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人人嚮往的五大「金飯碗」是啥?如今卻淪為了底層職業

2020-12-14 騰訊網

據《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中說道:「反正工作好壞都是鐵飯碗,能進不能出,能上不能下。」

「鐵飯碗」一詞最早便是出自於此,該詞所比喻的是那些非常穩固的職位,是指被人們認為是永遠不會失業的工作。而也因此,長期以來可以說「鐵飯碗」就是人們的追求,能夠得到這樣的一份工作,從此便可衣食無憂。

而在正值改革開放之初的80年代,當時的社會結構與國人們的思想,都正處在一個新舊交替的狀態之中,而因此社會並不是那麼的安穩,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人們便會對那些能夠維持溫飽的穩定工作非常的嚮往。

而在80年代的時候,有五個工作可以說是人們眼中的「金飯碗」,然而現如今卻已經慢慢的退居二線,成為普普通通的職位了,甚至是淪為了底層職業!

那麼,究竟是哪五個職業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售貨員

說起八十年代的售貨員,那可不是一般職位。要知道,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社會中的所有物資的供應,都是通過供銷社提供的。一些年紀比較小的讀者可能對供銷社並不是很了解,但是相信大家都曾經聽說過「糧票」一詞吧,顧名思義就是用來買糧食的票據。在八十年代,想要購買任何的物品不只要有錢,還要有票,而因為作為掌握著最豐富的資源的售貨員,可以說態度是極其的傲慢的。

據說,在當時的供銷社裡,甚至還有的會張貼六個字「嚴禁打罵顧客!」,單單從這六個字我們便可以看出,當時的售貨員的社會地位高到什麼樣的一個程度。

並且,售貨員這個職業在八十年代還非常的穩定,與此同時能夠提前的得到一些一般人無法事先得知的消息,也因此平民百姓一般來說會對售貨員尊敬有加,在那個年代,售貨員甚至可以與一些知識水平高的大學生相提並論,由此也可見這一職業有多麼的吃香,讓許多的人們擠破頭了也想要擠進這一職業,稱之為「金飯碗」一點也不為過。

然而,現如今售貨員這一職業的社會地位卻經歷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轉。如今的售貨員社會地位如何,我們也可以從六個字看出來,這六個字就是「顧客就是上帝!」。

如今的供銷社已經不再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售貨員已然淪為了底層職業,不僅工資不高,更是幾乎沒有就業門檻,也因此如今的售貨員跟八十年代相比,簡直可以用天差地別來形容。

第二:郵遞員

在通信及其不發達的八十年代,郵遞員可以說是相隔較遠的人們彼此之間聯繫的橋梁。

而過去的郵遞員,有著獨特的制服,並且配了一輛二八鳳凰牌自行車,並且這項工作有著特殊的意義,能夠給人們帶來溫暖,並且還有著豐厚的待遇,因此能夠成為一名郵遞員是優越感十足的。

然而,如今快遞行業迅速發展,基本沒有了送信的郵遞員,而且變成了送貨的快遞員。而這一職業不僅門檻低,並且行業內競爭激烈,因此工作辛苦,雖說少部分人還是能有不錯的收入,但是也是被視為了社會底層職業了。

第三:司機

對於這一職業會出現在此,相信很多的讀者是感到震驚的,因為估計很多人都想不通,為何司機在八十年代能稱得上是「金飯碗」?實際上,深入的了解了八十年代的情況之後,相信各位會清楚其中的緣由。

需要知道的是,在八十年代的初期,我國的汽車行業並不發達,仍處在一個起步的階段,也因此在當時國內的道路上,汽車的數量是非常稀少的,與如今動輒堵車幾個小時的情況截然不同。那麼,究竟少到什麼地步呢?

據相關資料可以了解到,在1980年的時候,全國範圍內的民用車輛一共才178萬輛,這與國內龐大的人口數量相比起來實在太少了,並且其中客運汽車還佔了20%。再加上當時的汽車價格昂貴,民眾又普遍貧困,甚至連溫飽都難以解決,因此能夠買得起車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正因此,在80年代的時候,司機絕對稱得上是稀缺崗位。

當時的汽車司機,其主要的工作就是為一些領導開車,或者是為那些資產極高的企業老闆當專任司機。而若是突然有司機因意外而不能上任的話,恐怕一時半會是找不到接替的人選的。也因此,在八十年代司機這一職業不僅工作很是穩定,同時也是非常的吃香的。

那麼,既然成為一名司機好處多多,為何沒有更多找不到心儀工作的人們去學習駕車成為司機呢?其實並非不想,而是不能。

現如今,人們想要學習駕駛汽車都會去駕校進行培訓,但是在八十年代因為汽車太少的緣故,所以並沒有駕校存在,因此想要學車,就需要找到老師傅教導長達兩三年的時間,除了學習駕駛之外還要學會一些修車的本領,才能夠最終拿到駕照,真正的成為一名司機。

與此同時,學車也並不是憑藉個人意願便可以實現的事情,而是需要有單位證明才能夠有參加考試的資格的。

而在這麼艱難的條件下,司機也擁有著非常令人感到羨慕的薪資收入水平。據說,在八十年的時候一個司機的月薪能夠高達兩百多塊,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國內平均水平低的十倍左右!可想而知,在八十年代汽車司機是一個多麼吃香的崗位,被當成「金飯碗」,確實是非常合理的。

然而,如今司機這一職業卻經歷了「大跳水」,在現今國內汽車的數量已經非常的龐大了,甚至可以說是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汽車,與此同時,各種駕校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最快的可能在一個月左右便能夠拿到駕照,因此,司機的社會地位極速的下降,這也導致了收入水平的不斷降低,現如今司機這一職業已然風光不再,淪為社會的底層職業了。

第四:糧站檢查員

對於糧站,相信又有很多年輕人從未聽說過了,其實在80年代時,糧站就是在賣糧食的,當時的農民們把糧食運到糧站販賣,只要經過檢測後便能夠換取錢財,而檢測的人便是糧站檢查員。

對於老百姓來說,這些糧食是自家生活的來源,而糧站檢查員能夠決定他們的糧食是否能夠換到好價錢,因此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討好糧站檢查員,以求對方不過分苛求。因此,在八十年代的時候,糧站檢查員的工作不僅穩定高薪,並且還備受尊敬,實在是令人羨慕的「金飯碗」。

然而,如今糧站已經不再,對於糧食品質的檢測也都是通過機器的方式,因此糧站檢查員也自然而然的被社會淘汰了。

第五:播音員

現如今,人們能夠通過各種途徑來獲取社會上的各種新聞時事,然而在八十年代的時候,人們想要獲取新聞就只有廣播這一途徑了。在那個年代,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個老式收音機,而作為為廣大民眾播報新聞的播音員,自然也就成為了一個非常吃香的職業。

在成為了播音員之後,便能夠保證在舒適的工作環境下,擁有著他人羨慕的高薪,並且還能為國人所知所喜愛,實在是非常完美的一個職業,用「金飯碗」來形容是非常準確的。

而現如今,由於科技的進步,人們不再滿足與聽,更傾向於看,因此各類節目的主持人變得更受歡迎,鮮有人再收聽廣播了,也因此播音員的待遇以及社會地位逐步下降,如今也勉強算得上是一個底層職業了。

小結

在如今的21世紀,我們已然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國家也面貌也正處於一個日新月異的新階段,那種來自地理上的阻隔以及落後的通訊設備不再出現,也因此許多的職業也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慢慢的淪為社會底層職業,人們稍不留意就可能會處於落後的境地。

就像以上所提到的五個職業,在如今來看這五大「金飯碗」可謂是成為了這個社會上最普通最廣泛存在的職業了。

新舊職業的地位的對比,也應該讓我們意識到,沒有能夠永久保持穩定的工作存在,我們只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去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才能夠適應時代的變化,真正的讓自己的工作如同「金飯碗」般穩定!

參考資料:《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上世紀80年代5大「金飯碗」,當時人人都嚮往,如今卻淪落為底層職業
    正如從80年代到如今的變遷,有多少東西被雨打風吹去?例如曾經的「5大金飯碗」,引得無數人競折腰,但到如今卻只是淪為了底層職業,只留下無盡的空嘆。 一、記憶中的80年代 其實說起到80年代,有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嚮往這一時期,特別是高曉松等人。他們都堅定的認為,80年代是大師的年代,也是最值得記憶的年代。
  • 80年代4個「金飯碗」,當年人人嚮往,如今卻成為底層職業
    在上世紀80年代,考大學的確是最好的出路之一,但難度太高,「鐵飯碗」也不是那麼容易端的。除此之外,當年還有4個「金飯碗」,那時候人人嚮往,到底是什麼職業?80年代廣受尊重的大概有4類人:村幹部、村小老師、放電影的、開大車的。
  • 80年代的5大「金飯碗」,當年人人都嚮往,現在淪為底層職業
    80年代的5大「金飯碗」,當年人人都嚮往,現在淪為底層職業。以往很熱門的崗位,但是現在的人們並不怎麼喜歡,甚至淪為人們心中底層的工作。八十年代的司機十分的吃香,畢竟當時剛剛流行起來開車的風潮,一般能夠買得起轎車的家庭都比較富有,能夠聘請得起司機的家庭,給出的工資都比較高。不僅如此,當時的轎車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通常來說,只有有權有勢的人家才會聘請司機。
  • 80年代五大「金飯碗」,當時人人羨慕,如今已經淪落為底層職業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工作崗位的競爭也是異常的激烈,很多人都想要一個金飯碗,但是金飯碗已經成為了過去,依稀記得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人們為了能夠得到一個金飯碗,甚至腦袋都擠破了,可惜的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當年的金飯碗已經淪落成了地城職業,足以證明近些年中國的發展有多麼的迅速
  • 80年代四大「金飯碗」職業,當年人人嚮往如今滿大街都是
    在80年代,那個一個改革開放的年代,當時的人們還是很容易被滿足的,小孩子的玩具可能是一個沙包,活著是一些泥土就可以玩一天,當時人們最看重的不是人民幣而是各種票子,比如說糧票、油票、布票等等,因為在那個年代還是一個共產主義的時代,你有錢也不一定有飯吃的,因為你可能買不到糧票。
  • 80年代的五大「金飯碗」,無數人心嚮往之,如今卻已淪為底層工作
    ——史達林導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正是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那時候,搞私企的人著實賺到了不少錢,可謂「先下手為強」。與那些膽識過人、有能力的企業家相比,平庸的人還是多得多。對這些普通人來說,不談掙多少錢,能有一份正式工作就很好了。
  • 上世紀五大「金飯碗」職業,時代變遷這幾個職業如今還吃香嗎?
    就像曾經八十年代的「金飯碗」,那個時代人人豔羨的好工作,現在又怎麼樣了呢?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施行,以及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自然,工作性質也有著巨大的轉變。順應時代所需,各個時代需要的人才都不一樣,因此,職業地位也是不同的。
  • 八十年代的金飯碗,人人都不得不愛,最終結局卻是職業敗落?
    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在八十年代的「5大金飯碗」,引得不少人都競相追逐,可惜的是,現如今最終淪為了底層職業,這裡面究竟有什麼故事呢?這是獨屬於八十年代的小美好。但是除去娛樂上的各種美好以外,當然了還有就是日常工作中的五大金飯碗,這恐怕都是當時父輩們無比嚮往的職業歸宿了吧。那麼問題來了,大家知道這5大「金飯碗」是什麼嗎?接下來就讓我來一一介紹吧。第一個職位就是司機。
  • 40年前的「金飯碗」職業,當時人人嚮往,現在狀況怎樣了?
    相信現在很多中年人對社會上的職業變遷有一定了解,比如說前幾年非常火的計算機專業,生物科技專業,到了現在都發現被時間洪流所衝走,沒有以前說的那麼吃香。那麼如果將時間線拉長,看看那些40年前的金飯碗職業,現在狀況怎樣了呢?
  • 80年代的四大「金飯碗」職業,40年後卻無人問津,不願去做
    「80年代」已經成為一段記憶的代名詞,而不僅僅是指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這10年時間。 既然是一段美好的回憶,那個年代裡,定會存在很多令人難忘的事情。其實,對於我而言,雖然家庭經濟條件貧苦,但一家人在一起有說有笑,平平淡淡的生活,就是最好的。
  • 20世紀80年代,曾經人人羨慕的五大「金飯碗」,現在成了底層工作
    在改革開放時期的80年代,因改革浪潮的興起,衍生了很多新興行業,在那個年代又有哪些行業是人們追捧的呢?80年代的5大"金飯碗",曾經人人羨慕,現在卻成底層工作一、糧站檢查員可能你們會覺得這是一個很普通的職業,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是看看糧食,有沒有損壞,腐爛之類的,並不是多麼高尚的工作,為什麼還這麼多人想去呢?
  • 80年代的幾大「金飯碗」,人們擠破頭的想進去,如今年輕人看不上
    在古時候「金飯碗」指的是皇帝吃飯的碗,民間有一種說法是,能得金飯碗,一生衣食無憂,後來金飯碗便是在說一些比較穩定且待遇優厚的職業。平時大家聽到的都是鐵飯碗,鐵飯碗顧名思義非常堅固,用鐵做成的很難擊破,這便是指比較穩定的職業,基本上一輩子餓不著。金飯碗自然是要比鐵飯碗更加的好,一般是指待遇方面更加的好,時代不同關於金飯碗的定義也是有所不同的,過去可能某職業吃香,現在便不一定。
  • 上世紀這五種職業被稱為「金飯碗」,無數人爭搶去做,如今怎樣了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當時的五個「金飯碗」,這些職業本是在當時人人夢寐以求的職業,但是在今天,卻都淪為了社會底層職業。第一個,就是售貨員。為什麼說售貨員這份工作在當時和現在,有很大差別呢?我們從兩句話中就可以看出來究竟。在當時,售貨員工作的地方,一般會貼著一個條幅:不許打罵顧客.
  • 你知道80年代的四大職業是「金飯碗」嗎?現在卻不可能了
    你知道代被稱為「金飯碗」的四大職業嗎?現在卻不可能了由於特殊的就業困難,還有一個段子,這是最新的求職情況,前途堪憂,失招,BOSS直接拒絕,58否,拉勾不算在內,市場也不可能完成,這是非常悲慘的一年。你相信有四大職業像「金飯碗」嗎?
  • 上世紀80年代的「金飯碗」,人們擠破頭的想進去,如今年輕人看不上
    在古時候「金飯碗」指的是皇帝吃飯的碗,民間說法,能得金飯碗,一生衣食無憂,後來金飯碗便是在說一些比較穩定且待遇優厚的職業。 八十年代的時候,有四份職業便被評為金飯碗,能有其中一份工作,周圍的人可是羨慕不已
  • 80年代的四大「金飯碗」,人們都夢寐以求,現今很多人卻不願意做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還興盛「金飯碗」的存在,那個年代誰要是擁有一份「金飯碗」的職業可謂是吃喝不愁了,而那個年代的吃穿是人民最大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當我們滿足物質需求的時候,才會進而追求精神需求。而在以前如此貧瘠的年代,人們對於吃穿這種物質追求有時都難以滿足,更別提一些精神需求了。所以在那個年代,誰要是能夠保障吃穿,在老百姓眼中就是很厲害的了。在當時許多人都想要擁有一份「金飯碗」能夠保障吃穿,而且風險還小。當時擁有「金飯碗」的人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然而站在如今的時代來看待「金飯碗」,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以前所謂的「金飯碗」在如今卻是不像曾經那麼輝煌。
  • 80年代的四大「金飯碗」,大家都夢寐以求,如今很多人不願意做
    當今社會,一提到「金飯碗」,人們總是會不經意間羨慕,縱觀每年的國家型考試,有無數人削尖了腦袋搶佔一個職位。然而,有這麼幾個職位,在老人眼中是「金飯碗」,新一代的年輕人卻嗤之以鼻,我們一起看看吧。第一:播音員。
  • 上世紀80年代,前五名「金飯碗」受到當時所有人的羨慕
    介紹人們喜歡說成家立業,這個行業的範圍很廣,你可以自己創業,也可以找一份合適的工作,但是隨著經濟和時代的發展,很多人愛上了「金飯碗」,「金飯碗」是指進入這個單位,不用擔心失業,也不用花錢,上世紀代,當時有五大「金飯碗」大家都羨慕他,但現在卻已經成為行業的底層
  • 曾經的四大「金飯碗」職業,為何沒人從事了,網友:時代風口變了
    其實在歷史上的不同階段裡,「金飯碗」所指的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職業。比如80年代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如今卻無人問津,不願去做。 01 上世紀80年代是新中國迎來改革開放的重要關頭,此時國內的政治、文化、經濟以及社會結構都出現了巨大變化,新思潮和舊思想的激烈碰撞下,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也發生了劇變。
  • 曾經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在今天都不再吃香了!
    80年代勾起了很多人兒時的記憶,想想那時候被人叫做「金飯碗」的四大職業,現在卻完全變了樣子,讓人不禁感慨萬千,但是不得不承認,時代的發展,讓人不得不進步,該淘汰的始終要淘汰。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80年代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現在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