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的演進,國內收入的普遍提高,葡萄酒之類原本的小資產品,價格也被人們所接受,時常能夠看見或消費。甚至隨著一些老百姓家裡為了健康,或者個人興趣,已經在家中自釀葡萄酒。不過大家釀製普遍都是紅酒,今天小編給大家簡單介紹葡萄酒的另一類,香檳的製作過程,看看為什麼在家中很少有人製作香檳,以及香檳價格憑什麼要高一些。
第一步,採葡萄,獲取葡萄汁。
每年法國香檳地區酒業聯合會會公布合適的採摘時間,採摘必須手工進行。然後就進入榨汁過程,榨汁必須是垂直緩慢地壓榨,為了保證品質,當地嚴格限制每公斤葡萄榨出的葡萄汁分量。順便說一句,葡萄在即將成熟時,只要澆水,產量就能夠特別高,但是這樣的葡萄釀不出好酒。國內幾乎所有的葡萄酒為了追求產量,都在用這種方法,因此品質不高。
第二步,兩次發酵和勾兌。
葡萄汁從田莊運到酒廠後,要經過過濾,然後進行第一次發酵。這次發酵是在木桶中進行的,發酵後獲得的白葡萄酒酒精濃度大約是11%-12%。然後,不同年份、不同種類的原漿葡萄酒進行勾兌,通過調節不同成分的含量,得到不同風味的香檳酒。
勾兌好了之後,就要進行第二次發酵,這一次是在酒瓶中進行。發酵前要將酵母和糖配成發酵液,注入葡萄酒中,然後封好瓶口。如果不加糖則得到的是最酸的天然香檳酒。香檳酒品質的好壞,很大程度上要看第二次發酵了,它裡面所包含的氣泡,就是在這一次發酵中產生的。
第三步,搖瓶和除渣。
在第二次發酵時,死去的酵母會變成沉澱物,最後沉入瓶底。在發酵的過程中,要先將酒瓶子放在A型的木架上,一開始瓶子基本上是水平的。搖瓶的工人要定期將酒瓶子搖一搖,然後一點點改變木架子的角度,讓酒瓶慢慢地頭朝下,目的是讓沉澱物沉澱到瓶口處。
搖瓶的工作過去完全是手工的,今天木架的角度是可以自動調整的,但是搖瓶依然要靠人工。工作量可想而知。
第二次發酵完成後,就要進行除渣了。這時將瓶口放到非常冷的鹽水裡,這樣瓶口處有渣子的酒會結冰。然後打開瓶蓋,瓶中的氣體會頂出含渣子的固體部分。這時,蓋上最終的瓶蓋,並且用鐵絲系牢。
上好的香檳酒在出廠前還要放置三年,其它的也要放置一年以上。到此為止,香檳酒的製作才算完成。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香檳酒賣那麼貴,為什麼百姓家裡不自釀香檳酒,通過我講述它的製造的過程,你可能已經明白了。但凡做事,從0到50靠的是天性(直覺和經驗),從50到90靠的是技術,需要系統的學習和精確的操作。而從90到100靠的是藝術,憑藉地是個人對這項事物的理解,也就是國學中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