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定製公交專線(桑田島甪直陽光城麗景灣)首發車駛出。記者杭興微攝
「原先是車幾點來,我得幾點去提前等候,現在是我想要幾點走,車幾點來。早上可以多睡會懶覺了。」戴著口罩的何靜宇笑得眼睛彎彎的。
昨天7點30分,蘇州首批市民眾籌定製的兩條公交專線,即桑田島甪直陽光城麗景灣、郭巷尹新路河東工業園六豐路往返專線首發。作為定製公交專線(桑田島甪直陽光城麗景灣)的發起人,何靜宇7點20分就來到了公交站臺,特意體驗一下首發車。
「專線怎麼開我們說了算」
眾籌發起兩天
就有100多人響應
老家在四川的何靜宇,已在蘇州工作近4年,目前已定居蘇州,買了甪直陽光城麗景灣的房子。今年2月,小何搬到了新居後發現,上班出行成了大問題。
何靜宇說,她在蘇州工業園區上班,如果直接打車到公司,每天的通勤費用要七八十元,一般選擇乘坐公交車到桑田島換乘地鐵,只要3站路就能到單位。但是小區門口只有525路公交車,到桑田島不僅繞路,中間還要換乘,路上要一個多小時。她也想過跟小區別的業主拼車,可是出行時間挺難湊得上。
大約10天前,何靜宇在巴士管家平臺上看到有定製公交專線的眾籌活動,就發起了桑田島甪直陽光城麗景灣往返專線的眾籌,並分享到了麗景灣業主群,沒想到,短短兩天就有100多人響應。
昨天早上,乘公交只用了約26分鐘。何靜宇算了一下,她到桑田島坐地鐵2號線,加上步行時間,只要再花10分鐘就能到公司。
除了時間少、費用省,何靜宇說,定製公交專線的好處是可以按照實際需求開行。
原本昨天的首發車是7點開行,因為買票的人沒幾個,大家臨時投票,改為7點30分開行,「就是為我們量身定製的。」何靜宇說。
最快3個工作日開出1條
說走就走
定製公交更靈活
「靈活是定製公交最大的特點。」吳中公交公司運輸科科長王傳林說。作為一種介於常規公交與計程車之間的公共運輸服務模式,定製公交採用多人共同乘坐交通工具的形式,可為相同區域、相同出行時間並具有相同出行需求的人群量身定製線路行程。
首先是開線靈活。蘇州市城市客運交通管理處介紹,常規公交線路開線按照行政許可,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定製公交則完全根據乘客需求來安排,「最快3個工作日就能開出來。」王傳林說。
走向和站點的設置也是靈活的。定製公交在線路走向和停靠站點設置上,採用準直達方式,減少線路繞行和途中停靠站,以減少乘客的出行用時。以定製公交專線(桑田島甪直陽光城麗景灣)為例,全程長約8.6公裡,常規公交線路一般要設立20個站,平均每站2分鐘,一趟下來行駛時間需要40分鐘。而定製公交全程按需要僅設立維樂花園1個途中站,全程預定開行時間約25分鐘。
發車時間和班次的調整同樣靈活。常規公交主要滿足一定規模的人群出行需求,不管乘客多少,發車間隔有固定要求,一般在8分鐘到15分鐘不等。而定製公交專線主要服務特定的小群體,「乘客自己達成一致就行,說幾點走就幾點走。」王傳林說。
走路太遠、打車太貴
市民組團「打」公交
解決出行痛點
「定製公交解決了一部分市民日常出行的痛點。」巴士管家眾籌定製公交項目負責人金鷙說。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半徑越來越大,蘇州市一些近郊區域的居民住宅小區離公交、地鐵口有一定距離,這段距離成為上班族的通勤之痛。
從巴士管家平臺上市民高頻發起的線路需求中可以看到,發起眾籌定製的公交線路始點和終點大多是離地鐵口較遠的小區、寫字樓,通常情況是走路太遠、打車又太貴。昨天開行的兩條定製公交專線正是圍繞「公交+地鐵」的主題展開。
金鷙介紹,綜合其他交通組合方式比較,選擇定製公交出行的通勤時間整體上能縮短三成左右,舒適度上有很大提升。
不過,對定製公交的發展前景,王傳林並沒有把話說滿。據了解,目前蘇州公交行業平均每千公裡運營成本為7000元到9000元不等。王傳林說,眾籌的定製公交線路開行後,如果一段時間內實際坐車的人數不足,收入難抵支出,也會在公示相關情況後做相應調整,「一切還在摸索中。」
就目前情況來看,巴士管家平臺已有眾籌發起線路超過300條,其中參與人數超50人的線路近40條,金鷙說,預計5月份會有新線路開出。本報記者徐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