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內心或委曲求全?日劇《被討厭的勇氣》教你做人

2021-01-07 迷影人生

日劇的立意點總是讓他國編劇感到力不從心且望塵莫及,當然各有擅長是好事,但立意高下直接關係到一部劇能不能在當下及以後對觀眾產生深遠影響,所以接觸過的人都會說日劇好看,這點確實不假。

《被討厭的勇氣》光看名字就很吸睛,亞洲人尤其歷史底蘊豐厚的中國,每個人幾乎都要戴著面具生活,八面玲瓏是最好的褒義詞,卻很少有關心能給做到的人,其實真的心好累。哪怕只能從電視劇裡看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怎樣生活,聽聽那些可以讓壓力短暫釋放的臺詞,這也是值得珍視的美好時光。

該劇由日本富士臺播出,改編自同名心理書,由香裡奈、加藤成亮、椎名桔平主演,講述了刑警庵堂蘭子有解決無數疑難案件的優秀履歷,卻我行我素,全然不顧周邊人如何看待自己,帶著被討厭的勇氣努力生活的故事。

喜歡蘭子這種行事風格並沒有錯,成日裡只懂尊重他人卻忽視自己,每個人都需要偶爾能跳脫出這樣的思想枷鎖。亮眼完美如蔡依林,在某次採訪中也說過「要允許心裡開出惡之花」,當然不是真的惡毒,而是要學著了解自己,敢於直面一切內心所想,不要一味否定自己。

不少觀眾都大膽地給予了該劇超高評價,誠然依靠一部10集短劇就想讓生活變得翻天覆地並不可能,卻至少可以減輕不少人的心理負擔。

比如蘭子排長隊買蛋糕,明明已經有小孩子說了自己想吃草莓蛋糕,而且也只剩一塊,所以她前面的大人們礙於面子全都選了別的,只有她不懼議論,心滿意足地吃到了草莓蛋糕。

這種情形並不少見,輿論總是因為太被看重才成為壓力,既然沒有人能夠慣著自己,也那實在沒必要慣著別人,該片段一度風靡網絡。

當然假如有被拜託做出讓步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竿子全都回絕,誰也不是鐵石心腸,但是提出拜託自己的人必須態度誠懇,知道這是情分不是本分,擺出我弱我有理的姿態就不好看了。

該劇同時還探討了做好被人討厭準備的蘭子和完全沒辦法接受這種人設的青山年雄間,如何從互相看不順眼到彼此影響,進而全部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應對方法的過程,也算是教給希望今後能有所改變,又很難邁出第一步的觀眾們該如何開始。

「所有的人類都是活在主觀之中。」

「只要改變自己的看法,世界就會改變。」

「從那一瞬間開始,人就能獲得重生。」

千萬不要小看心理學的力量,原著《被討厭的勇氣》本身就受眾頗廣,這跟唯心主義毫無關係,而是揭示了轉變心態就能轉變眼界,進而可以改變人生,跟教人樂觀開朗一個道理。

立意吸引的前提下該劇的節奏也十分明快,每個案子環環相扣,不會被覺察到任何說教意味,跟看慣的動輒幾十集的劇完全不同,所以也會有觀眾覺得不太適應,意猶未盡的感覺並不好受,呼喚第二部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看完神清氣爽,順便還能讓自己究竟該正視內心還是委曲求全這樣的議題被拿上檯面,《被討厭的勇氣》就是不折不扣的一部好劇,哪怕只是截取幾個片段來看都能受益匪淺,有了庵堂蘭子姐姐教大家爽快應對人生課題,難過沮喪時也可以從容應對。

總是被教要勇敢自信,要體量包容,這些固然好,但努力做到真的不等於應當應分。偶爾不願意的時候,希望你也能擁有這種被討厭的勇氣。

相關焦點

  • 喵說日劇丨被討厭的勇氣 嫌われる勇気
    喵醬這次為大家推薦日劇《被討厭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是編劇以懸疑劇的方式將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和岸見一郎的《被討厭的勇氣》改編而成的劇集,由香裡奈(飾 庵堂蘭子)、加藤成亮(飾 青山年雄)、椎名桔平(飾 大文字哲人)、升毅(飾 半田陽介)、戶次重幸(飾 小宮山正明)等主演。
  • 《被討厭的勇氣》:人生的很多煩惱都是咎由自取
    不是世界複雜, 而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 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的世界。——題記看完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我忽然間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所有的煩惱都是咎由自取。一、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也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少能夠尊重這個事實。
  • 《被討厭的勇氣》:學會做課題分離,不再害怕被討厭
    猶太教教義中有這麼一段話:假如有10個人,其中勢必會有1個人無論遇到什麼事都會批判你。他討厭你,你也不喜歡他。而且,10個人中也會有2個人能夠成為與你互相接納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個人則兩者都不是。這時,你的關注點會聚焦到在哪一部分人?
  • 讀完《被討厭的勇氣》,我明白的幾個道理
    文/羅小可「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不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提到心理學,很多說滔滔不絕地談及弗洛伊德還有他的經典理論。而《被討厭的勇氣》,讓我重新認識了心理學的另外一個泰鬥—自我啟發之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 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用56條人生法則,教你打敗一切煩惱
    一起通過文字,給情緒找個出口,讓內心得以放鬆,輕鬆前行!你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氣得幾天睡不著麼?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只是個被命運之神冷落的透明人?這些我都有,從小時候到如今的四十將近,這些問題困惱得我抓心撓肺。給孩子買書,無意中看到這本《被討厭的勇氣》,一下子被震住了,難道還有人喜歡被人討厭?索性買回來讀。
  • 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你的樣子由你自己決定,不受任何人左右
    《被討厭的勇氣》作者是日本的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以青年和哲人對話的形式闡明阿德勒心理學。得到了很多媒體人士的強力推薦。曾寶儀的推薦語是:「它期許我這一年能擁有被討厭的勇氣,繼續大膽的許下做自己的願望,並勇敢實現它!」
  • 我的世界:千萬別在MC輸入「我討厭Notch」,官方報復教你做人?
    我的世界:千萬別在MC輸入「我討厭Notch」,官方報復教你做人?直到有天,某網友在MC地圖種子裡輸入了「I hate Notch」(我討厭Notch)並發帖子寫道——
  • 當被討厭的勇氣遭遇反感時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帶來人際關係處理的觀念:做好課題分離,分清這是誰的事?對別人的事情不要幹涉。這是《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所表達的核心觀點。絕大多數人都會為了讓自己舒服,而把這種難受拋給你,讓你替他們消化;採用的方式就是評論你,討厭你,打擊你;這也就是古語所說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 《被討厭的勇氣》:認清這3點,你的人生就能獲得更多幸福
    這本書的書名叫《被討厭的勇氣》,作者是日本的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書中採用對話的形式,以講故事的形態總結了心理學巨頭之一——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今年似乎與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接觸比較多,也比較認同他的思想,但當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時,看到封面上寫著「所謂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薦讀:岸見一郎、古賀史健的《被討厭的勇氣》
    古賀史健,1973年生於福岡,是一位文學作家,他們合作出版了《被討厭的勇氣》這本著名的書。主要觀點:一是,讓壓抑迷惑有思考出口當年輕人提到這個世界充滿矛盾和渾濁時,哲學家說:「世界本來就是單純的,只是你把世界變得複雜了。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就在於你怎樣看這個世界,賦予它什麼樣子。所以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 東湖夜讀·為你講書⑤|《被討厭的勇氣》: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剩下的就只有能否鼓起邁出一步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綻放出美的光彩,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前段時間,因為疫情持續蔓延,很多人待在家裡遠程辦公。雖然生活上有諸多不便,但是減少了一部分人際關係,也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
  • 遇到了一個錯的人,分手後,可能你暫時會失去愛別人的勇氣
    遇到一個錯的人,分手後,可能你暫時會失去愛別人的勇氣:不愛你的人,會消耗你的愛年輕的時候總以為兩個人開始戀愛了就是幸福的開始。其實不然,戀愛是一個磨合的過程,最初的階段,因為對彼此的印象是朦朧的,也想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所以總是習慣於美化自己,但是真正在一起之後,一些潛在的性格會被釋放出來。
  • 蔡英文讓大陸正視所謂「政權」國臺辦:你內心如何正視的?
    還有記者提問,蔡英文在「雙十」活動上提出,大陸應該正視臺灣所謂「政權」的存在,這是民進黨領導人首次提出這個問題。但是兩岸輿論認為,沒有「九二共識」基礎,蔡英文提出大陸正視所謂臺灣「政權」,事實是公開表明她的「一邊一國、兩個中國」的「兩國論」思想,對此發言人作何評價?
  • 《被討厭的勇氣》經典語錄
    本書的名字《被討厭的勇氣》,承擔這種自由和責任,需要無畏的勇氣。這種勇氣,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詞,也是我們人生問題的最終解藥。——知乎專欄作家 動機在杭州1、不害怕被別人討厭、勇敢做自己的勇氣。2、自卑都是與別人比較產生的,一切煩惱均來源於人際關係,假使這個世界只存在你一個人,便不會有任何煩惱了,處在群居性的人類社會中,誰都無法置身事外。
  • 讀《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也讓我認識到在家獨自一人考研時候,遇到的很多迷茫、無助,其實都是缺乏一種改變生活的勇氣!包括在此次疫情期間,因為考研失敗,又找不到工作,一度都是自暴自棄。之後在書架上又看到了它,我才發現我一直以疫情為藉口害怕、逃避找工作,一直在裝睡,一直都沒有正視問題的勇氣。也就是在那時,我重新確立了目標,不在無意識地逃避,正視問題,讓自己打破現狀,擁有追求幸福的勇氣。
  • 道理正確,並不一定被接受——「被討厭的勇氣」
    突然有一天「被討厭的勇氣」被推上了熱銷榜,同樣阿德勒也被更多人熟知。在看前20%的時候,我個人一度想過要棄書,但還是因為朋友推薦努力看了下去,期望著在後期可以得到不一樣的結論。這本書就像一碗映射著你倒影的雞湯,但是味道刺鼻,難以下咽。
  • 讓孩子正視問題,敢於承認錯誤,坦誠做人,孩子才能進步
    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難免會犯錯,教孩子正視問題、敢於道歉,是讓他學會一種坦誠做人的態度。父母首先要讓孩子樹立誠實勇敢、有錯就改的觀念,更重要的是對於孩子道歉後的良好表現,父母也要及時發現和表揚,讓他明白只要敢於承認錯誤、自覺改正,就是一個好孩子。
  • 讀書筆記: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
    近期讀到喜歡的一本: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全書又稱為: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阿德勒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最終因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而分道揚鑣。所以,無論是阿德勒的《超越自卑》,或者是這本《被討厭的勇氣》都更加注重一個人自我意識的建立與強大,還有個人與社會的連接。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
  • 《被討厭的勇氣》與阿德勒心理學
    最近有幸拜讀了 岸見一郎 的《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致力於研究阿德勒心理學。阿德勒作為心理學的三巨頭之一,而為大眾所熟知。阿德勒心理學,與佛洛依德和榮格心理學的區別就是,阿德勒心理學從目的論而不是從原因論的角度出發,來討論的人類的行為。
  •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
    《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這本書是劉媛媛推薦的,是一本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的以青年和哲人對話的方式展開的關於自由和幸福的思考和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