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大家好,歡迎收看本小編的文章,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願你冬有衣,雨有傘,希望各位看官看完文章後給予點讚評論,每一次的點讚評論不僅是對小編的肯定,更是會帶來更好的運氣哦!此生願望就是給您帶來精彩的娛樂資訊。
汽車:雷諾科雷傲,寬敞美觀,具有獨特的外觀和感覺!
雷諾Koleos可能是日產X-Trail的雙人皮膚,其他包括日產Qashaqi,但它具有獨特的外觀和感覺。發動機只有足夠的咕嚕聲和CVT是一個很好的匹配,頂級規格Intens中的觸控螢幕存在可用性問題,並且不需要主動全輪驅動。但是,五年保修和Koleos看起來像一輛昂貴的汽車,以及一個寬敞的汽車可能足以讓它在你的名單上。
新的RENAULT KOLEOS於9月在澳大利亞推出,實際上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該產品的國家,目前該產品已在全球80多個國家銷售。雷諾表示之前在其他任何地方推出的理由是因為它將這款SUV視為「雷諾在澳大利亞市場持續增長的核心車型和支柱」。
也就是說,我敢肯定,這也與澳大利亞人在上市時快速搶購SUV這一事實有很大關係。實際上,SUV細分市場是該國增長最快的新車細分市場。您可能已經知道雷諾和日產以及現在的三菱已經聯盟了,簡而言之,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共享平臺以分拆他們自己的產品並節省一些硬幣。或者,在雷諾更為簡潔的描述中,「從較小的零件庫中構建更廣泛的車輛」。
而且,談到共享平臺,這款Koleos基於雷諾 - 日產通用模塊系列架構,該架構也是日產X-Trail,Qashqai等的基礎。事實上,Koleos不僅擁有X-Trail的平臺,還擁有其發動機,全輪驅動系統和變速箱。入門型Life僅適用於兩輪驅動裝飾,而Zen則可作為雙輪驅動和全輪驅動,而頂級Intens僅適用於全輪驅動。總而言之,我們花了兩個星期的新Koleos,一周的中級Zen變體(4×2)和一周的頂級Intens,我很高興,因為它突出了一些弱點在頂級規格模型中。
當我們過渡到一個連通社區時,我的一個關鍵抱怨是所有汽車的主要信息娛樂系統和通信系統都是通過觸控螢幕控制的,這就是關鍵功能(如氣候控制)的硬按鈕丟失。這可能是第一世界的問題,但沒有什麼比在駕駛時刺傷觸控螢幕更令人沮喪,只是為了降低空調風扇的速度。
而且,Koleos Intens也是如此,它採用了一個8.7英寸的縱向多媒體觸控螢幕。屏幕足夠大且易於使用但是為什麼雷諾認為從入門級和中級規格模型中刪除硬氣候控制是一個好主意?請注意,當您正在聽音樂並且想要調整風扇速度時,您需要點擊屏幕底部的圖標,該圖標略小於您的指甲。屏幕不是特別敏感也沒有用,這意味著你最終會在激活之前的半個時間點擊屏幕。奇怪的是,我認為無論如何,溫度刻度盤是硬撥號,與觸控螢幕分開......
通過對比,您可以通過上面的兩個圖像(Intens在頂部)進行比較,中型Zen版本提供了一個7.0英寸橫向風格的觸控螢幕,帶有溫度刻度盤和一個用於風扇速度的電容條。當然,電容棒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令人沮喪的噱頭,但整個氣候控制系統使用的價格要比昂貴的Intens變體上的百萬倍。當全速旋轉時,風扇本身非常響亮,後座的人很難聽到前面的人說的話。
新款Koleos的內飾比老式車型更加突出,而且比它的虛擬雙皮膚日產X-Trail更好。儘管在一些地方散落著一些硬質塑料,但你接觸的大多數東西都是柔軟或優質的啞光塑料。適合和完成是好的,但不是一個補丁,比如標緻(是標緻)或大眾集團產品的內部。Zen或Intens中的儀錶板布局是可以接受的,大多數事情都很容易觸手可及,讓我不再讓我在觸控螢幕上再次啟動並獲得Intens中的氣候控制功能。手套箱中隱藏著兩個USB點,您需要將手機/ iPod存放在手套箱中,否則可能會被電纜夾住電纜,以及12V電源。後面還有一個後排氣孔,12V插座和兩個USB埠。
內部感覺有點沙坑,意思是有一個小溫室和一個似乎安裝得很高的儀錶板。它不會限制視線周圍的視野,但內部也不會感覺特別輕盈和微風 - 雖然大天窗(標準的強化)確實有點幫助。對我來說,最簡單的方法是說它感覺有點像悍馬H3的內部......只有質量更高,更高。前排座椅很舒適,如果底座有點平坦,只會讓那些長途旅行的人煩惱,就像我在測試時一樣。座椅上有很好的調節,所以各種尺寸的駕駛員都能找到一個好的駕駛位置,而且轉向柱也可以調節範圍和高度。
在後面有三個成年人的足夠空間(前門和後門都開得很好和寬,雖然他們感覺非常沉重,所以小心翼翼地打開他們在山上,因為我設法在一個以上的場合堵了一條腿 - 我的房子在山上),雖然後面的中間座椅的形狀與外側座椅不同,因此在長途駕駛時不會很好。平坦的傳輸隧道意味著您可以將腳放在前面而無需與坐在您旁邊的乘客玩耍。兩個外側座椅都有ISOFIX安裝座,所有三個位置都有頂部繫繩錨。後排座椅採用標準配置。
對於有孩子的人來說,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兩個人發現爬到後面有點棘手。由於210毫米的離地間隙和沒有東西可以抓住以幫助自己進入汽車,一個光滑的門檻小孩將需要幫助。當我的女兒從門檻滑下來幾乎滑溜溜出門時,同樣的情況也是如此......幸運的是,爸爸在那裡抓住了她。
靴子提供458升的存儲空間,後排座椅就位,最多可降低1690升。摺疊後排座椅是從行李箱通過手柄一鍵式操作,但您必須直接進入行李箱以抓住不太方便的手柄,並且座椅不會完全摺疊。Intens變種有一個動力後擋板,你只需要在保險槓下擺動你的腳就可以讓它打開,只要把鑰匙放在你的口袋裡。
Koleos只有一款發動機,這是一款2.5升四缸汽油發動機,在6000rpm時功率為126kW,在4400rpm時扭矩為226Nm。這與雷諾 - 日產稱為X-tronic的CVT相匹配,燃料消耗在4×2變型中聲稱為8.1L / 100km,在4×4變體中為8.3L / 100km。這與舊款Koleos的發動機相同,但雷諾(呃,日產)聲稱調整包括提高壓縮比,減輕部件和減少摩擦。這一切對現實世界意味著什麼?相當多,特別是在4×2變體的情況下,感覺比4×4兄弟更麻煩,儘管兩者之間的重量差異很小:1552千克Vs 1611千克。
也就是說,儘管產量相對較低,但Koleos的變體都沒有動力不足,而且我花了很多時間和家人一起在藍山上上下徘徊。種植你的腳,這是一種非常真實的加速感,這不是你通常期望的配備CVT的汽車。雖然很多人都喜歡在CVT上玩耍,但是Koleos中的日產單位很好,沒有任何一個例子中你可以獲得的彈性,旋轉但不快的感覺。也就是說,當你上下油門時,它在低速時會有點笨拙,我說的速度低於60公裡/小時。在它之上,它變得光滑,可以處理山丘和超車而不需要掙扎。有一種手動模式的變速箱,但我從來沒有真正理解用CVT改變檔位的觀點。
我們採樣的前驅Koleos與主動式全輪驅動版本的處理方式並不完全相同,這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在牽引力有限的情況下駕駛它,因此兩者都表現為前驅車型。在轉彎時,Koleos感覺比它更重,有充足的身體滾動和懸掛,而毛絨掙扎著應對更難的打擊。事實上,任何比道路上最小的腫塊更極端的東西都會在身體上發出沉重的震動。
轉向很重,但至少重量是一致的,而且很慢意味著你最終,直到你習慣它,沒有足夠的轉動,然後必須轉向更多的轉向,以避免碰到路邊。制動器的動作是漸進的,但是軟駕駛意味著剎車時會有很多俯仰和潛水。並且不要以為我期待Koleos更像我們最近測試過的奧迪SQ7,而不是那款車,它是性能SUV,而Koleos則不是。但是,即使按照正常的SUV標準,Koleos也喜歡騎行時控制不良的騎行。
210毫米的離地間隙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當然,對於SUV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離地間隙,但是19度的接近角度很小,而且短行程懸掛意味著Koleos最適合於分級良好的碎石路面。而且,即使在4×4變速器中,這是一種主動式全輪驅動,也就是說,它主要是前驅車,除非檢測到前端失去抓地力,在這種情況下驅動器被發送到後部。當然,有一個4×4鎖定開關,可用於低抓地力的情況,如溼草,但如果你堅持4×2變種,你不會錯過太多。
Koleos沒有ANCAP評級,這似乎是對雷諾在澳大利亞這樣一款重要車輛的疏忽......遠遠不是這樣,所有款式都有六個安全氣囊,一個帶有靜態和移動引導線的倒車攝像頭,告訴你是否你的當前的轉向角會讓你在停車時碰到排水溝。整個範圍內都有標準的後部停車傳感器,Zen車型的前部停車傳感器和Intens的側面停車傳感器。
Intens獲得自動高光和低光束,在我們的測試中,自動遠光燈工作良好,只有在轉彎時反應很晚幾次。但那不是系統的錯,因為周圍有很多樹。在Intens上還有自動緊急制動作為標準,作為Zen的成本選擇,它的工作速度超過30km / h。Intens還具有車道偏離警告功能,可以在70公裡/小時的速度下工作,通過左或右揚聲器調低收音機的音量和隆隆聲,這聽起來更像是放屁。它不是一個主動系統,所以不會拖動方向盤。
Intens獲得盲點警告,這是Zen和Renault的Easy Park Assist的成本選擇,但因為我知道如何停車,我沒有嘗試系統。
結語:看完這篇文章你們的想法是什麼呢?,小編非常感謝各位看官以往的支持與鼓勵,每天都會帶來更好的更精彩娛樂,有什麼想說的也可在下方留言點讚哦 ! 期待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