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4大「金飯碗」,大夥都夢寐以求,現在為何不怎麼吃香了

2020-12-15 照見古今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觀,例如很多80年代的老一輩認為,進國企,在體制內工作,就是一輩子吃喝不愁的好工作;而大部分90後則認為,體制內工作是"混吃等死",不如進私企、去外企試試水,闖蕩一番。

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社會價值觀,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在80年代,有這樣一些被社會大眾普遍認定是"鐵飯碗"的工作,這些工作在他們眼裡往往被貼上了"安穩"、"安定""生活無憂"的標籤,一起來看看這些工作是什麼吧

方向盤

第一個在老一輩眼裡絕對安穩的工作就是司機。80年代的汽車還是一件比較稀罕的物件,畢竟那個時候的彩禮只要縫紉機、自行車就行了,開得起汽車的人少之又少。自然而然,會開車的人更少,所以給司機的報酬十分優厚。因此司機在老一輩眼裡是個絕對不會失業的工作。

不過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有車一族越來越多,甚至有些商家提出0首付就能提車,導致現在很多車不像以前那麼稀罕,搖號、限號出行也越來越多。會開車的人不少,故司機也不像80年代那麼"值錢",很多人都不願意從事這類工作。

聽診器

第二個在老一輩眼裡最好的工作就是醫生。80年代的醫生在老一輩眼裡就是妥妥的神仙工作。他們望聞問切,妙手回春,在普通百姓眼裡,就是再世華佗。

金錢不一定是所有人都追求的,但一個好的身體一定是所有人都渴望擁有的,所以醫生這個職業不僅是"鐵飯碗",還被賦予了更加神聖的職責。

不過現在隨著一些不可抗力的出現,醫生這個職位也多了一個"高危"的標籤,許多人辛辛苦苦幾十載,換來一身白大褂。

還沒有來得及在自己的職位上發光發熱,就被一些事實寒了心。很多人紛紛褪去白大衣,選擇一些與當初的夢想背道而馳的工作,這不得不說是一件憾事。

放映員或播音員

80年代,人們的文化受眾水平還比較低,文盲比例比較高。加上當時的設備比較落後,不像現在人手一隻智能機,人們可供娛樂的方式非常有限。於是看露天電影、聽收音機,就成了人們喜聞樂見的消遣方式。

80年代的收音機幾乎是人手必備的寵兒,覺得黑白電視機沒啥看頭的人們,就喜歡守著收音機,聽那些專業的播音員,字正腔圓地播報著國內的大小軼事。於是播音員的工作就這樣誕生了。

比起去幹活拿工分,播音員的工作顯然更加"體面"。他們只需要在屋子裡念稿子,風吹不到,雨淋不到。工作輕鬆又愜意,最重要的是需求量大,所以播音員的工資高。那個年代的播音員工作,成了人人追求的"鐵飯碗"。

與播音員相呼應的工作是電影放映員。露天電影曾經一度風靡大街小巷,一家人擠在一起看黑白電視機有什麼意思?大家聚在曬穀場看一場電影,嘮嘮嗑,吃吃東西,遠比在家裡更有意思。

80年代的放映員,要全程操控整部電影,所以一個有技術的電影放映員,就成了十裡八鄉的搶手貨。每當誰家有紅白喜事或其他重要的事時,放映員就會被人鄭重其事地請過去。

不過這兩種職業都隨著改革開放,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播音員也不滿足於光拿死工資,選擇下海經商,放手一搏;而放映員的工作則是被越來越先進的電影技術所替代,這個職業可以說,已經消亡了。

工人

80年代能進廠裡上班的,往往意味著"高收入"、"體面",以及幸福的"晚年生活"。那個年代進廠打工是需要文憑的,誰家裡出了一個能進廠上班的人,這一家人都會被十裡八鄉的人集體羨慕。

除了要求高,廠裡的福利待遇也很好。如果你恰好是城裡戶口,又能進廠上班,擱現在,就是妥妥的富二代了。

之前發現了常林鑽石的女孩,國家除了給予她現金獎勵,還幫助她將戶口"農轉非",又安排她進廠上班,成了當時很多人都羨慕的工人。

隨著現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多元化,工種也越來越豐富。上述工作有些被歷史淘汰,有些逐漸不像當年那般被人看重。尤其是進廠上班,許多人寧願在大城市拿著兩三千的死工資,也不願進廠去流水線拿上萬的工資。

這是每個時代的選擇,我們無法評定誰對誰錯。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每個時代的機遇都是不一樣的,只要我們不浪費機會,不碌碌無為,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80年代的四大「金飯碗」,大家都夢寐以求,如今很多人不願意做
    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了手機電腦,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時間場景都不受限制,誰還會聽廣播呢?然而在八十年代,物質條件遠沒有現在發達,家裡情況好一些的,也只有一臺幾個頻道的電視機,人們大多數消遣的時光還是在收聽廣播中度過。點對電視機,收音機的價格更加低廉,每家每戶都要必備一臺。那麼,播音員這份工作就備受青睞,需求量大,工資也不低,不用風吹日曬,可真是香餑餑。第二:司機。
  • 80年代的四大「金飯碗」,人們都夢寐以求,現今很多人卻不願意做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還興盛「金飯碗」的存在,那個年代誰要是擁有一份「金飯碗」的職業可謂是吃喝不愁了,而那個年代的吃穿是人民最大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當我們滿足物質需求的時候,才會進而追求精神需求。然而直到現在汽車已經成了每家每戶的東西,雖然司機這個職業依然存在,但也不像以往稀少了,待遇方面自然也就沒能像以前一樣高了。第三個「金飯碗」就是播音員,因為在80年代的時候,百姓的文化普及率普遍都比較低,對於一些時事新聞或者是一些娛樂項目都是要通過廣播電視等接收,而電視對於許多普通的家庭都是不可想像的,收音機則更貼近百姓生活一點。
  • 80年代的5大「金飯碗」,當年人人都嚮往,現在淪為底層職業
    當時經濟較為落後,人們的觀念也相對保守,大部分人都想要找一個穩定的工作,而且還要工資高,說出去有面子,最好等到人們沒有勞動能力以後還有一份供養。這樣的工作在以往的人們看來,是十分好的工作,人們給它們取了一個形象的名字,「鐵飯碗」。時間永不停歇,人們的擇業觀念也在不停地改變。即使是現在,人們的就業觀念也是五花八門。80年代的5大「金飯碗」,當年人人都嚮往,現在淪為底層職業。
  • 80年代4個「金飯碗」,當年人人嚮往,如今卻成為底層職業
    在上世紀80年代,考大學的確是最好的出路之一,但難度太高,「鐵飯碗」也不是那麼容易端的。除此之外,當年還有4個「金飯碗」,那時候人人嚮往,到底是什麼職業?80年代廣受尊重的大概有4類人:村幹部、村小老師、放電影的、開大車的。
  • 80年代四大「金飯碗」職業,當年人人嚮往如今滿大街都是
    在80年代,那個一個改革開放的年代,當時的人們還是很容易被滿足的,小孩子的玩具可能是一個沙包,活著是一些泥土就可以玩一天,當時人們最看重的不是人民幣而是各種票子,比如說糧票、油票、布票等等,因為在那個年代還是一個共產主義的時代,你有錢也不一定有飯吃的,因為你可能買不到糧票。
  • 80年代人人嚮往的五大「金飯碗」是啥?如今卻淪為了底層職業
    而在正值改革開放之初的80年代,當時的社會結構與國人們的思想,都正處在一個新舊交替的狀態之中,而因此社會並不是那麼的安穩,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人們便會對那些能夠維持溫飽的穩定工作非常的嚮往。
  • 80年代五大「金飯碗」,當時人人羨慕,如今已經淪落為底層職業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工作崗位的競爭也是異常的激烈,很多人都想要一個金飯碗,但是金飯碗已經成為了過去,依稀記得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人們為了能夠得到一個金飯碗,甚至腦袋都擠破了,可惜的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當年的金飯碗已經淪落成了地城職業,足以證明近些年中國的發展有多麼的迅速
  • 四大「金飯碗」:39年前大家都夢寐以求,如今為何都不願意做了?
    現在的年輕人對於網絡社交、自媒體等新興產業有濃厚的興趣,這與傳統意義上的「金飯碗」是有顯著區別的。今天就來跟子淵一起來看一看39年前的四大「金飯碗」是哪些工作,大家為什麼夢寐以求,跟現在又有何區別?清楚新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人肯定知道,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百姓日常生活中流通的不是人民幣,而是票。在那個年代生活物資相對匱乏,買糧食需要有糧票,買肉需要有肉票,甚至於逢年過節想置辦新衣服買布也需要有布票。這些物資就是由供銷社的售貨員提供,他就相當於市場管理者,負責眾多商品的銷售流通。現在看來,這都是在中國經濟基礎薄弱、物質缺乏的大環境下,所形成的特殊崗位。
  • 上世紀80年代5大「金飯碗」,當時人人都嚮往,如今卻淪落為底層職業
    正如從80年代到如今的變遷,有多少東西被雨打風吹去?例如曾經的「5大金飯碗」,引得無數人競折腰,但到如今卻只是淪為了底層職業,只留下無盡的空嘆。 一、記憶中的80年代 其實說起到80年代,有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嚮往這一時期,特別是高曉松等人。他們都堅定的認為,80年代是大師的年代,也是最值得記憶的年代。
  • 你知道80年代的四大職業是「金飯碗」嗎?現在卻不可能了
    你知道代被稱為「金飯碗」的四大職業嗎?現在卻不可能了由於特殊的就業困難,還有一個段子,這是最新的求職情況,前途堪憂,失招,BOSS直接拒絕,58否,拉勾不算在內,市場也不可能完成,這是非常悲慘的一年。你相信有四大職業像「金飯碗」嗎?
  • 80年代的幾大「金飯碗」,人們擠破頭的想進去,如今年輕人看不上
    平時大家聽到的都是鐵飯碗,鐵飯碗顧名思義非常堅固,用鐵做成的很難擊破,這便是指比較穩定的職業,基本上一輩子餓不著。金飯碗自然是要比鐵飯碗更加的好,一般是指待遇方面更加的好,時代不同關於金飯碗的定義也是有所不同的,過去可能某職業吃香,現在便不一定。
  • 80年代的四大「金飯碗」職業,40年後卻無人問津,不願去做
    與種地相比,在80年代確實有四個職業被我們認為是「金飯碗」,只要能夠幹上那一行,就意味著衣食無憂,受人尊敬。 白白淨淨的供銷社售貨員 供銷社售貨員在如今看來,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銷售員而已,與大商場裡面的導購員無異。但在80年代,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職位。
  • 八十年代,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現在卻無人過問
    如果說,現在最受歡迎的大企業管理的管理崗或者網紅主播,過去可就大為不同。 八十年代,社會上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大家都爭著去做,現在卻已經無人過問了。但是作為一個時代的印記,這四個職業特別有標誌意義。
  • 曾經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在今天都不再吃香了!
    80年代勾起了很多人兒時的記憶,想想那時候被人叫做「金飯碗」的四大職業,現在卻完全變了樣子,讓人不禁感慨萬千,但是不得不承認,時代的發展,讓人不得不進步,該淘汰的始終要淘汰。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80年代被認為是「金飯碗」的四大職業,現在怎麼樣了?
  • 20世紀80年代,曾經人人羨慕的五大「金飯碗」,現在成了底層工作
    進了一個大公司,好公司,你就成了家人或者親朋好友的驕傲。在改革開放時期的80年代,因改革浪潮的興起,衍生了很多新興行業,在那個年代又有哪些行業是人們追捧的呢?80年代的5大"金飯碗",曾經人人羨慕,現在卻成底層工作一、糧站檢查員可能你們會覺得這是一個很普通的職業,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是看看糧食,有沒有損壞,腐爛之類的,並不是多麼高尚的工作,為什麼還這麼多人想去呢?
  •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5個職業被稱為金飯碗工作
    也許大家會說這樣的金飯碗很少,其實在現代還是蠻多的。金飯碗工作不論是在古代還是近代或者是現代都是存在的,並且被無數人所追求追捧,有的人為了得到一份金飯碗工作甚至不顧尊嚴,不惜重金去得到。金飯碗工作說厲害也厲害,一個人得到金飯碗,基本上全家人都不用挨餓,所以現在不少女性找對象都會將金飯碗工作納入第一個找對象指標來考慮。
  • 大學專業選對就是「金飯碗」,這4大職業就業形勢好,越老越吃香
    當然也有一些專業,起步時可能不算特別厲害,但是從事的年限越長,經驗就越寶貴,也就是我們說的,越老越吃香。比如醫生、比如教師,只要堅持過起步階段,路就會越走越寬。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說,有4大職業堪稱「金飯碗」,選對越老越吃香的專業,就業形勢好,薪資待遇也高。
  • 未來10年「最吃香」的4個專業,薪資高還體面,畢業就是金飯碗
    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4個專業,是未來10年內「最吃香」的專業,薪資高還體面,一畢業就是金飯碗。還有我們最愛玩的各種遊戲和學生們學習的軟體這些都跟軟體工程有關。這些也足以看出軟體工程方面的人才對我們的社會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沒有他們,我們也就沒有這麼一個舒適又便捷的現代社會。所以大家不妨學習這方面的相關知識,成為一個軟體工程人才,不僅就業前景好,而且薪資高工作還體面。
  • 未來10年「最吃香」的4個專業,薪資高還體面,一畢業就是金飯碗
    如今很多專業看起來是熱門,其實市場上早都趨於飽和了,很多大學生畢業就面臨失業的問題。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4個專業,是未來10年內「最吃香」的專業,薪資高還體面,一畢業就是金飯碗。
  • 上世紀這五種職業被稱為「金飯碗」,無數人爭搶去做,如今怎樣了
    引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我們國家正處於經濟轉型期,很多方面都不太穩定,所以很多人都羨慕一些衣食無憂,吃公糧的人。而有幸得到這樣的工作,也就被人們稱之為拿到了「鐵飯碗」。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當時的五個「金飯碗」,這些職業本是在當時人人夢寐以求的職業,但是在今天,卻都淪為了社會底層職業。第一個,就是售貨員。為什麼說售貨員這份工作在當時和現在,有很大差別呢?我們從兩句話中就可以看出來究竟。在當時,售貨員工作的地方,一般會貼著一個條幅:不許打罵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