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了解說明方法中的其它四種——摹狀貌,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
摹狀貌
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例如:
①它們(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布封《松鼠》)
《松鼠》是一篇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較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在介紹松鼠的外形特徵時,作者從它的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幾個方面進行摹寫,一隻漂亮、乖巧、馴良、可愛的小松鼠形象清晰地定格在我們的腦海 中。我們在喜愛小松鼠的同時,也嘆服作者細緻的觀察、生動傳神的摹寫、準確簡練的說明。
②其中,一些獵食性恐龍的身體逐漸變小,長得也越來越像鳥類:骨骼中空,身體輕盈;腦顱膨大,行動敏捷;前肢越來越長,能像鳥翼一樣拍打;它們的體表長出了美麗的羽毛,不再披著鱗片或鱗甲。(徐星《飛向藍天的恐龍》
獵食性恐龍怎麼會長得越來越像鳥類?作者用精煉的語言摹寫了獵食性恐龍身體的變化,用詞準確,描寫生動,有很強的吸引力。
摹狀貌與外貌描寫的區別
首先是表達方法不同,摹狀貌是說明的一種方式,應用在說明文中,而外貌描寫是描寫的一種方式,可應用在除說明文外的文體中;其次是寫作的目的不同,摹狀貌重在說明事物的特徵,而外貌描寫重在抓特點塑造形象。
畫圖表
為了把複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某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例如:
①經過觀察,我發現每當我家打開朝南的窗戶,東南風一吹進來,爸爸就咳嗽厲害了。我想,難道爸爸的咳嗽和東南風有關係嗎?於是,我邊注意每天從收音機裡收聽第二天的天氣預報,一邊悄悄進行觀察,並做了記錄:
這個記錄表簡明扼要地記錄了每天的風向和爸爸的病情,將風向與病情的關係直觀地呈現出來,得出的結論自然不說自明。
②
這份表格使說明的內容更清楚明白,閱讀之後,對李姓的歷史和現狀讓人一目了然。
其他兩種常見的說明方法
1.下定義
下定義就是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下定義能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
2.作詮釋
作詮釋就是對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方面做些解釋,或者用詞語釋義的方法來說明事物或事理的某些特點。
這兩種說明方法常見於教科書、政策條文、理論著述和科普文章中。因小學階段不常見,故不再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