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二師兄研究所》第34期
不知從何時起,「三不買」便成為了國內汽車市場不成文的規則:第一是乾式雙離合,第二是泡水庫存車,第三就是三缸發動機。
從這條規則,多少也就能看出國人對三缸機排斥已經達到了相當偏激的程度,三缸機已經成了「抖動」、「不可靠」甚至是「偷工減料」的代名詞,原本降低油耗和減少排放的初衷,早已被消費者所遺忘。
不過,節能減排這件「大」事,並非只有中國在努力。
在汽車的發源地歐洲、發揚地北美以及汽車工業後起之秀日本,同樣在嚴苛的排放法規下有大量搭載三缸發動機的車型在售。
那在,這些市場搭載三缸機的車,活得怎麼樣呢?也是如同在國內一般人人喊打嗎?
日本:三缸隨處可見
提及日本汽車市場,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在全球叱吒風雲的卡羅拉,而是滿大街的K-Car。
在上個完整年度也就是2019年銷量榜單中,前四名都被K-Car車型所霸佔,其中,冠軍本田N-Box年銷量甚至超過25萬臺,亞軍大發Tanto和季軍鈴木 Spacia也都超過了16萬臺。
雖然看起來可能並不起眼,但考慮到日本市場與中國市場差了N個數量級,就能明白這幾款車是有多受歡迎。
而無一例外的是,這幾款嬌小玲瓏的K-Car,搭載的全部都是0.66L的三缸發動機,比國內主流1.0L或者1.5L的三缸機排量還要小上不少。
造成日本汽車市場這種獨有調性的原因也較為明顯,那就是空間和燃油甚至是鋼鐵資源的匱乏。
所以,儘管0.66L三缸機動力不夠強,可能振動較為明顯,舒適性不夠好,但在電氣化時代到來之前,仍舊是日本市場最合理的選擇。
總體來看,在日本市場,三缸機在消費者心中已經有了明確和成熟的認知,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還會扮演自己獨特的角色。
北美:三缸機表現極為戲劇性
個頭大、動力強、油耗高,這是大部分北美市場熱銷車型的真實寫照。
從2020年北美市場表現不難看出,美國人依舊鐘情於皮卡車,福特F系列、Ram皮卡和雪佛蘭索羅德是最暢銷的車型。
其2020年第三季度銷量分別為22萬臺、15萬臺和14萬臺。
而這些車型,顯然不是三缸機所能駕馭的。
其實從政府對汽車廠商的約束來看,在北美混得風生水起的車企根本沒必要搭載出力不討好的三缸機。
原因便是:美國市場使用的是CAFE(平均燃料經濟性,等同於熱效值),並非全球其他市場所強調的排量和綜合油耗。
因此,在北美市場上,要麼就現款發動機上做優化和升級,要麼就使用48V系統改善發動機運行環境提高效率,搭載三缸的僅有別克Encore GX、Mini、寶馬i8混動等車型。
所以,在北美市場,很少會有關於三缸機的爭論。
那為什麼會有戲劇性呢?
原因就在於:在國內主推三缸機的幾個廠家全部來自美系,例如別克、雪佛蘭、福特等,都是三缸機的忠實粉絲。
但換裝三缸機之後,這幾個廠家的銷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只能說這些車企對國人的購車心理和習慣還沒有更深刻的理解,激進的全系換裝顯然是不可取的。
歐洲:三缸機已經和四缸殺成紅海
與國內的全面潰敗不同,三缸機在歐洲活得似乎非常不錯,但在與四缸機搶佔市場的路上異常艱辛,能活下來的,都是身經百戰、表現出色的產品。
眾所周知,歐洲是小型車和兩廂車的天下。
10月份,歐洲市場銷量最好的便是大眾高爾夫、雷諾Clio、歐寶Corsa三款車型,其銷量均過萬臺,標緻208、豐田Yaris等也都實現了不俗的銷量。
在這幾款車中,除了高爾夫、歐寶Corsa之外,基本全系換裝三缸發動機,其中,搭載1.2T三缸發動機的標緻208還一舉拿下了「2019年度歐洲最佳汽車」的稱號。
此外,作為歐洲眾多車企中的一哥大眾汽車,也在逐步使用三缸機取代四缸。
例如新車將搭載EA211 EVO 1.0T即將取代原本的1.2T及1.4T發動機,而更強的三缸EA211 EVO 1.5T則是面向大眾在歐洲市場上更高級別的1.8T換裝做準備。
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三缸機在歐洲小型車及兩廂車市場火熱程度。
那麼,與4缸的競爭從何而來呢?
顯然,小型車基本已經淪陷,而三缸機在歐洲下一步劍指的正是B級車和SUV市場。
在這裡,有朋友會表示:三缸機想要在中型車上使用無疑是痴人說夢,「小馬拉大車」肯定行不通。
但其實,三缸機帳面參數上的表現絲毫不弱於部分四缸機。
例如,通用的1.3T,帳面參數165Ps/240N·m,對比同期歐洲市場上沃爾沃1.5T(163Ps/265N·m),寶馬2.0T低功率(156Ps/250N·m)絲毫不弱,福特和大眾的1.5T三缸則表現更強,邁銳寶XL和歐洲蒙迪歐已經率先邁出了這一步。
至少在動力方面,B級車搭載三缸發動機是不成問題的。
總結來說,歐洲市場絕大多數消費者已經默認三缸機的存在,但在更高級別車型上的應用,還存在較多的爭議。
結束語:毋庸置疑的是,碳排放、綜合油耗、汙染物排放同步降低的大方向,在未來也將會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在這條漫漫長路上,我們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市場都會維持新能源和發動機共存的局面。關於新能源的未來毋需多言,純電動和氫能是兩大主要方向;再看發動機的未來,在當下,我們只看到了小排量和三缸機。在許多國內消費者看來,這個結果可能是可悲的,但放眼全球市場來看,我們還是要對三缸機有一定的客觀性和包容性,最起碼,不要有過多的偏見和貶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