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與阿德勒心理學

2020-12-16 專注個人進化升級

最近有幸拜讀了 岸見一郎 的《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致力於研究阿德勒心理學。阿德勒作為心理學的三巨頭之一,而為大眾所熟知。

阿德勒心理學,與佛洛依德和榮格心理學的區別就是,阿德勒心理學從目的論而不是從原因論的角度出發,來討論的人類的行為。這種轉變的意義在於:我們不要一味的分析原因,分析原生家庭的影響,而是研究如何能夠改變,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那些被給予我們的東西,而不是為什麼我們被給予那些東西。

本書採用了青年人與哲學家的對話體方式,來寫就而成。這種方式讓人讀起來簡單易懂,讀者的思路跟著對話的思路前行,有利於逐步的深入和展開。

本書傳達的幾個核心的觀點,是我接受的:

1 問題不在於我們被給予了什麼,而是我們如何看待被給予的東西

2 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3 使用「課題分離」的方法,暴力性的理清人際關係

4 要想活得自由,你就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你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要求,終究有人會討厭你

5 活在當下

本書也有一些觀點,我不能接受,或者至少有待商榷:

1 幸福來自於「他者貢獻」,這種關係的論述一點都不深刻,感覺作者的論述無邏輯可言,難以讓人信服

2 「課題分離」的程度,如何課題分離。書中舉的一些例子,都不夠有力,比如孩子學習的那個例子。來說明課題分離也是不合適的

3 認為過去無法決定現在,現在也無法決定未來,讓人沒有了遠景規劃和目標。

從論述的嚴謹性上來看,全書論述不夠嚴謹,很多論述只是論點+舉例。沒有嚴格的邏輯分析。這與康德的哲學是強烈不同。從這種邏輯不嚴謹的書中,我們更多的是結合自己的經驗,看一些有用的觀點,再去體會。沒有辦法形成系統性的收貨。

總體來說,本書值得一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買來一看。

相關焦點

  • 《被討厭的勇氣》:完全顛覆日常認知的阿德勒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的青年正是這樣的人,他每天都煩惱纏身,敏感又自卑,看不到自己身上任何優點,一直活在痛苦當中。他聽說在古都郊外住著一位哲人,這位哲人稱「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實際上,他是運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學知識,以一種與人們日常認知大多相反的思維解決了青年的困惱。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被稱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注重對於人本身心理的探討,很多人也許會對他的《自卑與超越》一書感到耳熟,他的一些觀點和弗洛伊德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 讀書筆記: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
    近期讀到喜歡的一本: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全書又稱為: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阿德勒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最終因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而分道揚鑣。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的一生不完全受潛意識與本性的驅使,其中社會因素與個人的「自我」意識更加重要。所以,無論是阿德勒的《超越自卑》,或者是這本《被討厭的勇氣》都更加注重一個人自我意識的建立與強大,還有個人與社會的連接。
  • 改變自己的勇氣——阿德勒心理學
    一提到心理學,人們往往只想到弗洛伊德或榮格,但在心理學界,阿德勒是與弗洛伊德、榮格並列的「三巨頭」之一。今天要講的這個理論就來自於阿德勒。阿德勒脫離了精神分析學派,開始發展自己的個體心理學。弗洛伊德以後會介紹,畢竟他是三大心理學家之首。今天我們主要談談日本岸見一郎所著《被討厭的勇氣》,根據阿德勒的理論延伸出的著作,阿德勒心理學最實用的部分:人生如何獲得幸福。
  •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第一夜,我們所有的不幸是誰的錯?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阿爾雷德.阿德勒(1870-1937)與弗洛伊德,榮格被並稱為「心理學三大巨頭「,同時,他被譽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戴爾.卡耐基評論阿德勒為「終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 《美食總動員》: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視角,看「被討厭」勇氣的意義
    接下來,我將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視角,分析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對於成長和追尋夢想的重要性。02從電影的兩個主要角色的視角,看擁有被討厭的勇氣的重要性《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哲學家提出了阿德勒心理學最重要的一項理念:
  •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
    1989年起致力於研究專業哲學和阿德勒心理學。主要活動領域是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執筆與演講,同時還在精神科醫院為許多青年做心理輔導。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顧問。譯著有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個人心理學講義》和《人為什麼會患神經病》,著作有《阿德勒心理學入門》等多部作品。本書由其負責原案。* * * * * *在遭遇大規模惡搞之前,禪師和青年的相遇,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
  • 你有被討厭的勇氣嗎?阿德勒心理學帶給我們的六個人生小革命
    ——岸見一郎阿德勒,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心理學家,開創個體心理學。我原本對他的名字並不熟悉,只偶然一次,在地下書街隨意翻看,上頭那句話就如此赤裸裸地出現在我眼前。從那天開始,我陸續閱讀了許多阿德勒心理學的相關書籍,並且試著把它們當成人生的指南。 那是二十周以前的事了,買下這本書時,我在Instagram上隨手上傳了書封的照片。
  • 運用阿德勒勇氣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卻獨樹一幟,用對話體的形式,通過通俗淺顯的文字,為我們除掉心理學抽象難懂的外衣,沒有概念的堆砌,不講深奧的理論,由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和真切體驗,巧妙地融入心理學的簡明道理,讓人在深入淺出的剖析中豁然開朗,解開一個個心結,掙脫人生的困境。本書的核心觀點來自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
    阿德勒的哲學同樣強調當下的意義,認為這才是生活的真諦。當我們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後,卻會發現,我們其實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讓我們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正如本書的名字《被討厭的勇氣》,承擔這種自由和責任,需要無畏的勇氣。這種勇氣,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詞,也是我們人生問題的最終解藥。
  • 共讀阿德勒心理學,尋找內心的那一束光——讀《被討厭的勇氣》
    為了給養娃積蓄力量,最近我們共讀了日本阿德勒哲學家岸見一郎的《被討厭的勇氣》,之所以成為共讀,是指文章內容是以哲學家和青年的對話展開的。我來扮演據理力爭的青年,塵心來扮演睿智穩重的哲人,我們通過對話的方式讀完了整本書,並在每一節結尾採取討論的方式,述說自己的感受。
  • 喜讀阿德勒哲學課《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將是引導我後半生如何活得更有價值意義的導師,隆重介紹它——《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緣起知道有這本書,我是從一個愛讀書寫作的朋友發的朋友圈裡才第一次知曉。;第三個束縛來自未來;阿德勒完全把人生責任和選擇的權力交給了我們自己;承擔這種自由和責任需要無畏的勇氣,而這種勇氣,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詞,也是我們人生問題的最終解藥。
  • 阿德勒心理學:你相信嗎?只要有足夠的勇氣,「過去」就不存在
    看看阿德勒的「勇氣」兩部曲我們就能知道答案。阿德勒與佛洛伊德和榮格被譽為「心理學三巨頭」,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2013年推出著作《被討厭的勇氣》以阿德勒思想理論做論述。《幸福的勇氣》是勇氣兩部曲的下卷,完結篇,同樣以阿德勒的思想為核心。
  •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第二夜: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1,為什麼我們會討厭自己?因為我們太害怕被他人討厭,太害怕自己在人際關係中被拒絕,被否定而讓自己受傷,所以先用「討厭自己」這一種症狀來欺騙自己,活在幻想之中來逃避面對現實中的實際問題。
  • 《被討厭的勇氣》經典語錄
    本書的名字《被討厭的勇氣》,承擔這種自由和責任,需要無畏的勇氣。這種勇氣,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詞,也是我們人生問題的最終解藥。——知乎專欄作家 動機在杭州1、不害怕被別人討厭、勇敢做自己的勇氣。2、自卑都是與別人比較產生的,一切煩惱均來源於人際關係,假使這個世界只存在你一個人,便不會有任何煩惱了,處在群居性的人類社會中,誰都無法置身事外。
  • 《被討厭的勇氣》:你的自卑並非無藥可救,阿德勒三步擺脫枷鎖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豆瓣評分8.8分的作品講述的是一個禪師和青年的故事。青年有困惑,禪師有智慧,於是兩人以對話的形式,進行了一場關於人生問題的大討論。《被討厭的勇氣》由岸見一郎、賀史健兩位作者共同完成,他們一位是日本當代哲學家,研究哲學和阿德勒心理學近30年,另一位在近30歲時邂逅阿德勒心理學,並且曾連續數年拜訪岸見一郎並向其請教阿德勒心理學的本質。心理學家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並列心理學三大巨頭。
  • 讀書筆記:《被討厭的勇氣》
    ★蔡康永、張德芬 陳文茜、曾寶儀、勇氣推薦!★張沛超、胡慎之、動機在杭州 作序推薦!★阿德勒思想擁有改變人一生的力量。剩下的就只有能否鼓起邁出一步的「勇氣」02作者簡介 · · · · · ·岸見一郎哲學家。
  • 阿德勒的心理學著作
    世界三大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榮格和阿德勒。讀弗洛伊德的作品,你就會理解到在潛意識裡的因果聯繫。而阿德勒的著作則引導人們認識過去與未來之間的因果聯繫的假象。1911年,阿德勒被迫離開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同時帶走了幾位親密的同事,他們走進了附近的一家咖啡館,拍桌子決定要成立一個新的團體——自由精神分析協會。他們想要更多的自由,想要打破原來精神分析的框架與束縛。1913年,這個團體更名為「個體心理學學會」。阿德勒開始稱自己的理論為個體心理學。
  • 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你的樣子由你自己決定,不受任何人左右
    《被討厭的勇氣》作者是日本的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以青年和哲人對話的形式闡明阿德勒心理學。得到了很多媒體人士的強力推薦。曾寶儀的推薦語是:「它期許我這一年能擁有被討厭的勇氣,繼續大膽的許下做自己的願望,並勇敢實現它!」
  • 《被討厭的勇氣》:學會做課題分離,不再害怕被討厭
    所以,我們需要一種勇氣,勇敢活出自己的勇氣,一種「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以對話創作的體裁,出版了《被討厭的勇氣》。書中闡述了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思想,為帶有困惑前來的青年指點迷津。 我們缺乏的不是擁有幸福的能力,而是缺乏擁有幸福的勇氣,讓我們一起走進阿德勒的思想,探尋追求幸福的勇氣吧
  • 《被討厭的勇氣》如何找到自由幸福的狀態
    核心內容第一,在阿德勒看來,我們感到不幸福的原因是什麼?第二,如何擁有所謂的「被討厭的勇氣」,如何找到那種自由、幸福的狀態?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我是袁澤。今天為你分享的這本書叫做《被討厭的勇氣》。這是一本一位牛人解讀另一位牛人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