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監總局發消費提示 食用鮮銀耳可能導致中毒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消費提示,稱食用鮮銀耳可能存在安全風險。這讓不少市民有些困惑,平時食用的都是幹銀耳,鮮銀耳又是什麼?長沙哪些地方有賣?8月2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食藥監總局指出,鮮銀耳因受培植環境及土壤的影響,容易汙染致病菌並產生毒素。誤食有毒或者變質的鮮銀耳可能會導致嘔吐、腹痛,甚至出現黃疸、血尿及抽搐等症狀。

  8月2日上午,記者走訪了長沙市步步高紅星店、家樂福韶山南路店、沃爾瑪雨花亭店、萬達華潤萬家等超市,發現萬達華潤萬家出售鮮銀耳。在超市的冷鮮櫃中,一朵朵鮮銀耳裝在透明的圓盒裡,邊緣薄而透明。工作人員介紹,「如果冷藏,鮮銀耳可存一個月。」

  記者發現,散裝的雪花幹銀耳69.8元一斤,鮮銀耳是13.6元一朵,一朵約重100克,算下來每斤約68元,兩者價錢差不多。除了線下售賣,鮮銀耳線上銷量也不錯。不少消費者在評論中稱,比起幹銀耳,鮮銀耳口感更軟糯。

  那麼,鮮銀耳是否比幹銀耳更值得購買?業內專家表示不一定。據介紹,幹制銀耳保留了多糖、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鮮銀耳的營養不會比幹銀耳豐富多少。數據顯示,鮮銀耳中米酵菌酸(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的檢出率遠遠大於幹銀耳。因此,最好遠離鮮銀耳。記者陳露菡實習生羅佳玉張可唯

  連結

  如何挑選優質銀耳

  銀耳富含植物膠原蛋白,是良好的滋補品。如何挑選優質銀耳呢?

  一看。優質的銀耳比較乾燥,耳片色澤呈金黃色,有光澤,朵大體輕疏鬆,肉質肥厚,堅韌而有彈性,蒂頭無耳腳、黑點,無雜質等。幹銀耳呈白色可能是燻過硫磺的。

  二摸。鮮銀耳摸起來比較乾燥且脆,有一點刺手。

  三聞。品質新鮮的銀耳,無酸臭等異味。

  四煮。好銀耳品質純正,一煮即化,香甜糯軟。差銀耳煮兩三個小時,一點都不黏稠,口感硬。(瀟湘晨報記者 陳露菡)

 

相關焦點

  • 國家食藥監總局:消費者應遠離「鮮」銀耳 以防食物中毒
    (原標題:國家食藥監總局:消費者應遠離「鮮」銀耳 以防食物中毒)
  • 被稱「素燕窩」走俏市場 食藥監總局提醒:吃鮮銀耳易中毒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張鑫)從去年年底開始,鮮銀耳在線上線下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很多市民認為,食用鮮銀耳減少了攝入食品添加劑的風險。不過,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期發布消費提示卻顯示,鮮銀耳變質後或有食物中毒風險。
  • 市場監管總局提示:勿食用已變質鮮銀耳或木耳,中毒風險極高
    一是穀類發酵製品如發酵玉米面、糯玉米湯圓粉、玉米澱粉、發酵糯小米、吊漿粑、餈粑、醋涼粉等;二是變質銀耳、木耳;三是薯類製品如馬鈴薯粉條、甘薯面、山芋澱粉等。椰酵假單胞菌來源於土壤,可能會隨加工原料而汙染食品並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米酵菌酸,導致食用者中毒。米酵菌酸耐熱性很強,120℃高溫處理l小時仍可保持毒性。
  • 自採鮮銀耳小心中毒
    泡發的木耳或銀耳如需過夜,應放在冰箱冷藏室   羊城派記者 馬燦  廣東人鍾愛喝糖水,特別是羅漢果雪梨銀耳羹。9月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稱變質的銀耳、木耳容易引發椰酵假單胞菌中毒,提醒消費者,不要食用自採鮮銀耳或鮮木耳。同時,泡發的木耳或銀耳如需過夜,應放在冰箱冷藏室。
  • 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海苔消費提示 「海苔粉」們 碘攝入宜適量
    (原標題: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海苔消費提示 「海苔粉」們 碘攝入宜適量)
  • 食用長時間泡發木耳中毒?
    原標題:食用長時間泡發木耳中毒?   食用長時間泡發黑木耳導致中毒?近日有媒體對此報導引發社會關注。記者從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長時間泡發的黑木耳容易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即引發中毒。如何預防米酵菌酸中毒?
  • 國家食藥總局:預防亞硝酸鹽中毒需購買正規食鹽
    千龍網12月28日訊 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26日消息,針對近期四川省巴中市發生的因誤用亞硝酸鹽引起的農村自辦群體性宴席食物中毒事件,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於預防亞硝酸鹽中毒的消費警示,表示應引起廣大公眾警惕。據了解,亞硝酸鹽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類含氮無機化合物,可作為食品添加劑應用於肉製品中。
  • 食用這樣的酵米麵為何引發食物中毒?鮮銀耳禁止出售……
    穀類發酵製品、變質鮮銀耳和變質薯類製品,是容易導致椰酵假單胞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在家庭自製發酵食品過程中,食品易被環境中椰酵假單胞菌汙染。容易導致中毒的食品主要有三類:一是穀類發酵製品,如發酵玉米面、酸湯子、糯玉米湯圓粉、玉米澱粉、發酵糯小米、吊漿粑、餈粑、醋涼粉、溼米粉等;二是變質鮮銀耳和泡發不當的變質木耳;三是發酵薯類製品,如馬鈴薯粉條、甘薯面、山芋澱粉等。從外環境土壤及銀耳培植環節的跟蹤調查表明,該菌來源於土壤,隨加工原料帶入食品,並在適宜條件下產毒而引起食用者中毒和死亡。
  • 吃鮮銀耳會食物中毒?營養師:吃銀耳後出現下列反應,都需要注意
    初秋時天氣較乾燥,燥邪易灼傷肺津,因此此時節宜多食具有養陰潤肺作用的食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銀耳。都說食物要吃新鮮的,家住北京的王女士最近購買了一些鮮銀耳,當晚食用後出現了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煩躁等中毒症狀。
  • 黑龍江8人中毒死亡事件,除了「酸湯子」這些食物也易中毒
    黑龍江1家9口8人食用酸湯子中毒死亡,黑龍江衛健委近日發布「雞東中毒事件」中毒原因,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10月15日,針對近期各地食物中毒事件頻發,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飲食消費提示,稱穀類發酵食品、變質銀耳或木耳、薯類製品易引起椰毒假單胞菌中毒。
  • 食藥監總局:不法分子借「霧霾」銷售可攜式氧氣呼吸器等
    新京報快訊(記者李丹丹)今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消費提示稱,一些不法商販在網絡上借「霧霾天氣」非法銷售制氧機
  • 想吃鮮銀耳,咋辦?
    昨天,我們在推文中(☛)講到了「不食用自採鮮銀耳或鮮木耳」,小夥伴紛紛留言:「新鮮銀耳為啥不能食用?」、「吃新鮮銀耳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今天,疾控君繼續講講鮮銀耳那些事。1984年,山東東平縣和河南鄭州附近連續出現兩次銀耳中毒,共有110人中毒,死亡9人。1988年河北省巨鹿縣19人中毒,死亡5人。2000年,遼寧本溪市一名婦女因食用涼拌鮮銀耳而中毒。
  • 食藥監總局:糖醇蛋糕不等於無糖蛋糕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官網發布的蛋糕消費提示稱,焙烤食品是以糧、油、糖、蛋、乳等為主料,添加適量輔料,並經調製、成型、焙烤工序製成的食品。蛋糕是一種典型的傳統焙烤食品,目前可分為預包裝和現制現售兩大類,如裱花蛋糕即屬於後者。一、現制現售蛋糕的原料要新鮮現制現售蛋糕的原料易受微生物汙染。
  • ...銀耳、木耳等食品受汙染引發米酵菌酸毒素中毒!重者休克甚至死亡
    近期,我省進入高溫潮溼天氣,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米線(米粉)、瀨粉等溼米粉、銀耳和木耳等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汙染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椰毒假單胞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若上述食品未及時冷藏保存或超過保質期,食用引發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風險增大。
  • 鮮銀耳發黴仍在出售,歐尚超市:黴菌部分挖掉不影響食用,蔬菜沒有...
    鮮銀耳發黴仍在出售,歐尚超市:黴菌部分挖掉不影響食用,蔬菜沒有保質期!張女士隨後來到歐尚超市進行交涉,提交給相關人員發黴的銀耳照片及購物小票等憑證時候,得到的答覆卻是「發黴很正常,銀耳木耳本來也是菌」:「黴菌部分挖掉並不影響食用」。發黴銀耳如何處理?挖掉就可以食用嗎?
  • 食藥監總局副局長滕佳材:環境因素導致的食品汙染日益加重
    食藥監總局副局長滕佳材:環境因素導致的食品汙染日益加重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15-11-07 19:38 來源:
  • 國家食藥監總局:不合格產品主要為線上堅果炒貨
    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食品抽檢結果,不合格產品主要為線上堅果炒貨對於吃貨們來說,雙十一囤積零食必然是一大「剁手」項。然而,國家食藥監總局雙十一後發布的食品抽檢不合格通告顯示,在抽檢的炒貨、堅果、食用油、乳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等七類食品632批次樣品中,不合格樣品有6批次。除一款食用油不合格外,其餘不合格產品均為線上銷售的堅果炒貨類食品。
  • 河粉、米粉、銀耳、溼熱天氣,木耳等千萬不要放隔夜,否則很容易中毒!
    椰毒假單胞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如果儲存不當或時間過長,細菌繁殖產生的米酵菌酸毒素就會導致食物中毒,這樣的例子此前並不少見。 米酵菌酸中毒嚴重可致死! 如果毒素已經到達各臟器,又就醫不及時,很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危及病人生命。 米酵菌酸中毒有哪些症狀?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發病急,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至12小時,少數為1至2天。
  • 食藥監總局:味好美花椒粉再曝鉛超標
    食藥監總局:味好美花椒粉再曝鉛超標 2015-06-03 15:33 來源:新京報 編輯:hanhaochen
  • 幹銀耳全靠硫磺燻?鮮銀耳有毒?我們測了5種銀耳,發現……
    選銀耳、泡發、怎麼煮 都會影響銀耳湯最終煮出來的效果 什麼樣的銀耳煮出來軟糯、出膠多? 鮮銀耳和幹銀耳又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