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後再相見卻受嘲諷,晚唐詩人28字唐詩自嘲人生不遇

2020-12-16 騰訊網

和盛唐的詩人關注建功立業的豪情相比,中唐的詩人更為關注普通人的平淡生活,晚唐的時間則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到了個人生活經歷的敘述上。畢竟一個王朝的末年,很多士大夫內心都免不了有所嘀咕: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未來變得更加明亮?

晚唐的詩人以李商隱和杜牧為代表。但其他也有許多詩人寫出了王朝末年自己人生經歷的沒落,今天談到的這個詩人就是如此。12年前詩人和歌女曾經相聚,但12年後兩人再次相逢,卻受到了來自歌女的嘲諷。這個詩人就寫了一首28字的古詩,自嘲人生之不遇。

鍾陵醉別十餘春,重見雲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這首唐詩就是羅隱《贈雲英》,全文雖然只有28個字,但是卻體現出了濃厚的生活趣味。尤其是最後14個字,寫出了兩個人人生經歷的對比,寫出了兩個人人生的都不得意,從側面反映出了那個時代普通人生活的尷尬。

唐詩的一開始就寫兩個人曾經的交集。「鍾陵醉別十餘春」,當年兩人一同在鍾陵醉別,如今過去十多年,但往事的一切歷歷在目。羅隱是晚唐非常著名的落魄詩人,雲英則是當時非常著名的一個歌女。兩人之間有過一段交情。

十幾年後,詩人再一次遇到了曾經的歌女。「重見雲英掌上身」,讓詩人有點兒意外的是,十幾年過去了曾經的歌女依然如年輕時。一樣身姿輕盈。一樣的漂亮。詩人認出了個女歌女,也認出了詩人。所以就有了以下兩個人的對話。

雲英一見面卻驚詫道:「怎麼羅秀才還是布衣?」(如果羅隱科舉成功斷然不會是這副模樣)羅隱大囧,感覺人生非常的失敗,因為科舉再一次的失利。但是有什麼辦法呢?只能到風月場所買醉借酒澆愁。所以這才給兩個人的重新相聚又創造了機會。

面對歌女的嘲笑,羅隱表示人生也非常無奈,但是也發現了歌女的短板。「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當年兩人分別之時,肯定要相互之間說了不少祝福的話。羅隱渴望科舉成名。而雲英也渴望能夠嫁給如意郎君。但十幾年過去,兩個人都沒有如願(若雲英成功就斷然不會出現在風月場所)。羅隱不無自嘲地說了一句,造成現狀的原因,「可能俱是不如人」,可能是因為我們兩個人都不如別人吧。

這是一首自嘲的古詩看上去非常簡單,而且也有這樣一個很有趣味的故事。但背後詩人的心酸,人生經歷不言而喻。一般來說,古代士大夫科舉失利很少能是直接抱怨能力不行的,大多是在抒發「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苦澀,但是在這裡羅隱說「可能俱是不如人」,實際上也表達出了對科舉失利的心灰意冷。

相關焦點

  • 晚唐杜牧一首送別唐詩鮮有人知,但是最後14個字卻讓人印象深刻
    一提到晚唐詩人杜牧,我們就會想起他的「霜葉紅於二月花」、「春風十裡揚州路」、「豆蔻梢頭二月初」、「玉人何處教吹簫」。作為晚唐和李商隱相提並論的重要詩人,杜牧的詩詞成就是很突出的。尤其是他的那些膾炙人口的七絕唐詩,不精雕琢卻散發著獨特的意境之美。讓我們從這28個字的唐詩當中,感受到「牧童遙指杏花村」的意蘊,感受到「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悠遠,感受到「十年一覺揚州夢」的遺憾。
  • 杜牧唐詩中的一個謎語,28字寫出水鳥風採,最後一句乃絕妙之筆
    唐詩當中經常有這樣的例子,一首古詩就像是一個謎語,而題目就是謎底。如果只看這首古詩的內容,有時候還猜不到詩人要寫的是什麼。因為在這樣的古詩當中,除了題目,不會有一個字提到要寫的這種動物或者植物或者自然現象。
  • 初唐、盛唐、中唐與晚唐詩人及作品代表,唐詩的基本形式有幾種?
    唐朝這個時期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是中國古典詩歌處於極盛時期,唐詩的基本形式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1、初唐時期這一時期是唐朝詩人的起步,代表作家主要以「初唐四傑」出名,他們分別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此外,還有陳子昂。其代表作出名的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詩》等等。2、盛唐時期無論是經濟,還是國力,都是最強最盛盛,包括唐詩發展也是最盛的,出現「邊塞詩派」與「田園詩派」等流派。
  • 李商隱最有溫度的七絕唐詩,28個字當中卻出現了兩次「巴山夜雨」
    今天我們談到精彩的唐詩作品,對於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聞名的詩人並不是太感興趣,而對於相對名氣小一點的李商隱、杜牧、劉長卿更有興趣。把李商隱放置到唐詩的發展長河當中,會發現李商隱代表了詩歌最後的輝煌。而且這個人的詩歌也很有特點,風格穠麗,很多詩歌晦澀難懂。不過也有很多精彩的詩篇作品。比如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古詩就是他最有溫度的七絕,詩歌28個字當中甚至還出現了兩次重複的字眼。
  •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代表詩人是這13位,您認可嗎?
    他們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而且還是詩人中的一流人物,不過從時間來看,分為初唐、盛唐、和中唐三個時期。遺憾的是缺少了晚唐的詩人,加上小李杜的話,基本是唐朝各個時期的代表是人了。他回鄉後,做了兩首《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 唐代詩人馬戴最知名的一首思鄉詩,被評「在晚唐中鶴立雞群」
    唐詩發展到晚唐的時代,不但沒有沒落,反而出現了更多的色彩。以李商隱杜牧等人為代表的晚唐詩人們,接過前輩們的大旗,在唐詩的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遠。即便是在他們之後,也有溫庭筠、韋莊等人留下很多精彩的詩作。晚唐詩人馬戴,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一首唐詩,晚唐詩人馬戴最知名的一首思鄉詩。且看:孤雲與歸鳥,千裡片時間。
  • 晚唐無名詩人為唐玄宗辯解,寫下一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
    楊貴妃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時常出現在唐朝詩人的筆下。 李白曾為他寫過《清平調三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將她的盛世美顏寫到了極致,以致後人甚至猜測詩仙對她有覬覦之心。
  •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名詩《無題》背後是真實含義
    詩歌是中國人表達情感的最古老的方式,一部中國詩歌史既是中華文明在語言文字上的濃縮精華,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精神風貌的展示。 中國詩詞源遠流長,從中國詩歌的緣起《詩經》開始,楚辭、漢魏六朝詩,樂府、唐宋詩詞、明清詩詞,一直延續到當代名人詩詞,時間跨度數千年。
  • 為什麼唐朝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學過唐詩的人會發現,當介紹作者時,會看到初唐詩人、盛唐詩人、中唐詩人或晚唐詩人等字眼,那麼唐朝為什麼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呢?而別的朝代都沒有類似的劃分。其實,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是唐詩的四個分期和發展階段,出自明代高棅《唐詩品匯·總序》。
  • 關於唐詩你需要了解的一點,唐詩發展分四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自宋代以來,人們在審視唐詩的發展時,總不忘對唐詩的發展進行分期,所以就有了三唐、四唐之類的說法。自從明人提出了四唐說之後,人們普遍承認了這種說法的權威性。而權威性是建立在合理性基礎之上的。四唐說將唐詩的發展分為四個時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這有合理性,因為它確實勾勒了唐詩發展不同時期的特點。初唐,即唐玄宗以前,這是唐詩發展的初級階段。一方面,南朝宮體詩在詩坦上佔據著統治地位,從唐太宗到上官儀等,無不大寫華麗婉媚的作品;另一方面,詩歌改革的序幕正悄然拉開。
  • 一首28字寫月亮的唐詩,全文無「月」字卻字字寫「月」
    我們之前品讀過李商隱和杜牧的兩首古詩,他們在古詩當中都在寫雨,但是全文當中並沒有出現一個雨字,堪稱是詩人別具匠心。古典詩詞當中有不少這樣的例子。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唐詩,就是一首寫月亮的古詩。除了題目當中有所交代以外,全文確實沒有出現任何一個「月」字。但細讀全文的28個字,雖然沒有寫月亮的月字,但是每一個字都是在寫月亮。且看:昨夜圓非今夜圓,卻疑圓處減嬋娟。
  • 顏真卿的經典唐詩,28個字寫出他對年輕人的囑託,可謂句句在理!
    原題:顏真卿的經典唐詩,28個字寫出他對年輕人的囑託,可謂句句在理!唐詩的派別分很多種,其中有以王維、白居易為代表的山水田園派;也有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還有以劉禹錫為代表的懷古詩。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首勵志勸學唐詩,而這類詩詞中,小編熟記於心的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兩句著名詩句。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這一首唐詩是顏真卿的《勸學》。雖說沒有前面那句有名氣,不過在這首唐詩中,顏真卿通過區區28個字,囑咐年輕人一定要好好讀書,不要荒廢了青春!可謂句句在理啊!
  • 晚唐李商隱最悽涼的唐詩,題目2個字是他悲劇人生的真實寫照
    作為晚唐最著名的詩人,李商隱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詩篇。相對於他在文學史上的名氣,他在自己的人生經歷當中,卻有著悲苦的人生。一輩子懷才不遇,一輩子的人生境遇都很差差。到晚年的時候更是經歷妻子的早早去世,讓他失去了最後的精神支柱。
  • 唐詩裡的「落榜」詩人,驚豔了流年!
    早年為僧,因為後來一次因為「僧推月下門」「僧敲月下門」「推和敲」二字斟酌,碰到了韓愈的儀仗,認識了韓愈,在韓愈的鼓勵下,遂還俗,參加科考。只可惜,他的科舉之路異常坎坷,屢戰屢敗。又因為賈島因「吟病蟬之句,以刺公卿」被黜落,甚至還被扣上「舉場十惡」的帽子。《下第》就是寫出落第後的痛苦心情,一連用了兩個問號,將自己很不得志的傷感抒寫的淋漓盡致。
  • 唐朝100餘位著名詩人年代排名- 初唐 盛唐 中唐晚唐劃分 皇帝列表
    11、劉希夷(約651年-約680年),唐朝詩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漢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進士,善彈琵琶。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辭意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12、楊炯(約650—約693),華州華陰(今屬陝西)人,唐代文學家,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
  • 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談唐詩:不要給詩人排座次(圖)
    宇文所安1946年生於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市,1959年移居巴爾的摩。14歲那年他在市立圖書館裡隨手翻閱,讀到《白駒》集中李賀的《蘇小小墓》一詩:「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唐朝詩人的憂鬱吟唱,一下子迷住了宇文所安。  1972年他以論文《韓愈與孟郊的詩》獲文學博士學位,後任教於耶魯大學。1977年他發表了令學界耳目一新的《初唐詩》。
  • 王流芳|談談唐詩和那些詩人
    談談唐詩和那些詩人文/王流芳              今晚我局『資規講堂』周二夜學活動,由我講授「國學傳統文化」—唐詩和那些詩人。一般來說把唐詩按照唐朝的歷史,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初唐時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人稱「王楊盧駱」,被譽為詩壇「初唐四傑」,當時會寫詩的人多了,有人作過統計,整個唐朝到現在流傳下來有名有姓的詩人達3500人(唐朝社會人口最多時大約4700萬人),流傳下來的唐詩達53000首,可是初唐詩壇名氣就這四個人大。他們四人的名氣大到什麼程度呢?
  • 晚唐最驚豔的一首詩: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一句
    點擊標題下藍字「語文360網」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唐朝隨著安史之亂之後,國力下降,可是詩詞文學卻沒有衰退。晚唐時期出現了李商隱、杜牧等一批優秀的詩人,他們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摸索,又探索出了自己的風格。也許是詩仙詩聖的盛名太大,鮮少有人去關注晚唐的詩人。
  • 這位不太出名的晚唐詩人,寫了首千古絕句,道盡封建戰爭的實質
    晚唐的南海郡,崎嶇不平的山路上,一個瘦削的老人騎著毛驢,馱著兩箱書籍在努力的跋涉著。他身著破舊的青布藍衫,布滿了溝壑的面容上,滿是憂患和疲憊。自從青年離家,他已經走過了幾十個這樣的春秋冬夏。這位老人名叫曹松,是一位不太出名的晚唐詩人。
  • 用唐詩三百首解讀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錦官城的 重 到底什麼意思
    老街前邊寫了幾篇關於《唐詩三百首》的文章,主要是從詩體上談了一下自己的淺薄認識,學習詩詞格律的朋友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唐詩三百首格律淺析下篇律詩與絕句》、《唐詩三百首格律淺析上篇樂府與古體詩》、《學習詩詞不可不知的秘密 藏在《唐詩三百首》裡的12種奇怪的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