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德國有11.4萬名女性遭受家庭暴力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柏林11月25日電(記者田穎)德國聯邦家庭、老年人、婦女和青年事務部部長弗朗齊絲卡·吉費25日說,2018年德國有11.4萬名女性成為家庭暴力受害者,其中122名女性被殺害。

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吉費當天在德國2018年伴侶暴力案件統計報告的發布會上表示,德國每小時就有至少1名女性遭受來自伴侶的肢體暴力,全年共有11.4萬名德國女性遭受家庭暴力,或受到來自伴侶和前任伴侶的威脅、跟蹤與脅迫,其中122名女性被殺害。

吉費說,必須確保儘早發現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儘快幫助遭受暴力的女性。她強調,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都有權進入女性庇護所,但目前女性庇護所容納能力不足。目前德國全國僅有350個女性庇護所。

德國聯邦家庭、老年人、婦女和青年事務部25日宣布,德國政府在未來4年內將投資1.2億歐元為女性庇護所擴容並增加家庭暴力諮詢中心。

責任編輯: 徐海知

相關焦點

  • 從「沱沱家暴案」談到「德國去年共有122名女性被伴侶殺害」,家庭...
    事實上,家暴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數據,都令人震驚,11月25日,「宇芽」揭露家暴真相的同一天,德國聯邦刑事調查局發布了一個評估,其中顯示:「去年德國有超過11萬4000名女性成為伴侶關係中暴力行為(俗稱"家暴")的受害者,佔家暴受害者總數的81%,這一數字不去年略有上升。」
  • 消除家庭暴力:法國頒布多項舉措
    而就在今年的「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11月25日),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普宣布數十項措施,以打擊針對女性的家庭暴力。Women march for equality in New York on Jan 19.
  • 反對家庭暴力!女性應該怎麼更好地保護自己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根據世衛組織提供的資料,世界上每三名女性就有一位一生中曾遭受過身體暴力或性暴力,大多來自親密伴侶。上面提及的每一個案件,都猶如驚濤駭浪在人們心中翻滾:2020年了,還有這麼多女性遭受來自丈夫的暴力傷害,而我們所看見的,可能還只是冰山一角……冷暴力也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並不是一定要發生生理上的實質性傷害才成立,長期的不聞不問,在妻子面前或在家庭中充當「透明人
  • 2018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和2018年美國侵犯人權事記
    《芝加哥論壇報》網站2018年6月28日報導,民眾在華盛頓特區集會抗議政府移民政策時,575人被捕,多數為女性。9月4日至6日,在針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人選布雷特·卡瓦諾的抗議活動中,美國國會警察三天內逮捕了212人;10月4日又有超過300名抗議者被捕。(注9)路透社網站12月11日報導,在聖地牙哥市美國邊境舉行的要求停止拘留和驅逐中美洲移民的抗議活動中,32名宗教領袖和社會活動家被捕。
  • 全國律師諮詢日——呂孝權:遭受家庭暴力後如何固定證據並尋求有效...
    家庭暴力發生於有血緣、婚姻、收養關係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即父母對子女或者對自己的親兄弟姐妹施暴也是家庭暴力。婦女和兒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殘疾人也會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會造成死亡、重傷、輕傷、身體疼痛或精神痛苦。
  • 義大利2019年近百名女性暴力致死 不雅照困擾年輕人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為了紀念11月25日聯合國制止暴力侵害婦女行為國際日,義大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針對女性暴力案件統計的最新報告指出,2019年前10個月,義大利共有94名女性遭暴力傷害意外死亡,平均每72小時就有一名女性遇害。
  • 【反家暴】守護美滿家庭 對家庭暴力說N0!
    家庭暴力問題是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婦女自主權的熱點、難點問題。 因為家庭暴力導致離婚和人 身傷害的案件不斷增多。 現實生活中,女性、孩子也是一直飽受家庭暴力、性騷擾、虐待等傷害的威脅主要群體。
  • 雖然日本DV男性數量壓倒性,但殺人及未遂男女相等|日本警察廳最新家庭暴力數據
    日本內閤府昨日公布日本家庭暴力諮詢數據。 全國287所配偶暴力諮詢志願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接到119276起家庭暴力諮詢事件,地域上看,人口密集的東京排在第一,餘下為兵庫縣、千葉縣、神奈川縣,大阪、京都排在後面。
  • 遭受家庭暴力,可以「打回去」嗎?
    遭受家庭暴力,可以打回去嗎?我們先看一下家庭暴力實施者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婚姻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3)實施家庭暴力。遭受家庭暴力,可以打回去嗎?
  • 義大利去年有142名女性慘遭殺害 逾百人死於家暴
    中新網11月21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日前,義大利警方向媒體通報,2018年義大利針對女性的暴力案件呈上升趨勢,全年共有142名女性慘遭殺害,較2017年度同比增長0.7%,其中119名受害者死於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被低估的犯罪
    11月25日是「國際反家庭暴力日」,為了讓更多人知曉《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了解人身安全禁止令,婦聯特推出系列文章。現場,有一個60多歲的老人,她忍不住的哭訴,她說她的媽媽是一直遭受家庭暴力,忍到老;她自己也在反覆遭受家庭暴力,但是不想再報案什麼的,習慣了;可是她發現她的女兒陷入的家暴的怪圈中,並被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她問我,「這個到底應該怎麼辦?」
  • 每5個人裡,就有1個曾在親密關係中遭受過暴力丨家暴白皮書
    所以,這次的調查暫不包括在原生家庭中承受暴力的情況。本次調查共回收11,979份問卷,其中女性89.32%,男性9.43%男性,另有1.24%不便透露;異性戀人群佔82.90%,雙性戀佔11.98%,同性戀佔4.20%;從婚戀狀態上,51.09%單身,29.24%戀愛未婚,16.21%已婚,3.47%離異或喪偶。
  • 「家暴的四種形式」,面對家庭暴力該如何保護自己?
    無獨有偶,就在一天後,11 月 26 日,蔣勁夫女友 Julieta 在 ins 發文控訴蔣勁夫家暴:和他在一起的日子像是生活在監獄裡,蔣勁夫是個控制狂、暴力狂和妒忌心很強的人。此類事件再度將「家暴」推入輿論中心,有人說家庭是溫馨的港灣,家庭是安全的聖地。但家暴,卻讓避風的港灣成為噩夢。
  • 德國政府:難民是暴力犯罪增加主因
    【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據德國《焦點》周刊8月31日報導,5年前的難民危機中,德國湧入約160萬名難民。德國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最近公布的報告首次承認,難民群體是德國暴力犯罪增加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青少年難民犯罪。
  • 淺析針對女性網絡暴力的產生與現狀
    然而因大部分自媒體用戶的民間性、網絡輿情立法的不完全與不同勢力的幹預,社會化媒體成為網絡暴力的高發平臺。2020年,國際人道主義發展組織「國際計劃」調查巴西、印度、奈及利亞、西班牙、泰國和美國等22個國家和地區1.4萬名15歲至25歲女性,得出結論:網絡暴力導致部分年輕女性停用或少用社交媒體,其中將近六成遭遇過網上騷擾。
  • 以案說法(第2期) | 同居遭受家庭暴力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以案說法(第2期) | 同居遭受家庭暴力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嗎?圖片來自網絡案情簡介申請人劉某與被申請人李某自2011年11月起開始同居生活,共同居住在以劉某名義申請的位於重慶市城口縣復興街道民心佳園小區廉租房,雙方至今未辦理結婚登記。同居生活期間,李某經常對劉某實施毆打、威脅、跟蹤、騷擾,並以劉某家屬生命安全相威脅。
  • 中國發布美國人權紀錄:近1/4女大學生遭受性侵犯
    《今日美國》2015年4月10日報導,至少有11個總統候選人聯盟成立了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藉以籌集無限額捐款支持競選。(注16)總統候選人和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僅用半年時間,就籌集到3.8億美元,其中60多筆100萬美元以上的捐款佔三分之一,一半捐款來自出資10萬美元以上的捐款人,67位出資最多的捐款人捐款總額是50.8萬名最小額捐助者的3倍還多。
  • 網絡欺凌成校園暴力新形式 近半學生遭受過語言暴力
    調查從2014年起,在全國範圍內抽取了28個區縣112所城鄉學校的10279名初一學生進行年度追蹤調查,調查對象包括學生及其家長、教師及校領導,旨在揭示家庭、學校、社區以及宏觀社會結構對於個人教育產出的影響,並進一步探究教育產出在個人生命歷程中發生作用的過程。到2016年,所有的被調查學生都已完成初中三年的學習。
  • 家庭暴力?也是離婚的一種有力證據
    家庭暴力的話題,由來已久,而且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一些地方。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1日起開始施行。前幾日,反家庭暴力的第一個地方性法規公布,就是2018年11月30日,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山東省反家庭暴力條例》,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家庭暴力的含義呢,在上述法律法規中有明確界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可怕?全優加來告訴你
    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 很多人說到家庭暴力,就想到女性群體,往往忽略到孩子也可能遭受到家庭暴力,並可能會留下陰影,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究竟父母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是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