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新說丨原創
80年代對於我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很多的新生事物都在不斷變化,說到80年代的事情,總會勾起很多人的記憶,那個時候還沒有汽車,連自行車都是人們引起為傲的工具;那個時候一般人根本都坐不起飛機,小孩們經常摺紙飛機來回玩;那時候還沒有手機,我們最經常幹的事情就是鬥雞;那個時候的黑白電視很少見,一下課就跑到同學家看電視。
80年代勾起了很多人兒時的記憶,想想那時候被人叫做「金飯碗」的四大職業,現在卻完全變了樣子,讓人不禁感慨萬千,但是不得不承認,時代的發展,讓人不得不進步,該淘汰的始終要淘汰。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80年代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現在怎麼樣了?
第一個「金飯碗」職業就是供銷社的售貨員:不得不說在80年代作為供銷社的售貨員是相當牛氣的,因為那個時候人們吃飯都要用糧票,要用糧票去供銷社才能換糧食,在這個供銷社上班的售貨員,一旦進去生活就有了保障,而且做了售貨員之後對於每個來換東西的人,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這個優越感是現在的售貨員根本體會不到的,所以當時這個職位可是非常讓人眼紅的。
第二個「金飯碗」的職業是司機:在80年代有輛自行車就算是不錯了,何況是家裡有輛桑塔納,那就更加威風了,所以說在80年代司機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因為當時全中國的汽車都沒有幾輛,何況是司機了,在80年代,司機屬於技術工種,所以當時的司機待遇非常的優厚,而且當時的司機技術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成為合格的司機,需要幾年的時間,當時的這些司機可真的成的上是「老司機」,所以這是個非常讓人羨慕的職業。
第三個「金飯碗」的職業是播音員:那個時候因為電視機很少,人們獲取信息主要還是要依靠收音機,所以當時的播音員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職業,社會地位也高,非常的受人尊重。在當時的年代裡,播音員需要有很強的知識儲備,所以人們對於這一類的文化人是非常敬重的。
第四個「金飯碗」的職業是電影放映員:生活在農村的人可能都知道,在村裡放電影通常都是扯一塊白布,在廣場上弄兩個音響,全村人晚上搬個小板凳坐在一起,就能看場電影。在80年代的時候,這樣的電影都是非常奢侈的,通常村裡有什麼大事慶祝了,才會偶爾請人來放上兩場電影。那個時候電視少,所以人們對電影非常好奇,通常還沒開始放映,廣場上就擠滿了人,非常的熱鬧。而現在有了專門的電影院,電影放映員這個職業也就慢慢消失了。
這四個職業就是80年代人們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而如今這些職業很少有人幹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回想起80年代的日子,真的有種時光匆匆的感覺!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