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四大「金飯碗」,大家都夢寐以求,如今很多人不願意做

2020-12-15 尋歷史真相

當今社會,一提到「金飯碗」,人們總是會不經意間羨慕,縱觀每年的國家型考試,有無數人削尖了腦袋搶佔一個職位。然而,有這麼幾個職位,在老人眼中是「金飯碗」,新一代的年輕人卻嗤之以鼻,我們一起看看吧。

第一:播音員。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了手機電腦,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時間場景都不受限制,誰還會聽廣播呢?然而在八十年代,物質條件遠沒有現在發達,家裡情況好一些的,也只有一臺幾個頻道的電視機,人們大多數消遣的時光還是在收聽廣播中度過。點對電視機,收音機的價格更加低廉,每家每戶都要必備一臺。那麼,播音員這份工作就備受青睞,需求量大,工資也不低,不用風吹日曬,可真是香餑餑。

第二:司機。現在一聽,司機聽上去好像並不夠體面,滿大街都是,競爭過於激烈,城市裡的小轎車有那麼多,還經常堵塞;尤其在大面積進入普通家庭以後,司機好像並不吃香。然而在以前,能開得上汽車的可都是有錢人,大多數家庭彩禮都只是自行車,擁有一輛汽車的感覺可想而知,況且,會開車的人寥寥無幾,很多人連汽車都沒有坐過,那司機這個職業就格外顯眼了,跟著大老闆,總不會失業,而且工資還開得很高,怪不得有這麼多人想躋身於這個行業呢。

第三:供銷社售貨員。年齡稍微大一點的人肯定都知道,曾經的中國在購買生活必需品的時候用的並不是人民幣,而是票。買糧、買票分別需要糧票、肉票,那這些生活必需品的提供者就是供銷社售貨員,他們就相當於當時市場的實際管理者。在大家眼中,誰家要是出現一位供銷社供貨員,那面子可就大了,因為獲取資源要方便得多。然而現在呢,改革開放讓中國經濟迅猛騰飛,超市、菜市場的商品琳琅滿目,曾經頗有面子的供銷社售貨員變成了普通的售貨員,成為了最普通的服務工作者,再加上現有的「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下,還得時時刻刻控制好自己的脾氣,那新一代年輕人自然都不願意去做。

第四:電影放映員。看到這裡,肯定有很多朋友懷念起曾經大家聚在一起,觀看露天電影的青蔥歲月,那會電影的播放全靠電影放映員調控,他們經常被請到各個鄉鎮去放電影,男女老少一聽到放映員來了,都趕緊搬好凳子去空地上守著,看著他撥弄機器,可謂面子十足。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電視電腦,電影院也隨處可見,人們選擇聚在一起看電影也更多是為了感受氛圍,這個職業都不說願不願意做了,幾乎已經消失了。

俗話說得好,越珍貴的東西越吃香,這四種職業都是時代的產物,也都在時代的變化中漸漸消失。然而不可否定的是,他們都在自身所處的時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要樹立起職業平等觀,任何一種為自身努力的工作,都是值得尊重的。如今的老年人一提到這幾種職業,肯定有很多過往的故事想要講出來,90後聽到,也或多或少想要了解一下曾經的世界是怎麼樣的。然而,什麼行業、什麼職業最好,我想這沒有固定答案,「金飯碗」在每個時代都有著不同的代表,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好。

往期精彩內容

她是寨裡「一枝花」,17歲畫像被印上人民幣,如今過得怎麼樣?

年羹堯被處死後,他的家人結局怎樣,雍正帝如何處置?

古代窮人娶不到老婆,怎樣繁衍後代?他們想了個辦法,沿用至清朝

古代攻城戰爭中,守城士兵為何不推倒雲梯?太小看古人的智慧了

宋江敢笑黃巢不丈夫,如果他知道是誰殺了黃巢,還能笑出來嗎?

參考資料

新華網

申明

題/80年代的四大「金飯碗」,大家都夢寐以求,如今很多人不願意做文/歷史真相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80年代的四大「金飯碗」,人們都夢寐以求,現今很多人卻不願意做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還興盛「金飯碗」的存在,那個年代誰要是擁有一份「金飯碗」的職業可謂是吃喝不愁了,而那個年代的吃穿是人民最大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當我們滿足物質需求的時候,才會進而追求精神需求。而在以前如此貧瘠的年代,人們對於吃穿這種物質追求有時都難以滿足,更別提一些精神需求了。所以在那個年代,誰要是能夠保障吃穿,在老百姓眼中就是很厲害的了。在當時許多人都想要擁有一份「金飯碗」能夠保障吃穿,而且風險還小。當時擁有「金飯碗」的人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然而站在如今的時代來看待「金飯碗」,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以前所謂的「金飯碗」在如今卻是不像曾經那麼輝煌。
  • 四大「金飯碗」:39年前大家都夢寐以求,如今為何都不願意做了?
    現在的年輕人對於網絡社交、自媒體等新興產業有濃厚的興趣,這與傳統意義上的「金飯碗」是有顯著區別的。今天就來跟子淵一起來看一看39年前的四大「金飯碗」是哪些工作,大家為什麼夢寐以求,跟現在又有何區別?清楚新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人肯定知道,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百姓日常生活中流通的不是人民幣,而是票。在那個年代生活物資相對匱乏,買糧食需要有糧票,買肉需要有肉票,甚至於逢年過節想置辦新衣服買布也需要有布票。這些物資就是由供銷社的售貨員提供,他就相當於市場管理者,負責眾多商品的銷售流通。現在看來,這都是在中國經濟基礎薄弱、物質缺乏的大環境下,所形成的特殊崗位。
  • 80年代四大「金飯碗」職業,當年人人嚮往如今滿大街都是
    在80年代,那個一個改革開放的年代,當時的人們還是很容易被滿足的,小孩子的玩具可能是一個沙包,活著是一些泥土就可以玩一天,當時人們最看重的不是人民幣而是各種票子,比如說糧票、油票、布票等等,因為在那個年代還是一個共產主義的時代,你有錢也不一定有飯吃的,因為你可能買不到糧票。
  • 80年代的四大「金飯碗」職業,40年後卻無人問津,不願去做
    很多自己生活中無法比擬的,總是充滿了好奇與羨慕。 與種地相比,在80年代確實有四個職業被我們認為是「金飯碗」,只要能夠幹上那一行,就意味著衣食無憂,受人尊敬。 白白淨淨的供銷社售貨員 供銷社售貨員在如今看來,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銷售員而已,與大商場裡面的導購員無異。
  • 曾經的四大「金飯碗」,多少人夢寐以求,如今卻被時代拋棄
    上世紀八十年代有四種工作被認為是金飯碗,不僅安穩體面而且沒有太大的工作壓力,這些工作在當時非常搶手,第一種就是供銷社的售貨員。當時如果家裡有人能夠當售貨員,那麼生活上就會有很多便利,因為物資緊缺,當時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能夠買到想要的東西,但是如今售貨員這種工作不僅不安穩,而且還有業績的壓力。
  • 你知道80年代的四大職業是「金飯碗」嗎?現在卻不可能了
    你知道代被稱為「金飯碗」的四大職業嗎?現在卻不可能了由於特殊的就業困難,還有一個段子,這是最新的求職情況,前途堪憂,失招,BOSS直接拒絕,58否,拉勾不算在內,市場也不可能完成,這是非常悲慘的一年。你相信有四大職業像「金飯碗」嗎?
  • 上世紀80年代5大「金飯碗」,當時人人都嚮往,如今卻淪落為底層職業
    正如從80年代到如今的變遷,有多少東西被雨打風吹去?例如曾經的「5大金飯碗」,引得無數人競折腰,但到如今卻只是淪為了底層職業,只留下無盡的空嘆。 一、記憶中的80年代 其實說起到80年代,有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嚮往這一時期,特別是高曉松等人。他們都堅定的認為,80年代是大師的年代,也是最值得記憶的年代。
  • 80年代4個「金飯碗」,當年人人嚮往,如今卻成為底層職業
    ——《儒林外史》時代在不斷發展,社會上各行各業也在跟隨時代的腳步,現如今網際網路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所衍生出來的行業多不勝數。如今更多人願意當網紅明星,通俗來講,如今的網紅明星不僅來錢快,只要會擠眉弄眼就行。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特點,由於發展階段不同,它所興起的行業也有所差別。
  • 80年代五大「金飯碗」,當時人人羨慕,如今已經淪落為底層職業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工作崗位的競爭也是異常的激烈,很多人都想要一個金飯碗,但是金飯碗已經成為了過去,依稀記得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人們為了能夠得到一個金飯碗,甚至腦袋都擠破了,可惜的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當年的金飯碗已經淪落成了地城職業,足以證明近些年中國的發展有多麼的迅速
  • 80年代的幾大「金飯碗」,人們擠破頭的想進去,如今年輕人看不上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古時候戲子是下九流的職業,除非迫不得已,否則沒人肯幹,在現如今的太平盛世便不是這樣,不少人打破頭的都想去,時代不同,關於金飯碗和鐵飯碗的定義自然是不同的。現如今的小年輕們都是想著自己幹一番事業,不會想著去找一份類似金飯碗的職業,可是在過去不是這樣,人人都夢想著有一份金飯碗。
  • 80年代人人嚮往的五大「金飯碗」是啥?如今卻淪為了底層職業
    第一:售貨員 說起八十年代的售貨員,那可不是一般職位。要知道,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社會中的所有物資的供應,都是通過供銷社提供的。一些年紀比較小的讀者可能對供銷社並不是很了解,但是相信大家都曾經聽說過「糧票」一詞吧,顧名思義就是用來買糧食的票據。
  • 曾經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在今天都不再吃香了!
    史海新說丨原創 80年代對於我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很多的新生事物都在不斷變化,說到80年代的事情,總會勾起很多人的記憶,那個時候還沒有汽車,連自行車都是人們引起為傲的工具;那個時候一般人根本都坐不起飛機
  • 曾經的四大「金飯碗」職業,為何沒人從事了,網友:時代風口變了
    引言 《金土地》:「能得金飯碗,一生衣食無憂」,在古代的時候,「金飯碗」指的是皇帝吃飯時用的工具,後來在民間不斷的演變逐漸成為了生活富足,一生安穩的代名詞。直到現在,大家也喜歡把公職人員或者在待遇優厚崗位工作的人稱為「金飯碗」。
  • 80年代的五大「金飯碗」,無數人心嚮往之,如今卻已淪為底層工作
    那時候,搞私企的人著實賺到了不少錢,可謂「先下手為強」。與那些膽識過人、有能力的企業家相比,平庸的人還是多得多。對這些普通人來說,不談掙多少錢,能有一份正式工作就很好了。那個時候,司機,郵差,電影放映員,播音員,供銷社售貨員,都是所謂的「金飯碗」。當然不只是因為這幾個行業的高薪,更是因為這些職業聽起來更體面,更受尊重。
  • 上世紀這五種職業被稱為「金飯碗」,無數人爭搶去做,如今怎樣了
    引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我們國家正處於經濟轉型期,很多方面都不太穩定,所以很多人都羨慕一些衣食無憂,吃公糧的人。而有幸得到這樣的工作,也就被人們稱之為拿到了「鐵飯碗」。鐵飯碗摔不破,不似尋常陶瓷碗那般脆弱,大家之所以這麼說,也可以從中看出,人們對那些工作的羨慕之情。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一些當時的「鐵飯碗」在今天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變化。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當時的五個「金飯碗」,這些職業本是在當時人人夢寐以求的職業,但是在今天,卻都淪為了社會底層職業。
  • 上個世紀,我國被公認的四個「金飯碗」,為何當代人不願意從事?
    39年前,我國有四種職業被稱為「金飯碗」,但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做這些行業了。那麼,這四種職業是什麼,讓當代人不願意從事?第一種職業,就是上個世紀供銷社的售貨員。在老一輩眼中,這就是「金飯碗」。眾所周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我國流通的不是紙幣,而是票。百姓買糧食要用糧票;買布要用布票;買肉要用肉票等各種各樣的票。
  • 上世紀80年代的「金飯碗」,人們擠破頭的想進去,如今年輕人看不上
    在古時候「金飯碗」指的是皇帝吃飯的碗,民間說法,能得金飯碗,一生衣食無憂,後來金飯碗便是在說一些比較穩定且待遇優厚的職業。 八十年代的時候,有四份職業便被評為金飯碗,能有其中一份工作,周圍的人可是羨慕不已
  • 80年代的4大「金飯碗」,大夥都夢寐以求,現在為何不怎麼吃香了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觀,例如很多80年代的老一輩認為,進國企,在體制內工作,就是一輩子吃喝不愁的好工作;而大部分90後則認為,體制內工作是"混吃等死",不如進私企、去外企試試水,闖蕩一番。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社會價值觀,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
  • 80年代的三大「鐵飯碗」,放到如今無人問津,原因令人感嘆
    最近又是國考熱潮,很多人都希望在這場考試中獲取公職,從此抱上「鐵飯碗」。而很多人看到這個字眼,第一時間反應就是公務員。其實,這樣的想法由來已久,上個世紀的80年代,雖然大家沒有如今人們對考學、考證如此執著,但是這三大「鐵飯碗」的崗位還是令許多人趨之若鶩。這些崗位放在現如今社會,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去做,幾乎沒有人瞧得上這些工作。但這些工作在那個年代,可謂是香餑餑,和很多人搶著去做。
  • 八十年代,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現在卻無人過問
    不同時代對於同一種職業,人們的看法也可能不一樣。如果說,現在最受歡迎的大企業管理的管理崗或者網紅主播,過去可就大為不同。 八十年代,社會上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大家都爭著去做,現在卻已經無人過問了。但是作為一個時代的印記,這四個職業特別有標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