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受訪者認為「民間老說法」對年輕人有影響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近八成受訪者認為「民間老說法」對年輕人有影響

  72.8%的受訪者相信,民間老說法有心理暗示效應,盲信會對人生產生負面影響

  明年是羊年,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十羊九不全」的說法就廣為流傳,甚至讓一些年輕人也將信將疑,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態,不敢在羊年生育。類似的民間老說法還有很多,比如配偶不能屬相相衝、「無春年」不能結婚、起名要看五行等,也影響了不少年輕人的生活。到底該如何看待這些民間老說法?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對108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9.9%的受訪者表示這些民間老說法對年輕人有影響,其中55.6%受訪者認為影響大。53.7%的受訪者直言,年輕人盲信這些民間老說法會束縛住自己,難以做出正確決策。

  受訪者中,90後佔38.3%,80後佔39.0%,70後佔15.1%,60後及以上佔7.6%。

  31.5%的人相信民間老說法,41.9%的人半信半疑,23.3%的人完全不相信

  調查顯示,50.0%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避生「羊寶寶」的現象,31.3%的受訪者表示沒有,18.6%的受訪者沒注意。

  山西太原的劉敏琴在2013年年底結婚,結婚不久就被老人催著趕緊生孩子。「婆婆說不能在羊年生,又等不到猴年,就在馬年抓緊生吧。指令一下,我跟老公趕緊要孩子,終於能踩著馬年的尾巴,把孩子生下來。」劉敏琴很無奈地說,「工作也來不及安排,就這麼急急忙忙生了,但是既然有這樣的老說法,還是能避開就避開的好。婆婆也特別高興,今年我過生日還給我封了個大紅包。」

  與劉敏琴的態度相反,就職於北京某科技公司的宣易恆,預產期是明年4月份。「這些說法對年輕人的影響還是挺大的,但我自己根本不信,我都已經在要羊寶寶的路上了。」宣易恆認為,如果信的人多,羊年出生的寶寶少,那將來入學、就業競爭的人少了,反倒是好事,怎麼能說「命不好」呢?所以還是應該順其自然。

  調查中,31.5%的受訪者表示相信這些民間老說法,認為這些說法能世代相傳一定有它的道理。41.9%的受訪者半信半疑,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23.3%的受訪者則完全不相信,認為這些說法毫無科學根據。

  一名受訪網友表示,屬相決定性格和命運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一個孩子會長成什麼樣的人,有先天的遺傳因素,更需要後天的教育培養。至於婚姻,屬相、星座、八字等再算個天花亂墜,如果沒有相似的成長背景、默契的人生觀,以及相容的圈子,依舊無法結緣。

  南開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汪新建認為,這些老說法在不同地方對不同人群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傳統觀念比較重的地方影響大一些。年輕人可能不是特別相信,但是父母出於對孩子的愛護,希望把所有的不利因素全部排除掉,在這樣的影響下,年輕人就會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徐少舟認為,民俗來自民間,是在生產力比較落後、認知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產生的民間信仰、禁忌,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老百姓智慧、經驗的總結,但有些說法是不科學的,我們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

  徐少舟說,在傳統觀念中,老百姓不僅把動植物當成自然現象,還賦予了它們自己的主觀感受,從民間文化角度來看,是有象徵意味的。大家不是簡單地信或不信,這裡面有一種良願的表達、寄託。以「兩頭春」、「無春年」的說法為例,在中國人的理解中,春不僅僅是一個自然季節,更象徵著生命、生機、自然的勃發,認為有春就是好的,所以偏好「兩頭春」是老百姓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善良的願望。但是從科學的角度看,「兩頭春」年就一定吉利的說法是不成立的。隨著認識的提高、科學的進步,我們要正確看待其中的不科學成分。

  調查顯示,在面臨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時,52.4%的受訪者會考慮這些民間老說法,34.9%的受訪者不會考慮, 12.6%的受訪者覺得不好說。

  此外,53.1%的受訪者相信命理、屬相等會對人生命運產生影響,31.6%的受訪者不相信,15.3%的受訪者覺得不好說。

  51.4%的人表示民間老說法流行是因為年輕人對未來感到迷茫

  「今年是閏九月,長長久久,九月份生日的人會非常順利。」西安某高校研究生馬瑩婷是陰曆九月份生日,她也覺得自己這一年的運氣都非常好。但她也承認,這裡有心理暗示的因素,「相信自己運氣好,做事情時心態就會好,自然會順一些。」

  汪新建表示,人們相信一個東西的時候,總是會找生活中的各種事情來印證它,其實有些很牽強,但是因為我們相信,就會全部歸結到這裡來。比如說婚姻,對成功的婚姻大家不說什麼,對於不成功的婚姻就要找原因,要是比較信這些相衝相剋的說法,就會歸因到這方面。而事實上,一個婚姻的失敗是多種原因造成的,盲目相信一些老說法,而想不到或者故意迴避掉其他的原因,就會起到一個消極的心理暗示的作用。

  調查中,72.8%的受訪者直言,民間老說法其實是有心理暗示效應,如果盲目相信就會陷入這種心理暗示,會對人生產生負面影響。

  汪新建說,造成任何事情的原因都是多種多樣的。說到離婚,人們一句屬相相剋就總結了,是一種過度歸因。這在老百姓中非常普遍,但這很不科學,是把一個個案推廣到了所有人身上。其實如果我們調查的話,很多所謂屬相相剋的婚姻,都是很幸福的。

  馬瑩婷告訴記者,她身邊有同學相親沒成功,就說是星座不合,完全不考慮其他原因。大學裡還流傳著「不能送某種禮物否則會導致分手」的說法。同宿舍的姑娘每次遇到節日,都會為送男朋友什麼禮物而頭疼,但是避這避那,最後還是難逃分手的命運,只是徒增麻煩。

  調查顯示,53.7%的受訪者認為,年輕人盲目相信民間老說法容易束縛住自己,難以做出正確決策,15.7%的受訪者覺得不利於建立積極的人生觀,15.1%的受訪者認為會給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10.8%的受訪者認為不利於青年身心健康發展。

  「受當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年輕人普遍不自信、沒有安全感。」 汪新建分析,比如說婚姻,我們現在的婚姻穩定性很差、離婚率很高,這引起人們對婚姻不穩定的警惕、反思。在面對婚姻時就會考慮得更多,想把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都排除掉。此外,這也和社會環境越來越多元化有關,各種各樣的說法都出來了。但還是應該理性看待,畢竟很多說法從科學的角度看是沒有什麼道理的。

  探究民間老說法在青年中流行的原因,51.4%的受訪者指出是年輕人對未來感到迷茫,不知道該信什麼,23.7%的受訪者表示是社會急劇變化,讓年輕人感到命運難以把握,10.7%的受訪者認為是因為年輕人對現代生活模式存有危機感,5.3%的受訪者表示是年輕人對就業、擇偶等存在困惑。

  「任何事情成也好敗也好,都絕對不會是單一的原因。對於一些老說法,聽聽可以,作為決定的依據就離譜了。」汪新建建議,年輕人在做決定時,還是要多方考慮,學會獨立思考。本報記者 王品芝

相關焦點

  • 調查:八成受訪者認為應該改善泳池過濾系統
    中新網9月11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導,香港的公眾泳池不時被揭發衛生情況欠佳,香港民建聯8月底起訪問超過260名九龍公園泳客,超六成受訪者不滿意水質或清潔情況,另有近八成受訪者認為要改善水質過濾系統。民建聯建議特區政府提升泳池過濾系統、加強保養和檢查、定時補充池水以衝淡尿液等。
  • 超八成受訪者吃過網紅冰淇淋,但10元以下冰淇淋最價靚物美
    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超八成受訪者表示吃過網紅冰淇淋,但有六成受訪者認為網紅冰淇淋是個「噱頭」,熱銷的背後是商家迎合年輕人求新求變心理;超六成受訪者認為能接受的冰淇淋單價最高為一支10元以下,口味最重要。為幫助消費者正確選購冰淇淋,課題組建議消費者購買時可查看配料表、營養成分表、糖含量、添加劑等。
  • 英報:調查顯示英國八成年輕人出行無安全感
    英報:調查顯示英國八成年輕人出行無安全感 2008年07月23日 16:57 來源:新華網 ,英國年輕人越來越受到暴力犯罪、沮喪、壓力和毒品的影響。  這項調查發現,接近80%的英國年輕人感覺走在街上不安全。   調查顯示,有1/5的受訪者曾經受到過匕首或武器威脅,接近半數的人知道身邊有人曾經有過類似的遭遇。   近1/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同齡人中至少有一人攜帶武器;超過半數人表示,較之一年前,他們感到今天的英國沒有那麼安全了。
  • 八成受訪者認為應和同事交朋友 專家建議應有邊界意識
    本報官網發起第19期勞動調查「你會和同事做朋友嗎」,截至昨日吸引1106位網友參與,結果顯示,僅有17%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不會,公私要分明」;而「您認為應該和同事交朋友嗎」這一項調查,逾八成受訪者選擇「應該」。  「別和同事交朋友」過時了嗎?被顛覆了嗎?
  • 63.2%受訪者認為「猴寶寶」扎堆與二孩政策有關
    53.8%受訪者直言對生肖屬相有偏好    調查中,53.8%的受訪者對生肖屬相有偏好,46.2%的受訪者表示沒有。48.4%的受訪者不會因為民間對某些生肖的說法而特意選擇生育年份,32.5%的受訪者表示會,另有19.1%的受訪者說不好。
  • 深近八成受訪者稱應設置處罰措施
    針對地鐵不文明行為,南都站站隊展開問卷調查發現,近八成受訪者認為應當設置相應處罰措施,但也有市民表示應考慮中老年人的習慣。深圳地鐵運管辦執法大隊工作人員表示,乘客大多數希望能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有律師認為,應結合深圳實際立法,落實相關處罰規定,但也有人大代表認為應從宣傳教育層面著手。
  • 近八成受訪者稱人情關係複雜阻礙留學人才回國
    他認為,現在中國對海外人才的政策很有吸引力。比如,留學回國人員在河南創辦企業有免稅政策,還會根據企業科技含量和市場前景,給予一定的創業啟動資金或銀行貸款財政貼息。調查顯示,46.6%的受訪者感覺當前回國的優秀留學人才「較多」,21.4%的人持相反觀點,28.9%的人表示「一般」。
  • 垃圾分類獎勵措施獲八成受訪者支持 但超七成受訪者仍未習慣分類
    南都民調中心廣州公共服務監測榜課題組就此話題在熱點站站隊平臺上發起網絡調查,近八成受訪者支持這一舉措,表示有獎勵的話會更主動參與垃圾分類。但調查結果也顯示,超七成受訪者表示自己仍未習慣垃圾分類。為此,課題組同步走訪了市內15個社區,也發現雖然不少市民已有基本的分類意識,但在破袋投放、定時投放等方面仍有待進一步培養習慣。
  • 超八成受訪者體驗過語音交友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4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3.1%的受訪者體驗過語音交友,其中34.0%的受訪者經常使用語音交友。以打發時間為主要動機的受訪者最多,然後才是找對象、交朋友。53.7%的受訪者將語音交友的流行歸因於年輕人對陪伴的強烈需求。
  • 環球時報:七成受訪者認可中國「戰狼外交」
    調查顯示,中國人對美國的態度是多元而複雜的,近八成受訪者認為,中國近年來的國際形象有所提升。在本次調查中,近三成(28.4%)的受訪者認為「新冷戰」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另有16.3%的受訪者認為陷入「新冷戰」可能性較小,18.6%的受訪者認為可能性較大,12.0%的人認為「新冷戰」已經開始。
  • 民調稱近七成美國受訪者認為川普愛用推特是「壞事」
    據美國CNBC網站1月18日報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和《華爾街日報》聯合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約69%的美國受訪者覺得川普愛用推特是一件「壞事」。據報導,調查顯示約有26%的受訪者認為,川普使用推特治國是一件「好事」,「因為它可以讓總統直接與美國民眾進行交流」。
  • 德國年輕人認為本國教育制度脫離實際
    人民網柏林10月19日電 德國巴伐利亞廣播公司、德國電視二臺和德國西南廣播18日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大多數18歲至34歲的德國年輕人認為,德國教育制度脫離實際、不夠公平。   調查顯示,受訪者中僅有1%的人認為德國的教育制度很好幫助年輕人為就業做了準備。
  • 近7成受訪者認為"有機食品"名不副實
    不過價格高昂的有機食品都有嚴格標準,產量較低。很多人對於有機食品缺乏了解,一些商家利用這一點,把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與有機食品混在一起銷售。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6.0%的受訪者購買過有機食品,50.5%的受訪者不能分辨出哪些是有機食品。
  • 51.0%受訪者感覺工作忙影響自己發展興趣
    工作忙到底是不是當下年輕人發展興趣的絆腳石?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對4436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1.0%的受訪者認為工作忙影響自己發展興趣,不過,也有42.4%受訪者認為發展興趣和工作忙碌與否無關。受訪者中,62.0%在本職工作以外有其他興趣,34.4%沒有。
  • 超七成受訪者認為有必要推廣分餐制 65.5%受訪者建議避免共用餐盤...
    新華社供圖  這段時間,受到疫情的影響,人們對於用餐衛生有了更多的關注。北京、上海、山東等地都發布了分餐制、公筷使用的相關規範。近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全國愛衛辦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表示,下一步將總結一些地方推廣分餐制的經驗,將好的做法形成制度。
  • 近六成受訪者立志2020年要追求「精益求精」
    ,你有什麼展望?華東交通大學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舒曼認為,年終歲末盤點不但深具儀式感,還能激發個人奮鬥的積極性與熱情,以及對社會發展的思考。「尤其是青年,他們正處於新媒體時代,一方面廣泛接觸新生事物,比起父輩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但也更容易出現茫然、困惑的情緒。
  • 逾八成受訪者認為當前行政審批手續過於繁瑣
    有專家指出,當前行政審批改革還有待進一步深化。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題客調查網,對6756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3.2%的受訪者表示當前行政審批手續過於繁瑣。主要集中在戶籍、教育、住房、社保、生育等領域。  受訪者中,51.0%的人來自大城市,28.0%的人來自中等城市,11.6%的人來自小城市,6.5%的人來自縣城,3.0%的人來自農村。
  • 超三成受訪者認為質量無法保障
    那麼大眾對移動社交電商化妝品品牌產品質量看法如何,南都近期就此發起民調,調查結果顯示,超五成受訪者認為移動社交電商化妝品質量差是客觀事實。且值得注意的是,品牌輸出越強大的品牌,越被關注,越被受訪者推薦進行質量評測。接下來,南都還將對移動社交電商化妝品品牌質量進行產品質量測評。
  • 全球55%受訪者認為2020年中國將成世界強國
    根據調查結果,57%的人認為,到了2020年美國仍是世界強國,55%的人認為,中國屆時也是世界強國。對此,美國媒體分析認為,這意味著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將只能維持到2020年,因為那時中國會發展成美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能和美平起平坐,扮演世界領導者角色。調查中,中國人對自己能登上世界舞臺發揮影響力相當有信心。71%的中國受訪者認為,中國到2020年將成為世界強國。
  • 大學生不會寫論文:近九成受訪者認為應設論文課
    大學生不會寫論文:近九成受訪者認為應設論文課 原標題: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6.4%的受訪者周圍存在抄襲課程論文的情況,67.3%的受訪者認為這是嚴重的學術不端。64.0%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抄襲論文是因為缺乏知識積累和研究能力。88.0%的受訪者希望大學開設論文寫作課程,67.8%的受訪者認為導師要嚴格把關項目的可行性和難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