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60歲的農民工,還在繼續勞作的多嗎?

2020-12-19 鄉村九覺

看到這個問題我感覺也就是一句話的事,農民工60歲還能幹活,當然能。

然而當我看到幾百人收藏問題,接近一千人回答,就說明其實很多人都很在乎這個論題。其實說白了,是在乎的這個年齡和社會和諧問題。

一、年代決定。如果是在農村裡,60歲年齡的老年人,還都在種地或者還在外出打工。一般這個時候孩子們都剛剛成家立業,或者說剛有子孫後代,家裡都正需要錢的時候。

按照年齡60歲的老人,就是50後,那個年代的人對農村土地有特殊的情懷。因為他們都是從艱苦的年代過來的,所以現在農村裡種地或者打工,60歲年齡的老人都還正「年輕」。

像我的父親,都已經快80歲老人了,依然是自力更生。老爸老媽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只要能動就不給子女們添負擔,他們零花錢和人情世事隨往也方便。就算我們做子女的給,他們也是不捨得花,不捨得吃。

二、社會決定。如果從整個社會上觀察,我們國家老齡化已經嚴重,農民工就算是60歲了,也不能像城裡人那樣,拿著退休工資享清福。

因為農村裡還有地,還有家裡的一窩窩,老年人都會過,就像我的父母那樣,他們只要能動,寧願累點也不給子女添負擔。

加上農村的養老保險沒有那麼完善,超過60歲的老年人每個月只有100元,根本連水電費都不夠,就別說吃喝零花了。

所以綜合以上分析,我認為農民工60歲了,只要能動能幹,他們都會選擇幹下去。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是鄉村九覺,喜歡的朋友給個點讚關注吧,謝謝!也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民工天天勞作,身體卻是「紙老虎」,才過50歲咋就垮了?很心酸
    現在一個普遍現象就是,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出來打工,老婆在家照料孩子和父母,上有老下有小,農民工只能每天不停地勞作,他們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更是家裡的頂梁柱。文【土味龍】現在其實年輕的農民工並不多,因為現在很多人都受到了國家教育的普及,一般來說剛剛畢業或者進入社會不會去做農民工。
  • 為什麼七八十歲的老農還在勞作,是缺錢還是閒不住?
    七八十歲的老農還在勞作,是缺錢,還是閒不住?七八十歲的老農還在勞作,不奇怪。他們缺錢,也會勞作。不缺錢,也會勞作。閒不住是他們的優良本色,缺錢是主要的。一、七八十歲的老農還在勞作,他們缺錢嗎?肯定缺。如今的農村和以前大不一樣了,以前農民種糧要交這費那稅的。現在什麼稅都沒有,反而還有補貼。60歲以上的農民,每月能有一百多的養老金。雖說遠遠不夠農民的生活開銷,但農民的心裡是暖暖的,感謝國家的好政策。近幾年國家對農村大力扶持,農民的生活好了,人居環境改善了。農民的經濟壓力、思想壓力反而在加重。看著農村的年輕人,逃離式的紛紛離開農村。
  • 農民工返鄉創業承包萬畝農田:「勞作是很有尊嚴的事」
    農民工返鄉創業 成立合作社承包萬畝農田「勞作是很有尊嚴的事」「油菜花花期時雨水太多,估計今年收成不怎麼樣。」黃培龍小心翼翼地扶起田地裡的一株油菜,仔細觀察後搖了搖頭,但望著遠處的大片稻田,他臉上的陰霾漸漸散去:「稻子喜歡雨水,今年稻穀的收成應該很不錯。」
  • 60歲以後的農民工,該如何安度晚年?
    不過,如果農民工年齡超過60歲,想要在城市找到合適的工作就不那麼容易了,很多農民工都在工地上幹活,但只要超過60歲之後,工地出於安全性考慮,就不要了。如果在工廠打工,超過60歲的農民工,工廠會因為嫌棄他們反映速度比年輕人慢,而把年老的農民工辭退或者安排到門衛作保安工作,這樣收入就會減少。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工在60歲以後,又該如何養老呢?
  • 年輕的農民不辭勞苦,終於到了60歲了,為何還在擼起袖子加油幹?
    農村小夥有的18歲就開始非常的懂事,每天都努力的勞作不抱怨的做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想著娶了老婆了就好了,成家立業先成家後立業,而後想著生完小孩就穩定了,小孩也是自己努力的見證,最後想著小孩長大了,有18歲了就可以把擔子稍微放鬆放鬆了,最後自己給自己定位60歲以後一定要養養花種種草幹點自己喜歡幹的事情
  • 農村有些老人70多歲依舊下田勞作,是因兒女不孝,還是自己閒不住
    我國有句俗語「活到老,學到老」,在農村也有一句類似的俗語「活到老,幹到老」。聽起來是在將農村人對勞動的熱愛,可其中的原因值得讓人深思!,只要是年齡超過60歲就能夠領取一些補貼,而且年齡越大補貼就會越高,但是和現在家庭的開支想必,無異於杯水車薪,而且農村老人大多都會患有一些老年疾病,像風溼病、腰間盤突出、頸椎病、高血壓等等,藥物更是不離身,這都需要金錢的維持!
  • 當農民工老了,幹不動了,未來的出路和歸途在哪裡?
    走出去的農民工一般都是一些中青年人群,早期狀況是把老人和婦女孩子留在農村,為了就是把土地種上,把老人和孩子照顧上。其實在當下的農村像這樣的老人以及這樣的事情天天都在發生,他們基本都是在農村的田間辛苦了一輩子的老農民,而到了一定歲數還在堅持著繼續勞作也是生活所迫,對於農民來說是沒有「退休」這個說法的,很多人甚至是幹活幹到最後悄無聲息的死去
  • 超60歲農民工受傷能否享受工傷待遇?
    因工受傷進行勞動能力鑑定需要用人單位同意嗎?  李先生:去年10月份,我上班時因工受傷,勞動局給我進行了工傷認定。由於受傷,我喪失了部分勞動能力,要求用人單位進行工傷賠償,這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鑑定。但是我遞交申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勞動部門卻遲遲沒有組織鑑定,原因是用人單位不配合,讓我找單位。
  • 年紀輕輕的你還在偷懶嗎?四成農村老人60歲之後還在工作 | 有理數
    央視財經此前報導稱,韓國統計廳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韓國65歲以上的老人中,有61.8% 是本人親自賺取生活費。截至目前,韓國今年領取到養老金的老人只佔45.6%。因此,許多韓國老人過了退休年齡依舊繼續工作,政府也會定期為60歲以上老人舉辦「銀髮招聘會」,此外還有專門招收老人的「銀髮快遞公司」。
  • 農民工每天都勞作,身體咋就成了「紙老虎」,才過50歲咋就垮了?
    現在的農村,只要還能幹得動活的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而男人就是家裡的頂梁柱,在老婆、孩子、父母眼裡,沒有什麼是他們解決不了的。在城裡我們經常會看到光著膀子的農民工,在那邊幹著重體力活,他們就算瘦,但是也是渾身腱子肉,看過去黝黑結實,幹起活來也異常的迅猛,而且他們的飯量也會比普通人要大很多,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農民工本身就是靠身體賺錢的。本來以為天天參加體力勞動的農民工,身體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是在和農民工聊天的過程中,他們說出了實情。
  • 農民工太無奈,明知這三種工作對身體有害,可他們還在繼續
    文/濤聲依舊農民工太無奈,明知這三種工作對身體有害,可他們還在繼續一直以來,農民工作為城市建設當中的底層勞動力,他們的工資在很多人看來都非常的羨慕,但是相比他們付出的血汗,卻遠遠不成正比,大部分的農民工都是體力勞動者,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去學習技術,他們只能靠出賣體力來掙取金錢養活家人,而農民工有著很多不同的工作,比如說工廠的工人,建築工地的工人,大部分的農民工工作都是具有危險性的,但是平時只要注意提升安全意識,危險性還是比較低的。
  • 為什麼農村在田間勞作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年輕人幹嘛去了?
    在農村的田間地頭,可以說勞作的都是上了年紀的一些老人,因為現在的年輕人,他們根本不願意上山幹農活。在年輕人的意識裡,種地是沒有出息的表現,而且種地是最不划算的付出。有到田間勞作的功夫,還不如出去打工掙錢快,所以年輕人寧願讓地荒蕪著,也不去與田間勞作。
  • 現在社會上一些五六十歲的人,為什麼還在艱辛勞作?這幾方面原因
    目前社會進步了,對於一些五六十的人來說,本來應該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但是現在依然有許多五六十歲的人依然還在艱辛勞作呢?這是什麼原因呢?綜合分析一下,我們發現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家庭生活壓力目前五六十歲的人,正是家庭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子女正在上學,需要用錢。父母已經進入老年期,很多都是體弱多病,還需要用錢。肩負重擔,必須外出打工才能維持家庭的一切開銷。不努力掙錢行嗎?人生就是如此,一代代奮鬥著,拼搏著,都是為了自己的家庭生活。
  • 農村老人不輟勞作,子女與政府都要反省
    四成以上的老人認為身體較好,超過50%的農村老人還在從事職業性勞作(如種田等),子女資助在影響老人養老快樂指標中佔首位,新農保收入、土地收入仍是農村老人主要收入來源。近日,上海財經大學提供了《2014中國農村養老現狀國情報告》。
  • 為什麼農民工、建築工一直在勞動,卻沒有多少人身材很棒?
    有時走在大街上,有些當地人不但笑話,並且還欺負農村人,這是事實,不是假話。這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有些都想不起來了。都知道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是和個人的精神世界有一定的關係的,在這種的生活條件下,精神世界能快樂嗎?那就直接影響了身體健康情況。
  • 超過六十歲的農民工,真的不能籤訂勞動合同嗎?
    今天,在手機百度上看到一篇「過了六十歲再去打工,千萬不要籤訂《勞動合同》」的文章,文章認為《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終止。超過六十歲的人籤訂勞動合同是無效勞動合同。超過六十歲的人,真的不能籤訂勞動合同嗎?
  • 男人到60歲還會對女人動心,是好事還是壞事?說的很實在!
    那麼農村男人到60歲還會對女人動心,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文【土味龍】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都在發生著改變。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我們也不難發現社會中一部分獨居老人的孤獨感增加,極度缺少精神方面的支撐,缺少兒女們的關愛。所以現在的年輕人應多關心下空巢老人,畢竟他們辛苦了大半輩子,能讓他們感覺到幸福也是做兒女們的一種責任。
  • 路修好了錢卻拖欠2年多,多方協調61名農民工的60萬元工錢到帳了
    楚天都市報12月23日訊(記者陳俊 通訊員葉林 實習生劉冬穎)61名農民工做工2年多,恩施太陽河梭布埡羊角山至貓耳洲公路終於修通了。可今年10月完工後,大傢伙的工錢一直拖欠2年一直沒要到,無奈之下四處求助。
  • 問老人為啥60歲還要出去打工,他說「種地最怕九月風」,啥意思?
    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於在城市裡的大部分人來說,只要過了60歲,就能慢慢從忙碌的工作中抽身,安享晚年生活。但在中國農村,卻有無數年過六旬的老人,仍然奮鬥在打工的第一線。細心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如今在城市工地幹活的農民工,60歲以上的老人實際上佔了很大一部分,按理說,農村人辛苦了大半輩子,既然上了年紀,即使閒不下來,也可以在家做點不太重的農活,何苦非要到城裡打工受累?後來因為一次工作,我有機會碰到一位農民工大爺,在交談中才明白了他的難處。
  • 農民工交了社保,離職以後,還能轉回新農保嗎?退休時該咋辦?
    導讀:工廠為農民工繳納了社保,離職以後,是應該自己繼續繳納社保,還是轉回新農保,怎麼選擇才划算呢?相信很多農民工群體都會有這樣的疑惑,不知該作何選擇!實際上,農民工在選擇社保和新農保時,要綜合考慮三個因素:一是已經繳納的社保年限;二是個人年齡;三是個人經濟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