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華勢力煽動「不再用任何中國產品」,印教授揭穿事實

2020-12-15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環球時報

印度街頭。圖源:新德裡電視臺(NDTV)

【環球時報記者 胡博峰 叢超】「反中國情緒擴散,一款聲稱可移除用戶手機中『中國Apps』的應用下載量暴漲」——據多家印度媒體6月1日報導,一款名為「刪除中國手機應用」(Remove China Apps)的應用程式自兩周前推出後,下載量已超過100萬人次,成為印度區Google Play中最熱門的應用。一些印度網絡名人加入「抵制中國Apps」的行動,讓這種呼聲顯得更加壯大。《印度時報》1日認為,這款應用的火爆與當前印度和中國在實際控制線的衝突、印度社會的反華論調有關。

《印度時報》1日報導稱,「刪除中國手機應用」5月17日在印度谷歌應用商店上線,其圖標清晰地反映出意圖:一隻龍頭,背景是兩把掃帚。據「商業內幕」印度版報導,這款免費應用上線後不到兩周,下載量便超過100萬人次,獲得15萬人次評價,應用得分為4.8分(滿分5分)。該應用程式的開發者、印度初創公司OneTouch App Labs 聲稱,這款應用是「為教育目的而開發的」,可幫助用戶識別某些應用程式的原籍國,中國的手機App是「不安全的」。該應用不會要求或強迫用戶卸載任何應用程式,用戶可以自主選擇刪除、卸載。如果經檢測用戶手機中沒有中國App,該應用則會提示「你真棒,在你的系統裡找不到中國App」。

據印度Livemint新聞網報導,研發該應用的OneTouch公司背景存在諸多疑問。該公司官網頁面顯示,其總部位於拉賈斯坦邦首府齋普爾,在手機應用行業已深耕8年,但其頁面顯示該公司迄今只研發出「刪除中國手機應用」這一款應用。報導稱,更令人生疑的是,經查OneTouch公司官網5月8日才匆忙建成,而且頁面基於博客平臺建立,「根本不像一家正經公司」,也無法在印度企業事務部找到有關該公司的任何細節。

「每個印度人都知道,中國的產品在印度佔有很大市場,中國賺了很多錢,並將這些錢用於反印度活動」,《印度時報》1日引述OneTouch公司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聯合創始人」的話稱,「中國應該為此付出代價」。報導稱,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印度社會的對華不滿情緒加劇,近日中印邊境局勢緊張也助長了反華情緒。評論稱,「刪除中國手機應用」的推出是對印度社會三種反華論調的呼應——數據安全(即認為「中國App不安全」)、國家至上(即認為「中國資助反印度組織」)和新冠肺炎(即認為「中國傳播病毒」),正是這三種論調激發了一些人在數字領域對華報復的情緒。

一些印度名人在社交媒體上鼓動抵制中國產品,也引發媒體關注。《印度快報》等多家媒體1日提到,「刪除中國手機應用」的推出似乎是受到印度工程師、教育家旺楚克的啟發,該人是印度知名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主人公蘭徹的原型,在印度社會廣為人知。旺楚克近日在推特上發表推文和視頻,分析中印邊境局勢,稱「印度幾十年來一直容忍中國入侵」,並呼籲印度民眾抵制所有中國產品,包括中資背景的手機應用程式TikTok。他稱,「(印度)士兵將用子彈、民眾將用錢包回應中國,錢包的力量將比子彈還要大」。

印度《商業標準報》稱,旺楚克的推文和視頻助長了反華情緒,之後至少兩名印度明星做出呼應,稱「不再使用TikTok」「不再用任何中國產品」,以「抵制中國」「抵制中國Apps」為標籤的推文大量出現。報導還稱,在反華論調的推動下,一些印度人正在尋找中國產品和手機應用的替代品。最近,一款名為Mitron的應用在谷歌應用商店的下載量超過500萬人次,截至上周六已成為印度下載次數最多的安卓手機應用,許多人將之稱為印度本土版的TikTok。然而諷刺的是,最近一份報告顯示,Mitron應用的原始碼是從一家巴基斯坦公司購買的。

《印度時報》稱,印度對中國研發的App一直持警惕態度。早在2017年,印度政府就公布了42款有「安全風險」的中國手機App,指出這些App會把用戶數據傳到中國境內的伺服器,進而影響國防安全,呼籲軍方查證刪除。另一方面,來自中國的網際網路內容在印度越來越受歡迎,並且已經取得一定成績。據美國市場調研公司Sensor Tower報告顯示,2018年,在印度前100名安卓應用中,有44款由中國公司開發,遠高於一年前的18款。

印度曼尼普爾大學教授納拉帕特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經濟合作從來都是互利雙贏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投資印度市場,為手機應用的本土使用者提供了大量優質的應用程式,「大家也從中找到網際網路帶來的快樂」。此外,也正是這些反華人士口中的「中國Apps」為印度IT工作者提供了大量就業,帶動了印度科技行業的整體發展。這些人無視事實,鼓吹狹隘的「科技民族主義」,最終只會傷害到自己。「在印度,抵制一詞被隨意使用,每當有人不同意他人的觀點或對某事感到不滿時,只有一種解決方案:抵制它。抵制電影、抵制應用程式,甚至抵制人類!」印度News18網站1日的報導稱,現實是,自2018年以來,中國應用在印度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50多個頂級應用來自中國企業。「即使在無數禁令呼籲後,TikTok仍是印度最受歡迎的應用之一。實際上,TikTok是很多印度人的合法收入來源。如果你要搜索並刪除手機裡所有的中國App,那麼你的手機可能只能剩下少數幾個應用程式了。」

相關焦點

  • 印度一款手機App煽動「抵制中國」,印教授:鼓吹狹隘「科技民族主義...
    「每個印度人都知道,中國的產品在印度佔有很大市場,中國賺了很多錢,並將這些錢用於反印度活動」,《印度時報》1日引述OneTouch公司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聯合創始人」的話稱,「中國應該為此付出代價」。報導稱,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印度社會的對華不滿情緒加劇,近日中印邊境局勢緊張也助長了反華情緒。
  • 美版知乎:為什麼印度反華情緒強烈,而中國人幾乎不反印?
    網友問到:為什麼印度反華情緒強烈,中國人卻不反印?客觀地講,這的確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印度掀起極端民族主義狂潮自中印兩國在加勒萬河谷爆發衝突以來,印度本土迅速掀起了狂熱的民族主義熱潮:民眾不惜一切代價地抵制來自中國的產品;與此同時,印度政府的態度也十分極端,不斷利用政治手段制裁中國在印的企業、禁用上百款中國應用程式,甚至還大放厥詞地宣稱不再加入任何由中國主導的國際組織。
  • 印度國內,誰在「帶節奏」反華?
    18日,中國外交部表態稱,目前形勢總體穩定、可控,雙方同意儘快使局勢降溫。在印度,政府保持相對克制的同時,也有一些組織及人士情緒高漲,甚至發起示威,宣稱要抵制所有中國商品。其實,在此次事件發生前,就有聲音呼籲印度管控好國內的極端組織。過去一段時間,從就邊境問題放硬話、爆猛料,到「刪除中國應用程式」的App走紅,再到疫情期間民間一些人士的「去中國化」運動,他們持續煽動對立情緒,製造反華風潮。
  • 印度國內誰在「帶節奏」反華?周期性情緒爆發有根源
    過去一段時間,從就邊境問題放硬話、爆猛料,到「刪除中國應用程式」的App走紅,再到疫情期間民間一些人士的「去中國化」運動,他們持續煽動對立情緒,製造反華風潮。他們是誰?反華分子製造聲浪中印邊境爆發衝突、印軍出現傷亡的消息傳出後,印度多地發生反華示威。在加爾各答中國總領館外,右翼組織「全印學生委員會」(ABVP)舉行靜坐抗議,高呼反華口號。
  • 駐英大使劉曉明:願用事實揭穿四個西方媒體「廣為流傳」的涉疆謊言
    本文轉自【中國駐英國大使館】;關於新疆問題,現在有太多的謬論和謊言,可謂「世紀謊言」。不僅如此,一些西方國家利用新疆問題大肆抹黑攻擊中國、幹涉中國內政。很遺憾,英國也難辭其咎。因此,我願借今天的機會揭穿謊言、澄清事實,向大家介紹一個真實的新疆。
  • 關於香港和印度的事兒,中國最新表態來了
    對此,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指出,香港國家安全立法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幹涉。美方對香港單方面採取所謂的制裁措施,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他表示,中方將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不移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幹涉香港事務,繼續研究出臺政策措施,堅定支持特區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再創輝煌。最近,中國官方已多次針對這一問題闡明嚴正立場。
  • 中國為對付印度入侵尼泊爾?印媒暴露一個尷尬事實
    (原標題:銳參考 | 印媒又在挑撥鄰國與中國關係,卻無意間暴露了一個尷尬的事實——) 不安分的印度媒體,最近又開始「挑事兒」了。不過卻意外暴露了自身的尷尬。「今日印度」也只是在報導最後才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但是,尼泊爾外交部長否認任何有關中國佔領尼泊爾土地的報導。」我們知道,「但是」二字後面的內容,往往才是一句話重點。但是,「今日印度」的報導也就到此為止了。印媒的選擇性報導,激起了印度一些網民的關注和好奇,很多人轉發有關內容,並擺出一副關心尼泊爾的樣子。
  • 【深度】揭露靠抹黑中國「成名」的鄭國恩:徹頭徹尾的學術騙子,反華勢力的政治傀儡
    阿德裡安·曾茲是神學教授,理應有一顆恬淡寧靜的心,孰料卻熱衷於博取虛名,從美西方反華逆流中嗅得出名捷徑,醉心於沽名釣譽。當他看到美西方借西藏問題幹涉我內政時,認為這是「出名」的良機,便炮製一系列涉藏文章,有意提供給美西方政客和主流媒體炒作以「揚名」。
  • 印度污衊中巴煽動該國農民騷亂,叫囂「外科手術式打擊」
    牢特在發表這番沒腦子言論之前,印度一聯邦部長丹維曾無理指控,稱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印度農民抗議「幕後推手」。牢特是在丹維發表有關「中巴煽動印度農民騷亂」的言論後,做出上述表態的。牢特的這番瘋狂言論,凸顯出印度某些政客為了「爭風吃醋」,不惜暴露出自身弱智的本質。
  • 站隊中國!俄羅斯拒絕美邀請,向所有「反華」聯盟說不
    安東諾夫指出,俄羅斯絕對不會加入任何「反華」組織,俄羅斯將會用實際行動體現出對於中國的絕對支持與維護。在全世界範圍內,俄羅斯的這一極力維護對中國的發展非常重要。眾所周知,美國煽動世界各國「反華」勢力反對中國的發展,但是這並沒有因此而完全瓦解中國與一些國際重要夥伴的堅定情誼,俄羅斯的力挺是中國的發展動力。俄羅斯力挺中國!
  • 這家大學驅逐所有中國公派留學生?反華偏執讓美國失盡公信
    一段時間以來,在一些政客和媒體的煽動下,美國社會反華情緒與日俱增,針對中國留學生的抹黑只增不減。某些「反華急先鋒」,一會兒說中國軍隊派留學生隱瞞軍人身份赴美學習,一會兒說中國政府滲透美國的大學系統,大肆渲染中國「間諜論」。8月31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還大放厥詞,聲稱美方悍然要求中國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與涉「間諜」一事有關。
  • 就涉及香港的學生會議案,中國留學生行使權利後,反華記者怒了!
    但不論是因為什麼原因,這個平時最愛罵中國沒民主人權的反華記者,卻對華威大學當時這次民主投票的結果,流露出了明顯的不滿之情。她一方面不斷在文章中暗示這個支持香港暴亂分子的議案沒有通過,只是因為該校的中國內地學生人多;另一方面更是惡毒地將這些學生污衊成是中國大使館和政府資助的政治宣傳工具,還說任何批評中國政府的聲音都會遭到這樣的騷擾。
  • 印度媒體炒作中國話題無礙中印關係大局
    作為一個「弱政府、強社會」的國家,印度媒體一直以公民社會最強有力的參與者而存在,幾乎沒有任何機構能夠強迫報紙、電視臺發表它不想發表的新聞或者言論。     印度本土語言媒體主要指官方語言印地語,以及其他被印度憲法認可的馬拉地語、泰米爾語、孟加拉語、泰盧固語等民族語言媒體,這類媒體不僅種類繁多而且讀者數量很大,其主要受眾是普通百姓,其中三分之一生活在鄉村。
  • 美媒揭「世維會」背後反華勢力:由美國資助和指揮的「分離主義網絡」
    3月5日,該網刊髮長文,題為《探究「世維會」真相:美國支持的追求顛覆中國政權的右翼組織》。文章對「世維會」的產生和演變進程、資金來源、媒體運作等進行梳理,進而揭露它表面為「人權組織」,但實際上是由美國資助和指揮的「分離主義網絡」的事實,特別是「世維會」與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及「自由亞洲電臺」等相互勾結,妄圖「在國家戰略上牽制中國」。
  • 為了反華這麼拼?美國強烈「煽動」歐洲各國,唯獨此國不為所動
    近段時間,美國境內反華情緒強烈,揚言要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做出這一決定後,還不斷拉攏其他國家對中國進行打壓。英國就是這些國家其中之一,跟隨美國做出一系列反華舉動。例如宣布禁止華為以及幹涉香港問題等等。
  • 新疆官員用事實回擊謠言
    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林芳菲舉例說,鄭國恩在報告中聲稱,中國政府對育有一孩的新疆維吾爾族婦女實行「強制絕育」手術,這一結論沒有任何證據佐證,是其妄加揣測的產物。「事實上,2017年,新疆修訂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各民族實施統一的計劃生育政策,即城鎮一對夫妻可生育兩個孩子,農村一對夫妻可生育三個孩子。」
  • 菲播放南海紀錄片煽動反華 使勁渲染中國「擴張」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鋒1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菲律賓現在似乎信奉「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不斷在南海問題上唱高調、秀悲情。然而無論它怎麼「哭鬧」,都不可能改變南海島礁主權歸屬的歷史與法理事實,也不會改變中國維護南海主權的決心。
  • 外交部:中國人民「絕不答應」是對美極端反華勢力的最好回答
    75年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勝利,這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偉大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偉大勝利,也是全民族眾志成城、奮勇抗戰的偉大勝利,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及各國人民共同戰鬥的偉大勝利。
  • 這個澳大利亞「智庫」攢幾篇反華報告,就能從美國那兒領19萬澳元?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 此前少俠曾多次披露,ASPI熱衷顛倒黑白,炮製各種所謂中國「侵犯人權」「強制勞動」的謊言,樂此不疲煽動「中國威脅論」。
  • 中方:五個「絕不答應」是對美國極端反華勢力惡意抹黑攻擊中國共產...
    中新社北京9月4日電 (記者 張蔚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習近平主席所說五個「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是對美國一些極端反華勢力惡意抹黑攻擊中國共產黨、挑撥離間中國共產黨同中國人民關係的最好、最響亮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