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心理特點是什麼

2020-12-20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11

剛出生的寶寶會有心理活動嗎?許多人對此提出疑問,「新生兒什麼都不知道,怎麼會有心理活動呢?」他們認為這就像「雞生蛋還是蛋生雞」一樣不可測定,但研究證實,新生兒的心理活動確實存在。

新生兒出生後,除一般神經學或反射性行為(如覓食反射、擁抱反射、吸吮反射等)外,還有適應周圍環境的能力。自出生後,即有對客觀發生視覺固定的能力,特別對人臉感興趣。

新生兒對環境變化所產生的某些行為,稱為「適應反應」。當一種新的刺激抵達聽、視及其他感覺系統時,新生兒會變得較為警覺,此時頭可向刺激方向轉動,並伴心率加快等生理方面的改變。當對這種刺激逐漸適應時,則心率減慢。

新生兒最大的特點是:心理現象的發生與發展都極為迅速。嬰兒在出生後1個月只有兩種反應:一種是獲得滿足與舒適感後的愉快情緒;另一種是飢餓、寒冷、尿布潮溼等所引起的不愉快情緒。3個月的新生兒即可有欲求、喜悅、厭惡、憤怒、驚恐、煩悶等6種情緒反應。

因此,父母可以根據新生兒的心理特點,更好地與寶寶溝通,更好地培養寶寶的反應能力,並融洽親子關係。

我在網上看到了這篇文章,講的挺好的,大家也看看吧。

相關焦點

  • 新生兒生理特點(一)
    新生兒生理特點之呼吸特點: 什麼樣的頻率才正常?新生兒肋間肌薄弱,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呼吸運動比較淺表,但呼吸頻率較快,每分鐘約40次。出生後頭兩周呼吸頻率波動較大,這是新生兒正常的生理現象,新手爸爸媽媽不要緊張。如果你的新生兒寶寶,每分鐘呼吸次數超過了80次,或者少於20次。就應引起重視了,應及時去看醫生。
  • 新生兒生理特點(二)
    新生兒生理特點之新生兒泌尿特點: 排尿是本體反射,小小的新生兒寶寶可不會有意識地控制,有尿就排。排尿的自控能力,要靠爸爸媽媽訓練,和寶寶年歲的增加,逐漸形成並最終具有。 新生兒膀胱小,腎臟功能尚不成熟,每天排尿次數多,尿量小。正常新生兒每天排限20次左右,有的寶寶基至半小時或十幾分鐘就明一次。奶液較稀,排尿量、次就較多:奶液較稠,排尿量、次就較少。
  • 新生兒生理特點(三)
    新生兒生理特點之胃腸特點: 對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能力較澱粉強新生兒消化道面積相對較大,肌層薄,能夠適應較大量流質食物的消化吸收。新生兒出生後,吞咽功能就已發育完善,即生下來就會吃,媽媽只需準備充足的乳汁就可以了。 新生兒咽一食管的括約肌,在吞咽時還不會關閉,食管不蠕動,食管下部的括約肌也不關閉,這就是新生兒吃奶後容易溢乳的原因。
  • 新生兒有哪些發育特點?別什麼都不懂,新手父母看看
    但是,對於新手爸媽而言,自己要學的東西還很多,我們來了解下,新生兒有哪些發育特點?別等寶寶需要你時,你卻什麼都不懂!新生兒有哪些發育特點,別什麼都不懂,新手父母看看一、新生兒皮膚 皮膚是人體的最大器官,這可能和你理解的五臟六腑才是人體器官的觀念有些偏差,但是,皮膚這個人體器官的家庭成員,你也應該接觸,它是感應外界、保護、排洩、調節身體的重要防護層,也是人體的最外圍防線
  • 新生兒特點
    新生兒  發育特點:  手一直呈握拳狀,如果把東西放在他的手掌中,他會抓住。  訓練要點:  為了從出生起就開始訓練手的能力,媽媽要時常撫摸寶寶的手掌,讓寶寶能夠抓住媽媽的手指頭。  12周  發育特點:  手仍然呈握拳狀,但有時會張開;如果無意識地碰到一些東西後,若能推動,寶寶會再推一次。  訓練要點:  這個時期主要發展手的「抓」「捏」能力,使亂抓亂捏到準確無誤地抓捏。媽媽可以把鮮豔的小彩帶、小塑料動物,掛在寶寶小手能抓捏到的地方。
  • 新生兒睡眠特點及睡眠注意事項?
    新生兒睡眠特點  早期新生兒睡眠時間相對長一些,每天可達0小時以上;晚期新生兒睡眠時間有所減少,每天約在16~18小時左右。日齡增加,睡眠時間減少。  早期新生兒睡眠時間大多不分晝夜,而晚期新生兒如果媽媽有意在後半夜推遲餵奶,一次睡眠時間可延長到五六個小時。但新生兒糖源儲備少,延長餵奶間隔,容易導致低血糖,所以新生兒期,餵奶間隔最好不要超過4小時。  新生兒採取仰臥位睡姿最合適。
  • 清晰總結:嬰幼兒心理發展階段的基本規律和特點
    嬰幼兒心理發展是整個兒童心理發展的早期階段,其發展的好壞對以後的發展有重要作用。人的基本語言能力,人的典型動作和行為方式與能力,人的各種心理能力,人的基本情緒和情感獲得等,都是在這一階段初步形成的。,敏感部分是唇,口周,手掌及足底等,出現先天的反射動作痛覺:新生兒已有,但反應遲鈍,2個月後才逐漸完善溫度覺:新生兒很靈敏,環境溫度驟降時即啼哭,保暖後就安靜嗅感知——出生時嗅覺已發育完善,對味道會有不同表情味感知——出生時味覺已敏感,3-4月能精確分辨各種溶液
  • 0~3歲嬰兒心理發展特點,重視兩點哦
    一、嬰兒心理發展的過程1、嬰兒心理發展既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又是一個劃分年齡段的過程。2、嬰兒心理發展既具有穩定性,又由於所處環境不同,表現出可塑性。3、嬰兒心理發展是兒童心理發展早期階段,對以後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二、嬰兒心理發展的特點1、感知覺能力的發展最早出現的感覺是皮膚的感覺(觸覺、痛覺、溫度感覺),之後出現嗅覺、味覺、視覺和聽覺。
  • 什麼是新生兒攝影
    什麼是新生兒攝影?國內新生兒攝影一般指拍攝出生後5~15天內的嬰兒。國外新生兒攝影從2005年已經開始盛行,國內的準父母們大多對新生兒攝影還止於滿月或百天照的概念,然而新生兒攝影的拍攝效果往往勝於滿月照和百天照,因此近兩年新生兒攝影在國內也悄然而起,並有取代滿月照的趨勢。新生兒攝影的意義是什麼?新生兒階段是孩子生命歷程中一個極其特殊的時期。既離開了母體,又還延續著在母體內的生活習性。
  • 新生兒頭面部、五官的生理特點
    作者:寶寶知道 筆墨初心630新生兒頭面部、五官的生理特點:1. 頭面部頭部相對較大,約為身長的1/4,出生時頭圍33-34釐米,前囟斜徑為2-2.5釐米,(前囟約在12-18個月時閉合),後囟已閉或尚開放,(後囟於2-4個月時閉合)。
  • 1-2個月嬰兒心理髮育特點
    讓嬰兒的心理健康發展,對今後健朗人格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 以上與嬰兒的交流,也正是觸覺、動覺、聽覺、視覺、平衡覺綜合訓練刺激的過程,為嬰兒腦發育提供了信息和促發育的營養素。對稚嫩的嬰兒來說,除了吃奶的需要外,再也沒有比母愛更珍貴、更重要的精神營養了。
  • 新生兒的保健特點
    居家保健: 家庭訪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婦幼保健人員在新生兒期一般家訪3~4次。高危兒或者檢查發現異常者適當增加訪視的次數; 合理餵養,母乳是新生兒的最佳食品,應該鼓勵和支持母乳餵養,宣傳母乳餵養的優點,教授哺乳的方法和技巧,指導母親觀察乳汁分泌是否充足等。
  • 新生兒皮膚有哪些特點,要做好哪些護理
    新生兒的出生對一個家庭來說至關重要,作為新手父母,對於孩子的各方面的注意事項都不是很了解,但是要學會做好認識,這樣才能減少危害。都知道小孩子的肌膚很嬌嫩,需要做好保護,每個時節的溫度都不一樣,需要做好對應的保護才能減少影響。對於新生兒的皮膚你了解多少呢?孩子的皮膚有哪些特點呢?面對這樣的情況需要做好哪些護理呢?下面大家一起看看吧。
  • 出生兩周,新生兒的發育特點和護理關鍵,新手爸媽要清楚
    導讀:出生兩周,新生兒的發育特點和護理關鍵,新手爸媽要清楚為了寶寶的健康發育,也為了爸媽能夠冷靜面對異常表現,正確做好護理工作,建議提前了解一下新生兒的發育特點和護理關鍵,做到心裡有數。新生兒的發育特點出生後,寶寶不僅會排出墨綠色大便,體重也會「不增反退」。別擔心,這些都是正常的。
  • 新生兒睡眠特點,你了解多少?樹袋寶寶來告訴
    他們在睡覺時有什麼特點,平時我們該注意哪些事項?  新生兒睡眠時間   正常的新生兒吃飽了就睡  新生兒睡眠的特點   1.瞌睡蟲:充足的睡眠可以確保新生兒健康發育   2.生物鐘不規律:新生兒大腦尚在發育中,還沒有區分白天和黑夜區能力,常常出現黑白顛倒狀況,生物鐘不規律。   3.夜裡需要餵奶:新生兒除了吃,就是睡。他們都是醒了吃,吃了繼續睡,所以有時寶寶在夜裡醒來後需要餵奶,還不止一次。   4.睡覺需要枕頭:剛出生的嬰兒脊椎是直的,所以不需要枕頭,不會出現其他問題。
  • 幫助新生兒的心理適應環境
    在這裡延伸一點:人們對於自己的東西有著天然的佔有欲和保護欲,包括沒有什麼價值的東西。從孩子誕生的那一刻起,成年人心裡就有了這樣一種想法:看住孩子,不能讓他弄壞任何東西。 保護新生兒,不僅是要保護他的身體,還要保護他的心理。
  • 新生兒大小便有何特點?
    有的新生兒胎糞排出遲緩,會使黃疸加重。如果小兒出生後24小時內無胎糞排出,應考慮是否因消化道畸形所致。  胎糞排出後,寶寶的糞便逐漸變成黃色。由於餵養的食物的不同,大便也不一樣。母乳餵養的寶寶糞便通常為黃色、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
  • 中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是什麼?
    因此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一定得對學生的心理進行了解,因此,今天我們就從以下方面來進行了解!閉鎖性(考察頻率較高)所謂閉鎖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具有某種含蓄、內隱的特點,它是相對於人的外部行為表現與內部心理活動之間的一致性而言的。那什麼是青少年閉鎖性的表現呢?
  • 培初育兒分享:嬰幼兒的心理發展階段及特點,新手寶媽須知!
    事實上,寶寶從出生開始心理活動的變化就從不間斷。寶寶心理發展都有哪些特點? 嬰兒心理發展階段 據研究調查,胎兒時期寶寶心理活動有限,進入嬰兒期心理活動才能通過實踐得以體現。
  • 心理微課:新生兒心理是一張白紙嗎?如何理解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思考,有個成語叫做望梅止渴,這是什麼反射?吃梅止渴呢?談梅止渴呢?這在動物和人類中有何不同呢? 都是條件反射,還有不同,具體到生活學習中,還要細分。 這就引出了我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的心理學專業名詞:經典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觀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