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中的俗語是一種較為口語化的表達,或藉由比喻表達、生動形象,或言簡意賅、直白易懂;而在英語中也有許多類似的表達~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幾則這樣的習語吧~
以下內容選自扇貝app「你問我答」。
▼「酒肉朋友」用英語怎麼說呢?
有一首歌唱到:「朋友的情誼呀,我們今生最大的難得,像一杯酒,像一首老歌……」,是啊,真朋友間的情誼當然最難得,怕就怕是「酒肉朋友」,是不是?而「酒肉朋友」用英語可以這樣說「fair-weather friend」,這個表達字面意思是「好天氣時候的朋友」,用來比喻那些只有在你一帆風順、輝煌的時候才會出現的朋友,也就是常說的「不能共患難的朋友」。造個句:「A fair-weather friend isn't much help in an emergency.(酒肉朋友在你危難時期起不了什麼作用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用英語怎麼說呢?
中國有句俗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我們每個人心目中的好老師,很多都是如此。而中西方在教書育人這方面有很多觀點也是不謀而合,比如,這句俗語在英文中就有相對應的表達——「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 。
▼如何地道地表達「賺大錢」的意思呢?
可以說「make a killing」哦。乍一看killing,說不定會誤以為這是「大開殺戒」的意思。其實這裡涉及的是killing的另一個含義:在不正式的用法中,killing還可以用來指突如其來的成功,且通常指在金融上的成功,比如在股票市場上的投機賺錢。所以,「make a killing」自然也就是「(突然)賺大錢,發大財」的意思啦。來一起造個句看看吧:「He made a killing with the sale of his old house.」(他靠賣掉舊房子大賺了一筆。)
▼「掉鏈子」用英語怎麼說呢?
生活中,我們有時會遇到這樣惱人的情況:集體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其中一個人所負責的部分突然出現問題,說不定還會連累到別人。這樣「掉鏈子」的隊友讓人很是頭疼。那麼「掉鏈子」用英語怎麼說呢?答案就是「drop the ball」。這個表達起源於20世紀40年代的球類比賽。在比賽中,如果有人失手讓球掉在了地上,比賽就會終止,直到球被重新撿起(也有說法是如果沒接到球,球手就會被判失分)。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吧:「He dropped the ball when he forgot to pick his girlfriend up at the train station. 」(他掉了鏈子,忘了該去火車站接女朋友。)
▼英文裡有「煙霧彈」的說法嗎?
在中文裡,「煙霧彈」被用來比喻那些遮蓋事物真相、混淆視聽的語言和行為。而在英文裡也有一個類似的說法:「smoke screen」,字面上翻譯過來就是「煙幕」。這一表達最早出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在海面飛快前進的驅逐艦會在海面造成很密的煙霧,就像一道幕布一樣。戰艦為了躲避敵方炮彈的襲擊,會躲在驅逐艦造成的煙霧後面。 後來人們就用「smoke screen」來代指「障眼法;幌子」,也就是中文裡所說的「煙霧彈」啦。來看個例子:「The rumors were a smoke screen for their own illegal activities.」(這些謠言是他們為掩飾自己的非法活動所放出的煙幕彈。)
▼「給自己挖坑」用英語怎麼說呢?
我們常會聽到人說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用來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把自己推入困境」,英語中有個相應的表達「dig yourself into a hole」,表達了同樣的意思。生活中處處都有套路,最酸爽的莫過於自己挖坑自己跳了,比如,「He was digging himself into a hole by continuing to lie.(他說謊不斷,簡直就是自己在給自己挖坑。)」,話說你有自己給自己挖過坑嗎?不妨分享分享?
▼「一言以蔽之」為什麼是「in a nutshell」呢?「in a nutshell」,字面上看來應該是「在堅果殼裡」的意思?但實際上這個短語卻是指用儘可能少的詞來解釋某事,也就是所謂的「一言以蔽之;簡而言之」。據說著名的史詩著作《伊利亞特》曾被抄寫在羊皮紙上,收藏在堅果殼裡,後來「in a nutshell」就帶上了「一言以蔽之」的意思。來造個句吧:「He had put the whole situation in a nutshell.」(他把整個情況概括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