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歷代散文總集。
小木看完《古文觀止》後發現,《古文觀止》共十二卷,以年代為經,作家為緯,按從古到今的順序選錄自春秋戰國至明末三千多年間的名作222篇,其中不乏陶淵明、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名家,《左傳》、《史記》、《戰國策》中的經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
《古文觀止》選目精當,取材廣泛,篇幅適中,各體皆備,基本上反映了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脈絡與特點,體現了中國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其影響足以與《文選》相比,與《唐詩三百首》號稱清代詩文選集之「雙璧」。
《古文觀止》中的十大智慧名句,蘊含處世大智慧,堪稱經典
古文觀止,觀止?觀止?門初開罷了!
《古文觀止》是清代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叔侄二人選編的一部古代散文集,書名「古文觀止」意指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
1、見人之得,如己之得,則美無不克。(《太上感應篇》)
【大意】看見別人運氣好得意時,就如同自己得意一樣,而且還要盡力的去扶持;看見他人運氣不好失意時,就如同自己失意一般,應該要多方的救護。
2、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大意】五柳先生安閒沉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喜好讀書,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便欣然忘食。
3、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蘇軾:《留侯論》)
【大意】古代所謂的豪傑之士,必定有超過常人的節操,源以及常人在情感上不能忍耐的氣度。普通人一旦受到侮辱,就拔出寶劍跳起來,挺身去決鬥,這可談不上勇敢。
4、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大意】天地是萬物的客舍,百代是古往今來時間的過客。此句表達了時間易逝的觀點,形容人一生的時光極其短促。
5、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師說》)
【大意】所知道的道理有先有後,技能學術各有研究方向。
6、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大意】我明悟過去的錯誤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發生的事尚可補救。我確實入了迷途,但不算太遠,已覺悟如今的選擇是正確的,而曾經的行為才是迷途。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範仲淹:《嶽陽樓記》)
【大意】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憂。
8、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大意】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
9、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大意】雄關高山難以越過,有誰同情不得志的人?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異鄉的人。
10、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大意】讀書人即使是在地上劃個圈子作為監牢,立塊木頭作為獄吏也是不願意走進去的。
《古文觀止》是一本全譯全注本,以權威底本核校,注釋準確,譯文流暢,為方便讀者閱讀,依《漢語大詞典》加注了大量拼音。
本書對每篇文章都做了題解,幫助讀者理解其大意,了解其特點;每部被取材的古文獻與古文原作者也均有單獨的題解,以期為讀者提供更大量的信息。
現代文學大師巴金,回顧一生創作道路時,多次坦誠地說,《古文觀止》中的文章實在是終身難忘之啟蒙導師。
魯迅先生更是說到:「它和《昭明文選》一樣,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的不可輕視」。
現代語言學大師王力在《怎樣學習古代漢語》中說:"學習古代漢語,我看要多讀些好文章。可以讀讀《古文觀止》。"
中考、高考所有涉及的經典文言篇章,亦依然無一例外皆全部出自《古文觀止》。
無論是文史愛好者還是學生,但凡學古文,《古文觀止》算是繞不過去的書。
吳楚材、吳調侯叔侄兩人當時編選並加以評註《古文觀止》 的目的,是「正蒙養而裨後學」,即幫助青少年掌握古代的文言散文。
不過對於這樣一本文言文選集,如果沒有注釋譯文,對於現在大部分讀者而言,想要讀懂是有一定的難度,而這一版《古文觀止》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此書體制多樣、應用性強、風格各異、篇幅適宜、語言精練、易於記誦,問世幾百年以來,一直作為啟蒙教本流傳城鄉,雅俗共賞。
它便宜實惠,只需60元,也就是兩包煙的價錢,卻能讓你收穫兩千年的智慧濃縮,怎麼能不讓人心動呢?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