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女性而言,又要忙工作又要生娃,生了娃之後,還要涉及帶娃的問題,如果選擇繼續工作的話,那麼就要拜託家裡老人幫忙帶娃了。但是,老人帶娃可能都會是一些陳舊的觀念,當初自己是稀裡糊塗的把孩子養大了,不過對於現在來講,那並不是科學的育兒,一些錯誤的方式可能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小陳就是因為想繼續工作,所以休完了產檢之後,就把孩子交給了婆婆,讓婆婆在家裡幫著帶孩子,而老家離市區很遠,所以,想要見孩子,起碼隔半個月的時間,陪孩子的時間非常的少,孩子就這樣一直跟著奶奶。可是,孩子都已經三歲了,要上幼兒園了,卻只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小陳一直跟婆婆說,讓婆婆多教孩子說話,並且買了很多學說話的書,可是婆婆只是口頭上答應,其實並沒有當回事兒,回去一看那些書都積了很厚的灰塵。婆婆說,農村都不用教的,慢慢的都會說話了。小陳真的是非常的惱火,又十分的著急,畢竟寶寶已經長大了,同齡的孩子都會說話了。
小陳只好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看看是不是孩子發育有問題。到了醫院,醫生檢查了寶寶的舌頭和聲帶,都沒有問題,可以學說話。至於為什麼寶寶一直都不會說話,主要還是家長的問題。醫生指出,寶寶雖然有說話的能力,但是也需要後天的學習,而不能等著寶寶自己自然就會說。
想要讓寶寶早點會說話,不妨試試這3點
1、多跟寶寶說話
有些家長覺得寶寶又聽不懂自己說話,所以不愛跟寶寶說話,認為說了也沒用。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寶寶剛開始雖然還不理解,但是可以受到語言的刺激,才能去學習說話,說完整的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家長必須多跟寶寶說話,寶寶聽的多了,慢慢的就會說了。
2、多給寶寶講故事
家長們沒事的時候,也可以多給寶寶講一些故事。講故事可以讓寶寶學習一些詞彙,聽的多了,寶寶大腦中會存儲很多的詞彙,有利於以後的學習。並且,故事都有情節,有利於寶寶想像力的開發。
3、多給寶寶聽歌
家長們可以多給寶寶聽聽兒歌,不僅有音樂,還有歌詞,伴隨著優美的旋律,寶寶更有積極性,可以學著發音,並且還會學會曲調。會說話之後,就可以把歌曲哼唱出來。
帶娃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只是照顧娃的吃喝拉撒,看著不鬧就可以了,一定要讓寶寶多學習,所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要注意到這一點,寶爸寶媽要好好的跟老人進行溝通。實在沒有辦法的,一定要儘可能的拿出時間來多陪陪孩子,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你們的寶寶什麼時候會說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