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說明方法教學——摹狀貌,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

2020-12-20 反正正反

今天我們來了解說明方法中的其它四種——摹狀貌,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

摹狀貌

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例如:

①它們(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布封《松鼠》)

《松鼠》是一篇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較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在介紹松鼠的外形特徵時,作者從它的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幾個方面進行摹寫,一隻漂亮、乖巧、馴良、可愛的小松鼠形象清晰地定格在我們的腦海 中。我們在喜愛小松鼠的同時,也嘆服作者細緻的觀察、生動傳神的摹寫、準確簡練的說明。

②其中,一些獵食性恐龍的身體逐漸變小,長得也越來越像鳥類:骨骼中空,身體輕盈;腦顱膨大,行動敏捷;前肢越來越長,能像鳥翼一樣拍打;它們的體表長出了美麗的羽毛,不再披著鱗片或鱗甲。(徐星《飛向藍天的恐龍》

獵食性恐龍怎麼會長得越來越像鳥類?作者用精煉的語言摹寫了獵食性恐龍身體的變化,用詞準確,描寫生動,有很強的吸引力。

摹狀貌與外貌描寫的區別

首先是表達方法不同,摹狀貌是說明的一種方式,應用在說明文中,而外貌描寫是描寫的一種方式,可應用在除說明文外的文體中;其次是寫作的目的不同,摹狀貌重在說明事物的特徵,而外貌描寫重在抓特點塑造形象。

畫圖表

為了把複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某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例如:

①經過觀察,我發現每當我家打開朝南的窗戶,東南風一吹進來,爸爸就咳嗽厲害了。我想,難道爸爸的咳嗽和東南風有關係嗎?於是,我邊注意每天從收音機裡收聽第二天的天氣預報,一邊悄悄進行觀察,並做了記錄:

這個記錄表簡明扼要地記錄了每天的風向和爸爸的病情,將風向與病情的關係直觀地呈現出來,得出的結論自然不說自明。

這份表格使說明的內容更清楚明白,閱讀之後,對李姓的歷史和現狀讓人一目了然。

其他兩種常見的說明方法

1.下定義

下定義就是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下定義能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

2.作詮釋

作詮釋就是對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方面做些解釋,或者用詞語釋義的方法來說明事物或事理的某些特點。

這兩種說明方法常見於教科書、政策條文、理論著述和科普文章中。因小學階段不常見,故不再舉例說明。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中幾種說明方法及其作用,不懂得小朋友可以收藏
    小學語文常見的說明方法有十種:舉例子、作比較、下定義、畫圖表、做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列數字、分類別、引資料舉例子:使文章更加具體,更有說服力,更客觀的說明了事物。為了說明事物的情況或事理有時光從道理上講,人們不太理解,這就需要舉些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來加以說明。如《中國石拱橋》把古代的趙州橋和盧溝橋作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對我國建設石拱橋歷史的悠久、成就的傑出作了說明。2.作比較:為了把事物或事理說得通俗易懂,有時可以從人們已有的感性知識出發,利用人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較,從而喚起讀者的想像,獲得一個深刻的印象。
  • 中考語文,說明文之說明方法辨析
    一,說明方法的類型:舉例子 列數字 打比方 作比較 分類別 下定義 作詮釋 摹狀貌 列圖表 引資料口訣簡記:作詮比例圖 ,引下分數狀*作詮比例圖:作比較 作詮釋 打比方 舉例子 列圖表引下分數狀:引資料 下定義 分類別 列數據 摹狀貌二,說明方法的作用及答題格式1.舉例子:舉了……例子,真實具體有力地說明……事物……特點,使文章更具有
  • 說明方法有哪些
    說明方法有哪些舉例說明:舉例說明就是舉出具體事例,使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更便於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說明。在進行舉例說明時,要注意所舉的例子一定有代表性,所舉的例子還要適量。
  • 小學語文說明文中常見的說明方法
    大家好 ,今天講解一下小學語文說明文常見的,說明方法 以及每種說明方法具有的特點。說明方法一共有十種。小學語文常用的,或者比較常見的說明方法 ,有以下幾種。說明方法是中考和高考都會出現的考點。一、列數字。
  • 語文閱讀理解基礎知識:考題中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及作用
    從上面的考試題型可以看出,主要是考說明方法及作用,常用的說明方法有:打比方,作比較,作詮釋,摹狀貌,下定義,畫圖表,引資料,列數字,舉例子,分類別,做假設十一種。獨創記憶口訣打作作,摹下畫,引列舉,分作品口訣詳解」作作「可以想像成一個人,打了人(作作),犯了錯,要懲罰,臨摹一下畫(摹下畫),由於畫得好,引來了一個人叫列舉(引列舉),他要和你分這個作品(分作品),品不做解讀。
  • 說明文:巧記十種說明方法
    先想像一個畫面,在山上,一夥狩獵隊在打獵,分別舉起手來打獵作比較,收穫以後以後,坐下來臨摹畫獵物,贏得大家掌聲。可以利用諧音快速記憶:分(別)舉(起手)打獵(列)作比較,坐(作)下臨摹畫獵物,贏(引)掌聲。
  • 說明文閱讀理解想要不丟分,這10種說明文說明方法,必須爛熟於心
    本文是《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第6講,主要分享了4個說明文閱讀理解答題方法:1、說明文中的10種說明方法2、說明文分類說明的方法1.常見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列數據、舉例子、分類別、打比方、列圖表、作比較、作詮釋、引資料、摹狀貌。
  • 小學說明方法有哪些?
    小學的說明文難嗎?說明方法有哪些?說明方法的作用是什麼呢?今天,溜溜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好好學習!記得收藏、點個讚、做筆記哦。
  • 搞定 說明方法及作用都在這裡,記住 考試不發愁
    從上面的考試題型可以看出,主要是考說明方法及作用,常用的說明方法有:打比方,作比較,作詮釋,摹狀貌,下定義,畫圖表,引資料,列數字,舉例子,分類別,做假設十一種。獨創記憶口訣打作作,摹下畫,引列舉,分作品口訣詳解」作作「可以想像成一個人,打了人(作作),犯了錯,要懲罰,臨摹一下畫(摹下畫),由於畫得好,引來了一個人叫列舉(引列舉),他要和你分這個作品(分作品),品不做解讀。
  • 【說明文閱讀13】中考-說明方法-下定義-作詮釋
    ——說明文閱讀專題——13 說明方法-下定義 作詮釋【真題演練㈠】冰雪精靈——霧凇【解析】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引用說明等。各種說明方法的目的都是為更準確、更形象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 說明文中最常用的十大說明方法分別是什麼?
    說明文有的是以時間為序,有的是以空間為序;有的由現象寫到本質,有的由主寫到次;有的按工藝流程順序來說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質、功用、原理等順序來說明。      那麼,說明的方法有哪些?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列數據、下定義、畫圖表、作詮釋、摹狀貌、引資料等10種。
  • 說明文閱讀題中,說明方法的作用題該怎樣答,有何規範?
    穆老師就把方法告訴大家吧!穆老師所採用的方法是「首字拓展記憶法」,我們先記住10種說明方法的首字即可,然後再進行首字拓展。「三作兩列打分舉下摩」,相信同學都可以在1秒鐘之內背完。然後再進行首字拓展!三作:作比較、作詮釋、做引用(亦稱引用或引資料)兩列:列數字、列圖表(亦稱畫圖表)打:打比方分:分類別舉:舉例子下:下定義
  • 說明方法及作用答題格式
  • 小學三年級常見的五種說明方法
    ——《看雲識天氣》(根據大的範圍列舉相應的例子)回答舉例子的作用: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2.作比較作比較是將兩種類別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現象加以比較來說明事物特徵的說明方法。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mó)狀貌。 語言標示:等好處: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 例句:這些石刻石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 考點丨說明文之說明方法與作用
    、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作假設這11種。有時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問題,往往用簡明扼要的話給事物下定義,使讀者對被說明對象有個明確的概念。例如《統籌方法》一文中,作者運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給統籌方法下定義:「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語言簡明、扼要、準確。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
  • 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之說明方法
    然而初中階段的說明方法有十種,而且一篇說明文很少單用一種說明方法,往往會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只有在平時學習中熟練掌握,才能在考場上從容應對,不至於慌神。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十種說明方法吧!2.分類別:按一定的標準將說明對象劃分成若干類別逐一說明,以突出事物各部分之間的聯繫和區別。3.下定義:運用科學、準確的語言對被定義概念做簡明扼要、周全嚴密的概括,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多用於介紹科學知識,使讀者對概念有確切的了解。
  • 說明文說明方法歸納解析(附習題)
    恰當地運用說明方法,能提高說明語言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使說明對象更具體、更生動,讓讀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強說服力,有時也能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更突出主題。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引用、分類別、列數字、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作假設這11種。
  • 高中語文常用的說明方法以及作用
    1:舉例子: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例句:雲能預示天氣。
  • 小學語文說明方法教學——舉例子、列數字
    常用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作詮釋、列圖表、分類別、摹狀貌、引用等。今天我們先來學習舉例子和列數字。1.舉例子用列舉事實的方法,把比較複雜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說得具體明晰、通俗易懂。例如:①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我國發現過一頭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
  • 小學語文:這個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早收藏,助孩子提高好幾分!
    學生在寫作和考試中,經常會遇到關於說明文說明方法的問題,許多學生總是弄不清楚,題目明明要求寫說明方法,最後學生卻寫成了修辭手法,明明自己心裡「知道」如何做,最後卻做錯了,究其原因,還是知識掌握不夠紮實,下面先看看修辭手法和說明方法的具體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