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5月17日中國副食流通協會發布了國內首個針對兒童的《兒童零食通用要求》團體標準, 可以說這是作為一份美好的六一兒童節禮物,送給國內將近1.59億的兒童。
其中提出了對於兒童零食要少添加糖、鹽、油的規定,並且要求兒童零食要規定氯化鈉、蔗糖、脂肪的限值。
此規定的頒布,會使中國兒童零食業的發展有一個質的變化。對於兒童的健康來說無疑是非常有益的。
但是即便國家重視,而更應該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的是父母。
前不久鬧的沸沸揚揚的「大頭娃娃」事件,已經給出了結果,廠家生產的蛋白質粉是合格的沒有問題,但是卻被導購故意誤導的賣給了不懂的家長。
試問,誰有錯?都有。只是商家是惡意的,父母是無意的。但是父母的無意卻是由於父母的無知所導致的。
近些年網絡的發展,不僅使各種信息快速的傳播,也使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可以學習到很多應該了解的知識。不善良的商家或許我們無法看出,但是我們可以用一些基本的知識來時時刻刻保護我們的孩子。
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沒有零食的童年似乎是不完美的,除了心理需求,他們的健康成長也是很需要「零食」的。因此家長應該多學習、多了解一些膳食知識,才能更好地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兒童膳食每天應該安排早、中、晚三餐,在此基礎上,還應至少有兩次的加餐。而兒童零食也是為了增加兒童的營養補充,應該和加餐相結合,但要注意的是加餐要以不影響正餐為宜。
小提示:這裡所說的零食可是健康零食哦!
很多人認為,零食其實就是為了在適當的時候哄哄孩子,或者作為獎勵給予孩子。但真正健康的零食是為了幫助孩子在三餐之外攝取到更多的營養和能量,來幫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健康零食和不健康零食
據統計,兒童每日所需能量的20%~30%,營養的14%~27%是需要零食(也就是加餐)來提供的。
正確的吃零食並不怕給身體健康帶來影響,而是不應該影響正常的進餐。只要能夠定時定量的吃健康的零食,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家長都不會成為困擾。
1、隱性鈉的危害
市面上的大多數零食都是根據成人的健康指標來制定的,尤其是鈉的含量相對於兒童來說是過量的。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鈉的過量攝入有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
有一些研究也觀察到,早期就用配方奶餵養的寶寶,他們的腎臟比純母乳餵養的寶寶稍大,專家推測,這與喝奶粉寶寶鈉的攝入稍多,腎負荷過高有關係。
2、高糖的危害
甜品似乎是每個孩子都無法拒絕的美味,糖、餅乾、蛋糕等很多高糖食品,是當下許多孩子的最愛。可是糖除了增加能量外,不含任何的營養。過量攝入不僅會增加孩子齲齒的風險,也會增加兒童期、成年期肥胖的風險。而且甜食的飽腹感特別強,即便孩子的食用量不多,也會影響到正餐的進食量。
如果在外家長稍加注意,會發現現在很多孩子都有大大小小的齲齒,甚至有些孩子的牙齒幾乎都殘缺不全、簡直不忍直視,而這都是糖和口腔的護理不當所造成的。
3、油炸、膨化食品的危害
通過油炸的食品都會大大的提高它的脂肪含量,而在油炸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很多亞硝酸鹽,不僅容易造成肥胖,也會增加腸道疾病的風險。
膨化食品很多都是高糖或者高鹽,這兩者都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風險。而且膨化劑所含的鉛、鋁,如果長期食用,也會影響孩子身體的正常發育。
1、怎麼選
真正健康的零食可不是貨架上的薯片、糖果一類的東西,除了一些健康的果乾、小甜品等,新鮮、純天然的食物都是可以作為零食給孩子進行加餐食用的。
比如:新鮮的水果和可以生食的蔬菜,堅果、豆類,酸奶、奶酪,麵包,以及媽媽自製的各種愛心小甜品、小肉腸、小零食都是健康的,完全可以放心的給孩子吃。
而貨架上也有一些零食可以適量的給孩子吃,但一定要限量,比如一些無糖、無添加的果乾,看似很健康,但畢竟是經過加工的,它的營養成分已經大大的降低,因此還是要少量的吃。
2、如何吃
零食並不是隨時隨地都可以讓孩子吃,應該和加餐相結合,定時定量,並且不會影響到正餐的進食,才是最佳的食用方法。
比如孩子的某一頓正餐可能主食吃的過少,那麼家長在加餐的時候就可以給他吃一些麵包;菜吃的過少可以在加餐時給他增加一些水果或蔬菜;當然也可以同時增加一些牛奶或者酸奶來補充鈣質。
總之家長一定要記住,加餐並不是為了讓孩子去吃一些沒有營養的零食,而是為了在三餐之外能補充更多的營養所需。
結語:「零食」在家長眼裡似乎就是不健康的象徵,但是健康的零食對孩子來說是必需品,正確的添加對孩子不僅沒有壞處,反而能促進他們的身體更好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