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互認、課程共享……長三角十所高校攜手共建「新醫科」

2020-12-2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上海12月14日電(記者 仇逸)學分互認、課程共享、中西並重……攜手建設「從治療為主到兼具預防治療、康養的生命健康全周期醫學的新理念」的「新醫科」,打破「門戶」推動醫學教育資源共享,14日,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成立。

  聯盟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蘇州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浙江大學、溫州醫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醫科大學聯合倡議發起,14日發布了《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上海宣言》。

  上海市副市長陳群表示,聯盟要開放性地做好醫學教育標準體系構建和制定工作,在醫學教育資源共享、臨床研究、人才培養、教師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將聯盟打造成為長三角教育一體化發展的積極倡導者、有力推動者、堅決執行者,為「健康中國」和高質量醫學人才培養做出積極貢獻。

  據悉,聯盟內高等醫學院校將推進名師互聘、課程共享、學分互認,共建培訓基地等,積極推進「新醫科」建設,建設高水平複合型醫學人才聯合培養體系;融合發展、成果共享,推進醫學創新高地與醫療合作平臺建設,實質性推進聯盟內高層次人才的相互兼聘與合作,通過完善前瞻性多中心臨床研究和區域醫聯體模式,進一步深化區域醫療衛生合作;實現醫學教育資源與信息的實時分享、遠程互動和深度融合等。

  聯盟首任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表示,聯盟將協同推進醫學教育質量提升、項目平臺建設載體、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制度保障改革創新的一體化。

相關焦點

  • 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成立 十校聯手「學分互認,課程共享,中西並重」
    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成立 十校聯手「學分互認,課程共享,中西並重」 2019-12-14 15:34:20  今後,長三角地區滬蘇浙皖「三省一市」10所高等醫學院校的醫學生將有機會實現醫學教育資源共享。「創新共建、協調共進、開放共贏、成果共享」是該聯盟的原則。  當日,上海市副市長陳群為聯盟主席、副主席頒發聘任證書。陳群說,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的成立是推動落實長三角一體化戰略進程中,具有顯著特色的重要工作。
  • 江浙滬籤高校學分互認協議 8校將共享精品課程
    「學分互認」歐美正流行對大多數人來說,「學分互認」還很陌生。據了解,所謂「學分互認」,是指大學生除了學習本校課程之外,還可以學習其他院校的相關課程,所修得學分可以經轉換作為本校學分,同時本校學分也為其他院校所承認。
  • 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成立
    原標題:學分互認、課程共享……長三角十所高校攜手共建「新醫科」新華社上海12月14日電(記者 仇逸)學分互認、課程共享、中西並重……攜手建設「從治療為主到兼具預防治療、康養的生命健康全周期醫學的新理念」的「新醫科」,打破「門戶」推動醫學教育資源共享
  • 滬上19所高校將互認慕課學分
    在中國,除了加盟美國的平臺外,從全國高校聯盟到地方院校,都在結盟推出自己的慕課。僅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就有十多所大學開通慕課平臺。突破高校間的學歷瓶頸「好大學在線」的最大突破,在於首次打通了上海西南片19所高校的「慕課」學分互認,學生可以不出校門修讀其他高校的第二學位,這一共享資源將於今年6月1日正式開通。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表示,慕課主要有三大因素支撐,一是課程,二是平臺,三是共享機制。
  • 九所高校聯手 共建長三角優質應用型高等教育集群
    G60九所高校共同宣言。新高地支撐G60科創走廊科技和產業創新G60科創走廊是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和上海建設科創中心的重要載體,上海市松江區作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執行主席單位,區委副書記、區長李謙心目中的聯盟是這樣的:九所高校圍繞打造
  • 重慶交大西南交大戰略攜手:課程共享、學分互認
    西南地區兩所知名交通大學戰略牽手。7月28日,重慶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在重慶籤署校際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人才培養:共建共享課程資源雙方將共建共享課程資源、實習實踐實訓基地,全面開放網上教育教學資源,推進兩校之間課程共享和學分互認。構建一流專業對口協同發展合作機制,共同提升專業競爭力,爭取更多國家一流專業。
  • 五所高校將「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學生或將拿不同大學...
    ;嘗試建立新型教學管理制度,探索高校聯合、協作辦學模式下的教學管理制度及其運行機制,逐步實行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互聘等教育教學資源共享新型教學管理制度。「實行後,我們的學生可到其餘四所學校進行優勢課程學習,其餘四所學校的學生也可以到我們學校進行優勢課程學習,學校之間不但可以課程互選,而且還能學分互認,從而達到五所學校之間的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 中職統一招生、學分互認,長三角示範區打造教育一體化
    長三角教育一體化有了新進展,江浙滬將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打造一體化發展的職業教育高地。記者今天從示範區執行委員會處獲悉,《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平臺建設方案》(下稱《方案》)已正式出爐。
  • 我省5所高校實現學分互認轉換
    從7月31日召開的全省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會上獲悉,我省正在探索普通高校之間的學分互認轉換機制,目前已有5所高校實現學分互認。  2012年5月,由西北師範大學牽頭成立了「安寧五所高校戰略聯盟」,包括西北師範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甘肅政法學院、蘭州城市學院在內的5所院校加入聯盟並共同探索合作育人新途徑。目前,5所聯盟高校的學生已實現校際間的思政理論課互選和學分互認,2014年秋季學期西北師大共有24名學生選修外校思政理論課,74名外校學生選修西北師大思政理論課。
  • 高校課程、學分互認超前了嗎?
    2.國科大、社科大將互認課程、學分 2019年11月15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將通過課程互認、學分互認等方式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構建自然科學與人文社科教育交叉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已有17位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系統的教師在國科大參與授課。
  • 重慶交大西南交大戰略牽手:課程共享、學分互認
    西南地區兩所知名交通大學戰略牽手。7月28日,重慶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在重慶籤署校際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推進兩校之間課程共享和學分互認,構築未來科學城南部創新中心極核。
  • 到「隔壁的大學」修學分 河南省五所高校首次實施課程互選與學分互認
    現場,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校長劉文鍇、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河南理工大學校長楊小林、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高新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校長李勇代表五所高校,籤署《校際課程互選與學分互認合作框架協議》。,逐步實行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互聘等教育教學資源共享新型教學管理制度。
  • 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高校實行課程互選、學分互認,速看
    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高校實行課程互選、學分互認,速看 2020-05-24 0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嶽麓山大科城高校課程互選、學分互認這樣做
    近日,湖南省教育廳下發《關於進一步推動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高校開展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和湖南師範大學三所高校做好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工作,建立溝通協作的長效機制,通過深化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不斷提升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和水平。
  • 重師攜手川師唱響「雙城記」 將實現課程互選、學分互認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22日10時56分訊(李婷婷蒲靜)昨(21)日,重慶師範大學與四川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協同創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四川籤約。這標誌著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重慶和四川兩地的高校合作越來越深入,並開始了實質性的項目共建。
  • 長三角示範區職教一體化方案:中職學校學分互認,畢業互通
    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陳伊萍 實習生 張超焱8月6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舉行新聞通氣會,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陳建忠介紹《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平臺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有關情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教育部門相關同志介紹兩省一市職教一體化工作情況,並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 推進高校間學分互認
    所謂高校學分互認,是指學生除學習原來學校課程之外,還可以學習其他院校的相關課程,所得學分可以轉換為本校學分,同時本校學分也為其他院校所承認。近幾年,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在高教教學等領域出現了一些合作趨勢,其主要表現為在相鄰的學校間或「大學城」內開展合作,以實現資源優勢互補。
  • 中國學分互認第一案例調查
    資源的問題首先是人的問題,是共享。  作為我國遠程共享教育資源的示範性案例——上海交大、浙江大學、西安交大共享學分,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裡程碑式的合作。兩年半來,這一類型的合作在國內雖然已非孤案,但仍然是跨地域多高校學分互認的唯一案例。  先行者的孤獨,折射出高校之間的合作將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
  • 外語慕課平臺UMOOCs正式發布,高校可跨校共享課程、互認學分
    芥末堆3月23日訊,今日,中國高校外語慕課聯盟發布面向高校的外語慕課平臺UMOOCs,成為中國首個外語專業類慕課平臺。中國高校外語慕課聯盟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倡議發起,在2017年12月23日成立,由全國97所外語類院校、具備外語優勢學科的院校聯合組建。面向高校,聯盟推出了外語在線課程平臺UMOOCs,各個高校可以引入資源,建設本校的精品課程,UMOOCs提供MOOC、SPOC教學模式,並具有直播課功能。
  • 河南五高校學分互認,跨校上課也能修學分
    上大學的時候,如果知道在自己的城市有別的大學有非常棒的課程,不少學生還是非常願意到其他大學旁聽一下課程,但最大的問題還是有點浪費時間還有就算把課程聽完整也不能算進自己學分。但是如果跟你說,有一天你能夠跨校選到「別人家」大學的課程,而且還是算學分的,你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