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八十年代是一個具有朝氣的年代,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為最好的時代,而大家心中一定都有八十年代。當年雖然物資匱乏,而且也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科技,可是人們生活中的幸福感卻非常的充足,也不想現在有這麼多的煩惱。而且當年的職業上,相比現在有很多的職業非常穩定,被我們稱為鐵飯碗職業,在這之上,還有更加厲害的金飯碗。而在那個年代,中國有幾個非常平凡的職業,卻被人們稱為是金飯碗職業。
首先第一個就是供銷社職員。當年有句話說得好,家裡有人能進供銷社,一家人都吃喝不愁,那時候家裡有人是供銷社職員,整個家庭都會認為他是家中的驕傲,而且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大家都想要進入供銷社工作。那時候人們更加重要的東西是各種票,每家每戶都是按照分配去用各種票去換東西,有錢還真不一定能夠買到東西。
而掌管這些東西的就是供銷社的售貨員,能在這個職位上班的人,底氣首先就很足,就像是比別人更加高一等一樣,長輩們都說那時候供銷社的職員們都是斜著眼睛看人的,一般人還真模仿不了他們的眼神。尤其是現在的很多售貨員,相比起他們來說,工作時候的狀態和情況確實差了不少。
而第二種金飯碗職業其實就是司機。在那個年代,家裡有車的人不多,會開車就更少了,那時候家裡要有個桑塔納就是大戶人家了,一般人家裡有個飛哥、鳳凰、永久什麼的自行車都很自豪了。所以那個年代的司機就成為了技術工人,無論是貨車司機還是客車司機,在人們眼中都是閃閃發光的偶像人物。
那時候全國才有178萬輛汽車,其中五分之一是客車,現在一個發達點的省,數量都比這個多很多。那個年頭,司機都是老師傅手把手的教出來的,一學就是好幾年,各個都是技術一流的人才,手中的方向盤,掌控的是車上所有人命運,他們絲毫不敢有馬虎。
而另一個金飯碗是電影放映員,這個職業可能現在很少有人聽到了,目前也只能在一些大山中的少些地方還繼續存在。可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相信大家最崇拜的職業之一就是電影放映員,孩子們都羨慕他們能每天看電影,還是一看一天的那種,尤其是農村,那時候村子裡黑白電視機都沒有,看場電影和吃到肉是一個等級的事情,村子裡也只有遇到什麼大事情才會請來放幾場電影。
而現在電影院都是高科技了,各種設施也逐漸完善起來,甚至自己的在家中拿著手機就能看電影,所以電影放映員的這個職位也就慢慢的退出了我們的視野。但是現在在一些大山中比較落後的地方,還是有很多曾經的電影放映員堅守在崗位上,只為了讓山裡的孩子們能夠看上有趣的電影。
其實那個年代還有很多人們口中的各種「飯碗」職業,但是現在這些崗位不光不是鐵飯碗、金飯碗了,甚至都有些都消失在我們的職業中,但是他們將成為我們發展中永遠的回憶,成為永遠的經典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