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年級數學老師,我給孩子們上了一節有意思的課

2020-12-17 小桔燈

原題:基於核心素養下的應用意識

—— 一節實地測量課的感悟

作者:王淑霞

數學課標指出:1-3年級要在運用適當的度量單位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中發展數感,以達到數學思考的目的;並且,在圖形與幾何中,對測量方面明確規定:要求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認識長度單位千米、米、釐米,知道分米、毫米,能估測一些長度單位,並進行測量。作為三年級的數學老師,我給孩子們上了一節實地測量課,收穫滿滿,現分享與大家。

一、在團隊中增強主體意識:

每個小組在明確本次實踐課總體目標的前提下,迅速確立「領導者」、「監督員」、記錄員、測量員、協助者等不同角色,以確保活動順利進行,並達到人人參與的效果。各小組三五成群,各自在領導者的安排下,積極發揮各自優勢,主動承擔團隊任務,瞬間團隊意識、集體智慧爆棚,真正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數學課堂。

二、在實踐中提高數學「四基」

新課標核心素養下,更注重學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生活經驗,高效的數學課堂要把這些隱形的東西挖掘出來,以逐步完善課程體系,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讓核心素養落地。

在測量過程中,記錄員、測量員、協助者、監督員,大家各司其職,都好像在完成重大使命一般極其負責。坐著、趴著、扶著、半蹲,大家專注入神的樣子,無論何種姿勢都是那麼美!

通過實地測量,學生感知了各種長度單位的距離,有了簡單的生活經驗,對於估測或選擇單位等知識點熟練掌握,這樣的教學比單純的概念傳授要深刻很多,這就是數學「四基」中的基本生活經驗,從實際生活中獲得,既提高了動手動腦能力,又精準了概念的含義。

三、在分享中獲得喜悅:

在匯報中,各小組各抒已見,把自己測量的數據以及進行的活動與大家分享。此刻,孩子們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喜悅是無法形容的。課標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提出,要讓孩子們在他人幫助下,感受數學的成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我想,這就是實踐課的真正意義吧。

本次活動,孩子們用不同的測量工具測量了不同的長度單位,感受到了各種長度單位的實際距離,了解了自己的步長和一分鐘步行的路程,測量了操場的周長等,高效地實現了教學目標。

作為教師的我們,不是單純的教書匠,我們要把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培養成一個有情有趣有創新的開拓者,而不是枯燥無味的知識複製品。尤其是作為數學老師的我們,更應該把這些古板的數字、概念講活、講真!

相關焦點

  • 赤壁一小學三年級才上數學課 試了3年結果出乎意料
    赤壁一小學三年級才上數學課實驗3年,學生成績跑贏普通班專家評估:很有價值,值得探索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小學生從一年級起學習數學。這已成傳統。對此,赤壁市正揚小學做了一次挑戰性嘗試:從2015年秋季起,對小學課程優化,一、二年級不開數學課,學生從三年級起上數學課,用4年時間學完6年制小學數學內容。實驗3年多,該校發現,實驗班學生語數成績大幅超過普通班學生,其他方面表現整體優於後者。
  • 如何正確打開「你拍一」數學思維課?我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說明
    答:一周一次課,一次課2課時小班:20分鐘/課時,上20min,休息5-10min,再上20min中班~二年級:30分鐘/課時,上30min,休息5-10min,再上30min三、四、五年級: 45分鐘/課時,上45min,休息5-10min,再上45min大班及以上年級額外贈送一周一次拓展課(一周一次
  • 我上了一節小學AI課,發現四年級小朋友不僅懂AI,還學會了寫代碼
    這下,沒有其他團隊更快了,她心滿意足的回到了自己的機位,理了理身上的小學校服裙,坐在了板凳上。是的,這是小學生的操作,讀四年級的她,正在青島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的校舍裡上人工智慧課,量子位全程旁聽了這節課。
  • 聽說山東一所實驗小學取消一二年級數學課 網友們的邏輯炸了
    原來,從2013年開始,嘉明第一實驗小學就嘗試進行數學教學改革,他們招收了兩個班作為試點,對這兩個班的學生推遲學習數學課的時間,而補充朗誦、國學、書法等課程。從三年級開始,學生才開始接受普通數學課程,實踐至今,首屆實驗班學生已經正式開始上數學課,經過一個多月時間的學習,根據學校和部分家長反映,暫時還沒有發現這兩個班的孩子對課程有什麼不適應。目前,學校已有24個班取消了數學課。
  • 「三年級才上數學課」是「冒進式」課改
    湖北赤壁一小學課改實驗「三年級開始上數學課,4年時間學完6年制小學數學內容」一事引發熱議。9月22日,該校課改方案被當地教育局叫停。據赤壁市教育局通報,「課改」學校是在未取得上級主管部門課題立項情況下,自行開展「課改」。校長吳震球則回應稱,目前在讀的一年級已開設數學課。
  • 「三年級才開數學課」 湖北一民辦小學課改爭議調查
    這意味著:在一二年級砍掉數學課,就可能涉嫌違法。可他在72歲時又冒了這個「大不韙」:實驗班的學生一二年級不上數學課,三年級開始上。騰出來的課時上說話、閱讀、藝體、常識等課程。3年多過去了,實驗班的「小白鼠」已上四年級,數學平均分比普通班高出11.5分;語文平均分比普通班高15.3分。
  • 孩子該上三年級了,相對於語文和數學,我更擔心的,其實是這門課
    疫情過後的這個學期不知不覺便結束了,看著放假後無憂無慮的孩子整日嘻嘻哈哈,我的心裡仿佛總有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那裡。暑假過後,孩子就該上小學三年級了。我知道,小學三年級是一道坎,是一個極易引起學生成績兩極分化的年級。
  • 學校教育缺孩子一節閱讀課,語文教師懇請給孩子一節真正的閱讀課
    仔細研究中小學語文教材,發現主編們非常注意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從一到九年級學生必讀經典書目的增加可以看出來。附上閱讀書目:一年級必讀經典書目七年級在這裡不難看到,語文大刀闊斧的改革,主要圍繞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對於不愛閱讀,不重視寫作的學生來說,這次改革絕對具有殺傷力。
  • 湖北一民辦小學推行「三年級才上數學課」,四年後遭叫停
    湖北一民辦小學推行「三年級才上數學課」,四年後遭叫停 9月17日,湖北鹹寧赤壁市民辦小學正揚小學,收到了當地教育局下發的整改通知書。通知書上要求該校開齊課程、開足課時。
  • 「有意義」與「有意思」如何兼顧
    前不久在北京市豐臺教育學會小學數學分會主辦的「讓教育看見思考的力量」數學思維教學現場觀摩研討會上,專家和教師集中研討了數學思維遊戲課程如何兼顧「有意義」與「有意思」的難題——如何通過活潑好玩的方式,引領學生愛上枯燥深奧的數學,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 多位學科老師齊上一堂課 這學科整合課究竟是啥畫風?
    一節課裡,  英語老師教孩子學習有關食物的單詞和讀法;  數學老師教學生計算食物的熱量和脂肪含量;  體育老師教同學如何進行飲食和運動的平衡……  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裡,英語、數學、體育、語文等原本分屬不同學科的老師依次上臺,給相同班級的學生共同上了一堂主題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課,這便是日前溫州大學城附屬學校
  • 免費 | 風靡全球,連比爾蓋茨的孩子也在用的數學課,1-6年級550節免費學!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在給娃報班學習的時候都選擇的是線上網課了。以前網絡課還沒興起的時候,大家都是每天送娃去補習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每天接送娃的路上要花費很多時間;很多線下補習班都是天價收費;老師完就完了,不能反覆重新聽自己沒聽到的知識點;.
  • 赤壁75歲退休老師辦學實驗課改優化,實驗班從三年級才開始學數學
    提起這項課改優化實驗,他幾度動容道:「太不容易了!」他介紹,他於1943年出生,1960年師範畢業分配到赤壁市實驗小學(原蒲坼縣城關一小)當語文老師,兩年後開始帶數學課,後來還一肩挑起語文、數學、音樂等課程的教學任務,當時一節《半夜雞叫》的全縣公開課,讓他一講成名。
  • 一年級孩子打好數學基礎:從教30年的數學老師給我上了一課
    9月份了,淅姐榮升小學生,暑期數學老師就已經布置了種種作業,忙得不可開交,本來對著數學老師一肚子怨氣,直到兩天前的家長會交流時,我被這個年近50、普通話很普通,卻有著30年數學教學經驗的老師上了一課。非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節課的價值話,我會用:千金不換。
  • 教育部通知要求小學三至六年級每周一節書法課
    河南商報記者 施彩英 吳靜 實習生 張科峰  從這學期開始,小學三年級到六年級的孩子,就要上書法課了。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不現實,有些學校連體育課和音樂課都無法保證,更何況書法課。  新規  小學三至六年級必修書法課  8月26日,教育部在其網站上公布通知,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中,按課程標準開展書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級,每周要安排一課時的書法課。
  • 網友:上節課英雄,下節課狗熊
    網友:上節課英雄,下節課狗熊網友一:真的是「上節課英雄,下節課狗熊」高中的時候理綜一般在280分左右,語文上90分的次數屈指可數。高三一練數學年級排名第七,語文年級1207,被語文老師當著班主任和三科理綜老師的面罵的狗血淋頭,我也是很無奈啊網友二:主要是初中偏,高中還好。初中物理滿分70,化學50。
  • 14位美女帥哥老師上線了!小學三年級(本周)課表來了!
    作為廣州線上教育的託底課程,「廣州電視課堂」義務教育階段11個年級的課程自3月9日開播以來,廣受師生好評。 據新花城客戶端直播數據統計,黃埔區承擔錄製的三年級各學科直播課程連續四周點擊量和點讚數第一。根據上周數據,小學三年級的直播點擊量最高,一周接近600萬,點讚數也最高。
  • ​你拍一數學思維小班直播課,溯源教法,讓學習變得有趣又有效!
    作為一個娃上了小學的老母親,這幾年我陪果哥走過的數學學習之路,大概也是大多數媽媽已經走過,或者正在走的路:買很多玩具教具——陪孩子玩遊戲——灌輸數學概念——上課外班——刷題。前3步做的是讓數學融入生活之中。但實話說這個玩數學的過程,其實非常考驗家長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陪玩技巧,更別提大量用於遊戲準備和陪玩過程中的時間消耗。
  • 江蘇小學生每天一節體育課 學校面臨師資難題
    在昨天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學生運動會江蘇代表團總結表彰大會期間,江蘇省教育廳沈健廳長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透露,為了促進學生體育鍛鍊,增強體質,江蘇小學階段的體育課將增加到每周5節,也就是1-6年級小學生在校期間每天都能上一節體育課。
  • 數學老師:三年級數學上冊同步一課一練,同步啃透,勝過課外班
    許多孩子小學三年級開始,數學成績就開始下滑,主要原因是他們的邏輯思維不清晰,學習方法不到位。他們還沒有形成一種好的學習方法,不會總結和反思,那麼很多知識學了只能慢慢被遺忘。小學三年級是一個重要轉折點,這時,孩子們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也要相應調整,如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思考和分析的習慣,以及必要的數學思維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