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人的這些斷章取義的名言,其實真正的意思往往是相反的

2020-12-11 小叮噹談歷史

哈嘍,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下午好,給大家講故事的小編又飄來了。新的一年已經到來,小編真的很高興又能在這裡看到大家。過去的一年裡有大傢伙的陪伴,小編很開心,也非常感謝朋友們在過去一年裡對小編的支持和關注,小編一定會繼續加油給大家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

中華文化迄今為止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在這五千多年以來,老祖宗留給了我們非常多的財富。不僅如此,古人們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的至理名言。但是有些古人留下的一些斷章取義的名言,其實它們真正的意思往往都是相反的。那麼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去看一看有沒有你們所熟知的名言呢?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話放在現代,按我們所理解的意思就是,兩個非常情深似海的戀人,曾經立下了海誓山盟的誓言,發誓除了死亡以外,沒有什麼能夠將他們分開。這句話其實出自《詩經》中,原文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翻譯成現代文的意思是,我們立下誓言,無論生與死都不會分開。我們要手牽著手,一同赴向戰場。沒錯,這原本是說戰友之情的一首詩,現在卻成了一首歌頌愛情的詩,難道不是張冠李戴嗎?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我們經常在一些古裝影視劇中見到,這也是男人的一些納妾的理由。而且,按照我們現代文理解的話,也是說生不出孩子被認為是最大的不孝。但是事實上,按照古文理解來看,這跟生不生得出孩子沒有半毛錢關係。這句話原文出自《孟子》,孟子所說的「無後」的原意是,舜的不告而娶。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舜結婚都不告訴父母,真是不孝啊」。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意思跟原文可是天差地別啊。

「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我們現在也經常會聽到,但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只是我們不常說。並且人們會經常把這句話當做孝順父母的唯一標準,其實這句話連在一起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翻譯成現在的意思就是,父母親尚在人世的時候,作為子女不要離家太遠。如果要走的話,也要告訴父母明確的方向。所以說我們無論幹什麼,斷不可斷章取義,一定要了解的全面,否則是要鬧笑話的。

相關焦點

  • 這些斷章取義的名言警句,被用錯了上千年!
    有一些耳熟能詳的警句,來自於先賢,被奉為至理名言,卻因為誤讀而被斷章取義、以訛傳訛,甚至完全背離了先人們原本的意思,然而其影響卻流傳甚廣。正是大乘佛法的菩薩精神,此住持可謂真正的慈悲心食肉。 但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沒有盡到作為後輩的責任的罪最大! 當年舜想娶堯的女兒當老婆,但是心裡估摸著老爹肯定不同意,於是沒說一聲就直接娶了。 這句話是孟子說的,意思是:不孝有很多種,「無後」罪最大。 啥叫無後?
  • 斷章取義的名言騙了你多少年?
    你知道孔子其實是反對「以德抱怨」的嗎?這些耳熟能詳的警句,有的來自先賢,有的來自國外,均被奉為至理名言。今天成語君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些因為誤讀而被斷章取義、以訛傳訛的名句,甚至完全背離了先人們原本的意思,然而其影響卻流傳甚廣。那些年,我們深信不疑的名言警句,究竟誤導了我們多久?
  • 那些被斷章取義的名言警句,你肯定不知道原意是什麼!
    這些耳熟能詳的警句,有的來自先賢,有的來自國外,均被奉為至理名言。今天語文君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些因為誤讀而被斷章取義、以訛傳訛的名句,甚至完全背離了先人們原本的意思,然而其影響卻流傳甚廣。 那些年,我們深信不疑的名言警句,究竟誤導了我們多久?這句話出自莊子的「吾生有崖,而知無崖。」一向被尊為金科玉律。
  • 那些斷章取義的名言,到底騙了你多少年?
    這些耳熟能詳的警句,有的來自先賢,有的來自國外,均被奉為至理名言。今天漢聽君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些因為誤讀而被斷章取義、以訛傳訛的名句,甚至完全背離了先人們原本的意思,然而其影響卻流傳甚廣。意思是:如果人民的素質高,就給他們自由寬鬆的環境;如果人民的素質不高,就要教化他們。這和孔子倡導「有教無類」的思想相吻合。不同的斷句,大相逕庭的意思。萬不可斷章取義啊。
  • 流傳千古的五句名言:本意與現代人的理解截然相反,你聽過幾句?
    幾千年來,中國出現過許多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他們把自己的思想凝練成簡潔易懂的語言,從而就有了流傳千古的名言警句,我們在創作或者跟別人聊天的時候,經常會引用古人的這些句子,以佐證自己提出的觀點。但是,有些名言的本意,與現代人理解的並不一樣,甚至截然相反,就像接下來的這五句名言。
  • 「中國是沉睡的雄獅」,其實後半句意思完全相反
    在教科書上大家一定學習過世界上各個國家的許多名言,不過有意思的是,有一些名言雖然是一句話組成的,但是其中的半句話拿出來的時候,所表達的含義居然是完全相反的了。而當人們熟知半句話以後,再回過頭去看一段完整的話,完全會有反轉的感覺,並且心境也會截然相反哦。
  • 那些騙了我們這麼多年的名言,其實還有後半段,才是其真正的意思
    那些騙了我們這麼多年的名言,其實還有後半段,才是其真正的意思在上小學的時候,老師經常會給我們講一些名人名言,並讓大家摘抄記錄。看著先輩們鼓舞人心的話語,學生們信心倍增,並立志要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老師口中的名言是經過「加工」的。他們只是講了名人說的前半句,但更為關鍵的後半句卻被老師們人為屏蔽了。今天就將老師們遺漏的後半句補充給大家聽。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但是原句是: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
  • 多少代人被斷章取義,扭曲本意的「名言」所毒害?
    從小長大,經過父母,學校,老師,前輩的教導,我們都不免會聽到很多名言至理,很多教人奮發,教人向上的名句。然而,你真的懂什麼叫做「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靈感」嗎?你真的明白「父母在,不遠遊」的真正含義嗎?
  • 被斷章取義扭曲的名人名言排行榜
    說到名人名言,誰都背過,誰都在作文中引用過名人名言。在教室和圖書館的牆上,也掛著各種各樣激勵人心的名人名言。在青少年時代,名人名言就像指路的明燈,曾經照亮未來的方向。我們也曾經把名人名言,做成書籤,寫在扉頁,用來時刻警醒激勵自己。名人名人的作用可謂大矣。
  • 那些被我們「閹割」濫用的名言!話可不能說一半,否則意思全變了
    從接觸書本開始,名言警句就一直影響著我們日後的生活處事方式,它為我們日後生活遇到挫折或不解的時候指明道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名言警句因為種種原因而被閹割,這導致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從而斷章取義。很多人不知道,何需三思而後行還有後半句。
  • 那些被斷章取義的順口名言,鮮為人知的後半句才是扎心
    本想再以朗朗上口的名言來挽勸一番,隨即想到還是把名言下半句多了解一些再來奉勸別人吧。 這其實是一個悲壯的典故,明朝張獻忠攻打渝城時,也就是現在的成都,圍剿了一群和尚並強迫他們吃肉,有志氣的和尚自然是寧死不屈的,但有個叫做破山的和尚說道:「如果你放過這些人,並且不屠城,我就吃肉。」張獻忠答應了,於是破山一邊吃一邊念著這句話,他是為了眾多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
  • 這些斷章取義的名句,騙了你多少年
    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那是很危險的。也就是說,莊子真正想表達的是:生命有限,不該沒完沒了地去追無限的知識。意思是:如果人民的素質高,就給他們自由寬鬆的環境;如果人民的素質不高,就要教化他們。這和孔子是倡導「有教無類」的思想相吻合。不同的斷句,大相逕庭的意思。斷章取義害死人啊。
  • 完整版名言意義反轉驚呆網友
    [摘要]近日,有網友在微博發出常用名言完整版,眾多網友看後紛紛表示:這些一直當作人生座右銘的名言,其原意與今意居然大相逕庭。「三思而後行」出自《論語·公自長》,本是孔子用來批評季文子做事謹小慎微、優柔寡斷的話……看到這些,你是否驚呆了?近日,有網友在微博發出常用名言完整版,眾多網友看後紛紛表示:這些一直當作人生座右銘的名言,其原意與今意居然大相逕庭。這些名言被溯源後「反轉」得是否正確?記者昨日邀請專家進行了解讀。
  • 古人云:色而不淫,詮釋的尺度是什麼?其實有三層意思
    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名人名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些名言,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度總結了生活當中最寶貴的經驗,並以最通俗易懂的文字表達出來,讓人一看便知,瞬間醒悟。所以,所謂的名人名言,真正的出處不過是一種家訓或師訓,如《論語》,事實上,就是中國最大的師訓,這本師訓是孔門弟子記錄孔子生前言行的合集。無獨有偶,古印度聖賢釋伽牟尼的言行也被弟子們記錄成經,即佛經,供後世的佛弟子依照修行。西方的聖賢蘇格位底,其言行也是通過自己的學生柏拉圖重新詮釋,才被後人所知。
  • 千古名句「春宵一刻值千金」,究竟是什麼意思?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雖然看似隨性灑脫,是一種樂觀豁達心態之體現,但在有些時候,這種讀書態度並不值得推崇,尤其在學習古代名言警句或古詩詞過程中,「求甚解」才是正確選擇,否則很可能會由於斷章取義而誤解古人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在被人欺負或吃虧時,世人往往會用「以德報怨」克制、安慰自己,並說這是孔聖人的名言,肯定錯不了。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真正的意思是什麼?震驚!這些詞語原來是這個意思!窮不過三代,一直窮下去就娶不起媳婦,就沒有第四代。無微不至,沒有微信的地方就不去,包治百病,紅包可以醫治百種病。馬到成功,擁有寶馬轎車的人,才算是成功人士。
  • 意思相反,更值得深思!
    意思相反,更值得深思!中國古人智慧無窮,中國的明理老話、俗語、名言數不勝數。這些從古流傳至今的名言指導著我們生活中的為人處世,讓我們依據「過來人」的經驗做事,少走彎路。今天我們來看一句「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老話基本上人人知道,但是很少有人能夠說出它的下一句是什麼。
  • 「一句」名言影響人們幾十年,原來卻是半句話,意思截然相反?
    (朱熹)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圖財謀命的。(魯迅)任何節約歸根到底是時間的節約。(馬克思)但是,在引用上,由於目的不同,動機有異,場合差別,特別是個人理解的不同,也會出現斷間取義甚至偷梁換柱的情況,給人們產生極大的誤導。
  • 這10句經典名言,每一句都很簡短,但很有道理,你都讀過嗎
    名言、語錄,歷來都是能讓我們警醒的話。筆者就是很喜歡讀名言、語錄,尤其在生活迷惘的時候,往往不經意間的一條名言或語錄說到心坎裡,就能立刻讓自己感到很振奮,讓自己生活繼續充滿信心和鬥志,這也許就是名言語錄的作用吧!就比如以下這10句經典名言或語錄,每一句都很簡短,但很有道理,你都讀過嗎?
  • 23則斷章取義的名句將你騙了多少年
    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那是很危險的。也就是說,莊子真正想表達的是:生命有限,不該沒完沒了地去追無限的知識。意思是:如果人民的素質高,就給他們自由寬鬆的環境;如果人民的素質不高,就要教化他們。這和孔子是倡導「有教無類」的思想相吻合。不同的斷句,大相逕庭的意思。斷章取義害死人啊。原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意思是:戰士之間的約定,說要一起死。後面的兩句是說,現在和我約定的人都走了,我怎麼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