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問題:你家孩子變成&34;了嗎?
我們總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近的人,雖然父母養育兒女不圖回報,但有時孩子的一句話卻能讓老母親傷透了心。孩子對父母的情感跟複雜,有依賴、有感恩;當父母嘮叨的時候,孩子也會產生厭煩和嫌棄的情緒。
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這時候父母就會覺得孩子翅膀硬了,其實是因為孩子的認知水平正在不斷向父母靠近,慢慢超過父母。不過即使知識水平再高,人也不能忘本,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34;的話語,到底是不經意間的玩笑話,還是品質出現了問題。
樂樂今年十二歲,十一二歲的男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都有些叛逆,樂樂也不例外,他在學校經常跟同學打架。一次家長會,老師把樂樂打架的行為告訴了樂樂媽媽,媽媽回家嘮叨了幾句。
沒想到,樂樂竟然對媽媽說:&34;。這可讓媽媽寒了心,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竟然對自己說出這種話。樂樂雖然從小就調皮搗蛋,不過一直沒有說髒話這個習慣,沒成想第一次聽見兒子說這樣粗魯的話竟然是對著生他養他的媽媽。
傷心之餘,樂樂媽媽決定尋找問題的根源,不能任由樂樂這樣發展下去,經過一夜的苦思冥想,樂樂媽媽終於想到樂樂爸爸的脾氣也很暴躁,而是樂樂爸爸對樂樂爺爺說話也很不禮貌,甚至也同樣說過滾、別管我之類的話。
這下夫妻倆恍然大悟,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天生單純善良、天真可愛,像一張白紙,你給他什麼顏料,他便畫出什麼樣的作品。樂樂這樣的行為完全是受爸爸影響,樂樂爸爸自責不已,決心改正。
天底下父母的&34;好像都是一樣的,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孝敬父母,而說百遍不如做一遍,有時候,行動比語言更有力量。
給家長的建議:
如果你發現孩子出現了叛逆的情況,一定要搞清楚,到底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還是被父母的壞習慣影響的結果,對於孩子沒禮貌、不尊重他人的行為,不能放任不管,一定要多點耐心,悉心勸導。
1.你煩不煩啊
父母的嘮叨是很微妙的,有嘮叨的時候煩,沒嘮叨的時候想,這大概是一個孩子正常的心理狀態,但是如果直接對父母說:&34;,表明孩子已經無法忍受父母對自己的管教,不把父母當回事,父母一定要重視。
2.關你什麼事
孩子到了一定的階段,自以為很厲害,也喜歡挑戰權威,認為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對於父母提的建議特別牴觸,如果孩子說出:&34;,那父母要小心了,不要讓孩子成為&34;。
3.你去給我做什麼什麼
說出這種話的孩子與第二種正好相反,喜歡獨立做事情,嫌棄父母的孩子是想脫離父母的束縛,而如果孩子說出:&34;,表明孩子離不開父母的幫助,可是這樣的語氣好像再把父母當傭人,認為父母理所當然為自己服務,也有可能發展成&34;
溫馨寄語:
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天底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由此可見,父母的榜樣作用不容忽視。
每日一問:你家孩子對你說過以上幾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