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姬丨文
要是說現在你還不知道「自走棋」?那可真就是OUT了!
2019年1月《刀塔自走棋》上線瞬間引爆自走棋市場,然後各遊戲廠商順著這股「東風」紛紛入局,抱著各種IP大腿 「華麗上線」,《陰陽師智走棋》、《雲頂之弈》、《多多自走棋》、《王者模擬戰》…自走棋的流行度幾乎可謂已經蓋過了「吃雞潮流」,颳起了「全民下棋」的風潮。
現在的社交順口溜,也變成了「六刺看臉獨孤求敗」、「賣血吃利息但求苟活」、「順風偷棋譜,逆風抓三龍」…感覺不會說點「自走棋黑話」,都不好意思上街了。
相比其他廠商,騰訊在自走棋市場的布局可謂是下手快、範圍廣,直接亮出了四張牌:雲頂、多多、王者,還有今年7月份在海外上線的自家自研的自走棋手遊《Chess Rush》。不止覆蓋端手遊,還囊括了海內外。
更令人訝異的是,這回騰訊「親兒子」一反自走棋常態,沒有選擇借著大IP上市,而是老老實實走起了講究畫面建模和玩法創新的路子。不過這條路貌似選的不錯,因為《Chess Rush》海外上線之後,就長期佔據了東南亞多國的下載榜前列。
ChessRush在部分東南亞地區的排名(來自七麥數據)
在海外收穫一波好評的《Chess Rush》也已開始轉戰國內市場,10月24日其國服《戰歌競技場》正式開啟首測,成為了自走棋「決賽圈」壓軸登場的人物,倒是頗有種古裝劇裡久居邊疆、軍功累累的王子回歸京城的味道。
國服還未上線就拿下了TapTap9.3的高分,可謂開局就已經天胡,一派來勢洶洶的味道。(當然了,就算國服版出了,如果你想和老外對弈,海外版《Chess Rush》現在依舊可以遊戲。)
遊戲品質具體怎樣,光看評分還是太片面,不玩玩怎麼知道。
所以在搶到首測資格之後,BB姬第一時間下載了遊戲,想看看騰訊的「海歸親兒子」到底有多少真東西?
不多廢話,先進遊戲。
熟練地完成新手教程後,我們來細細品鑑下畫面品質。
首先當然是要去溜一圈各色棋子英雄,融合了大量東西方元素,建模自然沒的說,細節控也表示很滿意。
而且看了棋子的種族、職業,玩過刀塔自走棋的童鞋表示很有親切感,對各種陣容搭配應該會更容易上手。
比如要是等下開局有德魯伊,我一定優先秒選,「萬物皆可德魯伊」在《戰歌競技場》可謂是達到了極致,不止能容得下各種小組合,而且還有可以與所有棋子融合升星的百變咕嚕,簡直就是「德魯伊之王「,歐皇的選擇!
難怪在刀塔玩家扎堆的小黑盒,不少人都還挺看好《戰歌競技場》的。
看完棋子,回到遊戲界面,我們的初始人物是個十分Q萌的狗子,道上諢名「汪道夫」。頭頂小王冠、身披紅披風,整天揮舞著一隻鑲藍鑽的小魔棒臭美自誇「太酷炫了,有木有?!」好吧,你萌你有理!
擼完狗子,作為一個自走棋老司機,接下來肯定要先單排一把啦!
匹配到對手後,不像其他自走棋手遊直接就是百分比的讀條畫面,而是跟對手一起「玩穿越」?!
一段飛翔動畫直接帶我們穿梭到對戰的棋盤上,說實話,頗有一番凹凸曼登場亮相的感覺怎麼破?
真正進入戰鬥界面後,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棋盤視野非常開闊,界面信息一目了然!
眼睛一掃,就可以看到金錢、人口、羈絆等重要信息都擺在十分顯眼的位置。
右上方的面板可以實時監控對手各種信息動態,有效方便快速掌控全局。
右下角的區域是搜棋按鍵,還能隨著不同棋盤來改變相應主題,我們可以各憑喜好來選擇。
選中棋子後,羈絆關係、棋子屬性都會一併顯示,雖然手機畫面沒有電腦那麼大,但是信息量毫不縮水。
試了試拖動棋子,跟手感十分舒適,即使是有點粗手指的童鞋,也不用擔心誤觸的情況。
同種族羈絆的棋子在半空中還會有連線提示,細節控表示十分到位。
《戰歌競技場》給我的第一印象,畫面精緻有趣,界面設計舒適!
戰鬥界面的UI設計,在實用性和美觀上達到了平衡;卡通風格的棋子建模非常精緻,具有很高的辨識度,尤其是軟萌的狗子信使著實討人喜歡;棋子的技能特效華麗而不晃眼,戰鬥場面賞心悅目。
此後在試玩中,我又陸續發現一些照顧新手玩家的設定交互非常人性化,比如自動上陣功能。
顧名思義,假如我在準備階段突然有人來找我說八卦,一時沒顧上把棋子上滿的話,系統會臨時幫你上陣備用棋子,免去了手機操作失誤帶來的惡劣影響,比如單個戰鬥力我都更強,卻因有空位被對方以數量壓製取勝(怨念磨牙)。
遊戲裡還有各種小貼士,系統預設的推薦陣容等等。
說來慚愧,很多年前我就是因為打麻將記不住牌型,不知道怎麼胡牌才棄坑的。現在旁邊有個小抄,沒有接觸過自走棋的新手也能夠按著預先推薦陣容湊棋子,真心友好!
總體來說,《戰歌競技場》的新手引導做得很良心,應該算是同類遊戲裡做的最細緻的了。
不論是新手還是老手,都能讓玩家在手機上體驗「一把上手、兩把上頭、快樂恰雞」的暢快感。
在自走棋決賽圈群雄逐鹿的背景下,《戰歌競技場》憑什麼國服還沒上線就能引起關注呢?其實和它本身對自走棋進行的差異化玩法創新有很大的關係。
事實上,所謂的「先行者」因為要保持手機電腦雙端互通的緣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問題。
要麼是操作比較繁瑣,裝備合成讓人眼花繚亂。要麼就是一局時間過長,像刀塔自走棋,端遊平均一把要四十分鐘左右,其實並不適合手遊的節奏。
《戰歌競技場》就非常注重契合玩家對利用碎片化時間的需要,除了經典模式之外,還提供了快節奏的「15分鐘極速對決」模式。
遊戲時長控制在15~30分鐘以內,這應該是最合適手遊的節奏了。在這一模式中,每局收益翻倍,野怪刷新更頻繁,血量也從100下降到60……加快了遊戲節奏,讓玩家之間的「燒腦」戰鬥更刺激也更有挑戰!
當然除此之外,我們回頭再看遊戲,主頁面底部加入了一個方便組隊的世界頻道。雖然是常見的手遊功能,但在一眾自走棋手遊產品裡還是非常少見的,這就極大地引起了我的興趣。
除了棋友間聊騷,最常見的就是聊天頻道裡的組隊邀請連結,點一下,你就會加入一個愛下棋的「戰歌4人團」,沒錯!不是自走棋常見的2人組合,而是4人小團體哦!是不是很新奇?
因為,這就是一款真正可以「開黑」的自走棋。
說到「開黑」,這個詞最早流行於War3時代的各種對戰遊戲中,比如3C、真三、Dota等等,通過語音交流增加默契配合,能有效提升團隊戰力。
而自走棋其實比較特別,玩家間基本是各打各的,就算2人一起玩也只能說是組隊,談不上「開黑」。
《戰歌競技場》為此專門在玩法上進行了研究,開創了一個「4V4軍團爭霸」模式。雖然戰鬥依舊是4組1v1捉對進行,但如果你實力強悍,能早早結束戰鬥的話,剩餘的兵力就可以直接傳送到隊友棋盤上,幫助還在鏖戰的隊友。
類似MOBA遊戲裡中路遊走支援邊路,FPS遊戲裡自由人靠個人能力打開局面。一局比賽裡面,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分工,棋王、歐皇可以拉扯隊友一起走向勝利,小白、非酋也能安逸地抱緊大神求帶飛,可以說是萬分貼心了。
而且因為開黑的緣故,隊友們還可以各自提前規劃自己的陣容套路,避免出現相互卡棋子的情況。
抱團人數的增加,也帶動了《戰歌競技場》的社交氛圍,畢竟能開黑不僅意味著能抱大腿,還有機會能認識新大腿,當然還有其他棋趣相投小哥哥小姐姐,確確實實做到不弈樂乎!當然,這也是其他自走棋手遊所不具備的特點。
《戰歌競技場》就像是騰訊憋在手中許久的一副王炸,經歷了單槍匹馬在海外市場闖蕩、默默打野發育之後,以其創新的實力一下子炸開了自走棋白熱化的格局。一套快拳,一套組合拳,也讓我們看到了自走棋更多的可能性:
「原來自走棋還能這麼玩?」
一個優秀的遊戲模式火爆了,並不是說跟風複製就完事了。
就像幾年前的吃雞熱潮,跟風吃雞的遊戲很多,但真正能夠經過市場檢驗,最終留下來的只有不斷努力優化玩家體驗的用心之作。
騰訊顯然也很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背靠大IP的雲頂、多多、王者模擬戰之後,又在決賽圈的最後時刻,推出了「親兒子」《戰歌競技場》,打IP戰之外,也能以產品用心打磨下的精緻品質和創新玩法來吸引玩家,雙管齊下的戰略布局足見騰訊對瓜分自走棋市場的野心與遠見。