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女性向灸友提到艾灸的時候遇到一個問題,很多女性艾灸是治療月經不調和痛經,盆腔炎,不孕症等婦科疾病,可是,又聽說石門穴是一個絕育穴,擔心自己艾灸會導致不孕,心裡比較害怕。關於石門穴會不會導致不孕的問題,今天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任脈上的這個剖有爭議的穴位。
穴位釋義
石門為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石門。石,腎主之水也。門,出入的門戶也。石門名意指任脈氣血中的水溼在此再一次冷縮。本穴物質為關元穴傳來的水溼雲氣,至本穴後再一次散熱冷縮為天之下部的水溼雲氣,只有少部分水溼吸熱後循任脈上行,本穴如同任脈水溼之關卡,故名石門。
取穴位置
石門穴,任脈腧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2寸。
穴位功能
石門穴主治小腹痛,疝氣,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洩瀉,痢疾,遺尿,尿閉,以及功能性子宮出血,尿瀦留,高血壓等。
石門穴主要用於小腹、肝腎及脾胃疾患等:如腹脹堅痛、小腹絞痛、奔豚、水腫、尿瀦留、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產後惡露不盡、瀉痢不禁等。
現又多用石門穴治療胃下垂、消化不良、闌尾炎、慢性腸炎、高血壓等。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絕子。
《類經圖翼》:一傳欲絕產,灸臍下二寸三分,陰動脈中三壯。
那麼石門穴不能灸是源自哪裡?在針灸甲乙經卷三有云:石門,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絕子。而後千金翼方也有寫到,針關元主婦人無子,針石門則終身絕嗣。
既然針灸甲乙經有云,而千金翼方也有說,自然後續從之,所有針灸專著,似乎都表明,石門穴,不可針!
現代醫學也認為,針石門穴不孕,是因為針刺後行針導致子宮後傾位,故不孕,用傳統中醫術語來說就是針刺石門穴採用瀉法,使任脈血虛,任衝二脈不能相交,故無子。
在這裡掌門師兄重點提一下,石門穴絕育,一般情況是用針刺才能達到的。而且必須是針刺手法相當好的大夫,取穴精準,用比較粗、比較長的銀針,刺入後不停行針(提插捻轉銀針),力度迅猛,日日堅持,連續一段時間的針刺,才能達到絕育的目的。
其原理是通過銀針的刺激,使子宮和卵巢偏離原位,或變形,或萎縮,卵巢不排卵、子宮形狀和內膜受損而致使不孕。
想要艾灸石門,達到絕育的目的,必須是大火強力灸。古代人只要能治好病,基本是不管影響美的問題。所以,在古代,經常使用瘢痕灸。就是用艾絨捏成金字塔的樣子,直接放在穴位上,點燃灸之。灸完後穴位會被燙紅或氣泡化膿,最後所灸的位置留下瘢痕。這種大火直接灸的方法,稱為強灸。只有堅持用強灸法灸石門,才有可能導致絕育。
古代的艾絨是純野生,純天然,無汙染,火力強。古人不輸液亂吃藥,體內相對比較乾淨,艾灸也就滲透得比較深。而我們現代人從小長到大,誰沒吃過藥打過針?體內誰沒有藥物殘留物呢?
而且現代女性普遍宮寒,盆腔內寒氣大。所用的艾灸盒灸、艾條灸,都是溫和灸,尤其是艾灸貼更為安全,一般不會導致不孕。相反,經常艾灸關元穴,可以散寒暖宮,修復卵巢和子宮功能。
艾灸關元,灸的中心點在關元,餘溫灸著石門,不大可能造成不育,放心灸好了。
綜上所述,針刺石門穴,用粗針、長針、重手法,可導致絕育。溫和艾灸石門穴導致絕育,雖還存在爭議,也沒有這樣的案例。可以放心灸關元,邊緣的熱力觸碰到石門穴,是沒有任何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