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年上海卷的高考作文題實在有些難呢,不知道各位考生有什麼看法,但是照顧到疫情的影響,像天津卷還是比較應景的,是不是很多小夥伴也背了一些相關話題的名句佳篇。多熬了一個月總算看到黎明的曙光,大家加油啦!
曾經的國產動畫場是知識類作品的聚集地,不管是一些實用的知識點還是人生感悟小寓言,動畫成了傳播少兒知識的載體,當然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家長比較青睞此類有教育意義的內容,相較熱血、高燃的日漫,知識類國產動畫用其特有的方式打開了無數人的童年。
我是個非常喜歡看動漫的人,所以於我個人來講,很多國產動畫不僅有教育意義而且印象深刻,我連《中華成語故事》都看過全集,不知道您能否想像我坐在電視機前的執著。
不得不承認,曾經那種以知識為主娛樂為輔的動畫作品幾乎絕跡,這是商業化帶來的弊端,但如今國漫崛起勢頭正猛這也是商業化帶來的優點。我是在幼兒園至小學階段很喜歡看《藍貓淘氣》,如今我還真養了一隻小藍貓。
噗噗,跟大家打個招呼。
在我的童年中要說知識動畫之最,一定是《海爾兄弟》,這個動畫片盛行之時我連上小學的年紀都沒到,所以很多內容看不懂,單純是被其恐怖的氣氛吸引,僅磁力島那一段我直到小學五年級才明白——喵了個咪,還真有電磁鐵。
初中時家裡有了網絡,我重溫了一遍《海爾兄弟》,很多曾經不理解的小知識都變為了會心一笑,謝謝這部動畫讓我的童年充滿探索的欲望,也謝謝這部動畫給我打下了科學自然的基礎。
其實這類作品曾經受推崇主要是家長們看重了教育意義,在中國很少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純娛樂的內容,所以既然看動畫片那麼就天天追什麼《七龍珠》、《數碼寶貝》,給我老老實實看《藍貓淘氣》也是一樣的,不都是動畫片嗎?
作為90後的我們都經歷過那個階段,但現在讀文章的您認為是動畫片是一樣的嗎?同理製作廠和電臺也分得清,尤其是智慧型手機和4g網絡打開了一個新時代,此消彼長,電視機的使用度急轉直下,捧著小屏幕通過網絡來觀看動漫擺脫了曾經有父母陪同的不自在感,同時也多出了自己的選擇,和我一樣只要是動畫就可以看上幾眼的人並不多,少女漫、熱血漫在一夜之間就佔據近乎80%的動漫市場,如火影海賊般劇情動人但笑料不斷的作品更是登上動漫界的頂點,於是製作廠和運營商們瞄準的也是類似的作品,同時為了大流量還會挑選一些熟知IP,這些IP在哪裡找?又是我們這些90後倒黴,還記得初中時候看得小說嗎,相信你可以數出來幾部了,《全職高手》、《星辰變》、《鬥羅大陸》等等,與此同時《秦時明月》的成功更是給其他動畫公司打了一針雞血,《畫江湖》系列順潮登岸,此類實時cg技術的應用帶來了也遠不止此,改編自香港漫畫的《西行紀》完美地兼具了畫面與打鬥效果。如此衝擊下,曾經的一些國有動畫廠退出歷史舞臺,長連載知識動畫《阿凡提》、《藍貓淘氣》等改來改去也被收視率逼得告別市場。
另外曾經二次元的聚集地b站近幾年可謂風生水起,忽然有點領先行業的勢頭,b站出品的動畫是娛樂的代名詞,《俠肝義膽沈劍心》第一季、《大理寺日誌》等日播放量可謂驚人,與此同時高質量的劇情和製作給觀眾帶來了非常好的觀看體驗。
綜上,在這個時代下,《海爾兄弟》以及《藍貓淘氣3000問》等知識類動畫不僅博得不了大多觀眾的眼球,甚至會被現在觀漫主體——中學生、大學生們嫌棄,要知道中國找不到曾經的上海美術製片廠了,所有的內容都會與收益掛鈎,用戶的喜愛也是動畫立足的根本以及努力的方向。其實國產動畫已經不是那個可以領著固定工資,自願加班的體制內工作,動畫的成本也已經翻了好幾倍,倘若一味的追求低齡和教育意義很難讓現在觀漫主力軍——中、大學生們買單,所以教育類動畫也就成了一種入不敷出的苦差事,不知道各位動漫愛好者有沒有發現,國創雖然一直在走一條自己的國風路,但也一直在模仿日本的熱血漫,所謂一家驚鳴,百家效仿中國的動畫正在一步步的順應時勢,也在一步步摒棄落後的「精華」,但這種改變何嘗不是一種進步呢,動漫不是孩子的專屬品,它早已屬於全年齡的每一位。
希望越來越娛樂化的動漫產業能夠蒸蒸日上越辦越好,同時請以學業為主的學生們規劃合理安排時間,加油,我發文章的時候參加高考的小夥伴應該正在考數學,這是一門極其拉分的科目,當然也是很容易考糊的一科,默默的給各位祈禱希望都是你們最擅長的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