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文化?
是學歷?是文憑?是修為?是涵養?
顯然,這是很多人一直追問,而又一直無法得出準確認知的一個問題。
即便對照百度百科也是很難得出一個標準答案來的。
而我眼中的文化,簡而言之,就是「以文化人」!
以文化人就是文化。
能「以文化人」就是有文化的人。
只有做到「以文化人」了,你才能稱得上是個文化人。
文化人分為初級文化人和高級文化人。
初級文化人,其「以文化人」,所化之人就是自己。通過學習,提升自我,美化自我,以文來渡化自己,就是大學篇裡說的修身!
高級文化人,以文化人,就是修身後又能著文立論來影響渡化他人,也就是大學篇裡說的齊家治國平天下。
「以文化人」裡的文,就是科學與藝術,道德與制度,一切可以促使人類文明向前的知識和精神!
《易經》在總結二十二賁卦的《彖》裡說,「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賁,就是修飾的意思,世間萬事萬物鬥該加一些必要的文飾,才可以亨通。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應該就是文化最初的表述啦!
說到這裡你該知道自己有沒有文化了吧?
所能多學習,讓自己變得美好,你已經是個文化人了。
若能用你的美好渡化他人,那你就是老師是先生是聖人,是一個大大的文化人啦!
李商隱用蠟燭作比文化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我再送大家一首唐代詩人錢樟明的《水調歌頭·詠竹》。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豔,揚首望青天,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做一個像蠟燭一樣照亮別人,像竹子一樣成就別人的文化人,都是美好莫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