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學生打籃球時心臟驟停 老師用AED神器救命

2020-12-23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羅凱燕

對突發心臟驟停患者而言,每延遲急救1分鐘,急救成功率就下降10%。超過1秒,自主呼吸(自然生理呼吸)逐漸停止;超過3分鐘,開始出現腦水腫;超過8分鐘,出現腦死亡、植物狀態;心搏驟停10分鐘後,搶救成功率幾乎為零。

根據不同地區醫院的分布和交通情況的不同,救護車趕到現場的時間不同,但普遍很難快於8分鐘。因此,心臟驟停是極其危險的情況,而心臟驟停時遇到一位懂得並敢於進行心腹復甦和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儀的人,則是患者生存下去的重要希望。

9月28日,在深圳大學師範學院附屬中學(簡稱「深大附中」)校園內,就發生了一起這樣的驚險又幸運的事件。

深大附中籃球場上,一學生突然倒地,且沒了呼吸和心跳。

9月28日下午6時許,深大附中教師溫淳收拾好東西正準備下班,一學生突然急匆匆跑進辦公室報告,說有一名初二男生在打籃球時突然暈倒,心跳和呼吸都沒有了。溫老師確認得知,男生情況非常危急,校醫已經在現場,大家也已經撥打了120。

她立刻和學生跑到藍球場支援。「趕到現場時,我看到那名同學還躺在地上,人已經完全沒有意識了。」溫老師說。她向校醫說明自己曾學過心肺復甦,表示可以接力為該名學生進行心肺按壓。

在按壓期間,她不斷呼喚這名學生,但該學生沒有任何反應。她趕緊讓校醫按照AED設備指示,將AED貼到孩子的胸口,自己也跟著提示進行操作。「雖然參加過急救培訓,但真正遇到這麼危險的情況還是第一次,當時心裡時有些害怕的,擔心擊傷學生。」溫老師說。但在幾秒之間,她腦海中閃過了培訓時老師說過的話:AED是關鍵時候的救命神器,使用非常簡單,只要按照提示操作就行。她才鼓起勇氣,進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AED實踐。

學生的身體隨著電擊抽動了一下,溫老師又繼續按照學習時掌握的要領,為學生繼續進行有節奏的按壓。按壓了一段時間後,孩子眼球回正,喉嚨也有了一些聲音,疑似再努力想要呼吸,但仍處於無意識狀態。大約10分鐘後,她聽到了救護車的聲音,隨著救護車越來越近,她也漸漸鬆了一小口氣,但仍未停止手上動作。

直到醫護人員下車並做好了準備,她才停下手,將學生移交給了急救醫生。

在醫生施救過程重,她反覆摸了學生的頸動脈,確認脈搏是跳動的,才真正放心下來。隨後,該名學生被抬上了救護車,學生所在班級的班主任和教務處主任一起跟隨救護車前往醫院。

據了解,該學生曾經做過心臟手術。此次心臟停後,因搶救及時,在120送院途中已經恢復意識。目前,患者還在南山區人民醫院ICU內觀察,意識清醒,情況穩定。

AED是自動體外除顫儀,能夠自動識別需要電擊的異常心律並給予電擊。它主要用脈衝電流作用於心臟,實施電擊治療,消除心律失常,使心臟恢復竇性心律,具有療效高、作用快、操作簡便等優點,常用於各種場合的急救過程中,被稱為「救命神器」。

2017年開始,深圳在機場、地鐵站等人流密集公眾場所配備AED,市民經常能夠在各大公共場所見到AED設備,地鐵站已經實現全覆蓋,做到了站站有,層層有,不少學校也安裝了AED設備,目前深圳的AED數量已經超過5000臺,這些AED自安裝以來,已成功救治多名心臟驟停患者。

深圳市急救中心、深圳市紅十字會,以及眾多民間機構,都不遺餘力的推動急救知識和技能的普及,也功不可沒。據深圳市急救中心的數據,我市急救普及率已達2.23%,也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溫老師2018年曾參加深圳市斑馬急救培訓機構在社區實施的民生微實事項目,並取得《應急救護員》證書。

深圳市斑馬急救培訓團隊就是其中一家專注急救技能和AED普及的專業機構,深大附中參與救人的老師溫淳便是該機構曾培訓過的學院之一。

該團隊負責人孟葦介紹,斑馬急救培訓自2018年10月成立以來,培訓人數已經接近10000人,主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和參與民生微實事項目,向社會公眾提供免費專業的急救培訓。學員學習急救技能後,反饋在生活中應用於處理各種家庭意外傷害比較多,如:燒燙傷,關節扭傷,動物咬傷,兒童氣道梗阻等。通過心肺復甦和使用AED救活心臟驟停患者的,溫老師是第一個。

孟葦介紹,AED是一種自動分析可電擊心律並進行電擊除顫的「傻瓜」機器,步驟簡單,可操作性強,對於心搏驟停搶救成功率很高,是專門設計給社會公眾使用的,不會出現誤放電的情況,市民可以放心使用。

相關焦點

  • 學生心臟驟停 AED緊急救命
    2020年9月28日,深圳一學生在籃球場突然倒地、心臟驟停,校醫和老師用心肺復甦、校園內配備的AED對學生進行搶救,並在接通120電話後,根據醫生的指導對其進行胸外按壓,為後續搶救贏得了時間。目前該學生已無大礙。
  • 「救命神器」AED阻擋死神鐮刀
    沒錯!這件神器就是電除顫器AED。>2017年5月8日,2位上海市民在江蘇路地鐵站救治1名心臟驟停的美國人,但未能成功;2017年6月12日,蔣菁女士在世紀大道地鐵站用心肺復甦與AED成功救治1名心臟驟停的26歲白領;2017年6月17日,虹口一所高中的校醫用心肺復甦與AED成功救治1名心臟驟停的學生……
  • 騰訊發布AED地圖,用手機查找「救命神器」
    作為一種急救設備,AED能幫助心臟驟停、心室顫動的病人恢復心律。及時對患者進行AED除顫和心肺復甦,將有很大的機率挽救生命,堪稱「救命神器」。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發布儀式上談到,隨著我國心臟性猝死人數的增多,建立和完善AED急救網絡並向公眾普及急救知識已刻不容緩。 據統計,中國心臟性猝死人數每年高達約54萬,平均每天1500人死於心臟驟停。
  • 深圳一學生籃球場突然倒地,心臟驟停!這「神器」太關鍵
    近日一段視頻在深圳人朋友圈流傳視頻中,一名深圳學生暈倒在地心臟驟停,旁人緊急搶救▽現場是發生了什麼?最後搶救成功了嗎?近日,深圳一學生暈倒在地,心臟驟停,旁邊人用心肺復甦+救命神器AED搶救,此事引發關注。
  • 中國每年心臟性猝死超50萬人 「救命神器」AED亟待普及
    每經記者:宗旭 每經編輯:湯輝不久前,在社交媒體上流傳一段時長僅有4秒的短視頻。畫面裡,一位男士仰躺在辦公椅上,旁邊的兩個人看起來有點手足無措,一個人掐著他的人中,另外一個人不停地幫助他順氣。這是一起發生在重慶的心臟驟停事件,但遺憾的是,奇蹟並沒有發生。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深圳的孫先生身上,萬幸的是他被及時搶救。
  • 「救命神器」AED在深圳再次派上用場
    11月28日,26歲的小湖(化名)騎自行車時突然倒地,心臟驟停,幸運的是,他倒在羅湖區靜安社康附近,剛剛參加完急救培訓的社康醫生、護士拿著救命神器AED迅速趕上,現場急救,挽回了小湖年輕的生命。再往前幾天,11月24日,27歲的小楠(化名)在羅湖區春風路上一家餐館炒菜時突然倒地,心臟驟停,幸運的是,他的同事在網上學過急救知識,立馬給他進行心肺復甦,與此同時,120救護車僅用4分鐘趕到,在黃金救援時間內把小楠給救回來了。
  • 「救命神器」AED,離我們還有多遠?
    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便攜、且易於操作的急救設備,通常安置在人流量較密集的公共場所中,可為在第一時間為突發心臟驟停者進行電除顫,幫助患者恢復心律,被稱為「救命神器」。
  • 有人心臟驟停 你會用AED施救嗎 專家稱AED成功率遠高於CPR,沒受過...
    面對心臟驟停,市內公共場所設置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儀)可謂是救命「神器」,但沒受過培訓的市民會用嗎?昨天,廣州市衛計委在英雄廣場啟動「第十八屆廣州市健康教育周」,教導市民如何在意外傷害、災害事件、中毒、常見重症及急症等發生時應急處理。
  • 突發意外「救命神器AED」怎麼用?每個人都要學會!
    在我國,每分鐘就有1個人因為心臟驟停突然倒地:3 秒,雙眼一黑8 秒,意識喪失15 秒,可能抽搐30 秒,瞳孔散大……很多人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科學的救治而猝死。但其實,只要利用公共場所配置的救命神器『AED』,你,也可以救活他們!
  • 「救命神器」AED,如何使用你知道麼?蕭山發布「手把手」直播教學...
    「救命神器」AED,如何使用你知道麼?蕭山發布「手把手」直播教學來啦!·政務 AED被稱為「人體滅火器」,如果心臟驟停在一分鐘以內
  • 「救命神器」AED落地地鐵魚珠站!在關鍵時刻,它能救命!
    是一種便攜的、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在正常室溫下,心臟驟停4分鐘後腦細胞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所以就有「黃金四分鐘」之說。即使是非醫護人員,經簡單培訓後,也可利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甦。由於它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且操作較為簡單,因此又稱「傻瓜電擊器」「救命神器」。
  • 每分鐘就有1人心臟性猝死 救命神器AED能搶回「黃金4分鐘」嗎?
    央視網消息(記者 董淑雲):近日,深圳一男子上班途中突發心梗倒地,路人立即對其進行心肺復甦並使用附近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展開施救,經過搶救,他慢慢恢復心跳和呼吸,轉危為安。不少網友評論說「幸好有AED,也幸好有人會用」「大城市的優勢」,拯救瀕死的人,AED的作用不言而喻,而最近,「全國首個AED法規落地杭州」、「深圳已在全市安裝3500臺AED」等話題也頻登熱榜。那麼,被稱為「急救神器」的AED在全國各地配置情況如何,到底夠不夠用?
  • 北京地鐵將全線裝備AED 救命神器駕到 你會操作嗎?
    北京地鐵將全線裝備AED  救命神器駕到 你會操作嗎?  近日據媒體報導,2022年年底,北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自動體外除顫儀(以下簡稱AED)全覆蓋,今年年底將完成7條線路104座車站的配置。緊接著問題來了,「救命神器」到位了,你真的會用嗎?
  • 學校配「救命神器」兼具急救和科普意義
    這段時間,深圳部分寄宿制高中校園裡發生了一些微妙變化。在校園的某個地方,突然多出來許多神秘的小綠盒子,裡面裝的是救命神器AED。原來,去年深圳市急救中心與深圳市教育局合作,準備分批次將AED安裝在市內寄宿制高中,因為疫情,首批次AED安裝配置工作不得不由開學之初延遲到了放暑假之前。
  • 同一天深圳兩男子心臟驟停倒地,他們都幸運地被「神器」救了
    他們在同一天突然心臟驟停倒地,但他們遇到了懂急救的熱心市民和醫生,還有救命神器「AED」。目前,兩人均已脫離生命危險。龍崗救人現場及AED。中年男子突然倒地13分鐘!60歲老人幼兒園門口倒地社康醫生用AED現場施救同一天的15時45分,在福田區華強南京基御景華城幼兒園門口,60歲的鐘先生毫無先兆就倒地的一幕嚇壞了家人。同行的家人迅速撥打120,可120沒到,這施救得立即進行。
  • 北京地鐵將全線裝備AED 救命神器你會操作嗎?
    緊接著問題來了,「救命神器」到位了,你真的會用嗎?今天就請120北京急救中心的急救專家手把手教你掌握AED的技能,關鍵時刻救人一命。  心源性猝死 救援抓住「黃金4分鐘」  在了解AED前,我們首先要了解心臟驟停。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導致重要器官如腦嚴重缺血、缺氧而死亡。
  • 公共場所的急救標配,關於「救命神器」AED你還需要知道這些……
    江蘇省揚州市急救中心科普宣傳員陸繼妹說,心臟驟停起病疾速且病情危重,專業救援力量難以在短時間內到達急救現場,現場自救互救可以為患者贏得寶貴時間以等待專業救援力量到來。「意外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重要的是如何進行解救。」辰邦急救市場運營總監馬鑫說,如果公眾有足夠的自救互救能力,當人們發生心臟驟停時,就能有更多活下去的機會。
  • 「救在你身邊」「救命神器」AED亮相朝陽黑莊戶
    對突發心臟驟停的人來說,黃金搶救時間是3~4分鐘,自救互救很重要。為此,黑莊戶地區積極推進緊急醫療救助系統建設,引入智能急救站、廣泛開展急救技能培訓、成立急救工作站,不斷提升轄區急救裝備及服務水平。可以自動分析傷患心跳、心電圖,並在需要除顫時給予電擊,適合非專業人員在緊急狀態下使用,被譽為「救命神器」。
  • 被AED救過命後,他和志願團隊到全國各地推廣AED
    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是用於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可攜式醫療設備,一直被視為「救命神器」。2017年,楊東明在天津參加一場鐵人三項比賽,途中突然心臟驟停,被賽場工作人員用AED搶救了回來。 楊東明並沒有任何心臟方面的疾病,但因為運動過於激烈,他發生了心臟驟停,「醒來時已經在醫院了。」 後經他人轉述,楊東明了解到,自己倒下後,賽場急救人員判斷出現心臟驟停的情況,立刻使用AED對他進行除顫和心肺復甦,「救回了命來」。隨後,救護車趕到,楊東明被拉到了醫院進行進一步救治。
  • AED是什麼?你會正確使用嗎?關鍵時刻可救命
    一旦發生心臟驟停,如果身邊的人不能及時施救,患者4分鐘以後的存活率將急劇下降,大腦也將遭受不可逆的損傷,發生心臟驟停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   在這黃金四分鐘內,   除了撥打急救電話,   你還能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