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敏小食店】
李卓敏的雙餸在中大應該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好吃。我爸媽來過大學三次,對我校食物表示痛心疾首以及對我表示深切同情以後,還能對李卓敏的雙餸念念不忘,足以說明李卓敏好吃的級別了。
餸在廣東話裡是菜的意思,雙餸就是指自選兩個菜配飯,幾乎算粵式茶餐廳的標配了。
李卓敏小食店開在李卓敏醫學大樓樓下,每天只營業到下午六點,中午十二點半總會是長長的隊伍排在雙餸餐車前面,人太多的時候隊伍還會像貪吃蛇一樣折來折去。
生意不要太好啊。
前段時間回了一趟香港,借住在大學裡。中午專程到李卓敏買飯,負責雙餸的大叔一見我就用普通話說,好久沒看到你了。
我實在是受寵若驚。每天那麼多人在李卓敏買飯,怎麼也沒想到大叔還能記住我。
後來想了想,怕是因為經常加錢買三餸且講普通話的短髮胖子不是很多。
我跟大叔說我畢業了,大叔一臉不是吧的表情說,真的嗎,你看上去好小。
那一刻真的是對大叔好感度爆棚啊,心裡炸開了一萬朵煙花。可能大家不能體會,從小到大一直都長得比較著急的我,初中就有人問在哪裡工作的我,第一次聽到有人說你好小的時候,心情有多麼激蕩。
大叔又問我之後會不會回內地,我說會在香港工作以後,大叔也說以後要常常回來看我們哦。
真的是非常非常溫暖,以及非常非常喜歡李卓敏小食店的雙餸和叔叔了。
【阿利與艾德】
昨天很久違地去了阿利與艾德。
和燈泡去解放碑看演出,問她想吃什麼,她說不如去大都會裡的阿利與艾德吧。雖然有點驚訝,但還是覺得不錯的。正好前天中午路過遠東百貨門口,看到阿利與艾德的瞬間有點想吃,但最後也沒有去。
可能年紀再小一點的大家不熟悉這家餐廳了,但對於我和燈泡以及跟我們相似的一群人來說,阿利與艾德可以說是陪伴我們長大的西餐廳了。
小時候三峽廣場還有立洋百貨,就在現在新華書店旁邊那棟樓,阿利與艾德就開在立洋百貨裡。我已經不記得第一次去阿利與艾德是大都會那家還是立洋百貨那家,總之小時候真的去過不少次。
印象非常深的有一直很喜歡的排骨飯配紫菜湯,從來都吃不慣的某種披薩,我爸曾經點過的紅燒蹄髈飯,裡面有一整隻大蹄髈。
我問燈泡,為什麼想去阿利與艾德,燈泡說每次去北城都會選擇更好吃的。
現在餐廳和食物進化過好多輪,每年都有新的爆款,小時候常常去的餐廳也總是輸給「更好吃的」了。
也是很久違地去大都會了。
小時候覺得大都會簡直不能更高大上,一直想去頂樓的溜冰場溜冰,但從來沒去過。以前爸爸會帶我去那裡看電影,總會在海逸酒店的蛋糕店給我買一塊蛋糕。07年第一次去香港住的酒店和海逸是在一個集團,當時在酒店裡看到的時候特別激動。
啊,都十年了。
再進大都會,覺得已經舊舊的很過時了,遠遠不像其他新建的商場一樣嶄新明亮有很多很多人。
在大都會一樓找了一圈,終於找到了角落裡的阿利與艾德。
進去的時候和燈泡一致感慨,阿利與艾德也看上去舊舊的很過時了,像是穿越回了十年前。
看到這樣有點無精打採的餐廳,本來對食物沒有太大的期待,沒想到菜單竟然非常豐富,每一樣看上去都很好吃的樣子。
很讓人驚喜的是,排骨飯蹄髈飯都還在,紫菜湯也還在。菜單更新升級了,我的童年也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糾結了很久,沒有再點排骨飯,但還是要了紫菜湯。紫菜湯端上來,我嘗了一口就非常非常感動,完全是當年的味道,完全沒有變過。
這份讓人心安的安定感啊,不愧是我的初心。
如果看到這裡你有那麼一點點喜歡或者有一點點被打動,也可以打賞我一點小錢讓我買根冰棍兒吃。
謝啦。
每天吹水,經常吃肉,不定時更新。
歡迎各位英雄好漢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