步入實施階段:「海絲文化」水上樂園已經動工建設,建成後將成為北海旅遊新熱點。醫院、學校、遊樂場一應俱全,在消費細化升級的當下,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核心訴求,實現中產階級人群的和諧人文理想,盡享獨特自然生態。


  中信國安北海第一城希望通過EOD模式開啟戰略發展新境界,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一種有效的實踐途徑,優化提升北海的城市生活環境,在開發中保護自然生態,守護北海的碧海藍天,傾力打造全新生態模式下、24小時不落幕的新型海洋城市綜合體,以「生態、宜居、旅遊、休閒、度假」的高端品質致敬後美好時代人居生活。

  

(責任編輯:徐帥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焦點

  •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本屆論壇年會以「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主題,其間有關生態文明思想、生態文明與反貧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球低碳轉型等主題的高峰會和一系列主題論壇,全面分享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全球綠色發展的真知灼見。中國聲音被世界傾聽,世界的聲音在中國匯集。
  • 北雄安、南海南 攜手引領新時代中國高質量發展
    雄安的「創新」對應的是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科技、教育、人才、體制機制、城市建設與管理、政府治理方式等的創新,而海南的「自由」對應的是投資、貿易、消費、僱工、經營、離岸業務、貨物、人員出入境等的自由。第二,探索高質量發展的內容和領域不同。
  • ...丁繼軍:思維方式轉換是生態文明時代環境設計應對與發展的關鍵
    本次訪談中的思考與實踐的小結是2009年以來,丁繼軍、楊小軍、張小波和翁旨遠等多位老師,依託浙江省生態文明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學中國美麗鄉村研究中心和藝術與設計學院,面向鄉村振興、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圍繞浙江美麗鄉村、特色小鎮、未來社區等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大設計需求和設計問題,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國際交流,特別是聚焦新時代生態文明的「生態協同」理念,面向以「新文化生活空間系統設計
  • 《設計》專訪|丁繼軍:思維方式轉換是生態文明時代環境設計應對與發展的關鍵
    本次訪談中的思考與實踐的小結是2009年以來,丁繼軍、楊小軍、張小波和翁旨遠等多位老師,依託浙江省生態文明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學中國美麗鄉村研究中心和藝術與設計學院,面向鄉村振興、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圍繞浙江美麗鄉村、特色小鎮、未來社區等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大設計需求和設計問題,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國際交流,特別是聚焦新時代生態文明的「生態協同」理念,面向以
  • 王夏暉:綠色發展、生態文明成為時代最強音、主旋律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二〇三五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新目標新任務,為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 雄安擬開"碳中和"時代 ——2020中國雄安生態文明論壇將啟幕
    "2020中國雄安生態文明論壇",即將於2020年12月28日在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盛大啟幕,會期兩天。與會人員將共同探討:中國雄安——承載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未來之城,如何貫徹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體現"綠色雄安質量"。
  • EOD模式下:環保產業的發展與變革
    今年9月,發改委等多部委再次出臺EOD有關政策,但對絕大多數環保人而言,EOD仍只是一個並不起眼的新物種,但筆者卻認為它的成敗將在很大程度上引領環保產業未來十年的發展與變革。   01 關於EOD   1.1.背景:四梁八柱迎來環保最好時代,缺錢困境暗藏最壞時代   關注政策的朋友應該知道,自十八大以後,我國生態文明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2015年國務院出臺了兩個重磅文件:《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
  • 理解中國生態文明,從讀懂綠水青山開始
    這是一檔以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為內容的大型理論宣傳節目,融觀賞性與知識性於一體,藉助競技答題、人物故事、專家講述、短片呈現、現場表演多種形式,在歡樂的氛圍中傳播「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思想,多維度闡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全方位展現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的成就與願景,節目一經播出便引發觀眾的熱評與好評。
  • 憲法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五大引領作用
    二、回應了世界需要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持續推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成長,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全球命運與共、休戚相關,和平力量的上升遠遠超過戰爭因素的增長,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
  • 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打造生態文明發展新範式
    黨的十九大把「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寫進《中國共產黨章程》,「兩山」理論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在全國落地生根,成為全黨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行動遵循。踐行「兩山」理論的根本目的在於持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打造生態文明發展新範式,當前的著眼點是在「十四五」規劃中為綠色發展謀篇布局。
  • 唐山文旅集團:以生態價值驅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百年唐山,一直在傳承和創新中續寫文明與輝煌。百年唐山,因工業文明而興,因一場大地震,讓全世界記住了這座英雄的城市。它一直以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不斷探索「城市復興」的路徑。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時期的唐山,該以何種姿態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 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核心價值
    原標題:黃承梁: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核心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將「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寫入了中國共產黨的黨代會報告,且在表述中與「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一併,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和基本方略。
  • 生態文明背景下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
    國土空間規劃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作為一項重要的制度建設內容予以明確,在《若干意見》中也明確提出,國土空間規劃「是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可見,國土空間規劃就是為踐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空間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優先理應成為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核心價值觀。從工業文明時代步入生態文明時代,是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
  • 學校綠色發展:未來校園的生態圖景
    原標題:學校綠色發展:未來校園的生態圖景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 建設美麗中國 ——關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汙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 生態文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簡介: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是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論述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提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俗稱「兩山論」)等科學論斷。從兩山論出發,回溯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可知,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在對傳統工業文明引發的全球嚴重生態安全進行深刻反思基礎上,在新型工業技術引領高質量社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逐步形成和正在積極推動的一種文明形態。
  • 2020央視網「雲生態·話未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教育論壇啟幕
    2020央視網「雲生態·話未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教育論壇啟幕2020/10/12 14:14:3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開啟新徵程的一年。
  • 躍升CBD城市綜合體 華潤時代廣場探索未來商務生態
    華潤時代廣場通過重構產品定位,打造現代商務商辦綜合體產品,成為城市CBD空間改造範本。改造後的華潤時代廣場匹配小陸家嘴外溢的新金融產業對辦公形象和配套商業的需求,商業部分已於2019年底率先面世,邀請nendo設計事務所打造以「美麗劇場」為主題的全新商業體驗空間。商務部分設計上延續「劇場」主題風格,同時提升硬體體驗,優化空間功能。
  • ​經濟學院舉辦「生態經濟學與生態文明」國際會議
    Herman Daly以「An Epochal Change in the Pattern of Scarcity(稀缺性模式的跨時代變化)」為題寄語中國生態經濟學的發展與生態文明的建設。他認為當前「稀缺」模式已經發生了跨時代的轉變,即由自然資本和資源豐盛而人造資本和勞動力是制約生產的主要稀缺要素轉變為人造資本和勞動力過剩而剩餘的自然資本成為制約因素的稀缺模式。
  • 智庫訪談|張永生:以生態文明新思維重新定義黃河流域的發展
    孕育了中華文明的黃河流域,在農業時代興盛,工業時代一度落後;在生態文明時代,又以新的發展範式走向復興、走向世界。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進程。中國過去70年取得的發展奇蹟,不只是簡單學習西方工業化經驗的結果,背後更是5000年無形的中華文化共同作用的產物。隨著傳統工業化模式不可持續的弊端日益暴露,在中華文化基礎上產生的生態文明新發展範式,已經成為中華文化復興所必需,亦有助於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