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1998 級 MBA校友
廣州春社茶業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經理
曾任職於寶潔公司,並且有專業英語教師的從業經歷
蘇曼的一生,充滿了選擇。曾經,她為了更好的職業前景,放棄了高薪;為了孩子和家庭,放棄了人人豔羨的工作崗位;又為了興趣,放棄了穩定安逸的生活。在各種不確定中尋找最適合的路,這是蘇曼的能力,也是她在中大管院MBA學到的最寶貴的知識。在她眼裡,怎麼學永遠比學什麼重要,靈活運用永遠比牢記知識重要,因為,「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管理的精髓是隨機應變。」
如今的蘇曼,從容地帶著兩個孩子,遊刃有餘地管理著自己的春社茶業,在端杯喝茶間,活出了現代知識女性的風範。她說,「我一直強調選擇,這個世界沒有什麼『生活工作不能兼顧』的事,只看你怎麼選擇,永遠選擇最適合你的路就對了。」
1、三次選擇,人生沒有「兩難」
本科畢業的時候,蘇曼面臨著三個職業方向上的選擇:到英國進修深造、到香港新東方公司擔任總經理秘書、考入外企寶潔公司。再三衡量之下,蘇曼去了寶潔,那是她職業生涯的第一次大抉擇。「雖然香港企業工資高,但我更看重的是職業發展。寶潔已有近兩百年歷史,它的平臺和給人的鍛鍊是高薪無法比擬的。我始終認為,發展趨勢比現狀更值得關注。」
第二次選擇,是在中大 MBA 畢業時。那時,懷著二胎的她在孩子和事業中苦苦掙扎,最後做出了離職決定。「當時離開寶潔非常難以割捨,那麼好的工作條件,那麼多年的同事情誼,割捨之痛,至今都不能忘記。」她的理由很簡單:「我覺得,這份工作,之後靠能力還是能拿回來;但孩子和家庭,你錯過了就錯過了。」
多年後再回顧那一次決定,蘇曼沒有遺憾。她離開之後,寶潔在中國市場已進入成熟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她離開寶潔不久後,公司開始了大規模裁員。「裁員是我在寶潔十年從沒見過的情況。如果我沒走,我或許也有可能進入裁員大軍,畢竟你的精力已經沒法兼顧工作和生活兩者了。」離開寶潔後的她,憑藉英語碩士的背景,成為了一名專業英語教師。「這不是突發奇想,教師這個職業,在當時是最適合我的。由於行業特殊性,你有寒暑假,除了上課之外你不需要坐班,這對帶孩子的女性來說是極其適合的。工作生活不能兼顧,這是個謊言。永遠選擇最適合你的工作就對了。」
蘇曼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孩子和工作,她希望兼顧,「要想時間自由,除了當教師,自由創業也是一條不錯的路。」在這種思想下,她迎來了第三次轉型。
作為一名十餘年的茶學愛好者,蘇曼在一次偶然機會中得知了中大管理學院正準備創辦茶藝與茶營銷專業,便向學院提出了承包這個專業,自主經營。隨後,她一併把茶學社會培訓工作也承擔了,希望能營造出科學、理性、健康的茶學氛圍,以區別於市面上千篇一律研究茶藝表演、佛、禪、道等噱頭性知識而茶學基礎不紮實的茶學機構。她的初創企業走的是溫和發展路線,實行扁平化的管理架構,充分放權,因此她的工作時間較為靈活,這使她得以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
2、兩種思路,管理和創業大不相同
如今的蘇曼,是一名成功的創業者。但她卻勸誡學子們,在沒有充分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之前,不要輕言創業。「我也不是學完 MBA 就立馬創業了,中間我也經歷了多年的職場打拼。中大 MBA 教會了我們怎麼樣團隊合作,怎樣溝通,怎樣分析市場,怎樣進行財務預算,這些都是在大公司需要具備的能力。」
蘇曼分析,中大 MBA 的好處在於,能給人們系統性的知識,「以前,你摸索方向靠的是經驗,比如你碰到釘子會吸取教訓,和人摩擦後會知道要講究溝通技巧。但中大 MBA 給了你一個完整的框架,讓你知道怎麼樣去運作企業,有全局觀念。在這個框架上,你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調整。理論的指導非常重要,讓你少走很多彎路,不會讓你再摸著石頭過河了。」
然而,創業路途艱險,沒有充分的管理實踐經驗、沒有足夠的管理理論基礎,千萬不要輕易嘗試創業。蘇曼說:「MBA 是培養企業管理者,不是企業所有者。MBA 為管理者而生,順帶輔助創業者」。因此,她勸誡 MBA 的學子們,與其著急下水溼身,不如先觀望,摸清所屬行業的經營模式和發展趨勢,沉澱相關行業經驗。
3、一片茶葉,同樣也可以融貫東西
這些年來,蘇曼頻頻出國學習交流,在看多了英式紅茶文化和星巴克咖啡文化之後,她開始對中國的茶學有了新的思考。
「一提到喝茶,很多人都感覺這是屬於世外高人、看破紅塵的人才幹的事。很多人都以為,喝茶要先冥想,接著焚香沐浴,這麼多流程下來,其實就讓喝茶這件事自絕於人民了。」反觀星巴克等外來咖啡館,卻日漸火爆,放眼望去坐著的都是吃著精緻甜品喝著濃鬱咖啡談天侃地,神情無比放鬆的年輕人。「我們的茶喝的太沉重了」,蘇曼說道,「其實現在年輕人追求的就是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之餘下得到一個輕鬆愉悅的聊天環境,並沒有多少人真正考究關注茶的湯色、口感和儀式。」
對比中西方飲品文化的不同,讓蘇曼懂得了,「抓住消費者心理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說,麥當勞爭取小孩的市場上,是很成功的。不管大人怎麼說它是垃圾食品,只要小孩喜歡,它就勝利了。星巴克也一樣,他們專攻有消費潛力的年輕白領,他們會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在中國,他們增加了很多茶產品,甚至還有白茶,這讓我們做茶行業的都感覺到了危機感。」在這種環境下,蘇曼明白,假如沒有對於傳統茶產業的創新與發展,放任其自生自滅,最終的結果也就只能是被西方文化衝擊打垮。
正因為如此,蘇曼希望能通過舉辦的培訓,使這些茶藝愛好者鞏固傳統茶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對於西方飲品的包容度。「我國傳統茶產業的明日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就必須主動改革和轉型,不應該全盤西化但也不要抗拒西方文化元素的融入,做到中西結合,走一條更適合中國人的道路。不能說一成不變就是不忘老祖宗的東西,『不忘』意味的更多是傳承和發揚光大。」
— end —
跟著前輩不迷路!更多校友故事請搜索公眾號「MBA網」,每天更新備考信息、招生政策、行業熱點等最新內容。
【更多校友故事】
★ 校友故事 | 北航MBA李曉晶:跨越銀行到通航的職場轉型
★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喬武康: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王倫: 只用作品說話是一輩子的行為準則
★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賈金華: 壓力最大的時候,恰恰收穫最大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李躍軍:百戰歸來的鬥士
★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楊稷:人生磨鍊是財富
★ 校友故事|中山大學MBA校友馮麗錦:工程機械共享,我的目標是 200 億
★ 校友故事|中山大學MBA校友王偉興:因為熱愛,所以有範兒
★校友故事 | 清華MBA學子潘林:求學水木,踏外交新徵程
★ 校友故事 | 中山大學MBA校友鄒德育:職業生涯就是自我樹立個人品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