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我想回武漢上學了!」

2021-02-27 武漢吃喝玩樂


網課的新鮮勁兒比想像的還短,歷時1月餘,每天從被窩中來、到被窩中去。

16省市中小學將陸續在3月底或4月初開學,多省市對大學生開學時間也做出了初步安排。但這其中不包括武漢,大家承受網課壓力(作業)的日子還將繼續。聽著被卡出電音的網課,腦子裡常盤旋著「我是不是該換個電腦」、「我好想下課後和室友去學校后街買雞排」、「要在學校上這堂課,我估計會叫人開個黑」的念頭。

求求寒假趕緊結束吧!我想回學校!


鑑於大家普遍不太會想回到「上課」的情境模式,且上課的路上需要兼顧及時嚼完口裡的早餐和不走錯教室,沒有閒心看風景。

那我們只回到下課的路,以極致愉悅的心境,找尋學校裡隱秘的寫真寶藏之地。

■ 武漢大學

回到櫻頂,看月光下的櫻花,是即使「雲賞櫻」也彌補不了的遺憾。最好還有湖濱的煎餅作陪,這一晚定能一夜好眠。

回到總圖,在這兒被馬哲思修折磨後,逛一圈梅園的操場,去萬林或老齋舍頂看夕陽,去工菜刷一下飯卡,是「珈」的味道。

■ 湖北中醫藥大學

回到李時珍廣場或者樹林小亭子(自拍、聊天)背書,在聖賢邊讀聖賢書,是沒有搶到自習室的悲傷。

回到櫻花路,人人都在可惜沒有預約上武大的櫻花,而湖中醫er更惦念學校的櫻花。今年依舊絢爛如舊嗎?熬過了黃家湖的妖風,想和學長學姐一樣,在櫻花盛開的路上留下一張畢業照,將拐角的櫻花樹和這四年的時光定格在這一刻。

■ 武漢科技大學

回到青山校區,「夏天的風正暖暖吹過,穿過頭髮穿過耳朵」和「我聽見雨滴落在青青草地」,各種BGM在耳邊,交叉迴響。

不太想回到南園食堂,但想回到南園食堂側門的那棵石楠樹下。擔心它開花,又擔心它不開花。

在圖書館待到閉館,有時並不是因為溫習到深夜,突變學霸。只是想聽一聽圖書館的閉館音樂,比什麼解壓ASMR都管用。

■ 文華學院

回到紅楓大道,當其他學校在「春賞櫻,冬賞梅」時,文華學院「看萬山紅葉,層林盡染」。穿過明鏡湖,走過情人坡,一手鍋盔一手豆漿。落腳操場,聽夜晚的吉他。
回到後山,除了楓林,還有一大片竹林。十面埋伏般的俠義江湖,是文華er絕不跟風的制勝法寶。

■ 武漢商貿職業學院

回到校門前,對外說自己在霍格沃茲就讀,在埃及金字塔讀書,在聖母百花大教堂上課,在白宮學習,進出都走凱旋門。

回到下課回寢室的路上,慢慢細數今天又有多少人慕名前來,試圖在皇家商貿拍出「歐洲十國遊婚紗照」。頂樓的樣貌,不止是歐洲古堡的浪漫,還有livehouse的個性張揚。
回到宿舍樓下,期待校園裡的果樹成熟,摘上兩顆蘋果和梨嘗嘗。

回到「135索命梯」,來回走幾趟,減掉宅在家裡多出的體重。和朋友相約勤(情)人坡,買杯奶茶曬著太陽開黑。

 也

回到圖書館,白天在樓下複習,晚上帶上一瓶花露水,竄到「空中花園」數星星。

和圖書館的頂樓一樣,學校另一處絕佳觀景臺——西區男生宿舍。前提是,沒有被「湯遜湖湖妖」佔領。

■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

回到外國語學院背後的這片小凳子「報復社會」,和情侶搶位置,把他們趕到蚊子更多的三鑑池。

「鎖妖塔」沒有妖,不鳴山不是山。二師的風景裡,沒有沖天的高樓,視野一直向遠方延伸。

不見商業的喧囂,一切都顯得靜謐幽遠。盛夏的不鳴山是映滿眼框的綠,到了秋天則是層林盡染的紅。

■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

回到酸倒眾生的二人寢,看學校蓋長城、修火箭、造園林,笑而不語。練就一身本領,在城牆中穿梭,碩大的校園以長城為路,縮短了通往教室的距離。

但層層階梯不易,你只知道看「長城」的風光,不知爬長城的艱辛。

回到晨光湖,充當學校正中心的坐標,揣測湖泊到底是依中國地圖而建,還是另有他用。

回到學校第一件事是什麼?當然是去吃!

甭管是食堂外賣墮落街,好吃不好吃,校園至少有一樣東西讓你在午夜夢回輾轉反側過。是減肥的阻力,是上學的動力。

回到風華園,一樓的星球美食、二樓的自助,去早了怕排不上隊,去晚了怕沒愛吃的。

嘉會園的過早、粵港燒鵝飯、蛋包飯、奶茶不可割捨,教育超市的生煎、麻辣香鍋一生摯愛。

回到后街,一條街密密麻麻的美食店子,宵夜、打牙祭全靠燒烤、鐵板燒還有連開幾家的雞公煲。吃完了發個消息給室友,要從后街帶點什麼回寢室,限時報菜名了!

■  湖北工業大學

回到西苑,四層樓,幾十種美食和生活小店,我來了!人見人愛的魷魚飯,靈魂集中在焦脆的鍋巴飯上。

人滿為患的鄂A517E「車牌飯」,黑暗料理花生卷冰淇淋加香菜,毫不遜色外面正兒八經的港式餐廳的二樓港式燒臘絲。甜蜜的煩惱,外人不懂。

墮落街被拆之後,餵胖湖工er的只有食堂?

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先去東區的陳記雜醬面、五穀漁粉、滷肉叉燒,再去南區的琪琪香辣蝦、乾子花飯、拐子燒烤走一趟,才能有回答。

回到西苑,說「吃在xx」,武漢這麼多學校,說哪個都有人不服,除了財大。光是西苑一條街,包攬了一點點、蜜雪冰城、 厝內小眷村、一芳、茶瑪、古茗、茶百道、coco幾乎所有網紅奶茶的架勢,一般學校后街就比不了。這還沒說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餈粑冰粉,夏日人氣top的炒酸奶。每一個小推車都濃縮了江湖美食的智慧。


回到隨園食堂,石鍋大醬湯佐米飯,凡是吃過,回想起,腦海裡便有咬辣白菜的脆聲和大醬湯的汁液撲鼻的香。

濱湖食堂的熱乾麵、四食堂的燒鴨飯、十食堂的麻辣香鍋、五食堂的自助,八食堂的鴨血粉絲湯,天天吃說厭倦,不吃又想念。




■ 漢口學院

回到「新東方」大食堂,一天沒治好選擇恐懼症,我就一天離不開食堂自助。隊伍太長,和室友繞道去食堂二樓的俏廚麻辣香鍋,幾個人挑好葷素,拼在一起滿滿一大鍋,一起邊吃邊聊八卦。回到粵黃記,漢院最好吃的腸粉和煲仔飯,這裡必須有姓名。每間學校都有的雞排飯,漢口學院自然不會少。最好吃的在浴火重生的「梧桐雨」二樓,外焦裡內的雞排,上面淋的秘制黑椒醬汁是雞排飯的靈魂,就著酸蘿蔔嘗一口,爽!

還差一杯飲料配飯?回到尚飲港,漢院人氣最高的奶茶店,連一點點、一芳水果茶等在他的面前也都黯然失色。

■ 東湖學院

回到「東湖養老學院」的食堂,一名優秀的東湖學院學子,一聽到麻辣燙,第一反應必是二食堂二樓的徐記麻辣燙,聽到鐵板飯,腦子裡也全是在二樓排隊的樣子。

一樓也不差美食,個大、皮薄、餡兒多的手工餃子,咬下一口,那滋味別提多好了。

■  湖北經濟學院

回到七品居,外界盛傳這是全武漢最土豪的食堂,名號而已,不重要。食堂裡的蓋澆飯、醬香雞蓋飯和木桶飯才是湖經er樸實無華的幸福。
門口第一家買根香腸,邊走邊吃,到寢室樓下剛好吃完。又喊著養生的室友點了份農家雞湯煲,又經不住周記烤蹄王的誘惑。


長長的一條小吃攤差不多有50多家,517炸雞和橋頭排骨,排隊再久也認了,真的想吃!

■  華中科技大學

回到每天在坐擁30+食堂的校園裡醒來的日子。

放任自己在東一的麻辣香鍋,西一的雞腿飯、燒烤,百品屋的biangbiang面,西華園的蛋撻,一食堂的大盤雞間迷失。

回到熟悉的寬闊瀝青路上,騎著心愛的小電動,先在韻苑大酒店吃一碗熱乾麵,然後去氧氣層給女朋友捎一份炸雞。一路聞著香,最後落入誰口,真不清楚。

✉️✉️✉️

同一時間,不止是在武漢就讀的學生,全國大學生都在面臨類似的處境。在有限的空間裡,他們以真正的感同身受,為武漢加油。

截止2019年6月,據統計,武漢共有128所高校,全球在校大學生數量第一。這意味著武漢與許許多多人最青蔥的歲月相連,無論最後選擇離開或留下,武漢的每一所大學都會一直在原地,守護著你們來往駐留的痕跡。

相關焦點

  • 「我想把你變回精子還給你爸!」哈哈哈太歡樂了!
    @柚子顏Pomelo:飯裡有根頭髮,不管黑的白的黃的長的短的卷的直的都說是我的。@戈誓:我自從留了中分,我媽成天說我是漢奸,有一次叫我說:那個……然後想不起來名字了,就直接說漢奸你過來@南顧己sunny:有人問我媽:「你家姑娘多大了,」我媽回頭看我:」你多大來著?」
  • 實不相瞞,我太太太太太太想回武漢上學呀!
    這不最近武大的櫻花又雙叒叕上熱搜了,雖然現在全國疫情已經好轉,武漢確證人數不斷降低,但目前為止開學日期依舊未定。說到武大的櫻花,你是不是想念武漢高校的美食街,想摸一摸校園裡的那幾隻大貓,猜測學校裡又有什麼新美景?
  • 今天武漢解封:我終於買到了回杭的機票|武漢來信終篇
    吳曉波頻道有一位巴九靈,是武漢人。今天,他終於可以啟程回杭州上班了。與他共事的小夥伴激動說:終於可以「活捉」他本人了!喜悅的背後,是2020年4月8日,這個值得載入史冊的日子。在封城76天後,武漢將於零點正式解封。儘管人民日報反覆提醒大家:「這不是最終勝利日。」但我們衷心希望,這就是勝利開啟的第一天。
  • 我媽才走我爸就給我找了個後媽,有了後媽,親爸也變成了後爸……
    我媽才走了沒半年,我爸就給我找了個後媽,後媽還慫恿我爸讓我從家裡搬了出去,連家裡的房子現在都已經過戶到了後媽的名下。現在我是有家不能回,自從有了後媽,親爸也變成了後爸…我媽自從生病以後,我爸就跟人間蒸發了一樣,一兩個月都不見他的蹤影,一直都是我在我媽身邊照顧她,直到半年前,我媽還是傷心的走了。我媽走了以後,我爸開始經常帶著一個阿姨回家裡過夜。我很討厭他們,對他們從來沒有過好臉色。
  • 我媽這操作,我爸甘拜下風……
    我認為支持這個觀點的可能覺得AI落地很多遇到了困難,或者是AI直接帶來收益還是沒那麼容易。我作為AI從業者知道目前人工智慧並不是萬能的,但是它的魅力不能被忽視。想給大家分享最近自己的一件事,挺有意思。也許很多父母同我父母一樣,會用手機,但也就是會微信視頻,刷抖音,但其他的很多方便的功能都沒用過,不會用不敢用。父輩都喜歡打字,而且打字是筆畫手寫輸入法,非常慢。因為我媽跟我聊天時喜歡語音一段一段的發過來,有時候不便於聽聲音,我會微信語音長按後轉文字,雖然會有幾處錯誤,我也能知道她大概說的什麼。
  • 你媽是咋愛上你爸的?網友:我爸偷了我媽家甘蔗
    (原標題:論撩妹只服我爸!當年我爸一句「我要的是人」,就追到了我媽…)這兩天網上一個視頻火了,內容是探究——「你媽是怎麼愛上你爸的?」隨意的街頭採訪,倒是炸出不少故事來。那些年代,書信很慢,車馬很遠。所以你媽就愛上了你爸,有了可愛的你…
  • 因為一件事我媽歇斯底裡,我只想說:媽,求你跟我爸離婚吧
    我叫珊珊,還在上大學,我是家裡的獨生女,本應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可是就因為昨天的一件事情,我的爸媽現在在鬧離婚,昨天我跟爸爸媽媽回了奶奶家,因為我的表妹剛剛考完高中,所以我爸爸就給表妹包了一個500塊錢的紅包,結果我媽看見了就開始甩臉色給我和我爸看。
  • 美媽答疑——14歲的弟弟沉迷手機遊戲不願上學怎麼辦?
    但我爸上個月突發急病去世,回老家了一趟後,聯繫就頻繁起來。得知,我弟弟自打我爸去世後半個月,一直沒去上學,天天在家開始晝夜打遊戲。而之前上初一後經常不上學,一有時間就打遊戲。但那時我爸還在世,我幾個月前曾給他們買了李雪、尹建莉老師的書,還有武志紅的《為何家會傷人》寄回老家,請大人們多看看,孩子的問題都是源於原生家庭。
  • 我媽、我爸和我爸男朋友的故事:《誰先愛上他的》
    《誰先愛上他的》:我媽、我爸和我爸男朋友的故事我們國產片是很少有去以同性為主題的電影的,我們大陸更是少之又少,即便有也只是提到而已,很少有電影去深刻地去直面探討這個問題。我猜大概是我們國度對於這個問題的接受能力要低得多,沒有人願意去拍(去看這部電影的評論區你就能體會到了),而且這種電影的票房大概率撲街,風險大。其實之前有部叫《女朋友。男朋友》的臺灣電影也有說這個問題,只是從側面角度來講而已,也沒有去深挖,而這部《誰先愛上他的》卻直面去講了這個問題,從「我」一個孩子的角度去講述了一段關於我媽、我爸和我爸男朋友的故事。
  • 「媽,你當年咋看上我爸的?!」
    我說我爸現在還有蓄鬚的習慣, 原來當年追我媽的時候, 這性感的劉海兒和小鬍鬚 讓我媽產生了「大叔靠譜」的感覺。
  • 「我媽偷偷把KN90口罩賣了」|武漢封城,我真的不敢哭
    作為好友,我相信她能勇敢地戰勝這一戰。等到春暖花開時,我要送她禮物表揚她。口述 匿名我和孩子 18 號從武漢回老家過年,丈夫原計劃 23 號回。結果疫情爆發,他臨時收到通知,所有醫護人員不得離開武漢。沒過兩天,武漢就封城了。
  • 爸爸早起送娃上學的基本流程,寶媽看了想打人
    大多數家庭裡,早起給娃準備早餐、送娃上學都是孩子媽負責的,畢竟這一套流程在忙碌的早晨,也是很有技術含量的:又要督促娃,又要準備早餐,同時自己也要簡單收拾好和孩子一起出門。如果把這一切事情交給男人來做,瞬間覺得腦仁疼。
  • 我可能回了一個假家,我可能有一個假媽,但是我想說……
    「哎呦,孩子回來了,想吃啥媽媽給你做」「垃圾放著,讓你爸去扔」「快別玩手機了,眼睛累的慌」「空調溫度還可以嗎,要不要泡個熱水袋」.「怎麼還在玩手機,去把垃圾倒了」「把被子疊一下」「可以去看看書了」.媽,你不是說你想我了嗎!?
  • 不跟爸姓不跟媽姓,武漢大學生因姓氏走紅,老師:這名字獨一無二
    不跟爸姓不跟媽姓,武漢大學生因姓氏走紅,老師:這名字獨一無二名字是每個人的標誌,這個稱呼會跟隨我們的一生,所以父母在給自己孩子取名字的時候也非常認真,有些父母會用兩個人的姓氏給孩子取名字,比如"蔡徐坤"的名字就是因為他的爸爸姓蔡,媽媽姓徐,把爸媽的姓氏結合起來給孩子當名字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 滯留在武漢的外地人:想上學 想回家
    看到封城消息時,她正在病房裡陪著丈夫,他們1月10日從河南開封到武漢來治病,她想著,「既然來了就在這好好治。」劉豔芳後來後悔不已,她錯過了出城的機會——1月21日,弟弟想接她回去,她沒讓,「別瞎緊張。」她對弟弟說,「武漢這邊可熱鬧了」。她從9樓的窗戶向外望,醫院對面的商場人來人往。
  • 男友砸了我媽做生意的小攤,還打了我爸
    今年我28歲了,回想起過去的28年,我過的還是比較瀟灑自在的。家裡雖然不是很有錢,但是父母都把我當掌上明珠一樣養護著,不讓我受任何的委屈。下面就介紹一下我的父母吧。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在夜市,早市,還有一些可以擺攤的地方賣襪子,襪套,內褲什麼的。
  • 我爸去世,伯父欺負我媽,小姨讓我們骨肉分離,我卻改口叫她媽
    (圖片摘自網絡,僅供參考)我爺爺其實也知道我這兩個伯父一直就對他的這個行為很不滿,可是他最喜歡的就是我爸了,所以他才一直都沒有說話。我爸知道他的兩個哥哥是什麼樣的人,都是衝著這房子來的,每次伯父一來,我爸就和他們打馬虎眼。
  • 嬰兒遭母親瘋狂掌摑,孩子媽想讓孩子爸早回,網友:孩子投錯胎了
    嬰兒遭母親瘋狂掌摑,孩子媽想讓孩子爸早回,網友:孩子投錯胎了!這個事件的起源是因為一個女子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掌摑嬰兒的視頻,並配上了一段令人十分擔憂的文字。1月5日凌晨三點多,衡陽的某一女子在朋友圈發了一段她掌摑自己女兒的視頻,視頻中她不斷的手去大力的扇女兒巴掌,還在襁褓中的女兒被打的哇哇大哭。
  • 家有寶貝要上學,寶爸寶媽該做什麼?
    家有要上學的寶貝,寶爸寶媽在孩子要上學之前往往都比較焦慮,該做些什麼樣的準備才能讓孩子順利的適應小學生活,成為佼佼者。家長們諮詢了很多老師、朋友、過來人,大家往往各抒己見,聽聽覺得都很有道理,該何去何從呢? 幼兒園在大班階段對孩子都會進行幼小銜接方面的培養,但針對性及目的性不強,缺乏系統性培養。
  • 開心一刻:我爸大腳趾指甲長進肉裡了,讓我媽給他剪出來
    1.天氣涼了單位開始供暖,辦公室裡都是蒼蠅,隔壁老王拿蒼蠅拍打了一通,留了一隻,問其原因那貨狠狠地說:「我就是想讓它知道,這幾天和它玩的小夥伴都掛了,我要讓它感到孤單,寂寞,讓它在孤單寂寞中惶恐的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