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哪裡人?民間有7種說法,莫衷一是

2020-12-23 騰訊網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的一生,平凡而傳奇。

之所以說他平凡,是因為他出生卑微,放過牛,討過飯,當過和尚,人一生中最卑微的階段,他都經歷過。

然而朱元璋又是一位傳奇的人物。

他的傳奇之處,就在於他能從社會的最底層,一躍而上,成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爬上了社會的最頂層。

所以,在各類史書中,常常能看到有關朱元璋的各種討論。

其中,有一個討論,至今仍存疑問。

那就是朱元璋的出生地之爭!

講白了,就是:朱元璋,究竟是哪裡人?

有人可能會說:這還用討論嗎?當然是安徽滁州鳳陽縣人了!

但是,如果你在蘇北,問這個問題,那麼得到的答案,肯定不一樣。

因為在蘇北,有一種普遍的說法是:朱元璋是江蘇盱眙人,不信你看,至今在盱眙,還有老朱家的祖陵。

盱眙,漢代建州,為唐宋名城——古泗州州府所在地,曾孕育一代開國帝王朱元璋。

其實,在蘇北,關於朱元璋的故鄉之爭,並非只有盱眙一家。

江蘇的句容、江蘇的沛縣,民間也流傳著各種版本的有關朱元璋出生地的傳說。

即使在皖北,關於朱元璋的出生地之爭,其實,也有多種說法,而並非只有「鳳陽說」這一種!

在明光市,明光人說:朱元璋的老家,就在我們嘉山。

在蚌埠的五河縣,當地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朱元璋,出生於五河。

在安徽宿州民間,甚至也有人認為:朱元璋,出生於宿州。

因此,關於朱元璋的出生地之爭,在民間,就有7種說法,分別為:盱眙說、嘉山說、鳳陽說、句容說、五河說、沛縣說、宿州說。

7種說法,莫衷一是。

不過,目前認可度比較高的說法是:朱元璋,出生於濠州(今安徽鳳陽)鍾離太平鄉孤莊村。

其實,熟悉蘇北和皖北的朋友,或許都知道,蘇北和皖北,這兩大塊區域,風土人情十分相似。

在安徽和江蘇沒有分開之前,兩地互通有無,所以,皖北和蘇北民間,關於朱元璋出生地之爭,實屬正常!

但是,如果其它地方出來相爭,比如湖北,浙江或者河南來爭,那麼,就有點說不過去了,你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企鵝號:歷史觀景臺,更多歷史見聞,歡迎關注我。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會有朱棣是元順帝兒子的說法,是民間傳聞還是有據可查
    為什麼會有朱棣是元順帝兒子的說法,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是因為朱棣的身世撲朔迷離,他的生母至今還是一個謎,才會有很多種臆想說他是元順帝的兒子。但是後來愛鑽研的學者們找到了很多的證據,證明了朱棣並不是馬皇后親生,雖然有證據證明他不是馬皇后所生,但是卻沒有充分的證據可以證明朱棣的親生母親到底是誰。這樣就產生了一個未解之謎,這朱棣的母親到底是誰?這也就在民間有了很多傳說,甚至在明代中後期就已經有了朱棣是元順帝之子的傳聞。
  • 民間故事: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朱元璋討飯,隨口敕封兩娘娘
    眾所周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從小吃苦受罪,當過和尚要過飯,最後娶了馬大腳,這才時來運轉,飛黃騰達成為九五之尊,馬大腳也成為皇后。歷史上朱元璋娶馬大腳自有公論,然而太史公一筆帶過,缺少其中細節,給好奇後人留下不少遺憾。但在民間,卻流傳出這麼一段有趣的故事,講述了朱元璋娶馬家小姐的離奇經過。
  • 大陸遊客島內民眾莫衷一是
    大陸遊客島內民眾莫衷一是 2009年07月16日 22:0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人口91785人(2006年),人口密度723人/平方千米.極東是查母嶼,極西是花嶼,極南是七美嶼,極北為目鬥嶼;本島與白沙島、西嶼島呈環狀連接。  中國臺灣網7月16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因為嚮往「外婆的澎湖灣」,7月13日去到澎湖縣旅遊的大陸鎮江市觀光團經過4天3夜行程,對於「澎湖灣」在哪裡這個問題,卻是各說各話。
  • 「江西老表」這一稱呼有何來歷?老表一詞是對江西人的謔稱嗎?
    對於大部分土生土長的江西人來說,這個稱呼給獨在異鄉的自己些許溫馨和親切,但也有不少江西人反感「江西老表」這個稱呼,在他們看來,「老表」一詞與「鄉巴佬」等詞類似,暗含嘲諷戲弄之意。其實,「江西老表」這一稱呼來頭可不小,年代也十分遙遠了。民間對於為什麼稱呼江西人為「江西老表」有著許多說法,莫衷一是。
  • 民間趣聯:朱元璋和學童的妙對
    一般地說,對聯比詩歌精煉,句式也比較靈活,可短可長,伸縮自如,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十言,甚至幾十言、上百言,用途廣泛,群眾性強,它會使人獲得欣賞的樂趣,甚至令人報復大笑,手的啟發、鼓舞和教育等益處,有些也會使人苦笑不得呢。
  • 南京市資訊|一首兒歌爆出驚天秘聞,南京孝陵竟然不是朱元璋的葬身...
    沒錯,他就是富有傳奇色彩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南京東郊的紫金山有一個叫獨龍阜的地方,山上便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明孝陵。關於這個說法史書上也是有明確記載的說朱元璋埋葬在明孝陵。關於朱元璋的墓在民間確實有種說法認為朱元璋的墓不在這裡,於是乎這名男子的到來讓賀雲翔也犯了迷糊。難道這明孝陵底下真的沒有埋葬著朱元璋嗎?
  • 朱元璋的鞋拔子臉形象是從哪兒來的?
    我們今天看到的朱元璋畫像一共有兩種,一種是圓臉,雖然不是多俊但看著還比較正常;另一種是長臉,就是流傳特別廣的鞋拔子臉。」意指現存圓臉版本的朱元璋畫像才是真實形象。從不同的記載中我們得知至少在明朝中期的時候朱元璋的官方和民間版畫像就有很大不同了。那麼官方版畫像就靠譜嗎?可以說基本還是靠譜的,雖然有些免不了的美化處理。
  • 民間俗語:「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為何有這種說法?
    前言:「相由心生」的說法自古就有,在當時人們普遍認為通過一個人的長相,能夠判斷出他的性格品行。實際上這樣的說法,並沒有任何的科學道理。畢竟外貌是天生的,我們如果想真正了解一個人的性格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長時間的相處,才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
  • 朱元璋出生地辨別清楚了嗎?——與博導王世華先生商榷
    我看有兩條:一、是本人的說法,只要這種說法不涉及到本人的利益的話,就應該是有力的證據;二、如果本人沒有說法存世,那麼離該人時間最近、與該人關係最親,例如他的父母、兄弟、兒輩、或同時代人的記載也應該是可信的。」 這話筆者非常贊同。但按照這種方法來論證朱元璋出生地問題是完全行不通的。
  • 最早的月餅只有這類人能吃到,朱元璋用它奪取天下,最重有1200斤
    而月餅這個大家都喜歡的美食,雖然年年在吃,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起源,關於月餅有很多的故事,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相傳,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延續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作為中秋必備的月餅,也有一種說法是起源於隋末唐初,同樣歷史悠久。
  • 馬皇后和朱元璋的愛情,同患難,共富貴,矢志不渝
    馬皇后雖然在幼年時期便成為了孤兒,但她被人收養,雖然沒有親人的陪伴,但生活的很好。反觀朱元璋出生於一個貧苦人家,家裡共有六個孩子,朱元璋在家裡排行老四,在家族裡排行老八,所以又叫做朱重八。那是因為當時的朝廷荒淫無道,又趕上天災,當時的老百姓沒有一絲活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於是在民間出現了許多的起義軍,郭子興也在這時率眾起義,討伐當時的朝廷。當時的朱元璋也加入了郭子興的起義軍,因為朱元璋做事果斷、聰明機智,很快在軍中有了聲望,得到了大帥郭子興的賞識,做起了他的親信。
  • 朱元璋看中大臣妹妹,員外郎:此女已許配給人了,朱元璋勃然大怒
    朱元璋大家都知道,他是明朝的開創者。朱元璋是地地道道的白手起家,開局一個破碗,最後竟然成為一國之君。或許是因為真正理解民間疾苦,也受到貪官汙吏的迫害,所以朱元璋治國的時候,對官員的手段可以說是非常激烈。
  • 朱元璋的名字有幾個叫法,你知道麼?
    朱元璋一生曾經有過很多個名字,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只有他在發跡之前所用的朱重八一名,殊不知,他一生足足用五個名字之多。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幼年時期,朱元璋嬌弱多病,前面已經說過了,朱元璋並不是什麼顯赫世家出身,家裡哪裡經得住他這天天生病的折騰啊。既然常規的看郎中看不起,那就求神拜佛吧,到了家附近的皇覺寺求寺廟裡的主持高彬,將他收下做了個俗家弟子,起名叫朱元龍。說來也怪,朱元璋的病就這麼被封建迷信的治好了!
  • 民間抽籤是否可信?有什麼具體說法?
    說到抽籤,我們很快就會想到寺廟裡的抽籤筒,旁邊還有專門解籤的師傅,或是算命先生攤前的抽籤筒,來求籤問卦的人總是絡繹不絕。那麼民間抽籤是否可信?有什麼具體的說法?今天命理先生就來談談關於民間抽籤的一些說法。
  • 近八成受訪者認為「民間老說法」對年輕人有影響
    類似的民間老說法還有很多,比如配偶不能屬相相衝、「無春年」不能結婚、起名要看五行等,也影響了不少年輕人的生活。到底該如何看待這些民間老說法?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對108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9.9%的受訪者表示這些民間老說法對年輕人有影響,其中55.6%受訪者認為影響大。
  • 一天一個成語:莫衷一是
    各種意見都有,不能斷定哪個對,哪個不對。形容意見紛紜,分歧很大,沒有一致的看法。使用時,主語不能是某一個人。【成語出處】清·吳趼(jiǎn)人《痛史》第三回:「諸將或言固守待援,或言決一死戰,或言到臨安求救。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 朱元璋為何殺徐達?
    朱元璋賜蒸鵝致使徐達中毒身亡,歷來是個傳說,屬於民間流傳的版本,徐達的死實際上迷霧重重。話說徐達生了背疽,也就是背上長了毒瘡。據說,生背疽的人,吃蒸鵝立即會死。於是朱元璋便派人慰問徐達,並御賜蒸鵝一隻。
  • 中秋節的最大傳說:朱元璋月餅起義和菜刀
    1352年春,郭子興在濠州起義,得到消息的朱元璋,當時還是雲遊討飯的僧人的他前來投軍。劉基(1311-1375年)在元朝屬於服從元朝政府政治的漢人,他的一生可以戳破很多謠言。1323年,劉基參加了科舉考試,12歲考中秀才。這就戳破了另一種謠言,即元朝沒有科舉制度。1333年,22歲劉基參加會試成功,考中進士。
  • 南方1種野菜,長得酷似艾草,人稱「高鈣菜」,吃1斤等於7杯牛奶
    導讀:南方1種野菜,常生長在河邊,人稱「高鈣菜」,吃1斤等於7杯牛奶 提到野菜,大家最先會想到哪一種呢?在過去野菜是農民充飢的「救命糧」,因為當時的糧食產量低,並且可吃的食物不多,所以遇到糧食歉收了就要去山裡挖各種野菜來吃。別看這些野菜都是自然生長的,有些的營養價值還挺高。
  • 朱重八為什麼改名朱元璋?名字的含義是什麼?
    隨著明朝歷史尤其是明粉的一再「科普」,很多人都知道朱重八是朱元璋。而在過去,民間除了朱元璋之外還習慣叫他「朱洪武」。當然,洪武是年號,並非朱元璋的名字。1、朱重八的名字有「家族遺傳」基因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朱元璋原本叫朱重八。為啥起這樣一個名字?說起來,這跟朱家的「家族遺傳」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