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陽萬聯購物廣場一輛的士停在斑馬線上拉客,還有很多摩的司機逆行穿梭在機動車道上。
惠陽崇雅路很多摩的司機在馬路中間掉頭載客,而警察的工作車就在不遠處。
今年4月16日,對於惠陽交通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當天上午11點左右,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等領導一行乘坐惠州南線公交來到惠陽惠州南站,體驗了惠陽的士不打表、摩的拉客等問題。這成為接下來惠州市整治計程車不打表現象「百日行動」的動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惠陽的士不打表、摩的非法營運等問題已存在1 0多年,惠陽區委區政府至少有三任主要領導曾批示要求整頓的士、摩的市場,但皆無疾而終,這一現象也成為惠陽交通的沉痾。而市委書記親自暗訪惠陽交通,並批示要求整治的現象,十多年來,還是第一次。「市委書記暗訪惠陽交通,證明書記非常重視惠陽交通的問題,這為我們接下來的整治工作迎來了契機。」履新不久的惠陽區交通局局長何煥斌對此坦言。
何煥斌透露,一系列的整治動作包括回收正規摩的的行政許可、整治非法摩的、逐年投放200輛計程車以滿足市民乘坐計程車的需求。這些方案仍在討論之中。
惠陽的士不打表、摩的非法營運的頑疾是否會迎來根本的改變?還需拭目以待。
根源 淡水特殊歷史釀三方矛盾當你選擇乘坐一輛計程車,上車時詢問的士司機為何不打表時,司機的第一句回復往往是:「淡水這麼多摩託車,他們把我們的客源都搶走了,打表?我們根本沒法做。」
惠州市、惠陽區政協委員邵燦輝對於惠陽淡水計程車、摩的問題有過長達7年的調研,作為惠陽本地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他曾多次身著短褲、穿著拖鞋去體驗惠陽的士不打表、摩託車非法營運的問題。「我就是以一個普通群眾的身份去體驗,這樣會更讓的士司機、摩託佬相信我就是去打的、坐摩託車的。我把每一次出行的經歷都記錄在筆記本上。」今年惠陽「兩會」期間,邵燦輝把他7年多來體驗、調查的成果形成議案予以提交,並成為區政府督辦的重點議案之一。
邵燦輝對惠陽的士、摩託車的歷史如數家珍。「惠陽淡水城區的特殊歷史和現狀決定了大量摩託車的存在。早在上世紀90年代,因為惠陽淡水城區交通並不發達,公交車線路少,覆蓋面少,摩託車應運而生。另外,淡水城區是彈丸之地,小巷子、小路口多,老城區很多路段公交車、計程車很難進出。因此,摩託車成為淡水城區居民的主要選擇之一。」
在惠州各個縣區中,沒有一個縣區的摩託車像惠陽淡水這樣壯觀。根據惠陽區公安局交警大隊出示的數據,目前,惠陽城區有經營許可證的摩的978輛,非法營運的摩託車約有4000輛。
這些在街道上行駛的摩託車中,約有1000多輛屬於惠陽區交通局核准運營(需每年購置保險、統一營運反光背心)的「正規軍」。他們的顯著標誌是有黃色背心,上面註明編號。而還有4000多輛摩託車組成的「遊擊隊」則屬於沒有牌照、非法營運的「摩的佬」,他們有的穿著沒有編號的黃色背心(被稱為馬甲),大部分沒有任何標誌。為了爭搶生意,近幾年來,「正規軍」與「遊擊隊」的戰爭從未停止。
南都記者多次體驗淡水城區摩的發現,摩的司機為了搶客源或者抄近路,橫穿馬路、逆向行駛、隨意闖紅綠燈等現象屢見不鮮。2011年10月28日,「正規軍」與「遊擊隊」的戰爭達到高潮。當日9時,一輛非法營運的摩託車對一名路人進行搶劫,數十名「正規軍」目睹了這一現場,圍觀的摩的司機遭到現場路人的指責。一氣之下,160多名正規摩的司機,騎著摩託車來到惠陽區政府門前,宣布停運,在區政府領導的協調下,摩的司機直到下午3時才恢復正常營運。
除了「正規軍」與「遊擊隊」的矛盾,摩的與計程車的矛盾更加不可調和。從惠陽區和大亞灣區的交通局出示的數據顯示,目前,在這兩個區參與計程車營運的公司分別為惠陽志通公司、惠深運輸有限公司以及深港運輸公司(大亞灣)、寶通計程車公司(大亞灣)。其中惠深公司129輛,志通公司100輛,深港公司50輛、寶通公司30輛。但幾乎沒有計程車主動打表。
尷尬 禁摩、強制打表均遭擱淺惠陽的士不打表、非法摩的橫行的局面已成為積重難返的沉痾,多年來,雖然惠陽政府、區交通局多次開展整頓,但仍收效甚微。
淡水城區計程車與摩託車利益博弈,互不相讓,受害的卻是市民以及外來遊客。住在體育公園附近的市民張先生說,因為該路段只有6路公交車經過,而且車輛極少,他不得不經常乘坐計程車或摩託車。「坐摩託車太危險,害怕,但是,坐計程車收費太高,從半島一號到立交橋,收費要20元,太貴了。」
南都記者走訪20多位市民發現,市民們皆表達出一種「害怕坐摩的,但也不願坐的士」的心態。與此同時,多年來,惠陽市民對的士不打表問題的投訴從未間斷過。打開惠陽區政府網網絡問政一欄,投訴最多的就是惠陽計程車不打表現象。在惠州西子論壇惠陽大亞灣板塊首頁,網友反映最多的10個問題裡面,超過一半是淡水計程車不打表。2011年至2013年期間,在每年的部門「萬眾評公務」的評比中,惠陽區交通局總是靠後。
惠陽多年來對惠陽的士、摩的問題的整治從未間斷過。2003年,惠陽區兩家計程車公司投放229輛計程車時,區政府為了給計程車營造良好的經營市場,於是,決定收回1000多輛正規摩的的行政許可證,再整治非法摩的,後來,有1000多名摩的司機到區政府抗議,第一次回收計劃擱淺。
當時惠州市政府也曾召開過常委會,討論惠陽淡水城區禁摩引發激烈的爭論。但最終也未能完成禁摩。
2011年10月19日,惠陽區政府印發《惠陽區計程車經營行為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整治的內容包括:嚴厲打擊無牌無證摩託車,重點整治計程車司機拒載、亂收費、不打表等違規行為。通知規定,對於計程車不打表的行為,將嚴格按照計程車經營勞動合同中的相關規定進行罰款。情節嚴重的計程車司機將被解除勞動合同或被取消經營資格。而對於一年內受到3次責令限期整改處理的客運企業,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將根據相關規定終止客運經營權,並沒收全部履約保證金。
同年11月4日至6日,區交通局聯合區公安等部門在全區開展運輸市場整治大行動。2012年,到任不久的惠陽區區長胡斯平非常重視惠陽的士不打表、摩的非法營運的問題,還曾專門發文要求嚴厲整治惠陽摩託車、計程車。
然而,3年來,摩的非法營運、的士不打表的問題仍然存在。去年,惠陽區召開計程車起步價漲價聽證會,惠陽的士營運價格與惠城區同步。接著,惠陽區政府曾試圖採取強制措施要求淡水計程車打表,但是,30多名的士司機開計程車來到惠陽區交通局抗議,並停工一天,「強制計程車打表」計劃再次擱淺。
契機 書記暗訪迎來整治良機市委書記暗訪惠陽的士遭遇不打表被多個媒體報導後引起廣泛關注,事件持續發酵。惠陽的士不打表問題擴大到惠州市計程車不打表的問題。
去年11月,擔任惠陽區交通局局長10年之久的朱國強卸任,惠陽區公安局原副局長何煥斌接任新局長。惠陽區委區政府希望交通局新的領導能夠改變惠陽交通目前的現狀。
去年12月,廈深高鐵惠州南站正式開通。惠陽志通公司一名主要負責人稱,「實際上,惠州南站的開通拓寬了的士司機的生存空間,因為從惠州南站到惠城區、到大亞灣以及到惠陽汽車總站都是大量乘客往返點,有利於計程車拉客。」
今年惠陽「兩會」,邵燦輝的提案也是如何改變惠陽交通亂象的議題。「我和惠州市主要領導曾經一起去考察過惠州南站,領導表示惠州南站是惠州市的窗口,很多外來遊客一下高鐵,抬頭望見惠州南站四個字,以為來到了惠州,所以一定要注意惠州南站的形象建設,尤其是交通問題。」邵燦輝說,但他同時表示「我多次體驗惠州南站的計程車,遺憾地發現,坐了10多次計程車,沒有一輛車是打表的。」
網友們不間斷地在網上投訴惠陽的士、摩的亂象,引起了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的關注。
今年4月16日上午,惠陽區交通局局長何煥斌帶隊拜訪邵燦輝,探討惠陽交通亂象整治方案。11點左右,陳奕威一行乘坐惠南公交城際快線來到惠州南站。接著,陳奕威等人分別乘坐了兩輛計程車來到惠陽區行政服務中心。而乘坐的兩輛計程車中,一輛打表了,一輛沒有打表,打表的收費23元,沒打表的收費40元。很快,陳奕威召集惠陽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通報了此事。
4月19日,有網友給陳奕威留言稱在惠陽遭遇的士不打表的問題,很快,陳奕威回復稱,他在惠陽體驗的士時也遭遇不打表問題。接著,市委書記暗訪惠陽的士遭遇不打表事件被多個媒體報導後引起廣泛關注,事件持續發酵。緊接著,惠陽的士不打表問題擴大到惠州市計程車不打表的問題,惠陽、惠東縣、博羅縣以及龍門縣交通局局長皆發了言,他們一致表示,惠陽、惠東、龍門以及博羅計程車都存在不打表的事實。
隨後,整治的士不打表的「百日行動」在全市展開,公布舉報電話並鼓勵市民舉報一宗屬實獎勵50元。而惠陽區交通局顯然加大了處罰的力度,舉報獎金上升到每宗100元,4月28日,淡水一名市民舉報屬實拿到了100元的獎勵。同時,有約10輛計程車司機因不打表或拒載遭到交通局處罰。
五一前夕,何煥斌在惠陽區政府官方微博「惠陽發布」上接受訪談,與網友商談惠陽的士、摩的問題。何煥斌坦承,自陳奕威暗訪以來,惠陽的士不打表問題遭遇前所未有的拷問,他承受了很大的壓力。「這些天一直在商談方案,擬定措施,並匯報整治工作。我雖然感到壓力很大,但是也有動力。因為書記暗訪表明惠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惠陽交通問題,這是惠陽交通改變的良機。」
說法 的哥VS摩的 各自為生存辯護 的士司機 打表?政府取締摩託車再說有著10多年的士司機從業經驗的李先生說,「我們每月繳納給公司的租金是6300元,一輛車兩名司機,每名司機每月的收入在4000元左右,而且非常辛苦,我們真正拿到手的錢非常少,約3000元。」
在的哥眼中,大量存在的摩託車是他們生存狀況惡化的最大威脅。在淡水白雲路好宜多門前,隨時都可以看到,因人流量大,10多輛計程車將門前的馬路佔去一半,旁邊數十輛摩的不斷鳴笛攬客。這是的士與摩的搶客最真實的寫照。「你看看,這麼多摩託車,乘客還沒走過來,他們就把客人搶走了。我們根本沒生意。要打表?那政府要先把摩託車取締再說。」李先生說,「而且,淡水還有很多非法的藍牌車存在,這些"野雞車"也搶走了我們的生意。」
出租公司 談不上盈利,也無法讓利而一家出租公司負責人解釋說,「我們一個月收取司機的租金是8100元,但每月公司還要返還給司機每人800元的工資,實際上,司機每人需繳納3000多元,這其中,還包含了幾百元的社保,另外,車輛是公司的,車輛也有損耗。這樣算下來,公司還能夠盈利多少?」他說,計程車公司僅僅能夠維持成本,談不上盈利,因此,無法讓利。
另外,根據國家相關政策,每輛計程車獲得的油補每年是3.6萬元。該負責人稱,也意味著,一名司機每月還有1500元的補貼,那麼實際交的份子錢只有1500多元。
摩的司機 打的不方便?我們也要生存而在摩的司機的眼中,他們的生存比計程車的不打表問題顯得更加重要。「我在淡水開摩託車有10多年了,兩個小孩要讀書,老人要看病,全靠我開摩託車掙錢。淡水城區很小,拉一次客近的5塊錢,遠的15塊錢。而且風吹日曬,非常辛苦,也很危險。如果政府取締了摩託車,我們怎麼生存?我做了這麼多年的摩的司機,沒有其他手藝,靠什麼生活?」摩的司機劉先生說,「我確實沒有牌照,屬於非法經營。但是,現在淡水城區絕大多數摩的司機都是沒牌的。以前交警、交通局也打擊過,可是,這麼多摩託車,沒辦法讓他們不上路的。」
「非法營運摩的約有4000輛,這個群體,我們也有家庭。與市民打的不方便相比,我們這個群體的生存問題也必須考慮,畢竟,我們大多數是外地人,從事著辛苦的營生,也有各自的家庭。」有摩的司機稱。
方案 三劑猛藥:回收 整治 投放陳奕威暗訪惠陽的士不打表問題之後,惠陽的士不打表問題確實有了很大的改觀。南都記者近日體驗了10多輛的士,上車後司機皆表示願意打表。不過,也有的士司機表達了不滿。「現在淡水服務業不景氣,酒店業很蕭條。我們的客源少了很多,相比之前至少少了三分之一。在淡水打表賺不到錢。不過,現在交通局、區政府強烈要求我們打表,我們也沒辦法。不然會被罰款、扣分。」司機劉先生說。
而惠陽一家計程車公司負責人稱,「現在交通局新規是嚴懲不打表司機,如果群眾舉報屬實,一宗獎勵100元。這種舉報方式其實很難界定。如果有乘客主動要求不打表,下車後再舉報司機不打表,那怎麼辦?」他進一步抱怨稱,「現在,政府要求我們計程車公司讓利,每月減少租金800元,那麼,我們還怎麼做?截至目前,我們已經有近10個司機辭職不幹了。」
對此,惠陽區交通局有關負責人回應說,「進行有獎舉報的方式整治計程車不打表的方式也並非長遠之計。其實,我們早在今年初就有了整治的初步方案。整治計程車不打表問題,必須與整治摩的非法營運問題同時進行。」該負責人介紹,「目前,惠陽區現存經許可經營的摩的近千輛,他們是1991年至1993年間惠陽縣城遷至淡水之處為解決當時交通出行不便和部分被徵地農民就業而採取的臨時措施。如今,已不符合《道路交通交全法》、《道路運輸管理條例》等法律規定和文明城市建設要求,也阻礙了我區公共運輸的可持續發展。」
另外,該負責人說,初步方案是先回收,再整治。「先要回收那些正規的摩的,然後要整治非法營運的摩的,而且要同時進行。如果正規摩的沒有了,那麼,非法營運摩的更多了。」
根據初步方案,惠陽區交通局已申請投放200輛計程車,將在今後一至兩年內,逐步投放到市場,或由惠陽區志通、惠深兩家計程車公司競標參與經營新投放的計程車。
困境 法律問題或成攔路虎對於新投放的士進入市場的計劃,惠陽志通公司有關負責人回應稱,「對於這個方案,我們是沒有意見的,作為本地企業,我們願意出資協助區政府、交通局解決惠陽交通問題。不過,我們也希望區政府、交通局能夠解決我們的後顧之憂,那就是必須全力整治非法營運的摩託車、藍牌車以及三輪摩託車。我們可以虧本經營幾年,但不能長期虧本經營。」
對此,惠陽區交通局有關負責人回應說,「這一方案目前還是初步的設想,區政府尚未審批通過,我們也還在討論。不過,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是法律方面的問題。根據2014年5月1日實施的《廣東省道路運輸條例》規定,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限制使用摩託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經營旅客運輸。市政府明確了禁止使用摩託車載客的政府令下發之後,我們才能開展行動,所以,我們也在等惠州市政府這一政府令,不然,我們沒有權力去取締他們。」
不過,何煥斌對惠陽交通市場的前景充滿了信心,「市委書記暗訪惠陽交通後,顯然惠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惠陽的士、摩的的問題,我相信,市政府應該很快會發文整治摩託車。」
而政協委員邵燦輝則認為,要徹底解決惠陽計程車不打表、摩的非法營運的問題,整治的方案必須的士、摩的以及非法摩的三方整治工作同時進行,而且都要以鐵腕的方式整治,不然,三方矛盾將無法協調而最終導致三方皆不滿。
04-06版採寫:南都記者 陳海燕 攝影:南都記者 田飛
作者:陳海燕 南都 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