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素燕窩」走俏市場 食藥監總局提醒:吃鮮銀耳易中毒

2020-12-24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張鑫)從去年年底開始,鮮銀耳在線上線下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很多市民認為,食用鮮銀耳減少了攝入食品添加劑的風險。不過,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期發布消費提示卻顯示,鮮銀耳變質後或有食物中毒風險。

市場    售價近15元/朵  仍然供不應求

在很多超市的精品蔬菜區,盒裝鮮銀耳通常總能獨佔一個區域。在各種綠色的蔬菜中,這種形似雪蓮花的鮮銀耳非常吸引眼球。記者昨日(30日)在朝陽路上一家生鮮超市看到,雖然售價接近15元/朵,但是這裡的鮮銀耳不到半天就需要補一次貨。「好看,而且感覺鮮的比乾貨更安全、更有營養。」一位顧客說。

記者隨後在淘寶網上搜索發現,有幾千個賣家在經營鮮銀耳產品,排名第一的店鋪單月銷售量近2000份。大部分店鋪銷售鮮銀耳時,都打出「養生食品」「素燕窩」「自然生無硫薰」等賣點。而大部分購買的消費者也評論稱,比起幹銀耳來,鮮銀耳口感更好,燉成補品後軟糯且帶有清香,並且表示會回購。

提醒     存在被汙染風險 吃鮮銀耳易中毒

最近,鮮銀耳引起了國家食藥監總局的關注。近期該局發布消費提示稱,食用鮮銀耳的食品安全風險應引起重視。

國家食藥監總局表示,受培植環境及土壤的影響,鮮銀耳容易被致病菌汙染並產生毒素,因此在人工栽培銀耳的地區,禁止在農貿市場出售自家採摘的鮮銀耳。栽培銀耳的農戶,務必及時丟棄已經變質的鮮銀耳,切記不要自家炒食、涼拌變質的鮮銀耳,更不要將變質鮮銀耳饋贈親朋好友。

據介紹,1984年山東省東平縣暴發了第一起因食用變質鮮銀耳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原因是環境中的椰毒假單胞菌汙染了培植中的鮮銀耳,產生大量米酵菌酸毒素,導致鮮銀耳腐爛變質,而培植戶將鮮銀耳饋贈親朋好友或自家食用,致多人中毒、死亡。

追訪    鮮銀耳營養價值 並不比幹銀耳高

對於部分消費者認為食用鮮銀耳更有營養這一說法,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博士表示,幹制銀耳保留了銀耳中的絕大多數營養,包括多糖、維生素、礦物質等,因此鮮銀耳的營養價值並不比幹銀耳多。

同時,在銀耳幹制過程中,即使原先有少量毒素汙染,在陽光紫外線的作用下也會降解不少。數據顯示,鮮銀耳中米酵菌酸的檢出率遠遠大於幹制銀耳,且目前並沒有出現幹制銀耳中毒的事件。

鍾凱表示,若一定要購買鮮銀耳,應重點注意其手感和氣味,如出現發黏、發軟、黴變、腐敗等情況,千萬不要購買。

相關焦點

  • 食藥監總局發消費提示 食用鮮銀耳可能導致中毒
    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消費提示,稱食用鮮銀耳可能存在安全風險。這讓不少市民有些困惑,平時食用的都是幹銀耳,鮮銀耳又是什麼?長沙哪些地方有賣?8月2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食藥監總局指出,鮮銀耳因受培植環境及土壤的影響,容易汙染致病菌並產生毒素。
  • 國家食藥監總局:消費者應遠離「鮮」銀耳 以防食物中毒
    (原標題:國家食藥監總局:消費者應遠離「鮮」銀耳 以防食物中毒)
  • 食藥監總局:中成藥改名設過渡期
    原標題:食藥監總局:中成藥改名設過渡期 摘要 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對外表態稱,對於中成藥改名將給予一定過渡期。
  • 食藥監總局:不法分子借「霧霾」銷售可攜式氧氣呼吸器等
    新京報快訊(記者李丹丹)今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消費提示稱,一些不法商販在網絡上借「霧霾天氣」非法銷售制氧機
  • 食藥監總局點名五大中藥材市場制假售假
    在國家食藥監總局最新發布的通知中,點名河南禹州、安徽亳州、河北安國等五大中藥材專業市場存在以次充好、染色增重、摻假使假等問題。而對這些屢禁不止的違法行為,業內人士認為,治亂應用重典,現在的監管處罰力度依舊太輕。
  • 食藥監總局公布60批次不合格化妝品 韓後等上榜
    繼面膜和防曬品「全國體檢」後,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了60批次不合格祛斑類化妝品名單,韓後、仟佰草等品牌上榜。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60批次不合格產品中,有31批次產品汞含量超限,最高超限45425倍。成都5家經營企業被點名。3日,成都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已按要求對轄區內市場上的不合格產品做下架處理,並就地封存,等待進一步調查。
  • 食藥監總局提示避免購買「吸血鬼飲料」等產品
    食藥監總局公告稱,經查,此類產品未經任何部門批准生產,絕大多數僅有英文標籤,產品標籤標識不規範,屬於「三無」產品,有的標示虛假生產廠家、生產許可證號,作為飲料飲用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隱患。同時,加強網絡監測和食品市場監督檢查,發現違法行為一律嚴懲,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     食藥監總局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要購買使用此類產品,提高鑑別能力,以免上當受騙,給身體健康和財產造成損失。若發現銷售類似產品行為,請立即撥打12331熱線電話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舉報,食藥監部門將及時開展調查,依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 食藥監總局:滴鼻劑、甘草片不能長期使用
    食藥監總局:滴鼻劑、甘草片不能長期使用!】國家食藥監總局提醒消費者:滴鼻劑長期使用危害大;女性經期要當心,某些抗凝血藥、活血化瘀類中藥、瀉藥等幾類藥品應暫停應用。食藥監總局:滴鼻劑、甘草片不能長期使用!】國家食藥監總局提醒消費者:滴鼻劑長期使用危害大;女性經期要當心,某些抗凝血藥、活血化瘀類中藥、瀉藥等幾類藥品應
  • 辰頤物語:平民燕窩,古田鮮銀耳成全你的美
    辰頤物語:平民燕窩,古田鮮銀耳成全你的美 說起燕窩大家都知道,是滋補珍品 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 外行吃燕窩,內行吃銀耳!
  • 銀耳馬蹄鮮奶茶,自然清甜
    銀耳馬蹄鮮奶茶By 不想開奶茶店的奶茶店主你喜歡吃馬蹄嗎?OH,不是你想像中的那個馬蹄,而是這個馬蹄!作為吃貨界的一名扛把子,今天就讓我來告訴你一個升級版的馬蹄吃法,那就是做一份銀耳馬蹄鮮奶茶。原料:加奶屋、紅茶水、馬蹄罐頭、素燕窩、冰塊、黃金糖漿。。做法步驟:第1步、首先來泡一份素燕窩,把20g的素燕窩倒入120ml熱水裡,靜置泡5分鐘。
  • 食藥監總局:重慶御味緣等被檢出違規使用添加劑
    食藥監總局:重慶御味緣等被檢出違規使用添加劑 時間:2016-03-16 09:41:30 來源:央視財經 讓大家吃的放心,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需要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央視3·15晚會特請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新聞發言人顏江瑛為大家權威發布。
  • 兩會代表建言:「重建」國家食藥監總局
    作者:三耳5月25日,清華大學新聞網發布了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羅永章的建議:將目前的國家藥監局從國家市監總局中獨立出來,由國務院直接領導,將獨立的藥品監管機構延伸至縣市一級。他還建議,建議將食品監管職能納入到藥品監管部門,成立國家食藥監總局。
  • 食藥監總局責成天津核實嚴查違法行為
    ▼1月16日,執法人員在查處一處非法調料造假窩點  新華社發    針對有媒體關於天津市靜海區獨流鎮調味品造假窩點聚集,假冒劣質調味品流向多地的報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於    據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介紹,食藥監總局當天下午已責成天津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人立即向市政府報告,並商請公安機關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對違法犯罪線索立案調查,及時向社會公開調查核實情況和查處結果。    據了解,食藥監總局、公安部已派員赴天津現場督查。
  • 食藥監總局欲重申:食品不能做成片劑、膠囊形態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志偉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志偉 發自北京國家食藥監總局擬再度加強對保健食品的監管。
  • 撤銷食藥監總局後 中國人離用上好藥更近了嗎?
    食藥監總局不再保留,成立大市場監管總局並下設藥監局。多位醫藥行業受訪人士都表示出乎意料。先前業界揣測的「大市場—大健康」模式(即藥品回衛生、食品歸市場)未成現實;「大市場—專藥品」的模式上線。首先,結束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九龍治水」局面,建立統一權威的食藥監部門,讓上下一貫的專業部門把食藥監領域風險關注起來,此為「單設」模式,北京、重慶、海南等省市採取了這一思路。在一些地方,「食藥監成了實權部門」。但有研究統計顯示,全國前500個食品產業大縣裡,單設食藥監管機構的僅佔到48%。
  • 孕媽吃燕窩,真的不如吃銀耳?看完你就知道了
    很多人認為銀耳和燕窩的作用和功效是一樣的,銀耳也有「平民燕窩」的美稱,一是感覺燕窩太貴了,二、吃銀耳也有滋陰潤肺的功效。那銀耳真的能代替燕窩?所以大家就疑惑了,也想知道事實到底如何,畢竟銀耳價格實惠,如果營養價值一樣,為什麼不選擇銀耳而非燕窩呢?今天就來分析一下燕窩和銀耳到底有哪些差異吧。
  • 國家食藥監總局:去年查處保健品違法案件1.2萬餘件
    日前在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新聞發布會上,該局特食註冊司稽查專員張晉京提醒消費者:「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代替藥品、不能治療疾病,否則延誤病情。」食藥監總局提醒,春節前是高發期,謹慎參加「知識講座」「專家報告會」。  實際上,去年初食藥監總局就曾發布《2017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重點抽檢食品生產企業名單的通告》,涉及包括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在內的28大類共774個企業,數十家保健品「大戶」全都被納入了重點抽檢名單中,包括湯臣倍健、北京同仁堂等行業龍頭。
  • 西部牧業旗下子公司齊「闖禍」:一個被罰1630萬一個遭食藥監總局通報
    就在同一天,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發布公告,披露關於西部牧業另一子公司新疆石河子花園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園乳業)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檢查情況的函件。函件通報,根據此前檢查,花園乳業存在部分設備設施、人員資質未持續保持生產許可條件,部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和部分項目檢驗能力不足問題。
  • 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20家違法售藥網站
    以絕對化語言虛誇所售藥品功效  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20家違法售藥網站並移送有關部門查處  8月22日,記者從省食藥監局了解到,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通報20家違法售藥網站信息。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稱,該局已依法將違法網站移送有關部門進行查處。此次通報的20家違法售藥網站為:  5家網站銷售國內未批准進口的印度仿製藥:印度直郵腫瘤藥房(涉及印度特羅凱)、印度natco直郵藥房(涉及印度易瑞沙)、中國間質瘤(涉及印度格列衛)、印度仁康大藥房(涉及印度替諾福韋)、抗癌知識交流公益網(涉及印度多吉美)。
  • 食藥監總局:5批醫療器械產品不符合標準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記者陳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公告稱,食藥監總局近期組織對肢體加壓治療設備、紫外治療設備等4個品種63批(臺)的醫療器械產品進行了質量監督抽檢,發現5批(臺)醫療器械產品不符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