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璟璟
噴上助眠噴霧、點上香薰蠟燭、吃一顆褪黑素軟糖、帶好蒸汽眼罩……這是不少人睡覺前必經的「四部曲」。失眠發生率高企,眾多失眠人群嘗試助眠產品,催生出龐大的「睡眠經濟」。面對日益增長的睡眠市場,行業巨頭加速入局,創業者紛至沓來。各色助眠產品層出不窮,但真實功效仍受到質疑。(工人日報)
憑本事熬的夜,都要花錢買回來。一邊是各種刷手機熬著、挺著不睡,另一邊卻是不惜代價買各種「產品」助眠。很多時候,不想睡、不願睡,睡不著、睡不沉的,往往是同一群人。一開始,覺得睡眠是浪費、是負擔,到後來,失眠則成了願望、成了奢念。
此前,中國睡眠研究會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意味著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一個高度發達的商品社會內,有需求就有供給。大眾的每一份焦慮、每一絲渴求,都會被做成生意,都會有對應的產品或服務來承接、來回應。褪黑素、蒸汽眼罩、助眠乳膠枕、助眠飲品、助眠儀、睡覺專用耳塞、助眠噴霧,琳琅滿目、花樣繁多,似乎總有一款能讓你掏錢買單。
然而很遺憾的是,就如同許多網紅爆款一樣,各式各樣的助眠神器,大多只是商家營銷的一面之詞而已。事實上,睡眠儀、睡眠噴霧、睡眠眼罩等都沒有足夠的臨床研究證據顯示可以助眠,亦不能作為常規的輔助治療失眠的方法。而某些藥物未經醫生指導下被濫用,更是風險重重。
所謂「睡眠經濟」風頭正勁,這是一門好的生意,卻未必能有效改善大眾的生活品質。這其中,很多都是偽概念、偽科學,一些也許能夠起到心理暗示的效果,更多的則是沒有任何效果。不少人想當然以為買了時興的助眠神器就能一夜安睡了,這實則還是沒有正視一個最基本的事實,那就是嚴重的睡眠障礙是一種疾病,是必須就醫尋求專業治療的。捨得花錢是一回事,還要有正視問題、正視自己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