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缸機:還是國外「土壤好」,國內這一畝三分地,也太難混了

2021-01-11 汽車網評


——本文系《二師兄研究所》第34期

不知從何時起,「三不買」便成為了國內汽車市場不成文的規則:第一是乾式雙離合,第二是泡水庫存車,第三就是三缸發動機。

從這條規則,多少也就能看出國人對三缸機排斥已經達到了相當偏激的程度,三缸機已經成了「抖動」、「不可靠」甚至是「偷工減料」的代名詞,原本降低油耗和減少排放的初衷,早已被消費者所遺忘。

不過,節能減排這件「大」事,並非只有中國在努力。

在汽車的發源地歐洲、發揚地北美以及汽車工業後起之秀日本,同樣在嚴苛的排放法規下有大量搭載三缸發動機的車型在售。

那在,這些市場搭載三缸機的車,活得怎麼樣呢?也是如同在國內一般人人喊打嗎?

日本:三缸隨處可見

提及日本汽車市場,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在全球叱吒風雲的卡羅拉,而是滿大街的K-Car。

在上個完整年度也就是2019年銷量榜單中,前四名都被K-Car車型所霸佔,其中,冠軍本田N-Box年銷量甚至超過25萬臺,亞軍大發Tanto和季軍鈴木 Spacia也都超過了16萬臺。

雖然看起來可能並不起眼,但考慮到日本市場與中國市場差了N個數量級,就能明白這幾款車是有多受歡迎。

而無一例外的是,這幾款嬌小玲瓏的K-Car,搭載的全部都是0.66L的三缸發動機,比國內主流1.0L或者1.5L的三缸機排量還要小上不少。

造成日本汽車市場這種獨有調性的原因也較為明顯,那就是空間和燃油甚至是鋼鐵資源的匱乏。

所以,儘管0.66L三缸機動力不夠強,可能振動較為明顯,舒適性不夠好,但在電氣化時代到來之前,仍舊是日本市場最合理的選擇。

總體來看,在日本市場,三缸機在消費者心中已經有了明確和成熟的認知,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還會扮演自己獨特的角色。

北美:三缸機表現極為戲劇性

個頭大、動力強、油耗高,這是大部分北美市場熱銷車型的真實寫照。

從2020年北美市場表現不難看出,美國人依舊鐘情於皮卡車,福特F系列、Ram皮卡和雪佛蘭索羅德是最暢銷的車型。

其2020年第三季度銷量分別為22萬臺、15萬臺和14萬臺。

而這些車型,顯然不是三缸機所能駕馭的。

其實從政府對汽車廠商的約束來看,在北美混得風生水起的車企根本沒必要搭載出力不討好的三缸機。

原因便是:美國市場使用的是CAFE(平均燃料經濟性,等同於熱效值),並非全球其他市場所強調的排量和綜合油耗。

因此,在北美市場上,要麼就現款發動機上做優化和升級,要麼就使用48V系統改善發動機運行環境提高效率,搭載三缸的僅有別克Encore GX、Mini、寶馬i8混動等車型。

所以,在北美市場,很少會有關於三缸機的爭論。

那為什麼會有戲劇性呢?

原因就在於:在國內主推三缸機的幾個廠家全部來自美系,例如別克、雪佛蘭、福特等,都是三缸機的忠實粉絲。

但換裝三缸機之後,這幾個廠家的銷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只能說這些車企對國人的購車心理和習慣還沒有更深刻的理解,激進的全系換裝顯然是不可取的。

歐洲:三缸機已經和四缸殺成紅海

與國內的全面潰敗不同,三缸機在歐洲活得似乎非常不錯,但在與四缸機搶佔市場的路上異常艱辛,能活下來的,都是身經百戰、表現出色的產品。

眾所周知,歐洲是小型車和兩廂車的天下。

10月份,歐洲市場銷量最好的便是大眾高爾夫、雷諾Clio、歐寶Corsa三款車型,其銷量均過萬臺,標緻208、豐田Yaris等也都實現了不俗的銷量。

在這幾款車中,除了高爾夫、歐寶Corsa之外,基本全系換裝三缸發動機,其中,搭載1.2T三缸發動機的標緻208還一舉拿下了「2019年度歐洲最佳汽車」的稱號。

此外,作為歐洲眾多車企中的一哥大眾汽車,也在逐步使用三缸機取代四缸。

例如新車將搭載EA211 EVO 1.0T即將取代原本的1.2T及1.4T發動機,而更強的三缸EA211 EVO 1.5T則是面向大眾在歐洲市場上更高級別的1.8T換裝做準備。

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三缸機在歐洲小型車及兩廂車市場火熱程度。

那麼,與4缸的競爭從何而來呢?

顯然,小型車基本已經淪陷,而三缸機在歐洲下一步劍指的正是B級車和SUV市場。

在這裡,有朋友會表示:三缸機想要在中型車上使用無疑是痴人說夢,「小馬拉大車」肯定行不通。

但其實,三缸機帳面參數上的表現絲毫不弱於部分四缸機。

例如,通用的1.3T,帳面參數165Ps/240N·m,對比同期歐洲市場上沃爾沃1.5T(163Ps/265N·m),寶馬2.0T低功率(156Ps/250N·m)絲毫不弱,福特和大眾的1.5T三缸則表現更強,邁銳寶XL和歐洲蒙迪歐已經率先邁出了這一步。

至少在動力方面,B級車搭載三缸發動機是不成問題的。

總結來說,歐洲市場絕大多數消費者已經默認三缸機的存在,但在更高級別車型上的應用,還存在較多的爭議。

結束語:毋庸置疑的是,碳排放、綜合油耗、汙染物排放同步降低的大方向,在未來也將會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在這條漫漫長路上,我們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市場都會維持新能源和發動機共存的局面。關於新能源的未來毋需多言,純電動和氫能是兩大主要方向;再看發動機的未來,在當下,我們只看到了小排量和三缸機。在許多國內消費者看來,這個結果可能是可悲的,但放眼全球市場來看,我們還是要對三缸機有一定的客觀性和包容性,最起碼,不要有過多的偏見和貶低。


相關焦點

  • 微信的市場還是在國內的一畝三分地,海外市場微信很難插手進去
    微信的主要市場還是在國內的一畝三分地,海外市場微信還是很難插手進去在網際網路上的一些數據來說,在截至2018年的時候,微信在國內的用戶數量已經突破10億用戶量了,可以說在國內的用戶中,上至老人,下至孩子,其實都是在使用微信,在國內這個市場中,微信所佔據的市場份額還是非常多的。
  • 農民靠僅有的一畝三分地能發家嗎?
    問:農民靠僅有的一畝三分地能發家嗎?先把發家的界定搞請楚,究竟在一年中掙多少錢才算發家。有的人期望值並不高,現在一年掙一萬塊錢就認為是發家,有的人不滿足,掙一百萬才算發家,掙九十九萬就很失落。如果,三口之家在一年中能掙三十萬算是發家,掙二十九萬都不算,那在一畝三分地上一年能收穫十萬就算發家,達不到十萬就不是發家。回來再說在一畝三分地上經營什麼能一年純收入十萬。搞養殖,一畝地豬舍能養一百頭豬,一畝三分地每年能出欄一百三十頭豬,如果一頭豬賣三千,除去成本剩八百塊錢的話,一畝三分地一年就能收入十萬塊錢,三口人三畝九分地總收入三十萬,就算發家。
  • 我們的一畝三分地
    從省行黨委到駐村工作隊 , 從各級支部到全行員工 , 遼寧工行人用赤誠澆灌這片貧瘠的土地,把貧困農民視作自己的親人,把貧困地區當成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來耕耘和堅守:修路、建方塘、打水井,反租到包,陽光大棚,特色農業 …… 六年來,這一畝三分地已經被工行人打理得有模有樣、有滋有味。
  • 父親那一畝三分地
    順便帶些豌豆角回去嘗嘗,我都摘好了,放冰箱裡保鮮呢。」聽到這裡,我知道,這是父親想我們了。父親一人住在鄉下,與我們相隔50多公裡。現在,女兒剛畢業參加工作,妻子成天忙裡忙外,我也一直要上班,到了周末,一家人就只想在家休息。但是接到父親電話後,我決定,這個星期天去鄉下看望父親。因為父親的提醒讓我想起已有好長時間沒回去看他了。
  • 俺的一畝三分地
    俺是一個實誠人,對這句老話深信不疑!哈哈,一旦入錯行,只有將錯就錯啦! 我家正可謂八輩貧農,2003年借著全民戰勝非典的萬丈豪情我們順勢完成了高考!離一本錄取線差8分,但足以讓父母揚眉吐氣!他們渴望兒子光耀門楣,走出農村永遠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與這一畝三分地打交道!當然那是他們一廂情願...
  • 「一畝三分地」說法源於皇帝「親耕」的耤田
    雍正皇帝在先農壇行耕耤禮(局部) 郎世寧繪  習近平主席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在專題聽取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後特別強調,京津冀要「協同發展」,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這裡所說的「一畝三分地」代指什麼?
  • 還是那一畝三分地
    看懂上面這段話後能否理解?股票市場是複雜的綜合體,受經濟、政治、軍事、等多重影響,機構和散戶的判斷以及情緒也影響大盤。 很多投資者做股票未能及時更新知識庫,以為炒股票有經驗就可以盈利。事物是運動發展的,你用以前虧損得出來的經驗,大概率還是繼續虧,用以前盈利的經驗,現在還真不一定管用。
  • 最苦的日子,請埋頭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深度好文)
    原創┃萬紅雲最苦的日子,請埋頭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苦字當前,埋頭做事。不可亂思,不可喪志。苦日子,有時候會把人苦傻;苦日子,有時候會把人苦哭;苦日子,有時候會把人苦的眼淚流不出。最苦的日子,請埋頭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問事非流長,不猜他人怎想,一心一意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我們用心去耕耘一畝三分地,多問問自己,有什麼過不去的?心靜了,什麼事也都看淡了;我們用思考去耕耘一畝三分地,學會思考,善於思考,把問題一個一個解決掉;我們用勤勞去耕耘一畝三分地,勤勞作,勤耕耘,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
  • 「一畝三分地」哪來的
    文化北京【「一畝三分地」哪來的】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聽這名,有沒有歷史的厚重感?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位於西城區東經路21號,永定門大街西側的先農壇內。建於正陽門西南,與其東面的天壇建築群相對應。「一畝三分地」這個詞聽過吧,就是從這兒來的。 ​​​​(來源:@北京西城) ​
  • 「一畝三分地」結出「增收果」
    在村民口中,無論自家的小園兒多大,都習慣叫它「一畝三分地」。「就房前屋後那一畝三分地能幹啥啊?種點時令蔬菜自家吃唄。」沒成想,這「一畝三分地」和扶貧、增收掛上鉤,還真種出了花兒、結出了果兒。 小毛蔥蒲公英成菜園「新寵」 海倫市長發鎮長華村貧困戶滿守祥今年71歲,過日子精打細算:「家裡房前屋後兩個小園兒,前園3分地,後園2分地,都讓我種上了毛蔥。」
  • 120急救疫情車護士李堯:其實也怕,在後方守好我們這一畝三分地
    第二聲還沒來得及響,護士李堯的同事就已條件反射似地抓起了話筒,「喂,你好,疫情車待命……」歷下區某小區裡,一位居民剛從國外返回,需要到指定隔離點進行集中隔離。N95口罩、帽子、護目鏡、鞋套、手套、防護服……李堯和司機老楊迅速穿戴好,老楊用棉籤給護目鏡擦碘伏:「這樣可以防止起霧。」大約三分鐘後,120急救車一路鳴笛駛出了醫院大門。
  • 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種好
    這個農民為了得到更多的地,瘋狂的奔跑,最後累死了,別人把他埋了,也僅僅只需要六英尺那麼一小塊。我想託爾斯泰是警告世人,我們需要的不多,不要太貪婪。中國有句古話:良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和這篇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貪,並非就是要走「佛系」,不貪和不努力是兩碼事。
  • 基層青年幹部該怎樣理解「一畝三分地」
    春節假期結束,在河北返回重慶工作的車站,文化程度不高的父親一句「不要留戀家裡這一畝三分地」,讓我不由聯想起自身工作,思緒良多。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時強調,「要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努力實現京津冀一體化發展」。
  • 漢服文化中「一畝三分地」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呢
    漢服文化中」一畝三分地」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經常說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打理好就可以了,「一畝三分地」具體是指的什麼呢,「一畝三分地」嘗嘗指的是個人利益或勢力範圍,在西方的概念中就是獨立自主的意思。如嫌別人多事的時候就說:「別人的事你就別過問了,還是先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吧!」,那麼,為什麼用「一畝三分地」代表個人的勢力利益呢,為什麼叫「一畝三分地」,不叫其他的呢,比如自己的地盤呢。
  • 汽車三缸機的秘密
    換言之,稱「國六」為全球最嚴排放法規之一也不為過,而且,國內已經有5個城市,率先一部跨過「國六B」,直接實施「國六A」,這給國內的車企幾乎又上了一個緊箍咒,將發動機效率最大化、油耗最小化顯得迫在眉睫。總體來說,世界各大主流汽車市場對燃油車能耗的收緊趨勢是到2020年,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要降到5L/100km左右。
  • 微小說:一畝三分地
    繡花一聽「生物鐘」這個詞,噗嗤就笑出了聲,「你這老頭子,老了老了說的話咋還時尚了,啥叫生物鐘啊?」老王頭抬得更高了,「這你就不懂了吧,」他有點得意了,「總之,一句話就是我們兩代人生活不一樣,住在孩子那裡多少有些不自在。」「家裡就自在?」繡花撇了撇嘴,「家裡你倒是輕鬆,還不都是我照顧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她輕輕哼了一聲,滿是愛意。
  • 扶貧日記丨我的「一畝三分地」
    我叫廖希根,來自醴陵市白兔潭鎮洙塘村,是一個「菜農」,如果這「一畝三分地」的菜生病了,我就會想辦法進行「施肥」或者「打農藥」,把產量提高。其實,我是一名扶貧專幹,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我們村的扶貧故事,來看看我們是如何打理我的那「一畝三分地」的。2017年4月份,在廣大黨員和村民的投票選舉中,我進入村委會,擔任扶貧專幹。從那時起,帶著大家的信任,開啟了我的扶貧之路。
  • 一畝三分地招小編(實習生)
    新媒體運營/網站編輯實習生(1-2名)職責:針對留學生和北美華人感興趣的話題,挖掘一畝三分地優秀內容,寫作公眾號文章等。後期如果有必要onsite,則地點在西雅圖地區(Bellevue)流程:簡歷和自我介紹發送給信箱:iamxiaoning at gmail郵件標題:一畝三分地小編應聘 - 2020郵件裡請描述一下你為什麼適合這份工作,以及給出你入職一周內
  • 年度工作會上說了句「一畝三分地」,結果小失誤惹了個大麻煩
    在座談會上,一名基層同志講到「根據上級的安排部署,結合我自身所耕的一畝三分地,談一談2021的工作想法和計劃……」。萬萬沒有想到,會後大家對這句「一畝三分地」議論紛紛,當事人幾乎陷入被群批的局面。先農壇裡皇帝「親耕」的這塊籍田的面積恰好為市制的「一畝三分地」。皇帝親耕地的面積為什麼是「一畝三分」呢?第一種說法是,在中國古代,單數一、三、五、七、九被當作是陽數,皇帝是至陽之身,應該選單數。同時又不能太過於勞累,所以,就取最小的「一」和「三」來計量親耕面積,就有了「一畝三分地」的說法。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
    倘若都只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只掃自己的「門前雪」,就難有整體和全局的勝利,說不定還互相掣肘,甚至產生內耗。   賈誼在《過秦論》裡說,六國「會盟而謀弱秦」,「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最後卻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惜乎六國,縱有吳起、孫臏、樂毅、廉頗等軍師名將,也只能功虧一簣。可見,各有懷抱,貌合神離,幹不成大事。   要幹大事,少不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