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朱元璋討飯,隨口敕封兩娘娘

2020-12-18 酒歌說文

眾所周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從小吃苦受罪,當過和尚要過飯,最後娶了馬大腳,這才時來運轉,飛黃騰達成為九五之尊,馬大腳也成為皇后。

歷史上朱元璋娶馬大腳自有公論,然而太史公一筆帶過,缺少其中細節,給好奇後人留下不少遺憾。但在民間,卻流傳出這麼一段有趣的故事,講述了朱元璋娶馬家小姐的離奇經過。

話說,朱元璋當年曾給馬員外餵馬,整天過著饑寒交迫的日子,面黃皮瘦連豺狼見了也流眼淚。

這一年冬天,天上下著鵝毛大雪,寒風颳得骨頭都疼。

朱元璋又冷又餓,躲在馬棚草堆裡睡著了,打呼聲就象雷響。

馬小姐的丫環出來買針線,走到馬棚邊,聽裡面呼聲大,就從籬笆縫裡瞄。

丫環看見朱元璋相貌驚奇,臉上有兩條紅彤彤的長蟲,一會從鼻子裡爬進,又從嘴巴裡爬出,又從耳裡爬進,又從眼睛裡爬出。嚇得花枝亂顫,慌慌張張跑回閨房,把這事向馬小姐說了。

馬小姐的容貌平淡無奇,腳還大,但知書達理,學問深。聽丫環這一說,喜出望外,對丫環說:「那不是長蟲,是兩條龍。龍穿七竅是真龍的再現,這人是個真龍天子。」

馬小姐連忙和丫環下樓來到馬棚,把朱元璋喚醒,給他換了新衣裳,還給他端來好酒好菜讓他吃飽。

朱元璋覺得有些奇怪,剛丟下筷碗,就見馬小姐跪在地上說:「貴人今後若有感恩之情,登基後給奴家封個啥?」

朱元璋覺得奇怪,堂堂員外小姐,怎麼找我這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叫花子封賞,這不是天大的笑話?」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軟,朱元璋順口說:「小姐言重了,我哪有那福分,日後若有命登了基再說吧。」

馬小姐還是懇求封賞。朱元璋想了一想,又說道:「馬棚不是金鑾殿,馬槽不是九龍廳,一沒文武臣,二沒百萬兵,我怎麼封呢?」

馬小姐言道:「莫看馬棚小亦是金鑾殿,別說馬槽舊更是九龍廳,騾馬就是文武臣子,草垛就是百萬兵。我主萬歲!你快封吧!」

朱元璋無奈之下只好笑著說:「好吧,來日我登基,封你為正宮娘娘。」

馬小姐連忙說:「謝主龍恩!」

丫環有心眼,見小姐得封,也纏著讓朱元璋封她。

一個是封,兩個也是封,朱元璋也不推辭,把丫環也封了個娘娘。

丫環還不滿足,還讓朱元璋再封。朱元璋覺得好笑,隨口說:「封你東宮到西宮,燒火拾柴帶剝蔥。」

俗話說,君子一言九鼎,朱元璋之後真的登了基,當了皇上。

馬小姐得到喜訊後,和丫環一同趕到南京去找朱元璋。

到了金殿大門上,馬小姐硬要往宮裡闖,被將官攔住。

馬小姐說道:「我是萬歲爺的正宮,誰敢擋道!」

將官們不知是真是假,趕快進殿向朱元璋回稟說:「我主萬歲,殿外有個黃臉女人,口口聲聲說她是萬歲爺的正宮娘娘!」

朱元璋這才想起當年馬棚封賞的事,只好讓馬小姐和丫環進宮。

馬小姐和丫環走進金殿,雙雙跪在殿下言道:「我主萬歲,正宮參見萬歲!」

朱元璋一看馬小姐模樣,有些想反悔,讓兩廂退下,和顏悅色說道:「我什麼時候封的你們?」

馬小姐言道:「我主萬歲,在馬棚一事你忘了麼?」

朱元璋嫌馬小姐人醜腳大,支支吾吾不想承認。

馬小姐看出來朱元璋的心事,言道:「萬歲的心思我知道,是嫌我長得醜。可我這模樣能脫骨換相,以前醜是給別人看,到晚上變美了是給萬歲一人看。俗話說,「家有美貌妻,惹禍種根苗』,你是要心好還是長相好呢?」

朱元璋無言答對。只好答應讓馬大腳做了正宮娘娘,丫環燒火拾柴帶剝蔥,伺候皇后馬大腳。

別看民間故事與歷史相悖,但故事好看,讓人愛不釋手。

如果大家喜歡看民間故事,不妨點擊下面的連結,購買民間故事集《故事會》,放在手邊慢慢品讀其中的樂趣。還有優惠哦!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拿人家手軟,吃人家嘴短
    十殿閻王是民間流傳主管地府十殿的十個掌控者,其說始於唐末。其中第四殿閻王稱為忤官王,今天,小編為大家講一個關於第四殿閻王忤官王的故事。 清朝的時候,靜海縣有個姓邵的讀書人,父親早亡,和老母親相依為命。
  • 月餅和朱元璋起義的那件事
    有許多中秋習俗,其中吃月餅的習俗最為廣泛,在我國,關於吃月餅的神話和歷史故事有嫦娥奔月、楊貴妃為月餅起名、朱元璋月餅起義奪天下等,前兩個故事估計大多數人耳熟能詳,也許明太祖朱元璋月餅起義奪天下的故事不太了解,憋急了,瀋陽帶你回顧明太祖是怎樣用月餅起義奪天下的。自古以來,人們都把月餅作為吉祥,團圓的象徵。
  • 民間故事~牛盤橋來歷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遊玩老張,看一樣的風景,講不一樣的故事,今天講牛盤橋來歷的故事。相傳朱元璋青少年時,家鄉安徽鳳陽發大水瘟疫流行。朱元璋流落到駱馬湖,蒙元統治者橫行殘暴,真是天災人禍,老百姓流離失所,紛紛外出討飯以求生存。
  • 幼兒園家長找事,氣的老師百口難辯,園長直呼拿人手軟,吃人嘴短
    要記住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再說幼兒園已經給老師們準備了禮物,你們就不要再給我丟人了。會議結束後老師們也都銘記在心,因為這是每年私立幼兒園的大忌。  這是小班的一個家長,為了想讓老師多照顧孩子,連送兩天老師洗髮水,都被老師放學後悄悄放孩子書包返回,這位媽媽真是痴心不改,放學後把孩子送回家後,趁著老師開會,以忘拿孩子衣服為藉口進入幼兒園,把洗髮水放在教室桌子上,離去後給班主任發信息,這讓小三班的老師更加覺得收不得的禮物,趕緊退回,可幼兒園偏偏這兩天教委要來園視察工作,各個班級老師都是忙的前胸貼後背,做教具、寫教案、打掃衛生,還要編排舞蹈
  • 中秋節的最大傳說:朱元璋月餅起義和菜刀
    例如這個謠言:話說,朱元璋在元末農民大起義時,準備聯合各路反王發動起義。但因為朝廷管理甚言,「十戶一把菜刀」由「刀頭管理」,連起義的傢伙都沒有,而且同時起義怎麼聯繫時間呀。朱元璋正在犯愁呢,軍事劉伯溫羽扇綸巾微微一笑,對朱元璋說:這個不難,八月十五人人都吃月餅,我們把「八月十五夜起義」放入餅子裡面,人人看到也就知道了。
  • 朱元璋要殺掉與自己八字相同的人,人找到後,朱元璋:放了,封賞
    在朱元璋一生中,玄學幾乎相伴隨行,因特殊的人生際遇,他對玄學始終抱有一種敬畏態度。在歷史記載中,朱元璋成做出的決斷,很多不是出自本心,而是受到玄學的影響。朱元璋的早年,日子悽涼又痛苦。因天旱蝗災,家中兄弟離他而去。
  • 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這一段「月餅起義」的故事,你知道嗎?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也有很多,比如賞月、吃月餅、賞桂花等等。每個地區的習俗也都不一樣,但是有一個習俗,幾乎全國都一樣,那就是吃月餅。在古代就有吃月餅的神話故事,比如有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有楊貴妃為月餅起名,朱元璋為月餅起義的故事。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有關月餅的故事。月餅一開始的時候,並不叫做月餅,而是叫做胡餅,是古人在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後來被延續下來。
  • 朱元璋是哪裡人?民間有7種說法,莫衷一是
    之所以說他平凡,是因為他出生卑微,放過牛,討過飯,當過和尚,人一生中最卑微的階段,他都經歷過。 然而朱元璋又是一位傳奇的人物。 那就是朱元璋的出生地之爭! 講白了,就是:朱元璋,究竟是哪裡人? 有人可能會說:這還用討論嗎?當然是安徽滁州鳳陽縣人了! 但是,如果你在蘇北,問這個問題,那麼得到的答案,肯定不一樣。
  • 朱元璋無力埋葬家人,鄰居劉繼祖贈給墳地,後來朱元璋怎麼報答?
    朱元璋家也不例外,父親朱五四靠著給地主劉德家種地為生,朱元璋年齡小就只能給地主劉德家放牛,據傳說朱元璋還和湯和等人偷吃過劉德的牛,被劉德一頓毒打。所以朱元璋小時候是沒少餓肚子的,可能朱元璋兒時候的夢想就和電視劇《朱元璋》裡說的一樣,那就是有大餅吃。甚至朱元璋可笑的認為皇帝的待遇也只是左手一個大餅右手一個面膜。
  • 除夕夜不空鍋:新年吃舊糧,年年有餘糧!
    關於「除夕不空鍋」的習俗,並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源於何處,但有一個很有趣的民間故事,道出了「除夕不空鍋」習俗的來歷。話說元末,自然災害頻發,土地兼併嚴重,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有一年,陝西鳳陽這塊旱魅橫行,赤地千裡,顆粒無收。年除夕,朱元璋家斷糧了。嚴格說,樹皮、草根也斷了。
  • 農村俗語「男大三靠金三,女大三必討飯」,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淳樸的民風,優美的環境,無不讓人留戀,但對筆者來說,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長輩口中常說的俗語,這些流傳在農村大街小巷的俗語,不僅反映了當地習俗,更反映出了農人們的生活經驗和願望!有些俗語人際交往中發揮了無可比擬的作用,對於自小從農村長大,也對俗語有一定的了解!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月餅起義」傳說知多少?
    朱元璋藉此機會,便聯合各路抵擋力氣預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尋很緊密,傳遞音訊好不容易。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謀,指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中,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師中,告訴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一同起義呼應。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風俗。
  • 鮮為人知的朱元璋兩個傳奇故事:出生的風水寶地、小魚鍋貼的情緣
    關於朱元璋的傳奇故事很多,主要流布於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及周邊地區。這裡介紹傳說他的出生地和與當地的一道小吃,活魚鍋貼的傳說。01朱元璋出生的風水寶地傳說傳說朱元璋的老祖宗是徐州沛縣人。宋朝時,金兵入侵,一家人逃到江南句容縣通德鄉朱巷落戶。官府定朱家為「淘金戶」,要他家年年交黃金。
  • 餘師夷寓言之八《拿著金飯碗討飯的人》
    智者與討飯者在對話餘師夷寓言之八 《拿著金飯碗討飯的人》 >《拿著金飯碗討飯的人》餘 師 夷一個年輕力壯的討飯者經常哀嘆自己貧窮。討飯者又一想,沒了雙手什麼都幹不成了,吃東西用什麼去拿?也搖搖頭拒絕了智者又說:「那麼,把您的雙腿給我,我也給你一筆財富。」
  • 民間故事:善人助鬼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598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民間故事。故事傳播行善積德的正能量。希望諸位看官讀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閒言少敘,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徐州的王成,是一名賣豆腐的老翁。他常常凌晨起床在自家磨坊內做豆腐,之後挑著擔子,在天明之前挑到鎮子集市上去賣。走夜路便成了家常便飯,但老翁卻未曾遇見過奇事。
  • 朱元璋怒道:斬,女兒我不要了
    朱元璋是生長在底層的草根皇帝,從前受過很多被有錢有勢的人欺負的苦,也看到很多窮人因為沒錢吃飯治病被活活餓死,元朝就是不管民間疾苦,貪贓枉法,還加大苛捐雜稅,農民被逼無奈,只好起義推翻元朝。朱元璋曾窮得去討飯,他當上皇帝之後還是牢記以前沒東西吃的苦日子,發揮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馬皇后過生日他請大臣吃四菜一湯,要大臣和他一樣勤儉。菜裡還有一道小蔥拌豆腐,意思是告訴大臣們為官要像這道菜一樣一清二白。
  • 2018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及民間小故事
    臘八關於臘八節的傳說故事(三)節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頓。
  • 2019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臘八節的由來和臘八傳說及民間小故事
    臘八關於臘八節的傳說故事(三)節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頓。
  • 月餅為什麼非要在中秋節吃?問問朱元璋
    □實習生 池垚垚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翟羽中秋節吃月餅,和端午節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無中秋可以吃月餅,而無月餅則不成中秋,因此中秋與月餅是緊密相連不可或缺的。傳說中秋節吃月餅是朱元璋的意思?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在眾多傳說中,南京人最熟悉的,或許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借餅起義」的故事。這個傳說被很多人認同,不少講述朱元璋的電視劇都將之搬到電視螢屏。相傳,元朝統治者橫徵暴斂,民不聊生。
  • 民間故事:豆腐西施
    楊大明聽了一愣,心想這是什麼人啊?這麼衝。可他還是滿臉陪笑說:「後邊有點小事,分心了,沒聽到,還請……」「什麼還請?請就快點弄點熱湯給我們曖曖身子。」矮個的邊說邊就往裡闖。楊大明只好一閃身讓他兩帶著那女子進了家院。那兩男人聞了聞鼻子,說:「多遠就聞到豆腐香味,果真這豆腐腦出來了。」也不對楊大明說一聲,拿過碗,往裡一挖,就是一碗,邊喝邊說:「有沒有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