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數學必修5預習:解三角形之正弦定理

2020-09-10 高中升學資訊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1正弦定理

一、正弦定理

小陳去看奧運會,住在賓館A處,青年體育館B處與德奧多羅水上運動中心C處相距2公裡,三處位置大致如下圖所示,能否利用數學知識算出AB,AC的距離?

1.正弦定理

2.三角形的元素與解三角形

(1)三角形的元素

把三角形的三個角A,B,C和它們的對邊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

(2)解三角形

已知三角形的幾個元素求其他元素的過程叫做解三角形.

二、答疑

1.對正弦定理的理解

(1)適用範圍:正弦定理對任意的三角形都成立.

(2)結構形式:分子為三角形的邊長,分母為相應邊所對角的正弦的連等式.

(3)揭示規律:正弦定理指出的是三角形中三條邊與其對應角的正弦之間的一個關係式,它描述了三角形中邊與角的一種數量關係.

(4)主要功能:正弦定理的主要功能是實現三角形中邊角關係的轉化.

2.正弦定理的變形公式

三、練習

1. 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正弦定理不適用於直角三角形.(  )

(2)在△ABC中必有asin Absin B.(  )

(3)在△ABC中,若A>B,則必有sin A>sin B.(  )

(4)在△ABC中,若sin A>sin B,則必有A>B.(  )

(5)在△ABC中,若A>B,則必有cos A>cos B.(  )


四、定理的應用:

探究1:

一直兩角及一邊,解三角形

探究2:

已知兩邊及一邊的對角,求三角形


探究三:

判斷三角形的形狀

五、總結歸納

六、深化拓展

相關焦點

  • 高二數學必修5預習:解三角形之正弦定理
    小陳去看奧運會,住在賓館A處,青年體育館B處與德奧多羅水上運動中心C處相距2公裡,三處位置大致如下圖所示,能否利用數學知識算出AB,AC的距離?(2)解三角形已知三角形的幾個元素求其他元素的過程叫做解三角形.(1)適用範圍:正弦定理對任意的三角形都成立.(2)結構形式:分子為三角形的邊長,分母為相應邊所對角的正弦的連等式.
  • 高二數學必修5預習:解三角形之餘弦定理
    (2)與正弦定理一樣,餘弦定理揭示了三角形的邊角之間的關係,是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之一.(3)餘弦定理的三個等式中,每一個都包含四個不同的量,它們是三角形的三邊和一個角,知道其中的三個量,代入等式,就可以求出第四個量.
  • 在高考數學,掌握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才能拿下解直角三角形
    解三角形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解三角形的過程不僅涉及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兩個工具的應用,而且包含許多舊知的應用,同時也富含了多種數學思想的應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對此部分知識學習和應用的困難。同時,解三角形作為高考數學的必考熱點之一,在高考中多以綜合性題目進行考察,對學生綜合水平要求較高,但學生在此部分上的得分率並不高,這說明高中生對解三角形的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
  • 《正弦定理》說課稿
    《正弦定理》說課稿一、說教材正弦定理是高中新教材人教A版必修五第一章1.1.1的內容,是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對三角形邊角關係的研究,發現並掌握三角形的邊長與角度之間的數量關係。提出兩個實際問題,並指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研究三角形的邊、角關係,從而引導學生產生探索願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及解三角形-正弦定理、餘弦定理應用問題複習
    大家好,歡迎進入Math實驗室— 專注於數學的我是用心的!技巧總結歸納:求解距離問題的一般步驟:(1)畫出示意圖,將實際問題轉化成三角形問題;(2)明確所求的距離在哪個三角形中,有幾個已知元素;(3)使用正弦定理、餘弦定理解三角形
  • 2019高考數學: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的解題技巧和模型
    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的解題技巧和模型正弦定理、餘弦定理的每一個等式中都包含三角形的四個元素(三角形有三個角和三條邊,三角形的邊與角稱為三角形的元素),如果其中三個元素是已知的(至少要有一個元素是邊),那麼這個三角形一定可解.關於斜三角形的解法
  • 寒假複習三|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高一二必備,高三一輪複習)
    在解三角形時,正弦定理可解決兩類問題:(1)已知兩角及任一邊,求其它邊或角;(2)已知兩邊及一邊的對角,求其它邊或角.情況(2)中結果可能有一解、二解、無解,應注意區分.餘弦定理可解決兩類問題: (1)已知兩邊及夾角或兩邊及一邊對角的問題;(2)已知三邊問題.
  • 第1節 正弦定理 高中數學必修5
    正弦定理在一個三角形中,各邊和它所對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點睛]正弦定理的特點(1)適用範圍:正弦定理對任意的三角形都成立已知三角形任意兩角和一邊解三角形的基本思路(1)由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求出第三個角.(2)由正弦定理公式的變形,求另外的兩條邊.[注意] 若已知角不是特殊角時,往往先求出其正弦值(這時應注意角的拆並,即將非特殊角轉化為特殊角的和或差,如75°=45°+30°),再根據上述思路求解.
  • 2019中考數學正弦定理公式
    中考是人生第一個岔路口, 小編整理了2019 正弦定理公式內容,希望考生好好複習,做好選擇。 2019中考數學正弦定理公式 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是三角學中的一個定理。它指出了 三邊、三個內角以及外接圓半徑之間的關係。
  • 高中數學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檢測題,題目不難,考查應變力
    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主要學習了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今天,胡老師給大家分享與之相關的章節練習,供大家學習和練習,試題如下:試卷03第17大題要求角B的大小,可根據題意:a=2bsinA來解,根據正弦定理,可得:sinA=2sinBsinA,即sinB=1/2,又因為三角形ABC是銳角三角形,所以角B=
  • 高二數學解三角形考點詳解,教你輕鬆解三角形
    解三角形考點詳解,送給即將參加2020年期末考試的學生們嗨,大家好,這裡是尖子生數理化教育,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不知道你複習了沒有,我們是在每天堅持給大家更新考點哦,希望大家能夠跟我們一起學習哦。這次課程咱們帶著大家來學習一下解三角形相關的考點吧。三角形的元素三角形ABC,有三個角A,B,C,每個角對應的邊記作相應的小寫字母,a,b,c。即每個三角形有六個元素,分別是三個邊和其對應的三個角。而所謂的解三角形就是把三角形的三個邊和三個角求解出來即可。
  • 23、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
    1、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2、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3、實際問題中的常用角常用結論常用結論利用正、餘弦定理解三角形思考已知怎樣的條件能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已知怎樣的條件能用餘弦定理解三角形?解題心得1.已知兩邊和一邊的對角或已知兩角和一邊都能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正弦定理的形式多樣,其中a=2Rsin A,b=2Rsin B,c=2Rsin C能夠實現邊角互化.2.已知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已知兩邊和一邊的對角或已知三邊都能直接運用餘弦定理解三角形,在運用餘弦定理時,要注意整體思想的運用.
  • 數學中的解三角形很難嗎?重點就是合理轉化邊角關係
    高中數學必修內容中解三角形有著一席之地,要通過對任意三角形的邊長和角之間的關係進行轉換,就要用到正餘弦定理及其性質和證明方法。基本關係是建立在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基礎上進行三角之間的轉換,合理運用三角函數對問題進行探索和證明。
  • 餘弦定理、正弦定理公式推導證明,三角形正弦定理面積公式
    歡迎來到【計氏數學】,點擊上方藍色字體【計氏數學】,關注不迷路。
  • 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的證明過程匯總和適用的條件
    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工具,它們使用的範圍不局限於直角三角形當中,可以在任意的三角形中使用。正弦定理在各個三角形中的證明過程正弦定理適用於任何的三角形中,而三角形可以分為三類,即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證明過程也是必修5中證明的過程。
  • 高考數學:一解三角形複習知識點,讓你學的很簡單
    通過對任意三角形邊長和角度關係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餘弦定理,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三角形度量問題;高中數學必修內容中解三角形有著一席之地,要通過對任意三角形的邊長和角之間的關係進行轉換,就要用到正餘弦定理及其性質和證明方法。
  • 一般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
    最初學習的三角函數是在直角三角形中為了表示邊長之間的關係而定義的。後來隨著角度定義的擴展,三角函數的定義範圍也擴充了,將其角度擴展到了任意2角。現在我們利用三角函數作為工具來分析一般的三角形。一般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在一般形狀的三角形ABC中的其中一個頂點向對邊作垂線,可形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在這兩個三角形中,根據直角三角形中斜邊與直角邊的關係,可得這就是一般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它表示了邊和對角之間的比例關係。
  • 2016高考數學: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
    本節主要學習正弦定理及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以嫦娥奔月的故事和如何測量恆星之間的距離引入新課。教學過程以學生探究為主,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探究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引導學生藉助三角形的外接圓和三角形的面積兩種方法證明正弦定理,使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加深對定理的理解。針對定理所解決的兩類問題給出2個例題和變式,通過解決問題引出三角形的解的不同情況,強調正確應用定理的重要性。
  • 2021年初中數學之三角函數的正弦定理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數學之三角函數的正弦定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正弦定理   對於邊長為 a, b和 c而相應角為 A, B和 C的三角形,有:   sinA / a = sinB / b = sinC/c   也可表示為:   a/sinA=b/sinB=c/sinC=2R   變形:a=2RsinA,b=2RsinB,c=2RsinC
  • 中考數學壓軸題分析:正弦定理2
    前面有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正弦定理的問題,今天的內容選自2020涼山州的中考數學倒數第2題,難度不大,仍然是以高中數學的正弦定理為背景。 下面大家可以重新研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