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終生受益的好習慣,請務必讓孩子養成,越早越好

2020-08-22 媽媽深呼吸

導讀:

播種一個思想,收穫一個行為;

播種一個行為,收穫一個習慣;

播種一個習慣,收穫一個成長;

播種什麼樣的成長,收穫什麼樣的命運。

美國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愛默生說:

習慣不是最好的僕人,便是最壞的主人。

我國著名文學家梁實秋寫道:

人的天性相差無幾,習慣卻各有不同,習慣的養成是個緩慢的過程,越小越容易養成,一旦養成某個習慣,想要改變很難。

所以,孩提時代是養成習慣的最佳時期,很多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習慣,會對人生產生重要的影響。


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會成為孩子一生取之不盡的財富;而壞習慣會成為人生之路的絆腳石,猶如小小的蟻穴,毫不起眼,卻可以毀掉千裡之堤。

而孩子習慣的養成,關鍵在父母,只要從小正確教育、引導孩子,就會促使孩子養成終身受益的好習慣。

1、遵守文明禮儀,口吐蓮花

人人都喜歡講文明懂禮貌的孩子,一個孩子如果表現的蠻不講理,就會被人說成家教不好。

有禮貌、有教養是文明人的基本素養,而培養孩子的基本素質,都在日常父母的行為和指導中。

首先要教孩子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多給孩子輸入美好的詞彙,日常說話多使用「請、你好、謝謝、打擾了、對不起」等文明語言,讓孩子在良好的語言環境裡接受薰陶,慢慢就會形成談吐文雅的好氣質。

3歲的孩子,父母要教會他們在公眾場合注意自己的言行,比如出門要排隊,不要亂扔垃圾,愛護公共財物,不大聲喧譁,看到長輩要問好,等各種社交禮儀

這些小事兒在生活中如此微不足道,但是一旦內化成孩子的習慣,就會成為未來孩子在社會上的形象。

2、獨立做家務,學會整理好習慣

所有人都覺得家務活是小事兒,很多父母會為孩子安排好生活的方方面面,直到成家立業仍然習慣性的伺候孩子。

殊不知,讓孩子做家務的目的並不是幹活兒本身,而是培養各方面的能力。

古人云「大丈夫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會做家務的孩子往往獨立能力強,而且對家庭更有責任感,中國教育報曾經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表明:自理能力強的孩子學習能力普遍比較強

而學做家務,往往從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玩具做起,讓孩子玩完玩具學會「物歸原處」。

一個人如果不會整理東西,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找東西,從而浪費掉大量的時間。

有項調查顯示:一個人一年花在找東西的時間達到60個小時,平均到每天是10分鐘

學會整理,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和自律能力,在分門別類中還會讓他們的思維更嚴密,讓環境乾淨整潔的同時,內心的負能量垃圾也會一掃而空。

3、作息規律

現在很多成年人作息極其不規律:熬夜、賴床、不愛運動、吃飯不規律,等等。

好的生活習慣需要從小培養,長大後才會內化為生命的一部分。

不規律的作息危害很大:

  • 首先,會影響身體發育,比如,長高是由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來完成的,而夜間熟睡時的生長激素的分泌量佔一天分泌量的50%;
  • 其次,睡眠不足會影響智力發育,導致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睡眠狀況不好還會導致免疫力低下,易生病,甚至導致情緒問題和肥胖症的概率增加;
  • 飲食不規律的人,會極大的影響身體健康,現在很多人胃腸出現疾病都跟飲食無節制、不規律有關。

所以,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不僅會讓生活有條不紊,保持精力旺盛,更有益於身體健康。

4、言行有規矩

待人接物與為人處世的規矩,必須從孩子小時候起,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滲透,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有很多優良傳統以及待人接物的道理需要孩子學習。

  • 比如吃飯時:長輩都落座後才可以動筷,不要滿盤扒拉、只能在自己面前夾菜,吃飯不要發出吧唧嘴的聲響;
  • 出門在外:應該坐如鐘、站如松、行如風,坐臥均有相,行不中道,立不中門;
  • 做客人家:不坐別人的床,不能亂翻東西,凡事需徵得主人同意;
  • 與人相處:莫論人非,無把握之事慎言,沒發生之事莫胡說,做不到的事兒別亂說......

種種規矩,孩子越早接受越好,它們將成為孩子受用一生的軟實力。

5、多接近大自然,養成運動習慣

現在很多孩子的運動能力普遍較差,為未來體質弱埋下伏筆,我們會發現城裡的孩子沒有農村孩子皮實,活潑好動、戶外活動多的孩子很少生病

我們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無論一個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需要有一個好身體來享受一切,如果身體健康是1,那麼其它每一項成就都是0,如果1不存在,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

在西方國家,家長和學校會將運動視為精英教育,運動可以讓人養成很多優秀的品質,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會帶來精神上的愉悅。

讓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多去大自然裡走走,感受下自然的力量,會對人產生不可思議的療愈作用。

6、閱讀習慣伴終生

孩子小時候,如果能夠堅持親子閱讀,你會慶幸自己最英明睿智的選擇。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無論孩子還是成人,都應該堅持讀書,不斷學習已經成為一種生存的基本技能。

父母應該讓孩子懂得,讀書是一項終生的事業,而不是什麼「敲門磚」,讀書不是為了某個目的,而是因為自己,因為想要讀而讀。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孩子就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富有之人。

請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期,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錯過了就會成為養育路上的很大缺憾。


我是包麻麻,關注我,不迷路……

相關焦點

  • 能讓孩子一生受益的18個好習慣,越早養成越有好處
    這18個好習慣,能伴隨孩子的一生,越早養成越早受益耶魯大學曾經有研究指出:3~6歲是孩子性格、行為習慣養成的最關鍵時期,孩子85%~90%的性格、想法、行為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這份研究成果和中國那句老話&34;不謀而合。
  • 養成這些好習慣 讓孩子受益一生
    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那麼,孩子要養成哪些好習慣呢?自立自強的習慣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要讓孩子自己動手,比如先試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慢慢再給孩子提供和創造動手的機會。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所以應該讓他在很小的時候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 堅持21天養成好習慣,受益終生
    所以,如果你真心想要改變自己,想養成好習慣,讓自己成為一個人成功的人,那麼請你把自己想要的東西堅持21天吧,慢慢地就會成為你的了。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堅持21天,養成一種優秀習慣,也是要有很大毅力的,必須堅持到底,不能動搖。
  • 上小學時,父母「逼」孩子養成6個好習慣,孩子將來會一生受益
    換句話說,如果孩子沒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就是父母教育的失敗。童年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也是孩子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父母能夠幫助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孩子將會受益終生。在孩子上小學時,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的6個好習慣1、自立
  • 這6個習慣,父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受益終生
    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薰陶,包括生活習慣、待人習慣、學習習慣等。孩子上初中之前,家長一定要幫助他養成這6種習慣!看看你家孩子具備了幾種?,就一定要培養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我們的人生不可能同時擁有很多東西,人長大的過程就是要一次次面對取捨,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也是培養他的一種思考習慣,這對他以後的人生中,在重大選擇的時候就會有自己明確的目標。而越早有自己目標的人,成功的機率越大。
  • 養成這5個好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
    習慣是從小養成的,只有從小就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才能讓他們受益終身,即使他長大後沒有成才,至少也不會成為作奸犯科的那種人。那麼家長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呢?所以,從小培養孩子雷厲風行,不拖拉磨蹭的好習慣是很重要的。它能夠讓孩子在任何挑戰面前,都保持從容不迫的心態,然後把事情完成的既圓滿又漂亮。3.樂於閱讀,善於閱讀讀書到底有多好?相信我不多說,各位家長也都能明白。
  • 15歲前必須幫孩子培養的7個好習慣,孩子會受益終生!
    並不是說孩子七歲前學習的知識決定終身,而是指孩子從小養成的那些終身受益的好習慣。小時候會多少知識、了解多少技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個終身陪伴的好習慣。請爸爸媽媽以身作則,教會孩子養成這七個好習慣,長大就遲了。
  • 天才密碼教會孩子這七個好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而幼年是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這時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如果能在家長的引導下養成好習慣,就能在這張白紙上慢慢展現美妙的圖畫,而不是亂七八糟的筆劃。有些孩子每次考試前就一團亂麻,做作業時三心二意,早晨起床上學常常找不到襪子,零用錢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當孩子有這方面的壞毛病時,一定教會他懂得計劃的重要性。不妨讓孩子在睡前梳理好第二天的日程,讓孩子抄在便利貼上方便執行。養成這個好習慣,孩子絕對終生受益!
  • 一生一本分享・父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的6個習慣!受益終生
    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薰陶,包括生活習慣、待人習慣、學習習慣等。 孩子上初中之前,家長一定要幫助他養成這6種習慣!看看你家孩子具備了幾種?可能有些家長會說,我家孩子就是不喜歡看書。那是因為孩子從小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家庭環境中也沒有看書的氛圍。
  • 孩子三歲前,家長需要給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所以家裡有寶寶的家長,最好是能夠狠心給寶寶養成幾個好習慣,將來受用無窮。那麼寶寶三歲之前,需要養成的好習慣有哪些呢?其實對於家長來說,每一個寶寶都是一個小天使,家長需要積極地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這樣養成良好習慣之後,寶寶可以受益無窮。那麼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重要性有哪些呢?
  • 注意培養孩子,這幾個好習慣,讓孩子受益終生
    兒童階段是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成效最大,一旦錯過不只事倍功半,甚至終身難以彌補。幫助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孩子將來受益終生。該孩子動手的,就讓他動手。同樣是三歲的孩子,有的能夠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衣服,有的孩子卻除了玩什麼都不會。其實,父母的全部包辦,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孩子越早獨立,越能幫助孩子發揮自己的能力。父母不能把擔心的事當作必然,孩子不學會獨立生活,將來會害了孩子。
  • 讓孩子受益終生的七種能力,與未來成就息息相關,越早培養越好
    隨著對教育研究的深入以及腦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認識到,幼兒及兒童時期培養的一些能力以及習慣,才是讓一個人受益終生的能力。諾貝爾獎獲得者的一次聚會上,有人提出幼兒時期養成的習慣,才是幫助他獲得現有成就的最大助力。這一說法獲得了與會者的一致贊同,那幼兒時期培養的那些能力,能讓人受益終生呢?這裡總結了一下,供大家參考。
  •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6歲前這5個好習慣養成,讓孩子受益終生
    「6歲之前父母的引導是黃金,12歲以後父母的嘮叨則是垃圾。」家長這幾點一定要引導孩子一、培養交往好習慣很多孩子在剛進入幼兒園時候,都會不適應,沒有了最親愛的父母在身邊,身邊是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孩子就會出現分離焦慮,適應快的孩子可能一周左右就能調整,有的孩子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所以,孩子在上幼兒園前,多接觸同齡的孩子,教會孩子主動交友、學會分享、樂於助人和友好相處
  • 致大一新生:上了大學,養成這3個好習慣,可受益終身
    很簡單,養成下面這3個好習慣,這不光讓你大學四年受益,更能讓你受益終生。而大學,養成學習的好習慣,不光能夠讓你的大學四年過得很充實,而且能夠讓你終生受益。02 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年輕時,大家都很張狂,熬夜、打遊戲、追劇、K歌,好不熱鬧。因為,大家都年輕,精力旺盛嘛。
  • 寶寶上學前養成這5個好習慣,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趕緊收藏。
    孩子在入學前可以不上興趣班、英語班,這些東西上學後有近20年的時間去學習。但是在入學前,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一些好的習慣、規矩,這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課題。
  • 15歲之前,請幫助孩子養成這7個好習慣,會令孩子受益終身
    習慣的力量可謂是異常強大,孩子的成功與否絕大部分源於孩子的習慣如何。不良習慣會讓孩子走了歪路,好的習慣能讓孩子在道路上披荊斬棘,一切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能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習慣就是家長在孩子年幼時播下的一粒種子,當這顆種子健康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時,孩子就會越來越好。
  • 這6個好習慣,越早養成,對孩子以後的人生越有利
    成功的習慣本身就是成功的最大原動力,好的習慣會讓人一生受益。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少成若性,習貫之為常。人的習慣大多都是在幼年時養成的,貫穿一生,作為父母我們應該重視孩子哪些良好習慣的培養呢?
  • 12歲前,請家長逼孩子養成這4類好習慣,以後他們會感激你!
    那麼,孩子應該養成哪幾類好習慣呢?1、良好的健康習慣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黃金期,作息和飲食都非常關鍵。在作息方面,家長要監督孩子做到早睡早起、勞逸結合。此外,堅持體育鍛鍊也是孩子必須儘早養成的好習慣之一。在飲食方面,要讓孩子做到三餐規律、營養均衡、不貪吃亂吃。其中,家長務必告訴孩子不能喝生水、吃來路不明的食物,以免發生意外。
  • 教育孩子,怎麼樣才能讓孩子養成安靜讀書的好習慣
    「壞習慣往往使人深陷泥潭,好習慣常常使人受益終生。」好習慣從來都不是天生的,讀書也是。想要教育孩子養成安靜讀書的好習慣,需要父母用心制定計劃,然後引領孩子一步步持之以恆的堅持。試想,如果你天天打麻將,打遊戲,孩子整體在這種氛圍中薰陶,他會主動說,我要看書學習麼?
  • 家長謹記:逼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你會越來越省心
    導讀:家長謹記:逼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你會越來越省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謹記:逼孩子養成這6個好習慣,你會越來越省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